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杨树山地造林品种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海拔140m上下的黔中地区斜坡山地营造杨树林,栽植树种以I ̄53杨,滇杨,响叶杨,I ̄69杨这4个品种为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富源县光皮桦天然实生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天然实生苗造林试验证明,光皮桦适应性强,是优良速生的乡土树种.在玄武岩山地、石灰岩山地均能生长,年均地径生长1.16cm,年均高生长0.8m.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水肥条件较好的土地上生长极其显著,年均地径生长2cm,年均高生长1.5m.经方差分析,栽植在退耕地内的光皮桦与栽植在玄武岩山地、石灰岩山地、对照地的光皮桦差异极显著.而栽植在玄武岩山地、石灰岩山地的光皮桦与对照地的光皮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板栗(CastaneamolisimaBI.)为著名经济树种,在我国栽植广泛,目前绝大部分栽植在丘陵、山地的谷地、缓坡和河滩地。该树种喜光,对气候及土壤的适应性强,较抗旱、耐涝,以阳坡、湿润而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栽培最为适宜,对碱性土壤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混交林的概念和营造混交林的优点,指出了混交林的建设方向和原则。提出了土石山地混交林造林规划,从混交林的树种选择、建设类型以及苗木栽植3个方面介绍了土石山地混交林营造技术,以期为土石山地混交林造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冀北山地培育速生丰产林种质资源,从辽宁宽甸县引进日本落叶松无性系4个品系在茅荆坝林场栽植试验林。结果表明,生长量明显高于乡土树种-华北落叶松,10 a生林木进入速生期,是对比树种的1.5倍以上,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全市山地约占总面积的37.5%,其中干瘠石质山地占较大比重.干瘠石质山地由于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极大,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及科学的栽植技术对造林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黄金方柿为近年来新培育出的经济林树种,适于在山地栽植。山地栽植果树,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的问题,为了提高建园成活率,我们研究出了一套栽植方法。经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按技术要求实施,其成活率可在90%以上。果实贮藏期可达2—3个月,现就摸索总结出的较为成熟的经验供各地果农参考。一、黄金方柿特性与栽培技术要求黄金方柿为叶、果两用型半脱涩品种,叶片可以出口日本。幼树结果早,一年生小苗定植后,在经营管理好的条件下,第一年全柿园就有20%的幼树结果,栽植两年每株结果可达5公斤以上。2004年9月15日我们去山东临沂参观山地种植园。全园20亩…  相似文献   

8.
对太行山山地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组合立地类型、各林种立地范围及参考树种进行探讨 ,并对太行山山地不同防护林营林模式、整地方法、造林密度、栽植技术等营林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总结 ,旨在为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人工林第二代效应引种更新大扁杏及其栽植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落叶松人工林第二代效应进行了阶段性研究,大扁杏作为更新树种成活和长势与山地阔叶林皆伐迹地无差异,在四平市山地(森林草原气候)可以正常生长,并能结实,生长节律完整。通过大扁杏的栽植研究了一项不用浇水的简捷实用技术,即秋季挖坑并回填土、春季醮吸水剂缝植。这项技术为果树栽植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了取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1.
3个不同树种造林试验调查表明 :侧柏耐干旱、耐瘠薄 ,是解决干旱地区石质山地造林的优良树种。选用 1~ 2年生苗木 ,雨季无风天气蘸泥浆栽植 ,压石块保墒 ,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5 %。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树种选择、造林时间、种苗的选择、整地方式、栽植时间、抗旱措施、直播造林等方面介绍了在内蒙古宁城干旱石质阳坡山地上的抗旱造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是在冀西北坝头山地,通过不同方式整地,栽植不同的常用树种,根据造林后第2年的成活率和第3年的保存率,选择出最佳的造林模型。  相似文献   

14.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属胡颓子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荒山造林和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果实和油含多种营养物质,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沙棘分布于欧、亚两洲的温带地区,但在山东无天然沙棘资源。淄博市有大面积青石山地,多年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适生树种日见减少。为绿化荒山,我们于1985年春,在全市选设4个试验点,进行沙棘引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燕山北部山地干旱阳坡不同造林树种生长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燕山山地干旱阳坡人工造林树种生长状况的差异,对人工栽植的油松、樟子松及蒙古栎的生长状况及其幼林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植5a后,油松、樟子松和蒙古栎的存活率分别达到了93.79%、87.98%和66.69%,其地径分别为4.68cm、5.34cm、1.52cm,树高分别为1.58m、1.75m、0.80m,油松、樟子松、蒙古栎的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 857.36g、2 018.30g、234.35g,形成的人工幼林的密度在867.00~2 183.00株/hm~2之间;立地条件较好的样地幼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均匀型,立地条件较差的样地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油松、樟子松、蒙古栎均为燕山北部山地干旱阳坡的适宜造林树种,栽植5a后已基本形成稳定的乔木层,人工造林加速了干旱阳坡由绣线菊灌丛向乔木林的更新与恢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落叶松人工林第二代效应进行了阶段性研究,大扁杏作为更新树种成活和长势与山地阔叶林皆伐迹地无差异,在四平市山地可以正常生长,并能结实,生长节律完整。通过大扁杏的栽植研究了一项不用浇水的简捷实用技术,即秋季挖坑并回填土,春季醮吸水剂缝植。  相似文献   

17.
枣树是我国传统的经济林树种,适宜太行山区栽培。从品种选择、园地选择、栽培方式、栽植密度、园地整理、苗木定植及定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和顺县山地丘陵区枣树建园技术。  相似文献   

18.
裸露山地及"三小"矿点(小矿山、采石场、小煤窑)治理一直是困扰桓仁县生态建设的难题,通过对不同地类的植被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了适于不同地类人工更新的造林树种和治理方法,废弃采石场、阳坡小矿点主要栽植树种应为2年生刺槐大苗,阴坡小矿点可适当栽植白榆等速生树种。阳坡裸地特别是修路形成的碎石较多地段,植被恢复最佳方案是播种紫穗槐干种,最佳播种季节是当年4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柳杉人工林生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r)属杉科(Taxodiaceae),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用材林树种,其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300~1000米左右。七十年代初期,我县从河南、庐山、南岳等地引入种苗进行人工造林,在丘陵山地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