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电管理》2014,(5):13-14
<正>成都供电公司管理各类县供电企业20家,乡镇供电所142个,农电员工5034人,供区面积近万平方千米。2013年,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四川省电力公司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县供电企业管理提升工程,推动农电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工作开展情况高度重视,加强统一领导公司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了营销部(农电工作部)牵头、相关专业职能部门参与的  相似文献   

2.
<正>要想改善农电员工管理现状,提高农电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就要激励农电员工提高个人技术水平,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而促进企业稳健发展。供电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符合农电员工岗位培训要求的基地,加强农电员工技能培训,引导农电员工主动参与学习,同时重视农电员工的职位升迁和福利待遇问题,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农电员工直接承担着农电安全、营销管理、设备维护、供电服务等多项任务。他们既是供电企业的“流动窗口”,又是农电工作的主力军。新形势下,加强农电管理,保持队伍稳定,已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电员工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俊  毛雅芳  李新国 《农村电工》2004,12(10):11-11
江西省上饶供电公司按照“零库存管理,无障碍服务”的企业理念,从健全规章制度着手,从规范员工行为做起,积极开展“农电管理年”活动,健全县(区)公司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提高了农电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农电员工是电网企业与农村千家万户的联系者,是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实施者,是供电企业在广大的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代言人。国网陕西山阳县供电公司按照供电所管理提升工程要求及工作部署,做实农电员工培训,强基固本,构建了乡镇供电所管理持续提升长效机制。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的"窗口"单位,农电员工是乡镇供电所在农村供用电管理中的重要力量,是电力企业在农民群众心中的企业形象代表,在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网陕西山阳县供电公司按照国资委有关央企、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深  相似文献   

6.
<正>加强农电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又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农电员工组织生活不正常,长期得不到政治上的关心,使他们对企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对供电所的业务失去民主管理意识和参与管理意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高度重视农电员工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农电企业管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是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企业的信息流控制着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向和流量。农电企业营销信息是企业营销工作的全面反映,也为农电企业了解市场、分析市场、开拓市场和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对于各级供电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营销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河南省农电体制改革前,县级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省公司对其实行粗放管理,农电营销信息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 汇总速度慢,周期长。我省共有县级供电企业 127个,省公司对各县级供电企业营销信息的了解仅靠每年的农村电气化年报…  相似文献   

8.
供电企业电费管理的风险有两个方面,即内部员工的工作差错或严重违纪,造成电费损失;外部用户恶意欠费,缺乏制约,导致坏账。随着农电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供电企业的直管用户数剧增、参与电费工作的人员和电费管理的节点大幅增加,使得原本已经复杂的电费管理工作面临更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国网河南唐河县供电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农电发展需求和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供电所管理新途径,初步建立了供电协作区管理模式,形成了供电所农电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连片连责的供电协作区管理机制,供电所精益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1供电协作区管理模式的探索针对供电所农电员工老龄化严重、跨区域调动困难大等问题,该公司结合实际,通过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供电协作区管理模式。供电  相似文献   

10.
<正>山阳县供电公司通过强化农村供电所员工培训,建立起了一支思想进步、技术精良、作风过硬的农电员工队伍,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树立了品牌,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执行力。农电员工是农村供用电管理中的重要力量,是县级供电企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具体形象代表,在农村供用电事业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山阳县供电公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农村电工》2007,15(10)
竞聘为农电员工打开一片广阔天空本刊讯2007年7月27日,在安徽省芜湖县供电公司刚刚结束的管理专责招聘中,竞聘成功的6名管理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山东省夏津县供电公司供电所工作例会上,5名农电员工喜获“农电优质服务之星”称号,并分别领到了荣誉证书和300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13.
叶萍  戚骏 《农电管理》2015,(1):60-61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廉政建设最基础的"防控要地",加强供电所廉政风险防控至关重要。小院所提出了"七问工作法",加强供电所党风廉政建设,以推动农电规范化管理,促进农电员工廉洁从业。供电所既是供电公司营销工作的一线网点,也是面向城乡、社区客户的重要窗口,其行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反映了供电企业员工的社会形象,也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感情。可以说,供电所是供电企业廉政建设最基础的"防控要地",加强供电所廉政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段佳怡 《农电管理》2009,(11):52-53
近年来,合肥供电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强化管理,创新机制,不断提高县级供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余仁祥作为肥东、肥西、长丰三个县公司的董事长,和领导班子一起带领员工扎实工作,不断超越,让企业取得了诸多成就,同时余仁祥本人也被安徽省评为“合肥市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5.
顾文权  李存根 《农村电工》2006,14(10):12-12
1 加强农电专业化管理势在必行 1.1 供电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学历、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奇缺。员工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以江苏省南通供电公司为例,截至2005年年底,全市农电系统专科以上学历农电工占总人数的3.06%,平均3个供电所才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农电工。另外,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农电管理中的开发、应用体系不健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朱德林 《农村电工》2004,12(2):11-11
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农电成为供电企业的半壁江山。广大供电所员工和农村电工在成为供电企业员工的同时,其业务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开始与主业实现全面接轨,这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农电队伍生存与发展的必然。1 农电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现状1.1 缺乏大局意识。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人员的自我定位决定了其工作的价值取向。大部分农电职工只看到管理上的归属划分,在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的同时,对农电体制转型后,由行政管理转入市场经济管理认识不足,对改革后自己作为供电企业的员工进入农村电力市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对自身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17.
张锦 《农村电工》2006,14(4):16-16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创新农电人员动态管理新机制,快速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对县供电企业的自身发展,越来越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江苏省泗阳县供电公司自2001年实施农电人员动态管理新机制以来,农电综合管理水平大大提高,推动了企业农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综合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鱼台是典型的农业县,经济欠发达,年售电量位列全省后三名。既"小"又"穷"的国网山东鱼台县供电公司是如何出人头地的?鱼台县供电公司干部员工说,穷则思变,笨鸟先飞。为彻底解决农电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消除现行模式下的弊端,全面提升农电整体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国网山东鱼台县供电公司创新实施农电精益化管理"六集两化工程",使全县农电管理精益化水平持续提升,其成功经验在济宁供电系统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济南供电公司农电系统包括4个供电部和6个趸售县供电企业,拥有供电所82个,农电工2338人,负责全市314万农村人口的供电任务。2005年4月,济南供电公司农电系统率先在全省全面实现了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实施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体现了“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于促进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电管理》2010,(2):41-41
内黄县供电公司利用办公OA信息化平台,在OA系统中增设了农电标准化管理系统,标准化管理系统共包括农电标;住化体系、通用标准、县供电企业标准、考核管理四个模块。除完成国网公司县供电企业基础标准目录明文规定的882项基础标准外,还根据公司实况增加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243项,公司现行基础标准达1125项;供电所建标工作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