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牛锥虫病系伊氏锥虫所引起。其特征是出现间歇热和水肿,特别是四肢水肿。所以耕牛锥虫病又称肿脚病。我省原无锥虫病,于1976年上半年在新建县樵舍公社首次发现该病。其中的一个生产队耕牛全部肿脚,无法使役。之后又在贵洒、金洒、新干、新余、广丰、彭泽等县以及萍乡市发现锥虫病。以浙赣铁路沿线的县市,疫情严重。此病仲夏多发,时值夏收夏种,农事繁忙,急需畜力,而病牛却部分或全部失去役力,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耕牛锥虫病的诊断:根据耕牛锥虫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虽可基本上作出诊断,但  相似文献   

2.
伊氏锥虫病又叫苏拉病.是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家畜体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通过吸血昆虫机械传播。目前关于该病的报道几乎都是马、驴、骡和牛等动物,而山羊的伊氏锥虫病却很少有报道。近几年来,山羊的伊氏锥虫病时有发生.且发病早期难以准确诊断,治疗效果不明显,给山羊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发现的锥虫有伊氏锥虫、马媾疫锥虫、路氏锥虫、泰氏锥虫和鸡锥虫。这些锥虫有广泛的宿主群。不少经济动物感染锥虫病后,未经及时诊治而死亡,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近几十年,我国在锥虫病的流行病学、免疫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特别在伊氏锥虫病、马媾疫和泰氏锥虫病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国锥虫病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衢州柯城区牛羊寄生虫病的联合诊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羊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肝片吸虫的联合诊治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 ,一次实验 ,一片血纸即可同时诊查四种寄生虫病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1 四种寄生虫病流行及查治情况  衢州柯城区解放前曾是有名的血吸虫病重灾区 ,伊氏锥虫病、肝片吸虫病也曾严重流行。历史上耕牛血吸虫病阳性率最高曾达32 .1%,伊氏锥虫病达 2 1.1%,肝片吸虫病达 74.5 %,血矛线虫病因从未查治而无资料记载。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都曾给该区畜牧业、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血吸虫病的查治最早使用粪孵法 ,费工费时 ,检出率低。 1990年后…  相似文献   

5.
伊氏锥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侵袭牛、马、骆驼等家畜,对畜牧业危害严重。动物感染伊氏锥虫后,机体能产生强烈的兔疫应答,但由于锥虫不断改变其表而糖蛋白结构,产生免疫逃避,因而机体不能最终清除锥虫的感染[1]。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两种作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我们实验感染家兔,同时检测家兔的免疫反应和观察家兔的病理变化,旨在初步探讨兔疫反应在锥虫感染中的作用以及锥虫病的致病机理,为伊氏锥虫病的免疫学和病理学提供资料。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小鼠,雄性家兔。购于解放军农牧大学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6.
我国伊氏锥虫病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详瑞 《畜牧与兽医》1994,26(4):183-185
我国伊氏锥虫病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李详瑞(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是地理分布最广的锥虫,可以引起骆驼、马、驴、骡、牛、水牛、山羊和猪等多种动物的伊氏锥虫病,从解放初到现在不断在我国南方各省和西北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7.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李国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锥虫病是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在非洲主要流行布氏锥虫,可引起人的睡眠病,一些地区的死亡率超过30%。在我国主要流行伊氏锥虫,引起骆驼、马、牛等家畜的伊氏锥虫病,造成家畜日...  相似文献   

8.
家畜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1885)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马、骡、驴、骆驼、黄牛、水牛、牦牛、象、猪、狗、羊均可感染。霍步赢、迮文琳(1940、1943)在我省安顺首次发现马骡伊氏锥虫病,温俊板、吉炳发(1981)又在普定县发现耕牛伊氏锥虫病,但均未见虫体系统鉴定的报道。为了解我市盘县特区耕牛伊牛伊氏锥虫病的感染情况,我们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虫体鉴定,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血清的来源:在盘县随机选择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饲养方式,自繁自养的耕牛作为调…  相似文献   

9.
地方虫株灭活苗对耕牛伊氏锥虫病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氏锥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大家畜健康的血液原虫病、牛、马、骆驼以及野生动物老虎等均可感染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和早血症、急性者死亡率很高。由于伊氏锥虫病易产生抗原变异和耐药性,我市长期长使用贝尼尔每年2次进行预防性治疗,效果已不理想。全市17个乡镇,现存栏耕牛33000头,据统计,近3年来平均发病率为5.54%,监测阳性率为11.30%(1085:9600)急性病例为0.62%,贝尼尔治疗毒性反应导致死亡14头,为了有效防治本病,我市与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了地方虫株伊氏锥虫灭活苗,1999年4月,在9个乡镇对12500头耕牛进行免疫推广应用,免疫保护率达99.82%。  相似文献   

10.
<正>耕牛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感染引发的一种寄生虫性血原虫病,是乳源县耕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临床上其症状表现各异,且不易察觉。该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虻、蝇叮咬带虫家畜,通过机械传播所引发。这种血原虫除寄生于水牛、黄牛和奶牛外。还可寄生于其他一些家畜和一些野生动物。本病最  相似文献   

11.
伊氏锥虫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家畜常发的一种原虫病。猪的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在猪的血液中和骨髓、淋巴、脾脏等处而引起的。1 病原形态 伊氏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虫体呈纺锤形或柳叶状,体长相当于红血球直径的3~4倍,宽度小于红血球的半径,虫体中央有一个圆形的细胞核。在虫体后端有一个动基体,由动基体中毛基体向前生出一根细长的鞭毛,鞭毛前端伸出虫体之外。沿鞭毛一侧生有薄膜,称为波动膜,虫体在血浆中靠鞭毛运动。2 流行及发病特点 猪对伊氏锥虫有较强的抵抗力,多数猪的发病症状不明显或呈隐…  相似文献   

12.
伊氏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是严重危害反刍兽的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县的牛中广为流行。长期以来,伊氏锥虫病诊断主要依靠集虫法检查,肝片吸虫病则用粪检虫卵法进行诊断,但检出率都较低,而且耕牛在感染肝片吸虫后78天才开始排卵,无法作出早期诊断。1990年10~11月份,我们应用锥虫和肝片吸虫双联诊断液在全县15个乡(镇)对牛进行了诊断。  相似文献   

13.
伊氏锥虫不同株的表面变异糖蛋白提取和重要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原变异是锥虫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于锥虫表面变异糖蛋白(VariableSurfaceGlycoprotein,VSG)的变化,而且锥虫的VSG变异非常频繁,国外对布氏锥虫的VSG研究较多,对中国伊氏锥虫的VSG,杨汉春[1]、李国清等[2]曾作过分离和生化分析,但对中国不同地理宿主株VSG的分离比较尚无报道。而我国北方新疆骆驼伊氏锥虫和南方牛、马伊氏锥虫存在来源、地理、宿主和生化特性的变异[3,4],我们对这两个虫株的VSG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特性比较研究,以期为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和伊氏锥虫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试剂…  相似文献   

14.
以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小鼠血液涂片为抗原,建立了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的方法,并对伊氏锥虫病马、同群马、健康马、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作了检测。伊氏锥虫病马和无症状同群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3/34)和12%(18/150);25匹健康马血清伊氏锥虫抗体均为阴性;84份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的IFA试验均为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多数病马发病一周内的血清IFA试验即为阳性。3匹病马血清抗体消长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病马于治疗后110天,血清IFA试验仍为阳性。本试验表明,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无症状的感染马也能检出,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耕牛伊氏锥虫病是伊氏锥虫寄生于耕牛的造血脏器和血液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临床表现为不定期的间歇热、进行性消瘦、四肢肿胀、皮肤龟裂等,常发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笔者自1984年以来应用IHA对本县丰山、新圩进行耕牛伊氏锥虫病流行规律的调查,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诊断液由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提供,批号(5101)1.2牛的选择在2个乡9个大队分别选择不同性别、年龄的黄牛、水牛共615头。在牛出现体温升高时,采用针刺破牛耳静脉,再用滤纸在牛的耳静脉吸血40mm左右,另一端编号,待干燥后冷藏待查。2.检验结果:2.1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16.
伊氏锥虫病是一种重要的动物血液原虫病,在我国流行广泛,目前人们对它的致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曾有人对伊氏锥虫病后动物的营养代谢状态进行了研究,但尚缺乏对维生素代谢的认识。本研究对家兔在实验感染伊氏锥虫后血液维  相似文献   

17.
伊氏锥虫病(苏拉病)是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马、骡、驴、牛、骆驼等家畜血浆及组织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常发生夏秋季节。1993年12月本病在新疆吉木乃县大面积流行,发病率达58.36%.并呈急性经过,死亡骆驼143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狼犬伊氏锥虫病一例南平地区农校张庆榜,吴黎明,潘兴纯,曹兰凤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家畜体内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笔者曾诊治患伊氏锥虫病的病胸1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母狼犬,1只,12月龄,长期用铁链栓养,喂以牛肝、米饭。病前膘情良好,巳配...  相似文献   

19.
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科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动物血液中的血细胞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马属动物、牛和骆驼,其它动物如猪、犬、猫及某些野生动物亦可感染。锥虫在动物体内寄生,有的呈急性经过,而寄生于水牛体内大多是慢性经过,发病症状不明显,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0.
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锥体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和造血器官中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间歇热、渐进性消瘦、四肢下部水肿、贫血及耳尖、尾尖干枯、坏死、脱落等为特征。黄牛和水牛感染后多为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