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精神,促进生猪等畜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最近联合下发了《关于降低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咨询收费加强环评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通知》。  相似文献   

2.
推进“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生态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展山区丘陵地区畜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畜牧进山、养殖上山”的生态畜牧发展思路,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产业,适度提高以生猪为主的畜产品自给率,确保市场供应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畜牧业生产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质性体现。  相似文献   

3.
2007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的同时,要重点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现就在山西省自然条件下如何做强做大草食畜牧业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蛋鸭、肉鸡、肉鸭等各类畜禽养殖全线飘红,赢利畜禽品种之多前所未有。一个肉鸡大棚赢利10万元,一个猪场收入几十万元,养殖效益不断创出新高。在这一年中,各级政府部门对畜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仅国家就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畜牧业政策对于中国生猪生产具有直接导向作用 ,虽然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中国生猪生产量有明显下降 ,但是养猪业仍然在中国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中国生猪饲养量的 2 / 3仍然由农户生产 ,畜牧业政策对于正确引导和鼓励户饲养和朝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四川和山东两省养猪农户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获得的分析 ,研究了畜牧业政策对养猪农户生产和行为的影响 ,从一个方面反应了中国畜牧业政策对农户饲养生猪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北界镇生猪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业是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在价格养殖效益的驱动下,在政策的扶持下,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畜牧业转型升级,北界镇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生猪生产发展更加突出,肥猪除了满足遂昌县外,每年销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1万余头,肥猪平均出栏率高达201%以上;畜牧业产值不断增加,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章旨在分析遂昌县北界镇当前生猪生产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家农业部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的重要任务,采取5项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生猪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剑  王俊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95-10497,104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消费模式发了变化,在市场需求导向下,畜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依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约束,优化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是实现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建立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析了山西省畜产品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并在综合考虑消费拉动和环境约束的条件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出各类养殖业(生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关联度,从而确定其发展优先次序.结果表明:考虑到资源环境禀赋的边界,当各类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在区域环境承载力内时,应优先大力发展奶业,稳定生猪生产,巩固肉牛生产,实行“节粮型”与“精料型”畜牧业并重的方针;当各养殖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已经超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时,则应优先发展肉鸡、蛋鸡,适度发展生猪、肉牛和奶牛,实行“环保型”与“生态型”畜牧业并重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舒兰市畜牧业生产,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园区建设、防疫保障、质量兼管、科技推广等工作,大力实施“粮变肉”工程,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使全市的畜牧业生产,呈现出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到六月末,生猪饲养量达到43.0万头。出栏38.0万头.同比分别提高7.4%和8.1%:黄牛饲养量达到42.0万头,出栏17.0万头,  相似文献   

10.
生猪生产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项目,随着国家各项有关生猪生产奖励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生猪生产发展形势迅猛,近些年来,我国的生猪饲养逐渐走向规模化。这种趋势导致生猪饲养密度日益增大,猪群的周转日益加快,猪舍的利用率提高,导致生猪在猪舍中染得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几率加大,从而损害饲养人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农业大数据在河南省生猪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畜牧业向科技型、标准化产业转型升级,养猪业是河南省畜牧业生产中的优势产业。分析了河南省生猪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阐述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农业大数据在互联网+生猪产业链中的应用,并针对生猪产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河南省生猪产业化及智慧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猪养殖业生产污染问题已达到相当严重程度。猪场废弃物必须走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之路,才能改善人们生存环境、保持畜牧业生产与环境协调,实现连云港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传染病在生猪流通和屠宰环节地传播污染.坚持抓好生猪宰前检疫工作,把好宰前检疫关,保护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加强生猪宰前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认清形势 抓住机遇 促进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灵宝市农业结构的不平衡性,200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意见》,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使全市畜牧业有了长远发展,大家畜、猪、羊、禽比上年分别增长8%、4.2%、7.2%和9%。新增养殖户300多家,为使灵宝市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借鉴省内外畜牧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灵宝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1  调整和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1.1  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  在稳定生猪存栏,提高生猪、家禽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草山草坡面积大的优势,大力…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自1980年以来畜牧业生产发展很快,其发展速度超过了农业中的其他产业。到2000年,中国的畜产品产量已达9200万t,这一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畜牧业生产现在已成为中国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但是规模化的畜牧业生产污染了畜牧场的周边环境,而且这一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笔者以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为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详尽分析了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的各类污染源。  相似文献   

16.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业中畜牧业发展最快,己成为我国农业内部的重要产业。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在食品的供给和需求方而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畜牧业和畜产品生产的发展。现在人们消费畜产品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木文将主要分析我国畜牧业生产系统的特征、我国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我国畜产品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生猪生产全面恢复和发展,奶业、蛋鸡等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产品市场供应逐渐恢复正常,切实保障了城乡“菜篮子”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18.
肖毅  魏斌 《云南农业》2006,(10):20-21
一、生产情况(一)生猪1.生产及价格情况养猪业是我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81.64%,生猪产品历来是我省城乡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同时养猪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十五”期间,我省生猪生产稳定增长,猪肉总体供应充足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  相似文献   

19.
《油气储运》2007,(7):1-1
5月30日,农业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产发展措施。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央领导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分析生猪生产形势,研究制定措施,大力促进生猪稳定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我国畜牧业区域结构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对区域调控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测算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区域优势特征,并提出促进生猪生产向北方转移,发挥南方地区牛羊生产潜力,根据区域优势建立不同类型畜牧业发展模武以及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调整与优化畜禽生产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