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豆科牧草根瘤菌大面积应用13年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1年以来,筛选出了几十种豆科牧草根瘤菌菌种,并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建立了根瘤 菌剂生产基地,在全国飞播牧草区大面积推广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1993年累计接种面积为70万公顷。接种根瘤菌提高了飞播牧草的成苗率,促进了共生固氮,提高了牧草产量和质量,为我国豆科牧草人工草地的建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豆科牧草能与根瘤菌共向固氮,但是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数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新垦土地上首次种植豆科牧草,或在同一地块上再次种植同一种豆科牧草或者在过分干旱而酸度又高的地块上种植豆科牧草。都要通过接种根瘤菌来增加根瘤数量,以提高豆科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时,首先要根据牧草的品种确定根瘤菌的种类,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接种方法。接种方法目前在实践  相似文献   

3.
根瘤菌是大自然中所包含无数微生物中少量有益微生物之一 ,它通常存在于土壤的各个层次中。在生地上 (未进行过垦殖或未播种过同类豆科牧草的地块上 )播种豆科牧草时进行根瘤接种 ,有利于幼苗早期形成根瘤 ,及早形成固氮能力 ,大大提高牧草产量 ,提高牧草养分含量 ,增强牧草的抗逆性。除开极少数自然天生野合的根瘤菌附生外。一般牧草与根瘤菌是通过人工辅助方式———也就是人们所谓的族间接种方法———直接进行 ,形成牧草与根瘤菌共生的。接种方法 :可用工厂化生产的根瘤菌剂拌种 ;也可采集同类豆科牧草的根瘤 ,按每公顷 1 5 0克的比例 ,…  相似文献   

4.
李夺  王云平 《草业科学》2005,22(7):122-123
1 什么是根瘤菌 在自然界常温状态下,空气中游离态氮能被豆科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细菌所直接利用,这类细菌叫根瘤菌(大约90%以上的豆科牧草根部有根瘤菌存在).根瘤菌从植株中获得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将空气中游离态氮转化成可供植株吸收利用的化合态氮.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瘤状物称为根瘤,根瘤是共生固氮的场所.每个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就是一个微型氮肥厂,根瘤固定的氮除少量用于根瘤生长外,其余全部供给植株.由于根瘤的存在,豆科牧草几乎不需施用化学氮肥,依靠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即可满足自身氮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是在种植豆科牧草时,将牧草种籽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处理,使豆科牧草幼苗提早形成有效根瘤,增强其固氮能力,进而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增加养畜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酸性土壤影响豆科牧草的生长,主要是由于低pH值和铝。根据观察主要影响在于游离的活性根瘤菌和根瘤的形成。发现不同的根瘤种在耐酸性方面具有很大的变异。已经证明在酸性培养基中生长,对选择具有耐酸性的根瘤菌品系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7.
尚义县1991年从内蒙古引种羊柴进行栽培。经过几年栽培观察认为,羊柴具有耐旱、抗风沙、耐寒、耐瘠薄等优良特性,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一种优良牧草品种。1 植物学特征 羊柴中名叫塔落岩黄芪,为豆科岩黄芪属多年生半灌木植物。主根圆锥形,深2—3米。在沙质地上生长的羊柴,其侧根多在15—17厘米土层内,具根瘤。茎直立,高80—150厘米,当年  相似文献   

8.
种草养畜肥田高产杨云贵(西北陕西杨陵农业大学712100)苜蓿,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产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农田土壤中普遍存在有根瘤菌,在苜蓿长出第一片叶子时,根瘤菌就进入苜蓿根部,生长繁殖,刺激细胞不正常的加速分裂而形成根瘤。根瘤内...  相似文献   

9.
饲草饲料是整个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省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饲草饲料行业重视科技、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1现代科技在草业中的具体应用1.1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豆科牧草种子接种有效的根瘤菌,能够确保幼苗形成有效的根瘤,及时为牧草提供氮素。豆科牧草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我省在实践中采取以下几种根瘤菌接种方法:1.1.1干瘤法在豆科牧草开花盛期,选择健壮的植株将其根部仔细挖起,用水洗净,再把植株地上茎叶全部切除掉,然后放入避风、阴暗、凉爽、不易受日光照射的地方,使其慢慢阴干。在牧草播种前,将上述干根取…  相似文献   

10.
生物固氮技术应用于苜蓿生产 ,可提高苜蓿的成苗率 ,增加苜蓿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同时 ,还可增加土壤肥力。1 生物固氮技术在苜蓿生产中的作用生物固氮包括共生固氮和自生固氮。本文论述的是豆科牧草苜蓿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根瘤菌与苜蓿的共生固氮 ,是指苜蓿根瘤菌侵染苜蓿根部形成根瘤 ,通过根瘤固氮酶的作用 ,将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氨态氮 ,并提供给苜蓿利用。同时 ,苜蓿将光合作用产物提供给根瘤菌 ,作为根瘤菌生长及固氮的能量来源 ,这就是共生固氮作用。每个根瘤就是一座微型氮肥厂 ,根瘤菌给苜蓿生产氮肥 ,不会污染环境 ,不需长…  相似文献   

11.
陕西豆科固氮牧草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陕西豆科固氮植物资源调查,共采得牧草37属98种。属内种间豆科牧草根瘤的形状、颜色、大小、着生部位相似,而属间植物根瘤特性差异明显。根瘤的形成和固氮活性与土壤条件和寄主特性密切相关。根据寄主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和利用状况,陕西豆科牧草根瘤菌的生态分布区可分为干旱区、草地区、耕地区和山地灌丛区。  相似文献   

12.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的技术应用彭玉梅,崔鲜一(内蒙古图牧吉草地研究所牧草试验场)郭桐林(白城地区农试站牧草繁育场)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在国外早在五十年代已开始大面积应用。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在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等主要豆科牧草上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豆科牧草根瘤菌资源的采集保藏及利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宁国赞  刘惠琴 《草地学报》1999,7(2):165-172
本文简要介绍中国豆科牧草根瘤菌资源的采集、保藏及利用概况,近二十年来,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从20多个省区采集豆科植物根瘤及土壤样品,分离出土著根瘤菌分离物3000多份,从中筛选出516株豆科根瘤菌优良菌种。这些菌种将作为国家重要微生物资源进行长期保藏和持续利用,在我国北方、南方及西部地区确定豆科根瘤菌接种剂定点生产厂,国家驿接种剂生产实行质量检验登记管理,质量不合格者不得销售。在北方 经  相似文献   

14.
根瘤菌与豆科牧草共生固氮,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科学研究指出,红豆草根瘸菌的专性强,即红豆草根瘤菌只适于红豆草属牧草间相互接种,而其他属豆科牧草则接种无效。同时,对红豆草根瘤菌的效应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红豆草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很强;也有人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红豆草根瘤菌的固氮活性弱,给接过根瘤菌种的红豆草施用硝铵,其产量要比已接种而未施硝铵的增产20—30%以上,原因可能是接种无效或者根瘤短命。红豆草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很有  相似文献   

15.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增产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即在种植豆科牧草时,将牧草种籽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处理,使豆科牧草幼苗提早形成有效根瘤,增强其固氮能力,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使其转化为能被牧草吸收利用的氮肥,进而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养畜效益。同时,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节省施用化肥带来的巨大经济投入,避免施用化肥造成的对土壤、环境和产品的污染问题。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1试验地基本概况试验地设在齐齐哈尔市所属富裕、甘南、依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根瘤菌与豆科牧草的共生固氮作用,指出培育与豆科牧草有效组合的高效优质根瘤菌菌株,协调共生固氮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充分发挥根瘤菌与豆科牧草的固氮效率,在饲草饲料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早已为人所知。地球上植物固氮的数量是十分惊人的。它几乎和全世界化肥生产的氮肥一样多,生产上依靠生物固氮,提高植物产品产量、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巨大意义。豆科牧草是我区退牧还草和养殖业中解决牲畜饲料的主要牧草品种,产量高,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粗蛋白质含量及营养价值高,适口性佳,为各类家畜所喜爱,是广大农牧民喜欢栽植的牧草之一,所以掌握好豆科牧草的根瘤菌接种技术要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 由于生产氮肥需要花费很多能量,所以近几年来人们对豆科牧草的兴趣大为提高。随着能量供应的减少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用于生产牛肉的原料越来越贵了。豆科牧草能满足它本身对氮素的要求,它在农作制中日益重要。提高豆科牧草共生固氮能力可以通过选择更有效的根瘤菌菌系或培育寄主来达到。  相似文献   

19.
栽培牧草的施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牧草粮食。增施肥料,特别是有机肥料,不仅能满足牧草生长的需要,而且还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从而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1合理施肥的原则1.1根据牧草种类和需肥量施肥牧草的种类不同,所需要的肥料种类、数量也不同。禾本科牧草对氮肥的需要量较大,反应敏感。因此,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豆科牧草具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应以磷、钾肥为主和少量的氮肥,尤其是在幼苗根瘤尚未形成时,施用少量的氮肥,可促进幼苗的生长。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播的草地,首先要增施磷肥,促进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以磷固氮,促进禾本科牧草的…  相似文献   

20.
病害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可降低牧草产量、影响牧草品质,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从而引致草地早衰和退化,甚至导致家畜中毒,降低家畜生产性能。为此,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霜霉病、锈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对豆科(Leguminosae)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等光合作用、营养成分及其根瘤影响的研究结果。总体上,病原菌侵染会破坏叶片和根瘤的正常结构,降低牧草的光合和固氮能力,植株代谢功能失调和病原菌毒力物质的合成、释放也会改变植株营养成分,同时分析了病害对豆科牧草生理生长、营养成分、根瘤形成和固氮作用的影响机理,以期为今后豆科牧草病害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