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2个芦笋半程式水肥一体化化肥减量试验示范,研究芦笋种植中水肥一体化化肥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利用芦笋水肥一体化化肥技术,通过合理施肥,可减少基施化肥实物量16.7%~25%,减少化肥折纯量23.2%~54.3%,提高滴灌施肥比例,芦笋产量可增产6.8%~13.2%。  相似文献   

2.
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温室越冬茬番茄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与传统灌溉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最高可节约灌溉水33.17%,节约用工26.22%,同时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在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中减少传统习惯施肥用量1/3的情况下,产量增加6.77%,在减半的情况下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花生水肥一体化最佳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花13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常规起垄覆膜施肥为对照,对5种花生水肥一体化施肥量的产量和施肥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增产和节肥效果,在减少化肥用量40%的基础上,产量增加17.19%;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使施肥效益比常规栽培提高2倍以上;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下的最佳化肥使用量为当地花生生产常规使用量的60%。  相似文献   

4.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早春设施栽培茄子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化肥养分总量减少30%的条件下,比较2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早春设施栽培茄子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半程水肥一体化增产26.0%,增收23.8%,节省人工61.1%,增效24.8%,降低单位化肥投入44.5%;全程水肥一体化可增产13.4%,增收20.8%,节省人工64.9%,增效15.8%,降低单位化肥投入38.3%。相对而言,半程水肥一体化的综合效果较好,可作为试验区早春设施栽培茄子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主选方式。  相似文献   

5.
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广东大埔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围绕茶叶"化肥零增长"和 "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工作主线,集成可推广应用的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方法】基于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在大埔县代表性茶园建立定位试验点3个和应用监测点14个,根据试验和监测效果集成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并通过培训和示范观摩进行推广。【结果】对3个试验点调查表明土壤质量明显提升,有机质提高0.3~2.0 g/kg;土壤酸化缓解,pH值提高0.02~0.18;茶青产量增加5.2%~17.1%,品质改善明显,种植效益提高3 960~16 110元/hm~2。对监测点调查表明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环境一级标准、茶叶重金属含量100%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通过技术示范和观摩培训,改变了农户的施肥观念,提高了施肥技术水平,茶园有机肥用量提高895.5 kg/hm~2,化肥用量减少184.5 kg/hm~2,全县2018年化肥用量较2017年减少1 676 t,减幅8.0%,初步实现了大埔茶园 "化肥零增长"的目标。推动培育茶叶品牌超过20个,新建水肥一体化茶园面积330 hm~2,茶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结论】基于测土配方、有机替代和水肥一体化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化肥用量,实现茶叶增产提质,为推动茶叶绿色高效栽培、茶业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探索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常州地区温室大棚豇豆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产量因素分析,豇豆种植以常规施肥处理最佳,亩产达2 385.3 kg,水肥一体化减氮10%、20%、30%种植小区产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5.89%、13.90%、16.91%;从节本增收环保高效因素分析,以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为最佳,该处理小区追施氮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90%,但亩净收益却略高于常规施肥。另外,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下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常规施肥,更利于豇豆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因此,建议豇豆种植过程中推广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水肥一体化作为一项高效节水节肥技术,具有省工、省地、增产、增效等优点。为探索在合理灌溉条件下,设施甜瓜适宜的氮肥用量以及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技术,达到精量施肥、最优生产的目标,进行了设施甜瓜水肥一体化追肥减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滴灌追肥减少氮肥用量,对甜瓜的生育期、甜度等商品性及植株抗逆性无不良影响。滴灌追肥比常规追肥减少10%~20%的氮肥用量,甜瓜产量反而较常规追肥增加,且肥料投入产出比高;滴灌追肥比常规追肥减少30%的氮肥用量,甜瓜产量虽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设施甜瓜生产实践中利用滴灌追施氮肥时,可降低氮肥用量,降幅以控制在20%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8.
结合土壤墒情实时原位检测技术,分析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幅度和施氮量对设施菜地无机氮剖面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合理水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在山东省寿光市设施番茄大棚设置了4种水肥管理模式:施氮100 kg·hm-2宽幅灌溉(W100),施氮100 kg·hm-2窄幅灌溉(N100),施氮150 kg·hm-2宽幅灌溉(W150),施氮150 kg·hm-2窄幅灌溉(N150)。宽幅和窄幅灌溉的水分变化区间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和68.5%~71.5%。采集番茄苗期、开花结果期、成熟采摘期的土壤剖面样品并测定其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番茄产量。结果表明:施化肥氮100 kg·hm-2条件下窄幅灌溉处理对于减小硝态氮累积效果较好。与宽幅灌溉相比,窄幅灌溉可显著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达80 t·hm-2以上。因此,为了减少土壤中无机氮的累积迁移并提高作物产量,在水肥一体化下建议在施用化肥氮10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四川盆地加工辣椒越夏避雨栽培高效施肥方案,以不施肥为对照(T1),研究了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2)、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3)、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4)、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5)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以及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5)的处理,在化肥总量较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2和T3处理)减少16.5%的情况下,仍可促进辣椒植株株高和茎粗生长,增加辣椒果实产量,提高加工红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辣椒素含量、色价等重要品质指标,促进果实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和N、P2O5、K2O养分吸收,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可作为四川盆地加工辣椒越夏避雨栽培高效、优质、优产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施肥的总量,提高施肥的效率。经实验研究,在马铃薯的栽培过程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进行栽培,既可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在栽培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还能够减少因为施加的水肥过多而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从而来全面的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施肥的总量,提高施肥的效率。经实验研究,在马铃薯的栽培过程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进行栽培,既可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在栽培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还能够减少因为施加的水肥过多而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从而来全面的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围绕济南市农业科技双推项目"耕地地力提升技术示范与推广",开展冬瓜全生育期水肥一体化和化肥减量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农民传统习惯相比,在冬瓜全生育期采用水肥一体化和化肥减量技术,化肥施用量分别减少35. 11%和48. 38%后,冬瓜产量增加648. 0~1296. 0kg/667m~2,增产6. 4%~12. 8%,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日光温室条件下沙质土壤栽培番茄水肥用量参数,以沟灌条件下习惯水、氮用量为对照,分别将灌水量减少20%和40%、将施氮量减少25%和50%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滴灌水肥管理条件下相比,常规管理下番茄株高、茎叶生物量、产量低于滴灌下灌水量减少20%的处理;在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减少20%的处理生物量、产量较高;相同灌水量下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的产量、品质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在以产量为目标的前提下,在宁夏沙质土壤氮素含量较高的日光温室内种植番茄,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减少20%和减氮50%处理值得推荐,此研究为宁夏水肥一体化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棚栽草莓化肥减量追施对产量及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棚草莓上进行化肥减量追施和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追施试验。结果表明,化肥减量追施对草莓有显著减产作用,同时可使土壤盐分显著下降。追施生物有机肥海藻冲施肥600 kg/hm2的产量效应相当于复合肥600 kg/hm2的处理,土壤盐分可下降23%,从而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有利于无公害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5.
化肥减施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块茎氮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广东省冬种马铃薯化肥施用效率,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一次性基施化肥100%用量(TCF100)、一次性基施化肥80%用量(TCF80)、水肥一体化滴灌施化肥100%用量(WCF100)、水肥一体化滴灌施化肥80%用量(WCF80)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施化肥60%用量(WCF60)共6个施肥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马铃薯的产量、农艺性状、匍匐茎特性、植株氮含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结果表明,化肥减量20%对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影响。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方式下,WCF80处理的株高和匍匐茎数较WCF100分别显著增加15.32%和33.3%;氮肥偏生产力(PFPT、PFPC、PFPTN、PFPCN)分别显著增加13.93、21.54、44.75、64.63 kg·kg-1。等量养分下,WCF80处理的产量较TCF80 处理显著增加11 267.38 kg·hm-2,且马铃薯的株高、分枝数、生物量、块茎干物质积累、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pH均显著增加。化肥减施后更符合马铃薯的需肥规律,减肥20%的TCF80和WCF80处理块茎中氮含量分别比TCF100和WCF100处理减少了19.87%和10.20%,而马铃薯地上部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9.55%和46.15%,化肥减施后地上部氮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氮素循环利用和下茬作物的氮肥减施,为广东省合理使用化肥和发展绿色农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因降雨多、杂草多、病害发生多,芦笋采用露地栽培方式,管理难度很大,所以只有采用大棚(包括小拱棚、大拱棚、联栋棚、避雨棚)栽培,才能确保栽培成功。我国黄河以北地区降雨少,虽然可以露地栽培芦笋,但采用大棚栽培芦笋能降低管理成本,可提高芦笋产量和收益。另外,大棚栽培芦笋的好处还有:比露地栽培的芦笋提前上市,售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芦笋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农民群众依靠种植大棚芦笋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民群众种植不科学,大棚芦笋品质和产量难以提升,为了更好促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大棚芦笋丰产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模式下氮肥减量对大棚草莓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追肥条件下不同肥料用量对草莓物候期影响不明显,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面积等差异不显著。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草莓产量,滴灌追肥减氮20%处理,667 m2产量3 097 kg,为最高,增产率72.44%,667 m2效益38 206元,氮肥偏生产力为94.54,肥料农学效率15.37。与常规施肥相比,每667 m2节约氮肥成本15元,增加产值478元,产值提高1.28%。大棚草莓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技术,其氮化肥用量宜比常规施肥减少20%。  相似文献   

19.
早春嫩姜促成栽培经济效益较高。为实现早春嫩姜栽培高效生产,本文作者研究了吊喷与滴灌结合的水肥管理方式对早春嫩姜栽培的影响,对生姜生长、肥料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吊喷与滴灌相结合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方式,水肥更趋于协调,节约灌溉水50.71%、减少肥料用量30%,生姜株高、分枝数和叶面积系数显著增加,促进了生姜源器官的构成和群体空间分布更趋合理,提高了源的物质合成强度,增加生姜产量,嫩姜产量比常规栽培管理方式增产55.49%。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的应用效果,加速其推广应用,本文以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为试验对象,以传统种植模式作对照,研究番茄生长期用水、用肥、用工和番茄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省肥、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节水率为32.5%,节省化肥23.9%,节约用药16.7%,节省用工240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