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以来在湾沚区畜牧水产管理服务中心支持下,在陶辛镇倪家村稻虾种养示范基地连续两年实施了小龙虾苗转塘繁育试验示范。现将该试验技术总结如下。一、田间改造工程选择水源充足稻田210亩,其中改造虾苗繁育池65亩,单池面积20~25亩,共3口;沿稻田四周开挖环形虾沟,  相似文献   

2.
一、养鳜稻田的选择选在埝头稻田养殖示范区内,稻田养殖总面积为10亩,其中环沟面积为4亩,稻田面积为6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保水力强,排注方便。二、养鳜稻田的改造1.加高加固田埂为了防止满水后逃鱼,我们事先将田埂加高加固,田埂高1郾5米,宽2郾5米,做到不裂、不漏、不垮,沟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与方法1.低洼稻田养殖工程的建设(1)低洼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保水性能好的低洼稻田,面积以10~20亩为宜。(2)田间工程建设:环沟沿田埂内侧1~2米处开挖,沟宽2~3米、深1~1.5米。田间沟与环沟相连,视田块大小挖成"十"、"井"字形,沟宽、深均0.5~1米。暂养池(沟)位于稻田一端,宽5~10米、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5月,本地淡化虾苗在瓦窑镇稻田养殖区进行稻田南美白对虾套养,取得成功。养殖田地总面积10亩,实现总产稻谷3250千克,南美白对虾937千克,平均亩产稻谷(以实际稻田面积计)464.3千克,南美白对虾(以环沟面积计)312.3千克。现将养殖过程总结如下。一、基础条件1.稻田地块利用前些年稻田养蟹塘,本次试验地块总面积10亩,四周开挖环沟,环沟宽7米、深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我们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昆山推广示范基地进行了"稻、蟹种"综合种养试验,试验稻田面积68亩,收获水稻143.6千克/亩、蟹种56.5千克/亩。现将试验小结如下。一、蟹池准备1.开挖鱼沟单块稻田5~10亩,共8个田块,2018年秋季收割完水稻后开始田间工程,在南北两边距田埂2米处挖上口宽5米、深1.5米、坡比1∶2.5的东西向鱼沟。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笔者在辛庄镇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实施了20亩稻田养殖扣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稻田的选址与改造选择周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幽静,水质无污染,保水力强的田块。种养示范基地面积150亩。2016年7月初对田块改造完工。种养塘均为长方形、东西向,长度为110~150米、宽度为50~55米,坡比1∶2.5,塘底平坦。在离田埂内1米左右开挖宽度3米、深度0.7米的"口"字形环沟,水面占总面积的20%左右,开挖出的土方用于加宽加固田埂,田埂宽3米、高1.5米。每个种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稻田养蟹已初步形成热潮。我县吴集、李恒等地开始稻田养蟹尝试,初见成效。1996年达到亩产500公斤稻、30公斤蟹的水平,亩收入达5000元左右,是常规栽稻的2~4倍。现根据我县近年来稻田养蟹的实践.就稻田养蟹中的几个技术环节作一介绍。一、稻田的选择及整理养蟹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大水不淹,天旱不干涸的稻田,提埂要求牢固不易陷塌,宽在1.5米以上。面积一般为10~20亩左右。稻田中开挖田字形蟹响。蟹沟离土埂2~3米处田内开挖,深1米、宽2米。在蟹沟连接处可开挖一个蟹溜,面积一般为2平方米。蟹沟和蟹溜的面积可占…  相似文献   

8.
<正>海宁市"誉海"稻田养小龙虾基地采用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即3-4月放虾苗、5-6月种水稻、8-9月再补放一批种虾,3-5月是小龙虾主要生长期,6-9月为水稻生长期,10月初收割水稻后再灌水养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田间改造(1)以50亩左右为一个单元,沿田块四周开挖环沟。环沟面宽3米、底宽2米、深度为1.5米左右,面积占总面积6%~8%,并在田块一边留出4米左右宽的机械便道。  相似文献   

9.
1稻田工程(见图1)1.1稻田选择养蟹稻田要地势平坦,底部保水性能强,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具有微流水但不属洪涝淹没区;水质要清新、无污染,以壤上、粘土为好,土壤及稻田水体pH值保持在6.8-75。每块稻田面积以5-10亩为宜。1.2开挖流水坑沟(暂养沟)春耕前,沿稻田灌溉渠的田边开一条深1-1.5米,宽4-6米的流水坑沟,也称暂养沟,占稻田面积的4%-8%。坑沟同侧上游具进水口,下游具排水口,以利于沟内水流保持微流水状态,沟与大田间筑一高15cm,宽30cm的小田埂。待秧苗栽插成活返青前,蟹种在坑沟内暂养,此时称为一级养蟹…  相似文献   

10.
曹海 《科学养鱼》2003,(11):26-26
一、养虾稻田准备 面积2~5亩为宜,沿田块四周挖一道宽1~1.5米、深0.6~0.8米的虾沟,方形田块增挖“十”字沟,长形田块增挖“井”字沟,沟沟相通。在进水端挖一深1米左右,面积5~6米~2的虾凼。进排水口用木框纱窗拦逃。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探索不同水质调节方式对“五月瘟”防控和稻虾养殖效益的影响,笔者团队进行了对比试验,期望为小龙虾稻田养殖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基本情况试验田3块,每块面积15亩,环沟上宽2.5米、下宽1米、深1.0~1.2米,环沟面积约占总面积10%,田埂高出田面1米。亩用生石灰25千克消毒,亩用干鸡粪100千克,点施在种草处。1月上旬种伊乐藻(草团长宽15~20厘米、株距约5米、行距约10米),覆盖面积3%~5%。  相似文献   

12.
我区地处湘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可养鱼稻田60多万亩。据1987年统计全区已推广放养226710亩,亩产鲜鱼15公斤左右。稻田养鱼已成为我区农民致富的一项生产门路。为了进一步摸索稻田养鱼高产技术,使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1987年我们在双峰县深扶乡进行了常年沟凼结合和普通田凼沟相结合的稻田养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和方法 1.稻田。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的稻田四丘,面积4.5亩,加固筑高田埂0.6米以上,开设鱼沟,鱼凼。其中:桥端丘面积1.7亩,在田中用石头砌成“井”字形常年沟凼,其沟宽1米,沟深0.8米,上平泥面,鱼凼4个,宽1.5米,长2米,深1.5米,沟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7%;  相似文献   

13.
1 试验田块的选择 选择稻田养殖田块,面积8~10亩,田块四周环沟宽6~8m,深1.2~1.5m,坡比1:1.5,环沟保水深度0.6~0.8m。2 幼虾培育2.1 虾苗培育池的选择与大棚建造 为了提早放苗,提高虾苗放养成效和商品虾的规格,4月初繁育的罗氏沼虾淡化苗需经30~40天的大棚培育,虾苗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当涂县花津湖水产品有限公司开展了稻田培育幼蟹技术试验,建立了试验面积200亩,试验稻田共4个,每个面积50亩,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和4号,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水源条件试验的稻田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2.田间工程建设新建的埝埂高50厘米,顶宽50厘米,加固、夯实、拍平不漏水,并除清杂草。离埝埂内侧下沿4米开挖环形沟槽,沟上部宽7米、底部宽5米、深0.8米。  相似文献   

15.
虾鱼混养,可相互促进,充分利用池塘的生产潜力,增加青虾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2~5亩,水深互.2~1.5米,池滩平坦,坡比1:3以上,水源充足良好,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二、准备工作虾苗放养前半个月,干塘、清整,开挖宽1米,深50~60厘米,且同排水沟相通的环形沟,亩用5公斤漂白粉或100~150公斤生石灰清塘,曝晒七天后注入新水,水深60~70厘米,同时在池边浅水处栽种供青虾栖息的水生植物如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放虾种前在靠近池塘进水口5米处,预先设置孵化箱,孵化箱每2亩设置1只,规…  相似文献   

16.
一、稻田1.稻田工程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交通便利。面积以2000~7000米2为宜。田块四周挖一道围沟,东西为深沟,沟上口宽3.5米,下口宽1.5米,深1.5米;南北为窄沟,沟上口宽2.5米,下口宽1米,深0.8米。环形沟面积占大田总面积的35%,水稻栽插面积占总面积的50%,开沟挖土堆成的东西向高埂占大田总面积的15%,以增加小龙虾栖息、活动与觅食的环境空间,同时可以栽种经济作物,以增加大田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7.
一、稻田准备1.稻田开挖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保水性保肥性好的田块,共30亩。冬闲季节搞好田间工程建设。靠近水源一面开挖成5亩大小、深1.5米、与稻田走向一致的蓄养池,池底铺设出水管道,在出水管道附近挖60米2的洼坑,较四周低30厘米以备干塘起捕之用。其余三面开环沟,沟上口宽3米、下口宽1米、深0.8米。田中间开成“井”字型田间沟,沟上口宽2米、下口宽1米、深0.5米,沟与沟相通,蓄养池与田间沟相连处开10厘米深的缺口,使大水期与田间沟相通,沟面用楼板设置几个2米宽的走道,便于田间耕作。整块稻田进出水口呈对角线设置,分别加装…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我们在沈荡镇引进罗氏沼虾良种进行繁育,示范和推广罗氏沼虾塑料大棚养殖等模式、健康养虾技术,建立高效养殖示范基地3个,推行了良种、良法、良药、良肥等。通过一年多的试验与示范,共繁育良种2个,示范点亩收益为5578元,在全县示范辐射和推广面积达4000亩以上。一、罗氏沼虾塑料大棚虾苗暂养及池塘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示范基地3个,共300亩,每池面积3~6亩,池底平坦,池深1.2~1.8米,水深1~1.5米。基地水  相似文献   

19.
一、池塘条件1.塘口选择一般的养鱼池、现有的围田、低洼田均可直接使用或改造使用。为便于管理,5~10亩左右的池塘最为适宜。且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好、无污染,池深2米以上,池底淤泥少。2.虾塘的清整与消毒老塘改造修整后,在冬季经干塘风冻,清除杂草死鱼,新塘可带水浸泡后消毒。一般在虾苗放养前15~20天进水20~30厘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全池泼洒消毒。2~3天后,再用10~20千克/亩的茶粕经48小时浸泡后连渣全池泼洒,杀灭塘中野杂鱼,此外漂白粉(亩用5~6千克)、强氯精(亩用1~2千克)等也有灭菌作用。消毒后5~7天方可进水。进水…  相似文献   

20.
罗氏沼虾具有抗病强,易饲养,产量高,口味好,耐运输,效益佳等优点.若进行池塘双茬养殖,可大大提高池塘利用率,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一、建池搭棚.养殖池塘要建在进排水条件较好的地方,能排能灌.每口池塘面积一般5~8亩,坡比1:2~1:3.池塘底的中间部位要开一条5米左右宽的集虾沟,以便于集中捕捞.水深2米以上.采用高灌低排的工艺建好进排水系统.并要在池塘的一侧提前建好适宜面积的塑料大棚,供繁育虾苗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