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集中连片池塘排放尾水中氮磷经尾水处理系统各净化功能区的削减状况,分析尾水处理系统氮磷的削减机制,比较论证养殖尾水在各净化功能区的季节、月份变化规律,建立了一个具有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小区,对总氮(TN)和总磷(TP)在养殖试验周期内开展持续的时空监测.结果显示:生态沟渠和湿地+净化池塘组合构成的养殖...  相似文献   

2.
<正>北方海水养殖以鱼、虾为主,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和养殖动物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排放到尾水池塘后,对池塘水体、底泥等造成污染,使得养殖水体日趋富营养化。随着国家“环保风暴”升级、养殖污染监管措施的加强,水产养殖亟须探索一种尾水处理新模式,既能生态处理养殖尾水,又能对尾水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烟台滨海地区以高密度、集约化为特点的刺参工厂化海水养殖模式发展迅速,据统计,2021年烟台市刺参养殖面积58.9万亩,年产值达到60.6亿元。刺参工厂化海水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尾水直排入海、排放量大以及尾水中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特征指标较高的问题,对排放区域周边海洋环境构成较大压力。目前,国内对刺参工厂化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缺少技术研发和成熟案例,本文依托烟台某刺参工厂化海水养殖基地,研究构建适合的尾水处理系统并实施应用,有效提高了尾水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江苏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发展河蟹养殖业,但是由于养蟹农户知识能力缺乏、盲目跟风,过量使用一些化学药品,导致河蟹品质下降,最大问题是养殖尾水未得到有效的处理而排放,会对周边的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主要调研江苏省泰州市及常州市部分地区河蟹养殖发展情况,分析了不同养殖户蟹塘内氮磷含量指标,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养殖尾水处理及水环境保护办法,实验结果可为河蟹养殖户提高尾水处理效率及地方水产站进行养殖尾水排放管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养殖品种在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的水质变化特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获取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接近总排水量水质指标平均浓度的适宜采样时段,对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进行养殖尾水水质监测,在16:30~次日7:30的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每3 h采集养殖尾水检测总固体悬浮物(TSS)、有机物(CODMn)、总氮(TN)、总磷(TP)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品种之间,排放养殖尾水的4项水质指标质量浓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评价养殖尾水水质状况:中华绒螯蟹最佳,暗纹东方鲀次之,罗氏沼虾较差。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TSS和TP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ODMn和TN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暗纹东方鲀养殖池塘的TSS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暗纹东方鲀和罗氏沼虾养殖池塘的TP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4项水质指标的实际排放强度均低于估算排放强度(P...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的养殖尾水若未能得到科学处理,会严重污染周围水环境,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最终也会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介绍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3种常见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并分类叙述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可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养殖尾水的危害,总结了目前池塘养殖尾水较为常见的处理模式,分别为池塘容纳量控制净化模式、原位净化模式和异位净化模式。控制容纳量的净化模式,可降低养殖污染的产生量,从根源上控制污染,达到净化目的;原位净化模式,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方法,对水体进行净化,降低排放尾水中的污染物;异位净化模式摆脱了净化操作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同时原位净化中的各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在异位净化模式中使用,能实现对尾水更彻底地处理,异位净化的整体净化效果更具优势,更易达到减少水源污染、提高养殖产量的目标。指出,未来综合治理的异位净化模式将会是池塘养殖尾水治理的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8.
养鳗过程中通过强化投饵、鳗鱼病害防治与池塘水质调节,促进鳗鱼的健康生长。同时为做好养殖尾水处理,通过建设相应的尾水处理设施,采取尾水过滤、收集与沉淀净化后排放,促进水产养殖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华安县鳗鲡工厂化养殖养殖管理及尾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与尾水收集处理措施作一概述,提供相关水产养殖业者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区域的养殖尾水大多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影响了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沧州对虾综合试验站于2016-2017年利用海水虾塘养殖尾水养殖卤虫,变害为宝,既利用了养殖尾水,又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既是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对传统南美白对虾养殖塘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生态沟、沉淀池、生物滤池、生物净化池等设施,运用物理和生物净化处理技术,建立尾水处理系统,实现养殖尾水净化,取得了良好效益。现将试验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水产养殖系统中尾水处理的现状背景进行了阐述,以此提出运用各类技术解决养殖水体污染问题的必要性;围绕机械过滤技术、物理调水技术、凝絮剂应用技术、藻类净水技术、微生物净水技术等技术手段,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角度提出了水产养殖系统尾水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研就目前如东县域范围内现有的四种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的处理模式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四种模式分别为:长沙镇采用的生物净化和生态沟塘相结合的尾水处理模式、大豫镇采用的四级逐级过滤的尾水处理模式、南通外向型农业开发区采取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尾水处理模式和丰利镇采取的综合应用水生生物生态系统尾水处理模式,上述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养殖单位或个人应因地制宜,在实际养殖生产的采取科学合理尾水处理手段,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正>集排污理念提升及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是对传统池塘养殖方式反思后的一场革命。传统池塘养殖养鱼和养水同塘,为追求高产而大量投饲,残饵粪便无法排出池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一方面带来水质调控和鱼类病害风险,另一方面养殖尾水排放对周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池塘养殖集排污及生态化处理已引起业内人士不断重视,一些新的集排污装备和技术应运而生。目前正在江苏示范推广的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对养殖污物进行收集与排放处理,以解决池塘养殖自身污染和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本项目采用"三池两坝"的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养殖面积8%~10%的占比建造尾水处理净化设施,合理安排尾水处理容量,通过滞留、沉淀、过滤、曝气、生物吸收等方法,有效降低水中氮、磷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养殖池塘相比较,生态池pH值更稳定,生态池的总磷、总氮平均值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56.6%、39.8%,悬浮物平均值降低15.2%,主要水质指标符合SC/T9101尾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aerobic, A2/O)工艺试验装置处理模拟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本研究在反硝化聚磷菌富集阶段,经过聚磷菌的活化、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保持系统稳定三个阶段的富集培养,系统除磷率达到80%。在利用反硝化除磷菌处理模拟养殖尾水期间,通过A2/O工艺试验装置连续性进水出水,系统出水硝酸盐氮(NO-3-N)去除率全程达到了95%。出水的磷酸盐(PO43-)去除率40%~50%,出水总氮(TN)去除率也稳定在88%,出水的总磷(TP)去除率在30%~50%。探究A2/O工艺试验装置处理高硝酸盐氮生物絮团尾水和循环水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时,通过额外添加乙酸钠充当碳源的方式,添加碳源维持碳氮比在3.4∶1的组别脱氮效果显著,但除磷效果不显著,未达到SC/T 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6.
潍坊市积极开展海水养殖尾水污染治理工作,落实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机械过滤+生态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方式,过滤粪便和饲料的颗粒态固体废物,利用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分解水中残留的、溶解态代谢废物、溶解态营养盐、微生物制剂和药物残留等有机质,达到净化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海水池塘养殖是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养殖模式,也是我国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主要以养殖虾、蟹等甲壳类为主。近些年发展极为迅速,养殖总产量及面积持续增长。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尾水处理几近空白,相关技术研究滞后,管理对策缺失,导致海水养殖海域乃至整个近海海域水体水质恶化,赤潮、病害等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养殖用水资源匮乏,渔业产量和品质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与排放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池塘养殖是一个开放性系统,长期高密度的养殖使得养殖尾水的排放成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减少养殖自身带来的污染,将传统渔业逐步向低碳、生态方向发展,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将循环水与河蟹养殖有机结合,在儒林镇大亭村281×667 m2连片养殖区进行了河蟹池塘循环水低碳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013年产河蟹127 kg/667 m2,青虾55 kg/667 m2,平均纯收益12 635元/667 m2,且养殖尾水中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太湖流域二级排放标准。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淡水鱼主产区,2020年底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57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3.23万吨,渔业已成为全区渔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秀洲区的水产养殖业仍以粗放养殖为主,在养殖过程中存在养殖能耗大、尾水排放多、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养殖户生态养殖理念不强、养殖生产方式落后、养殖池塘设施老化、处理净化设施设备配备不足、配合饲料使用率低、冰鲜小杂鱼投喂现象普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养殖尾水直排现象突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已成为全区"五水共治"的一个重要举措,成为能否推进全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渔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调研了江西省水产养殖尾水产生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目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方法,提出了江西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