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户太8号'和'夏黑'葡萄为试材,前者采用11组赤霉酸(GA3)和氯吡脲(CPPU)进行处理,后者采用8组处理,均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GA3和CPPU处理下葡萄的外观形状和内在品质,以期为生产优质、健康的葡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GA3和CPPU处理的单果质量为6.00~12.00 g(对照为3.00 g左右)、果形指数1.05~1.25(对照小于1.05)、果皮硬度7.50~11.00 N(对照小于7.00 N);果面色泽均显著增强;'户太8号'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以及固酸比无明显规律性差异;'夏黑'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明显增加;果实中酒石酸含量减少、L-苹果酸含量增加.综合分析可得,'户太8号'葡萄最佳处理为花期1~3 d浸蘸25 mg·L-1 GA3,10~15 d后再次浸蘸50 mg·L-1 GA3和2 mg·L-1 CPPU;'夏黑'葡萄最佳处理为盛花期浸蘸25 mg·L-1 GA3,10~15 d后再次浸蘸50 mg·L-1 GA3和2 mg·L-1 CPPU.  相似文献   

2.
<正>健全的树体,对果树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干物质积累速度,实现早果丰产优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猕猴桃(当然也包括其他果树)发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树冠发育不全的现象,影响早果、高产、稳产和果实品质。生长调节剂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苯基脲类衍生物,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器官的形成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抗逆性,延缓衰老,在瓜果植物上具有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等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氯吡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猕猴桃上主要用于促进果实膨大。然而,随着生产中无节制地加大使用浓度,作为果实膨大剂使用的氯吡脲使  相似文献   

3.
吉宁  雷霁卿  曹森  王瑶  王瑞 《北方园艺》2021,(11):104-112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其坐果期套不同纸袋,成熟采摘后低温下贮藏,并进行货架试验,研究不同套袋果之间的货架期品质差异,以期为'贵长'猕猴桃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采摘时,套黄纸袋的维生素C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不套袋的总酚含量、硬度、脂氧合酶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三者的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货架20 d后,套黄纸袋的丙二醛、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不套袋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且脂氧合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仍然最高,套白纸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最高,而三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综上,'贵长'猕猴桃在20 d的货架期后,不套袋果营养成分保持最好,套白纸袋品质要好于套黄纸袋,虽不套袋果整体上要好于套袋果,但套袋能减少果实病虫害的损伤,增加果实商品果率,因此,套袋与不套袋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4.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及环剥结果枝和喷施ABA对果实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5日红阳猕猴桃果实中已检测出花青素,7月27日-8月22日花青素含量增长速度最快,9月4日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环剥结果枝能显著增加果实花青素含量,且在环剥宽度为结果枝直径1/3~1/1范围内增幅随环剥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喷施ABA也显著增加果实花青素含量,且在500~3 000 mg·L-1范围内,处理浓度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留果节位对哈密瓜果实生育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华蜜0526、华蜜1001、雪里红这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低节位(8~10节)和高节位(13~15节)留果,采取吊蔓栽培,单蔓单果整枝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留果节位对试验品种采收期有一定的影响,留果节位高成熟晚,高节位比低节位延迟4~5 d;3个试验品种高节位果实的果肉厚度、中心糖度均高于低节位,且单果质量和产量也均显著高于低节位哈密瓜;所以,实际生产中选择留果节位时,可以根据不同品种成熟采收时间以及产量高低来综合考量,还可以根据需求合理分配,错峰上市。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氯吡脲(CPPU)和糖醇螯合钙对猕猴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改善猕猴桃果实品质的最优处理,以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于果实膨大期,采用不同浓度CPPU与糖醇螯合钙及两者组合浸果,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各项指标,并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PPU与糖醇螯合钙处理会不同程度地增加果心空腔率与畸形果率,降低裂果率;不同浓度CPPU与糖醇螯合钙及两者组合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不同,C4处理(10.0 mg/L CPPU+1 000 mg/L糖醇螯合钙)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其次是A3处理(7.5 mg/L CPPU),增产率分别达96.52%与84.88%;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得出,A3处理(7.5 mg/L CPPU)对果实产量的提升及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优,其次是C4处理,其余处理综合得分均高于CK(清水)。综上,氯吡脲和糖醇螯合钙处理能在保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主栽猕猴桃"泰山1号"为试材,采用浸果处理,研究了氯吡脲处理对果实膨大和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的保质增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猕猴桃单果质量及纵横径、侧径均显著增加,12.5 mg·L~(-1)氯吡脲处理使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增加56.61%,果实纵横径和侧径分别增加18.80%、17.04%和13.62%,果形指数、横径和侧径比值则无明显变化;采后果实的呼吸速率除采收当天低于对照外,20℃贮藏下与对照无差异,均在第6天开始上升;氯吡脲处理使果实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提高,比对照增加1.12%;在贮藏2 d后可滴定酸含量逐渐下降,但整个贮藏期间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失重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在12.5 mg·L~(-1)氯吡脲处理条件下能显著增加"泰山1号"猕猴桃的单果质量,对促进果实商品性和提高产量具有良好作用,但降低了果实的硬度,加速了果实的软化,适宜的采收期可提前3~6 d。  相似文献   

8.
以'灵武长枣'为试材,采用田间处理结合酶学技术,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聚谷氨酸对坐果率、果实中糖分积累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枣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初花期叶面喷施聚谷氨酸可提高坐果率和果实中转化酶、蔗糖合酶、蔗糖磷酸合酶以及质膜ATPase活性;在果实采收时,0.12g·L-1的聚谷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平均单果质量,使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含量极显著提高,枣树产量和果实品质也显著提高.因此,在初花期,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聚谷氨酸可通过提高坐果率、果实中糖分积累关键酶活性,来提高'灵武长枣'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结果部位对猕猴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猕猴桃花果管理和果实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制定科学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连续3a(2009~2011年)对猕猴桃不同结果部位的果实产量和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果母蔓上顶芽、次芽和三芽等形成结果蔓的果实单果重、产量之间都存在差异显著水平;果实含糖量之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水平,其大小顺序,次芽蔓果顶芽蔓果三芽蔓果;果实后熟时间,顶芽蔓果次芽蔓果三芽蔓果。在树体上部结果母蔓、中部结果母蔓和下部结果母蔓的果实单果重、产量之间都存在差异显著水平;果实含糖量之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水平,其大小顺序为中部果下部果上部果;果实后熟时间,上部果中部果下部果。在结果蔓上第1、2、3节位果与第4节位果的单果重之间存在差异显著水平,而前3节位果实单果重相互之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水平,第2节位与第1节位的果实产量之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水平,第1节位与第3节位的果实产量和第3节位与第4节位果实产量之间都存在差异显著水平;果实含糖量之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水平,其大小顺序,第3节位果第4节位果第2节位果第1节位果;果实后熟时间,第1节位果第2节位果第3节位果第4节位果。可见不同结果部位直接影响着果实的单果重、产量和果汁含糖量,也影响着果实在后熟过程中的单果失重率、果形指数和后熟时间等的变化程度。建议在猕猴桃生产上把不同结果部位作为疏花疏果和判断猕猴桃果实成熟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制定科学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氯吡脲在‘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残留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测定氯吡脲残留量,并分析残留量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发育90 d后,20、40、80 mg/L氯吡脲3个施药处理的残留量均低于国标限量(0.05 mg/kg),葡萄成熟时不存在膳食摄入过量风险;氯吡脲对葡萄有显著的膨大效应,对果实硬度影响不显著,80 mg/L氯吡脲处理在葡萄果实发育后期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品质评价和经济因素,建议‘红地球’花谢后1周施用40 mg/L氯吡脲1次。  相似文献   

11.
采用蜜蜂授粉、人工授粉及氯吡脲化学授粉3种方式为设施甜瓜授粉,并对他们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坐果率与氯吡脲授粉及人工授粉相当;蜜蜂授粉能显著提高果实的维生素含量、瓜腔宽度和单瓜质量。蜜蜂授粉技术可作为甜瓜设施栽培的综合配套技术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蜜蜂授粉、人工授粉及氯吡脲喷花对设施厚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蜜蜂授粉、氯吡脲喷花与人工授粉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厚皮甜瓜的单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以及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但是,采用氯吡脲喷花显著降低了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千粒重,明显减少了果实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氯吡脲喷花后 30 d果实中的氯吡脲残留量仅为 0.62 μg · kg-1,残留量在安全范围之内。因此,采用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改善果实品质,是设施甜瓜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四年生'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在见花前9、6、3、0d对'户太八号'葡萄花穗分别进行掐去穗尖2 cm、再留穗尖6 cm,留穗尖4 cm,留穗尖6 cm,留穗尖8 cm等4种不同方式的整穗处理,并对不同处理下'户太八号'葡萄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色泽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户太八号'葡萄综合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户太八号'葡萄优质生产的整穗方式.结果 表明:在不同花穗整形方式中,掐去穗尖2 cm、再留穗尖6 cm整穗处理的平均穗质量达561.57 g,单粒质量8.23 g,固酸比26.29,综合效果相对较好;在不同整穗时期处理中以见花前9d整穗处理效果相对较好,其平均穗质量达595.42 g,单粒质量8.17g.综合认为,'户太八号'葡萄生产中最适宜的花穗整形方式为见花前9d掐去穗尖2 cm、再留穗尖6 cm的整穗搭配方式.  相似文献   

14.
'猕枣2号'是利用软枣猕猴桃品种'魁绿'实生选育的适合华中地区种植的软枣猕猴桃新品种。果实小,单果重10~16g。果实短圆柱形,果形整齐美观,果皮和果肉均为绿色,果皮光滑可食;后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27%,总糖含量11%,总酸含量1.1%,维生素C含量300 mg/kg。在湖北省武汉市,果实7月底至8月初成熟,丰产稳产,抗热性强,较抗旱。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CPPU对‘阳光玫瑰’葡萄不同叶位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PPU可以提高葡萄果实综合品质,增强结果枝上叶片的光合作用,且随着距离果实叶位距离的增加叶片光合作用差异性越小。‘阳光玫瑰’葡萄结果枝的留叶数量为12叶。  相似文献   

16.
以砂梨品种"湘南"为试材,连续2年(2013—2014年)对不同留果量影响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和品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地区条件下,结果枝上不同留果量直接影响果实纵横径生长量在年生长过程中的生长高峰期次数和出现时间,生长高峰期有5~12次,纵径有6~8次,单个结果枝结果1、2、3、4、5、6个生长高峰期分别为6、6、6、8、7、7次;横径有5~12次,单个结果枝结果1、2、3、4、5、6个生长高峰期分别为6、5、9、10、12、6次。不同留果量直接影响果实纵横径日生长量在年生长过程中的生长高峰期次数和出现时间,生长高峰期有6~7次,纵径有6~8次,单个结果枝结果1、2、3、4、5、6个生长高峰期分别为8、7、7、6、7、7次;横径有6~8次,单个结果枝结果1、2、3、4、5、6个生长高峰期分别为8、7、7、7、6、7次。不同留果量直接影响砂梨果实的果形指数和果实品质等,综合效果以单条结果枝留2个果为最好,其次是单条结果枝留1个果,再次是单条结果枝留3个果,都优于其它处理。可见,"湘南"梨结果枝上不同留果量直接影响果实纵、横径的生长高峰次数、高峰出现的时间和生长曲线的起伏程度,也影响果实的单果重和质量。建议在"湘南"梨生产上把结果枝上留果量作为疏花疏果和果实品质变化的重要依据,为制定科学的砂梨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植物生长调节剂CPPU(氯吡脲)为对照,研究了CPPU处理、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3种坐果方式对西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蜜蜂授粉的西瓜商品果率、商品果产量显著高于CPPU处理,分别提高了11.76%和14.99%。采用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西瓜果实品质无显著差异,但蜜蜂授粉的商品果率和商品果产量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分别提高了5.56%和19.27%。采用CPPU处理的西瓜果皮硬度显著高于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其果皮亮度L值最小,果肉硬度和质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口感等级最低。与蜜蜂授粉相比较,CPPU处理的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口感分级分别下降了5.03%和8.21%。采用蜜蜂授粉坐果的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口感最佳。因此,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蜜蜂授粉坐果效果最佳,其果实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可替代人工授粉和CPPU处理坐果,值得在设施西瓜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严格疏蕾定果以疏蕾为主,疏果为辅。开花前,严格细致疏蕾,首先疏去所有侧蕾,其次疏去畸形、病虫、太小和过密花蕾。开花期必须采取放蜂或人工措施充分授粉。花落后15d开始至套袋前精细疏果2~3次,彻底疏除授粉不良的圆形果、畸形果或小果、黄化果等。长果枝留果4~6个,中庸枝留果2~3个,短果枝留果1个或不留。株行距3m×4m的盛果期园单株留果不超过400个,株行距2m×3m的盛果期园单株留果不超过200个,幼园留果量酌减。2科学夏剪开花前树冠外围结果枝在花蕾上留3~4叶统一摘  相似文献   

19.
孙文元  李俊英  杨红旗 《北方园艺》2021,(9):177-180,封2
'曙光5号'和'曙光6号'金丝小枣是从枣生产果园群体中选育出的良种.2个品种的果实均为大果型,深红色,有光泽,抗裂果,'曙光5号'单果质量12.64 g,可食率95.08%,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7%,维生素C含量3.21 mg·g-1,总糖含量24.6%,制干率54.6%;'曙光6号'单果质量12.25 g,可食率95.13%,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9%,维生素C含量3.07 mg·g-1,总糖含量25.3%,制干率55.1%.'曙光5号'和'曙光6号'在沧州区域物候期相同,萌芽期正常在4月中旬,始花期6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白熟期在9月下旬,10月中旬成熟,11月中下旬为落叶期.适合在河北省金丝小枣适宜生长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20.
整枝方式及留果节位对秋大棚厚皮甜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地区采用钢结构塑料大棚进行秋季厚皮甜瓜整枝方式及留果节位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果实性状方面以双主14(双蔓单果,主蔓14节留果,侧蔓作营养枝)和单主15(单蔓单果,主蔓15节留果)的整枝留果方式表现最好,单主12(单蔓单果,主蔓12节留果)和单主9(单蔓单果,主蔓9节留果)次之,双蔓双果整枝方式不宜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