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兰芳  徐茂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97-13599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飞廉悬浮细胞的生长及黄酮类物质代谢合成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细胞的不同生长时间添加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在接种后不同时间测定细胞的鲜重和黄酮含量,考察不同盐胁迫时细胞生长和黄酮代谢合成的影响。[结果]在接种后第6天,往培养基中加入40mmoL/L的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飞廉细胞的鲜重为对照组的0.930倍,黄酮类物质的舍量为对照组的2.015倍。[结论]盐胁迫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飞廉悬浮细胞中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但对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组织和细胞培养能够为研究盐穗木的耐盐机制提供实验材料,建立盐穗木悬浮细胞系,从细胞水平上揭示盐生植物盐穗木的耐盐机制.[方法]以成熟胚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以及悬浮细胞系培养条件的优化,并以酚藏花红染色和固体培养基培养法检测悬浮细胞的细胞活性.[结果]以葡萄糖替换蔗糖作为培养基碳源,在0.5 mg/L6-BA、1.0 mg/L KT下盐穗木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悬浮细胞的培养;而在液体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6-BA、1.0 mg/L KT,则最有利于盐穗木悬浮细胞系的稳定.所获得的盐穗木悬浮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活性.[结论]采用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能够获得盐穗木悬浮细胞系,为在细胞层面上深入开展盐穗木耐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盐旱交叉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其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进行盐旱交叉处理,测定玉米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减少;脯氨酸含量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先上升后下降.[结论]盐旱双重胁迫下,玉米对盐分和干旱胁迫表现出交叉适应性,适度的水分胁迫可增加玉米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宇  徐春莹  王丹  周燕  张亚玲  林志伟  张兴  靳学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14-12815,12828
[目的]通过对水稻苗前期盐的处理后,测定盐胁迫条件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确定盐害对水稻的影响.[方法]测定了一种盐敏感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经过低浓度盐胁迫预处理后在盐害条件下叶片和根中活性氧H2O2的产生和CAT活力.[结果]50 mmol/L盐胁迫能导致其叶片和根中H2O2含量显著上升,而CAT活力则显著下降.经过低浓度盐(20 mmol/L)预先处理的水稻在盐胁迫下H2O2含量上升幅度则较小,而CAT活力较高.此外,盐胁迫预处理的水稻在盐害条件下生长情况更好,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更高.[结论]活性氧H2O2及其清除酶CAT参与水稻对盐害的应答反应,并且这种预处理能增强水稻抗盐害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从禾本科盐生植物獐茅中分离的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NHX在盐胁迫下的功能和表达。[方法]转化AlNHX的烟草经过抗生素和PCR筛选后,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30 d,测定其单株干重、相对电导率、细胞渗透压以及K+/Na+比。[结果]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转基因烟草的相对干重和细胞渗透压均高于对照烟草。在300 mmol/L NaCl处理下,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对照。K+、Na+含量测定表明在盐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根部和叶片均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K+/Na+水平。[结论]AlNHX是一个有效的耐盐基因,可进一步应用于单子叶农作物的基因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文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60-17661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不同海棠砧木品种N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3个不同品种海棠的1年生平茬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盐胁迫的方法,从Na+含量方面研究了山荆子、湖北海棠、台湾林檎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山荆子受盐害症状较明显,而耐盐性较好的湖北海棠和台湾林檎的各指标则较稳定.[结论]湖北海棠对照处理下根部Na+含量较其他树种高,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在盐胁迫时通过控制根部对Na+的吸收,从而减少对植株的伤害,维持膜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对胡杨幼苗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胡杨幼苗叶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探讨胡杨幼苗的耐盐生理机制,为胡杨造林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沙培,以2年生胡杨实生苗木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NaCl浓度0.3;、0.6;、0.9;、1.2;和2;进行盐胁迫试验,测定胡杨幼苗叶片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a+、K+和Cl-的含量.[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胡杨幼苗叶片中脯氨酸、MDA、Na+和Cl-的含量增加,K+含量和K+/Na+值降低,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高盐处理对以上测定生理指标有较大影响.[结论]NaCl胁迫下,胡杨幼苗叶片生理生化过程对盐分具有一定的适应性:(1)盐胁迫下,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是胡杨幼苗抵御盐胁迫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2)盐胁迫下,可溶性蛋白明显降低,对胡杨幼苗抗盐胁迫贡献较小;(3)较高盐分浓度胁迫下,叶片中SOD活性增加,增强了胡杨幼苗抵御盐胁迫的能力;(4)在较低盐胁迫下,胡杨幼苗仍保持较高的K+的吸收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8.
稀盐盐生植物盐角草对盐胁迫生理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盐胁迫下盐角草生长特性指标和抗逆性指标的变化,初步研究盐角草对盐胁迫的耐盐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C1对盐角草进行盐胁迫处理,常规方法测定盐角草的湿重、干重、含水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不断增加,盐角草湿重、干重和含水率均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最适生长浓度为100mmol/L;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SOD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POD活性和CAT活性则是先降后升再降,三者相互协调发挥作用;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呈先升后降态势,且盐处理后的均较对照的高.[结论]盐角草的抗氧化酶活性,尤其是SOD活性是盐胁迫的敏感指标,反应了盐角草独特的耐盐机理.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盐桦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盐胁迫对盐桦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土壤含盐量为1.0;、1.2;、1.4;、1.6;、1.8;、2.0;和2.2;七个盐浓度梯度,处理1年生盐桦实生苗,0;为对照CK,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及其它生理指标.[结果]盐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Cond)均随NaCl浓度提高而显著降低;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随NaCl浓度提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试验中1.6;NaCl胁迫下,盐桦幼树叶绿素含量提高,而1.6;~2.2;NaCl胁迫使叶绿素含量开始降低.[结论]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提高是由于Na~+的吸收促进了生长,也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1.4;~1.6;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提高是由于盐胁迫下叶片生长缓慢,导致叶绿体收缩,产生 "浓缩"效应;1.4;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仍然提高则可能是NaCl胁迫提高了叶绿素酶的活性,使光合色素合成减少、分解增加,从而使光合色素易于提取而导致了测得的叶绿素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耐盐营养生理,旨在探明盐碱地四翅滨藜的生物脱盐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盐溶液作为渗透剂对四翅滨藜进行盐胁迫,测定四翅滨藜叶片的相关营养生理指标.[结果]四翅滨藜在盐胁迫下呈现出的抗盐营养生理机制主要有:随着盐浓度的升高,Na+/K+ 升高,膜透性增加,Na+ 的吸收促进K+ 离子的吸收;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四翅滨藜叶片全氮含量在缓慢地下降,继续维持盐胁迫下氮的代谢;四翅滨藜植株开始受到盐胁迫时,其叶片钙含量略有下降,但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其叶片钙含量有所回升并维持一定水平,下降幅度十分小,直至2.7;的盐胁迫下全氮和全钙含量迅速下降.[结论]四翅滨藜是一种耐盐程度较高的植物.  相似文献   

11.
四翅滨藜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耐盐生理指标,探明四翅滨藜的耐盐生理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测定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四翅滨藜叶片五项生理指标.[结果]四翅滨藜的致死盐胁迫浓度为2.3;~2.7;.随着NaCl盐溶液胁迫浓度升高,四翅滨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增加,但在NaCl盐溶液浓度为2.7;时,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四翅滨藜在较大浓度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叶片游离脯氨酸保持较高的含量,整体趋势缓慢下降;四翅滨藜叶片过氧化氢酶含量不断增加,尤其在起始受到胁迫时含量明显增加,直至极限2.3;胁迫浓度时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较小;水势在逐步减小,且低于盐溶液渗透势.[结论]四翅滨藜耐盐生理机制研究表明,四翅滨藜是一种耐高盐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叶榄仁幼苗对盐碱环境的适应机理,为盐碱土地改良及耐盐碱小叶榄仁苗木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NaCl胁迫2年生小叶榄仁盆栽实生幼苗,30 d后测定其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面积、生物量(干重和鲜重)及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等指标,分析盐胁迫对其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小叶榄仁幼苗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面积和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对照(CK),在0.6%~1.0%盐胁迫下,小叶榄仁幼苗生长严重受阻;可溶性糖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呈递增趋势,在0.8%盐胁迫下达最大值后迅速下降,0.8%是可溶性糖含量累积的临界盐浓度;脯氨酸和MDA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总体上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在1.0%高盐胁迫下达最大值,且与CK差异显著(P<0.05,下同),0.8%盐胁迫下脯氨酸开始发挥抗盐作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小叶榄仁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和干重呈显著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盐胁迫会引起小叶榄仁幼苗株高、地径、叶面积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下降,0.8%是胁迫小叶榄仁幼苗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发生变化的临界盐浓度;小叶榄仁幼苗能在0.2%~0.4%盐胁迫环境下良好生长,可作为低盐土壤环境改良树种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实际生产中缓解油葵(Helianthus annuus)盐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油葵种子为试验材料,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用120mmol/L NaCl溶液和0~200mg/L Vc溶液进行处理,研究外源Vc对盐胁迫下油葵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在盐胁迫下,随着Vc溶液浓度的增加,油葵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超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80、12、80mg/L Vc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幼苗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160mg/L Vc处理下达到最小值.[结论]Vc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盐胁迫下油葵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缓解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生真菌对鸭茅植株抗盐性的影响.[方法]以感染内生真菌的鸭茅为试验材料,以无内生菌的鸭茅植株为对照,模拟梯度浓度的盐胁迫环境进行室内盆栽试验,比较带内生真菌E+与不带内生真菌E-的鸭茅在相同环境下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指标变化.[结果]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感染和未感染内生真菌鸭茅植株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单株生物量的干、鲜重均显著降低(P<0.05).与未感染内生菌的鸭茅植株相比,感染内生真菌可使植株的地上生物量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并使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盐胁迫环境下内生菌对鸭茅叶片中叶绿素和丙二醛的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感染内生真菌的鸭茅植株能够增强其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盐生植物盐穗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究盐穗木在盐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变化.[方法]以新疆极端耐盐植物盐穗木为研究材料,测量盐穗木植株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30 d后相关的生理指标(水势、O2-、SOD、CAT、MDA、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结果]盐穗木植株经300 mM盐浓度处理,超氧阴离子(O2-)含量、SOD活性及电导率呈现最低值;丙二醛(MDA)含量在300、500 mM盐胁迫下值较低,叶绿素含量较高,而且盐穗木植株在该浓度范围内生长良好,生物量高.而随着盐浓度增加脯氨酸(Pro)含量增高,水势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结论]新疆盐生植物盐穗木的生长是需盐的,并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克隆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基因SmNTF3,阐明其在盐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表达特性。[方法]以茄子‘苏崎1号’为试验材料,克隆SmNTF3的全长序列,对其基因结构和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通过烟草叶片瞬时表达系统进行SmNTF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mNTF3基因在不同组织及盐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SmNTF3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119 bp,编码1个含37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保守的S_TKc结构域,富含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mNTF3属于MAPK家族C组成员,其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与番茄和马铃薯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发现,SmNTF3蛋白在烟草叶片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膜上表达。SmNTF3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茎中表达量最高。盐和干旱胁迫能够显著诱导SmNTF3基因的上调表达。[结论]从茄子中克隆了1个MAPK家族C组成员SmNTF3,该基因受盐和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可能参与茄子对盐和干旱胁迫的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NaCl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的盐胁迫,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个不同品种的小麦幼苗(新冬22号和新冬34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3和0.6 mol/L NaCl进行胁迫.盐胁迫后测定可溶性糖、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POD)4个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在0.3和0.6 mol/L NaCl溶液胁迫下,POD活性差异不显著,其余指标差异极显著.[结论]试验所选两个小麦品种均具有一定的抗盐能力,新冬34号小麦抗盐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NAC转录因子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新型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克隆并研究细叶百合LpNAC6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探究其在烟草中响应盐胁迫的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得到细叶百合LpNAC6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LpNAC6基因进行分析;通过基因枪法对LpNAC6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LpNAC6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LpNAC6-GFP转化烟草,通过对转基因烟草进行盐胁迫处理验证LpNAC6基因的功能。结果LpNAC6基因长909 bp,编码302个氨基酸,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NAM结构域,属于NAC基因家族。LpNAC6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有5个糖基化位点和20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LpNAC6基因与黄褐棉的NAC转录因子进化关系最近。细叶百合中LpNAC6基因对ABA、干旱、低温及盐胁迫均有响应。盐胁迫下,过表达LpNAC6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其SOD、POD、CAT的活性和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结论细叶百合LpNAC6基因能够响应ABA、干旱、低温、盐胁迫等非生物胁迫,其过表达能够提高转基因烟草在盐胁迫下的代谢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烟草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外源Ca2对玉米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缓解效果.[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Cl对玉米进行盐胁迫处理(对照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20 mmol/L CaCl2溶液,待玉米幼苗长至三叶期后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施加了外源Ca2+后玉米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在0.05水平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0.05水平显著增加;MDA和脯氨酸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外源Ca2+对玉米幼苗NaCl盐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弱光胁迫对烟草幼苗抗氧化系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后续开展烟草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自然光(12000 lx)为对照(CK),设T1(7500 lx)、T2(4500 lx)和T3(2500 lx)3个弱光胁迫处理,于烟苗生长至大十字期时随机取样测定不同光照处理下烟草幼苗的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调控响应光信号内源物质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模式,并分析基因表达对胁迫抗性的影响.[结果]一定程度的弱光(7500和4500 lx)胁迫可使烟苗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而重度弱光(2500 lx)胁迫导致抗氧化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证明重度弱光导致烟苗生长过弱,其体内的防御酶系统不足以抵抗逆境胁迫.在此过程中,烟草生长素早期反应基因GH3.6、过氧化物酶类似物基因peroxidase P7-like和细胞色素基因P450的表达均在轻度弱光(7500 lx)胁迫时下调,在重度弱光(2500 lx)胁迫时进一步下调;抗病蛋白基因RGA3在重度弱光胁迫下显著下调(P<0.05).[结论]一定程度的弱光胁迫能激活烟草幼苗抗氧化系统,抑制幼苗内源物质相关基因的表达,推测其参与了烟草的光信号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