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黄山市蚕病发生越来越趋于严重的现象,分析其发病主客观原因,提出强化消毒防病意识,严格消毒程序,加强饲养管理,推广强抗性蚕品种,建立蚕病预警机制等综合防治措施,为蚕农防治蚕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太平村蚕病爆发的经过、症状及原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严格消毒防病、加强饲养管理、调节气象环境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蚕农防治蚕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洛南县发展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历经几起几落。"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饲养技术作为桑蚕饲养的关键环节,一直是我们不断引进新技术进行反复试验的重点。多年来,结合洛南县本土实际情况,经过不断摸索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目前最适合我县桑蚕饲养的技术措施,其中的小蚕共育技术的应用实施,对保障蚕茧品质、提高养蚕质量、提升蚕农收入,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深受广大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秋蚕期蚕病流行的原因,如蚕农消毒防病意识淡薄、秋期桑虫交叉感染、秋叶质量差、饲养管理跟不上、恶劣的气候诱发蚕病。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要重视养蚕前的蚕室蚕具消毒,努力提高消毒质量;二要加强蚕体蚕座消毒,防止蚕座感染;三要加强桑园肥培管理,提高秋叶质量;四要注重蚕药质量,防止盲目用药;五要选用抗病高产的优质蚕品种。  相似文献   

5.
杨永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77-177,179
蚕业生产中消毒不彻底、饲养管理粗放、桑叶质量不高、防病意识淡薄等是造成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发病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蚕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严格消毒防病,消灭传染源;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蚕体的抵抗力;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提高防病意识,及时诊断和治疗蚕病等。  相似文献   

6.
桑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桑蚕僵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蚕农防病意识淡薄、饲养环境不良、消毒不彻底、桑园管理粗放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蚕农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蚕共育是把蚕儿集中在一起饲育,然后分给蚕农饲养的一种分段养蚕方法.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小蚕护理、蚕体强健,为养好壮蚕打下基础.同时,可节省劳力、房屋、工具燃料及消毒药品等,从而降低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8.
家蚕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原的侵害,诱发蚕病,至使蚕桑生产离不开消毒防病.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蚕农的消毒防病意识有所提高,由于少数科技人员的误导,有部分蚕农会用人用抗菌素和多种维生素来防治蚕病和给蚕添食,以此减少蚕病的发生和提高蚕的抗病能力.还说医用药比兽药及蚕药效果好,价钱便宜(部分人药比蚕药的价格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为夺取秋茧高产,阐述了晚秋蚕的防毒措施及饲养管理技术,小蚕期要求抓好温湿度管理、良桑饱食、给桑球、小蚕眠起管理、饷食处理等措施;大蚕期要求控制温湿度、通风换气、加强蚕座释放、确保吃足吃饱上簇、加强分批处理、防病、适时上簇等,最后实现晚秋蚕茧高产、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10.
高增立 《新农业》2007,(3):57-57
近期辽宁省群众栽桑养蚕积极性很高,涌现一批新兴桑蚕区,但在养蚕技术方面缺少经验,影响了蚕茧产量和栽桑养蚕效益的提高。一些蚕农往往忽略养蚕完毕后的消毒防病工作,其实该技术环节直接影响来年养蚕成绩的好坏,特别是在上年蚕病发生较重的情况下。在养蚕闲季的冬季,应重视并做好蚕后的消毒防病工作,确保来年高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丘陵老蚕区秋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蚕农做好秋蚕控病、防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大蚕省力化蚕台育是陆良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桑蚕实用饲育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推广以来,深受全县广大蚕农的欢迎,省力化蚕台具有降低蚕具一次性投资,节约资源,减轻操作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蚕座面积,稀座饱食,降低桑蚕发病率,提高单张产茧量,进而提高养蚕经济效益,促进蚕农增产增效的显著效果。1对比蚕簸育的显著优势1.1节约资源、保护生态陆良县常规饲养模式为蚕簸育,需要大量的竹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淮阴区发生较严重的蚕病,尤其中、晚秋蚕,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的后顾之优。如何减少蚕茧减产,控制蚕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蚕桑生产的主要问题通过实践调查,我们发现在家蚕的饲养过程中,由于蚕农对蚕病危害的认识不足常导致蚕病的发生,对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如何控制蚕病的发生始终是蚕业生产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随着蚕桑迅速发展,蚕病发生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蚕桑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蚕病发生的原因 1.轻视消毒防病 蚕农对消毒  相似文献   

15.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不重视蚕病的防治工作,将会引起蚕病的大爆发,轻则使养蚕生产减产减收,重则使养蚕生产无产无收,严重影响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家蚕血液型脓病是楚雄蚕区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蚕病,文章在阐述该病传染源、传染途径、发病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出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蚕农防病意识淡薄,消毒防病不到位、不彻底,养蚕技术差,操作粗放,桑园管理差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严格消毒、杀灭病源,精心饲养、增强蚕体体质,加强桑园管理、提高叶质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蚕病暴发往往因消毒不严、消毒药品选择不科学、消毒药品使用不当、饲养管理粗放等因素造成;蚕农养蚕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消毒防病认识不足,造成在消毒防病过程中出现许多疏漏,加之饲养中因劳力紧张、蚕室蚕具短缺和不良环境因素等造成蚕体质下降.这些综合因素,使得病原微生物有机可乘,最终导致蚕病暴发,给蚕农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笔者通过分析目前云南省部分蚕桑生产区农村消毒防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在饲养桑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与幼虫的体质、病原体、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养蚕农户对使用的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饲养期间管理技术粗放,环境条件不良,这些不利于幼虫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造成幼虫体质下降而产生病害,导致幼虫大量发病,给养蚕农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省广大农村、蚕桑产业现已成为蚕区广大蚕农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做好蚕种处理及提高小蚕饲养科技水平,对蚕农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蚕桑生产实践,总结小蚕饲养关键技术,仅供同行和广大蚕农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景谷县蚕桑产业发展现已初具雏形,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景谷县规划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简要分析了景谷县蚕脓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技术服务,提高蚕农养蚕防病意识;严格消毒杀灭病原;加强饲养管理3个方面,以期对控制蚕病的发生及提高全县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蚕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消毒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对造成蚕室和蚕具消毒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以期指导蚕农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减少蚕病危害,提高养蚕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