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木盆景》2000,(7):32-33
附石盆景以其造型优美,构思精巧,形式多样,选材便利,制作简单便于掌握,培养周期短,雅俗共赏等特点,赢得了广大盆景爱好者的喜爱。在多年附石盆景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关附石盆景的制作经验,在此供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抱石式盆景模仿自然界中树木各种天然姿态,裸根奇特附石而生,以达到树因石苍、石因树雄的艺术效果。现将六月雪抱石式盆景制作方法介绍如下。材料选择制作抱石式盆景,首先选好根系抱附所需的山石,以灵巧并富有纵向纹理和皱褶的硬石为宜,如龙骨石、龟纹石、英石等。树桩可选择5~6年生培育苗,并且主干下部有发达粗壮侧枝的桩坯。树桩最好用高深盆预先培育,可使根系长得较长。制作步骤在培育根系的一、二年内,树桩地上部分开始造型,采用蟠扎和修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步骤是选取下部左右各长有一粗壮侧枝的六月雪树桩,按构思好的造型,剪成需要的长度,然后将右侧枝前端蟠扎成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附石盆景在盆景家族中是一种受欢迎的形式,受到盆景制作者和观众的喜爱。其中将树干附在石头上的形式,我们称为附干盆景,近几十年制作者不少,在全国盆景展览中经常见到附干盆景,也有些作品获奖,受到了盆景爱好者和观众的关注。同时也有人认为大自然中少有树干附石的现象,制作出来的作品人工味太浓,反感树干附石盆景。笔者认为树干附石盆景是用树干代替树根附在石头上,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形式,树干附石盆景有制作简单、  相似文献   

4.
正3月13日,福建市花卉盆景协会举办"附石盆栽制作与养护管理"科普知识培训,全市40多名盆景爱好者、生产者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福建市高级农艺师王琼培结合自身栽培盆景的经验,从造型构思、选材加工、制作成型、养护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栽培附石盆栽的技术技巧,并现场制作造型优美、形式多样的优秀盆景。同时,还与参训人员交流,解答他们提出的盆景栽培养护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菊艺盆景以其高雅清新、精美的艺术造型,越来越多的涌现在庭院居室和桌前案几之上,文章主要介绍附石附桩式盆景菊、菊树盆景和山水盆景菊的制作方法及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的道路,树石、丛林盆景是在单体树木造型、山石造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此,要全面继承和运用树木、山石盆景的基本功与表现手法,并进一步探讨研究一些新的课题。如:选材、造型、树与树的组织,景盆的制作、树与石的组合结构、它们之间主次、疏密、顾盼、藏露等等关系。树与石结合后,树长石不长,它们的比例关系就会失调,或树被石困而长势衰弱,或山石为树根涨破损裂,还有景盆的换土,树石盆景在栽培技艺上的"保型"与"保健"等,都需要有充分的研究和准备。  相似文献   

7.
附石盆景深受广大盆景爱好者青睐,然而在制作附石盆景过程中,由于栽植、管理不当,往往造成根桩死亡,浪费了资源与时间,究其根源,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树桩从山中采掘回来时,根系已受到伤害,未经消毒,使根系受到细菌感染;第二,在桩景造型时,切除大量多余根枝,使树桩受伤面积扩大:第三,由于采掘树桩一般在偏远的山区,受交通、气候等条件限制,树桩不能及时栽植,经长时间的运输、风吹日晒,使其体内的水分严重散失;第四,树桩栽植后,桩与石相嵌,树桩根系不能与沙土相结合,使己受伤的根系得不到养分供给,给树桩发育生长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六月雪制作盆景有着诸多优点:其萌芽力强、花期长、叶细小、耐剪扎,可制作独干、双干、悬崖、丛林、水旱、附石等多种型式的盆景;六月雪为常绿小灌木,树体不大,枝节老气,宜制作中小微型盆景,这就很适合笔者这类有不大的屋顶露台爱好者把玩;六月雪在养植造型中,适宜岭南盆景艺术和技法的运用,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培育和改变作品造型,使其成为  相似文献   

9.
正9月19日,河南省商丘市第七届盆景艺术展、第二届附石盆景展暨附石盆景研讨会在商丘盆景赏石园开幕,河南省中州盆景学会名誉会长张守印、会长陈树国等省学会领导和来自郑州、许昌、新乡、周口等地盆景学会及商丘市林业局、园林局、科协等相关单位的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展览共展出商丘地方传统树种石榴、柽柳、榆、朴等  相似文献   

10.
<正>岭南派风格创始人之一的孔泰初,从19岁起就致力于盆景艺术事业,首创截干蓄枝法,时至近日,截干蓄枝法已成为岭南盆景的最重要的技法特征,有别于其他盆景造型手法,岭南盆景利用截干蓄枝造型,盆景不用绑扎、机械纠型,而是一刀一剪、蓄养渐进而成,力雄势猛,枝托构图造型随意,求生向上欲望强烈,以"树上树"(树中有树)为特色,易于表达自然神韵。随着鉴赏、技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树石盆景的动势造型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或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称水旱盆景。前面讲来,盆景艺术依据材料,应该分为树木盆景、山石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别。树石盆景是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自然而巧妙融合的构成形式,在作品的近景或中景位置上,应有突出的树、石组合构成的景物。在树石盆景中,虽然也会有以树木为主或以山石为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附石盆景以其奇特的树石一体造型和别具一格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盆景爱好者的喜爱,附石盆景制作方法各人各艺,多种多样,入门容易,简单易学。方法虽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概括起来,主要为树干附石和树根附石两种。下面我们就以此两法为题,谈谈附石盆景的特点与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附石盆景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盆景行业中非主流的存在,其发展一直受到石资源或地域限制而落后于主流的树桩盆景,但是,在今天的盆景百花园中,附石盆景在改革创新的大潮中也慢慢苏醒,开始发展壮大,崭露头角,新的作品不断涌现,许多作品新颖奇特,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岭南附石盆景。得益于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英石资源,岭南盆景的附石盆景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来看发展得最好,其群众基础最雄厚,制作最普及,收藏与销售市场做得最成熟。从英  相似文献   

14.
正"在附石盆景中,树与石相互依存,野趣横生,贴近自然,饱含情趣,易于表现出自然界名山大川中树石交融独特的优美景色,逐渐成为制作盆景的热门型式之一。笔者也领悟了些许妙趣,积累了一些粗浅的制作体验,愿与同好共享。"一、选石。选择纹理细深的块石,根据每块材料的惊险形态、纹理走向,形成初步规划,确立观赏面,同时要确保种植养护的稳固性,块石一头需切割平整,或用水泥浇筑平面底座备用,待以后制作附石盆景时挑选。石质以  相似文献   

15.
第五届全国盆景评比展览已经结束,本人参展的两盆中型苏派改良榆桩盆景,分获金、银奖,在此向评委们对作品的厚爱表示感谢。现简单地来谈谈对获奖作品的创作感受。在十多年前,本人走访全国各大名园,看到各地的盆景造型风格、创作技法各有特色,各有长处。特别是在广州西苑,见识了真正的岭南盆景,在几天的考察中,我仔细研究了蓄枝截干的方法及效果,所见的成功之作,整体造型雄伟苍劲、纯朴自然,所有枝桩刚劲有力,自然流畅,毫无矫揉造作  相似文献   

16.
谢荣耀 《花卉》2017,(19):43-43
岭南盆景过去基本没有附石的形态,虽然也有人在盆中以山石、植物、蒲草等搭配构成景观,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附石盆景。岭南真正意义上的附石盆景,是出现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而叶恩甫先生则是这一盆景造型的先驱者(图1)。叶恩甫(1896—1966),广东佛山商人,  相似文献   

17.
胡建新 《花卉》2020,(22):68-69
斧劈石盆景是山水盆景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山水盆景制作的基础。针对当前盆景制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斧劈石盆景制作首先必须要经过充分的艺术构思、构图、确立主题,其次,根据石料的天然形态,进行技术加工、艺术处理,造型布局,并配置植物点缀摆件,使其构成一幅有生命力的艺术品。需要创作者既要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还要遵循盆景创作的基本原理,熟悉盆景制作工艺,创新盆景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捞月型”是岭南盆景一种特殊的悬崖式造型形式,其树头、根和干身走势低伏旁逸、跌宕迂回,宛若俯身捞月,意象生动,因而得名。“捞月型”盆景下捞枝或左或右、或深或浅,灵动飘逸,极富诗情画意。2021年12月3日,笔者在第十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创作表演中因材造型,将一棵普通直干飘枝罗汉松桩材制作成“捞月型”盆景。受现场表演时间所限,诸多细节不及一一讲解,现将构思及制作过程记录如下,与树友探讨共思。  相似文献   

19.
实例3:换石     
《花木盆景》2022,(5):67-70
<正>附石盆景注重植物与石头的和谐,能较好地表现险峻之感,属于高创造性的盆景形式。此类盆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随着树逐年生长,枝繁叶茂,但石头依旧如昔,没有任何变化,树与石头间的失衡也愈发凸显。这株附石素材约是40年前制作的,如今显得平凡庸俗、缺乏魅力。此次改造准备将原来的石头替换成与当前树形相符的石头。改造的难点在于历经40年的根系能不能与新石头紧密贴合。要做到这点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相似文献   

20.
制作山石盆景的石料很多,一般分松石和硬石两大类。松石又称上水石,这种石料,质地疏松,利于吸水,可以栽树种草,加工方便。硬石石料坚硬,天然纹理美观,形态奇特,不吸水,不能点种植物,雕琢加工也较困难。我国各地石料资源种类繁多,可就地取材,创作出具有地方风格的山石盆景。沙积石又称吸水石,色灰褐、微黄或红棕色,是泥沙与碳酸凝聚而成的表生沙岩。质地疏松,加工造型容易,但易于破损。由于吸水性强,可生长草木和苔藓,是山石盆景和附石盆景的常用材料。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西等地。浮水石是由火山熔岩的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