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限制大豆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世界各地每年因大豆孢囊线虫病给大豆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筛选和培育大豆孢囊线虫抗病品种是解决多种病害危害的根本途径.本试验采用生产田鉴定的方法,广泛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生产上主栽品种、新育成的品系,农家种质材料,国家品种资源库材料等等,鉴定出11份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种质,同时交叉鉴定出12份双抗大豆灰斑病、孢囊线虫病的材料.因此,将鉴定出的农艺性状好的抗病品种可直接在痛区应用,通过种植一个品种就可以解决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害的危害,这对于从根本上防治大豆病害的危害,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经济有效的措施,而培育抗病品种的关键乃在于抗病性鉴定方法的正确与否。本文报道了大豆品种资源与抗病转育后代对大豆孢囊线虫病抗病性简便、迅速、准确的鉴定技术,其中包括病土的选用、种植管理、鉴定时间及病级标准等技术环节,将有助于从我国丰富的大豆资源中筛选出类型更多的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源材料,并加速抗病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3.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东北三省重要病害,近年来发病较重。嫩江地区历史上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为461万多亩,亩产204斤。现因此病的危害仅种植270多万亩,亩产只100斤左右。特别是本地区南部各县发病较重。为发展大豆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开展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研究工作,对促进大豆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经过四年的研究,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豆孢囊线虫病(简称SCN),是世界农业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日本、美国、巴西、加拿大,前苏联、朝鲜和中国等世界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都有发生。一般造成大豆减产5%—20%,严重的甚至绝产。因此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生理小种分布、抗源品种的筛选利用及防治方法研究,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一、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研究简史日本1915年由掘正太郎在日本福岛县白河附近发现大豆孢囊线虫病,当时叫“嫌地病”,也叫“月夜病”,1921年伊滕哉改名叫“黄萎病”。1952年一稔户通过比较鉴定,命名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英文名Soybean Cyst Nematode(缩写为SCN)。美国1954年首先在北卡罗来纳州发现SCN,相继在阿肯色、密苏里、田纳西、维吉尼亚、伊里诺斯、  相似文献   

5.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张玉华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对世界大豆生产已构成很大的威胁。一般造成大豆减产5%~20%,严重的减产30%~50%,甚至绝产。因此,采取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一、大...  相似文献   

6.
知识讲座第四讲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又叫萎黄线虫病,寄生于大豆根上,直接危害根部。植株被线虫寄生后,生长发育受阻,病株矮小,叶片发黄;发病严重时,病田大豆植株大面积枯黄,状似火烧,群众形象地称为“火龙秧子”。大豆孢囊线虫病在我国发生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7.
大豆孢囊线虫病严重影响大豆产量。连作地块土壤中,孢囊线虫数量迅速增长,大豆产量递减。实行非寄主作曲轮作。土壤中孢囊绒虫数量锐减,大豆产量回升。5%甲拌磷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35%多、克、福种衣剂可有效地控制、杀灭连作大豆田土壤中的绝大部分孢囊线虫。是连作大豆生产中孢囊线虫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主产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及危害情况,结合近几年来抗线虫大豆品种在东部地区大面积试验示范的经验,对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盐碱干旱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情况及防治付景春冷春宏徐海东(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达市,151400)安达市,地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干旱地区,是全省大豆的低产区也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重病区。这一病害一直影响着大豆产量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安徽淮北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大豆产区的一种主要病害,东北地区、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等省都有发生。我省1981年开始在阜阳发现,经过四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沿淮淮北25个县市都有发生,以砀山、毫县、濉溪等县为害最重,具有扩展加重危害的趋势。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确保我省大豆产区的大豆生产发展,有必要对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种类、分布等情况进行鉴定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涕灭威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试验初报河北省唐山市新区科协刘炳文河北唐山市新区农业局白菊大豆孢囊线虫病近年来在唐山地区沙薄地日趋严重。1991~1992年调查,5个县,发病面积达3770亩,占调查面积的64%。发病严重的减产50%以上。为了找出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王守义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之一。受害面积广,全省常年发生面积为1000万亩左右。危害严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70%~80%,甚至绝产。为减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我所干197...  相似文献   

13.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创新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王守义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豆重迎茬面积的剧增,导致了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加剧。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70%~80%,...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豆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推动大豆孢囊线虫病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起,于1985年7月16日至19日,举办了大豆孢囊线虫病哈尔滨学术交流会。应邀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山东、山西、河南、安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25个单位,共51名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方面的大豆孢囊线虫病研究专家和科技人员。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副所长王翰起同志,农牧渔业部植检所线虫研究室主任刘存信副研究员和中国农学会代表孟可心同志出席会议进行指导并作了专题报告。中国作物学会大豆研究会理事长、黑龙江省科协名誉主席、著名大豆专家王金陵教授到会祝贸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发生危害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黑龙江省目前除抚远、呼玛等5县未作调查外,其余各县、市均有大豆孢囊线虫病为害,而且仍有扩大蔓延趋势。根据为害程度,可将我省划分为三个为害区:1.西部重发生区。2.东部三江平原中等发生区。3.除上述两地区外均为轻发生区。 通过对大豆孢囊线虫的研究,初步明确菜豆、赤小豆、各种野生、半野生大豆等是大豆孢囊线虫的主要寄主;它完成一个世代有效积温为330℃—350℃左右,一年发生三代;孢囊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为0—25厘米占99.4%;在盐碱土和砂质土危害较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孢囊平均每年降低22.4%,而种植大豆后孢囊平均增长236.6%左右;种植抗病品种孢囊仅增加5—6.6%,种免疫材料孢囊则降低18.5%。 初步分析我国有1、3、4号小种,黑龙江以3号小种为优势小种;1976年以来,已选出19份高抗抗源,并从1978年以来杂交转育出黄种皮、百粒重15克以上新抗源;药剂防治,目前主要采用8%呋喃丹颗粒剂。 建议今后大力开展抗病育种及病原致病性变异;播前查囊指导药剂防治与轮作及生物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豆孢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Ichinohe)已在山东省普遍发生,成为大豆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大量研究表明,利用植物本身的抗病性来控制该病的危害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室于1986年开始了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性遗传育种研究,已取得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的调查和病原生理小种鉴定: 从1986年起,我们选择全省有代表性的县、区进行调查,发现在所有抽查地块上  相似文献   

17.
大豆孢囊线虫病从七十年代开始,对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已经带来了危害。并且引起国家和各级研究单位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商品农业走进市场,大豆面积逐年增加,重迎茬面积比例扩大,使得孢囊线虫病蔓延迅速、致使黑龙江省每年减产大豆约80亿公斤,造成直接损失128亿元左右。为此,选育早熟、中熟、晚熟高产且抗孢囊线虫病的系列品种,是解决孢囊线虫病区和连作面积较大地区的主要途径和当务之急。一、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嫩丰14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齐市嫩江农科所以安70—4176为材料,应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1981年由安70—4176中选择60个优良单株,1982年在发病条件下进行株系选择。1983—1984年进行抗性鉴定与比较。1985—1986年参加黑龙  相似文献   

18.
大豆根部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根部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研究许艳丽,韩晓增,刘晓冰(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王光华,颜华,刘晓洁(黑龙江省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大豆根部病虫害是指大豆根腐病、根蛇潜蝇和孢囊线虫病,它们共同特点是土壤传播,苗期发生在根部。上述病害是黑龙江省大豆生...  相似文献   

19.
1986—1990年在安徽省蒙城县大豆孢囊线虫病圃中对黄淮地区907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鉴定出9个抗病品种。抗病性与粒色、花色、茸毛色关系密切,而与株高、生育期和百粒重等性状无关。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工作进展黎香兰(山东省农科院情报所)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已成为我国东北豆区和黄淮海豆区主要的病害之一。一般可减产10%~20%,重者甚至绝产。80年代以来,我省高密、昌邑、寿光、青州、平度、即墨等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