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农民在粮食生产上偏施化肥的现象较严重,为鼓励农民加大秸杆还田量、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土壤良性循环,2022年研究了不同用量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马铃薯种植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种植+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45 kg/hm2的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株粒数、株粒重、大中薯率、产量和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均优于常规种植+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30 kg/hm2的处理、常规种植+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15 kg/hm2的处理及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秸秆还田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于2019—2021年生长季在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CK为不施肥,S0为常规施肥,S1(常规施肥+秸秆还田5 t/hm2)、S2(常规施肥+秸秆还田10 t/hm2)、S3(常规施肥+秸秆还田15 t/hm2)、S4(常规施肥+秸秆还田20 t/hm2)。结果表明:2019—2021年秸秆还田均以S3处理产量最高,分别比S0处理增加20.16%、8.66%、14.40%,2019年产量增幅最高。造成产量差异的原因是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进而显著提高产量。秸秆还田与水稻籽粒产量的拟合分析表明,在籽粒产量最高处秸秆还田量为15.43 t/hm2。秸秆还田均能提高年份间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收获指数,在2019年,氮肥偏生产力以S3处理最高,而氮素收获指数以S4处理最高,分别比S0增加42.81%和24.30%;在2020年以S3处理最高,分别比S0增加55.98%和22.61%;在2021年以S3处理最高,分别比S0增加21.75%和15.88%。秸秆还田增加了年份间氮素生理利用率,均以S3处理最高,比S0处理分别增加72.97%、76.14%和52.98%,且年份和秸秆还田处理这2个因素对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效率有极显著的提高。因此,综合水稻产量、秸秆还田拟合结果以及氮素利用率,秸秆还田量以S3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青稞施肥措施、实现化肥零增长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研究施肥量对青稞生育期、农艺性状、蛋白质、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对青稞生育期、农艺性状、蛋白质、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和收益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青稞生育期延长,株高、穗长增加,倒伏增大;从产量构成的三因素看,随着施肥量增加成穗数、穗粒数先增加后降低,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从产量、肥料利用率、总产值、纯收益、产投比看,施肥量低于处理C(N 135 kg/hm2+P2O5 135 kg/hm2)时,青稞产量、肥料利用率、总产值、纯收益、产投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施肥量超过处理C时,青稞产量、肥料利用率、总产值、纯收益、产投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陇青1号”在该地区的最佳肥施量为处理C(N 135 kg/hm2+P2O5 135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新型快速秸秆还田促腐菌剂对小麦秸秆还田在水稻田的施用剂量和促生效果,进行了相关的大田试验。本试验在常规施肥和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基础上设置了M1(CK),M2 (30 kg/hm2),M3 (75 kg/hm2)和M4 (120 kg/hm2)4个梯度的促腐菌剂施用剂量,研究了不同施用剂量对水稻成产因素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新型快速秸秆还田促腐菌剂不仅可以促进秸秆降解,且对每公顷水稻的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影响显著。与对照组M1相比,M3 (75 kg/hm2)组促产效果最好,其中每公顷穗数为466.35万穗,比对照提高了16.09%;穗粒数为86.03比对照提高了12.12%。在实际产量方面M3组为7510.35 kg/hm2,比对照提高了12.94%。土壤理化性质表明,促腐菌剂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93.33%、18.13%和46.93%。该试验评价了施用不同剂量新型快速秸秆还田促腐菌剂对小麦秸秆在水稻田降解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新型快速秸秆还田促腐菌剂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最佳的施肥模式和施肥量,2021年按照甘肃省耕地质量保护管理总站要求,在礼县崖城镇进行玉米有机肥替代化肥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减少常规施肥量的20%,用腐熟猪粪代替时,代替化肥的腐熟猪粪最佳用量为10 371~20 742 kg/hm2,在此区间内,最大纯收益为14 451.3元/hm2,最高产量为9 883.5 kg/hm2。  相似文献   

6.
秸秆腐熟剂在河南粘质潮土麦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5,(3):33-36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粘质潮土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秸秆腐熟程度、小麦成产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秸秆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与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秸秆还田相比,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和p H值,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小麦分蘖数、群体数和穗粒数,从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5.38%和3.56%。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以及适合的侧深施肥量,本研究以水稻品种两优688为试验材料,以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和常规水稻机插秧人工施肥为2种施肥方式,其中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处理中设计3个施肥量(480、384和288 kg/hm2),分别测定水稻的生育进程、株高、穗长、茎蘖动态、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适当延缓了水稻植株的生育进程,增加了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等产量指标,产量增幅为18.60%;同步侧深施肥量为384 kg/hm2时的水稻产量最高,较施肥量480和288 kg/hm2处理分别增加11.50%和29.62%。表明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可以协调水稻生长、提高产量,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推广及减肥增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氮肥减施与秸秆还田是现阶段广泛采用的农业措施,但其对农田环境和作物产量的综合影响尚不清楚。通过设置大田试验,研究2种花生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不还田)和4种施氮水平[常规施氮(施氮量为240 kg/hm2)、氮肥减量20%(施氮量为192 kg/hm2)、氮肥减量40%(施氮量为144 kg/hm2)、不施氮肥]对麦田土壤中氨挥发损失、氮肥利用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主要是在施肥后2周内监测到明显的氨挥发现象,麦田土壤中氨挥发日通量的峰值均在施肥后的第2 d出现。在不同处理下,麦季氨总挥发量为10.77~29.79 kg/hm2;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氮肥减量20%处理使氨总挥发量降低23.60%~24.08%,氮肥减量40%处理使氨总挥发量降低43.24%~44.51%;秸秆还田对氨挥发的影响不大。结果还表明,不同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29.07%~48.96%,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氮肥减量20%处理使氮肥利用率降低6.10%~13.73%,氮肥减量40%处理使氮肥利用率降低23.94%~24...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秸秆还田土壤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设置3个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常规施肥,无秸秆还田;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有机物料腐熟剂,常规施肥+有机物料腐熟剂+秸秆还田。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常规施肥+腐熟剂对提高玉米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增加产量6.9 kg/667 m~2,每667 m~2增产效益14.49元。秸秆直接还田和与腐熟剂配施对提高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有显著的效果。秸秆还田与腐熟剂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9,(5):29-30
为兴仁市油菜秸秆还田(化肥减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进行了油菜秸秆还田(化肥减量)标准施肥量、超标准施肥量、半标准施肥量和微标准施肥量试验,分析对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施肥量[每亩施用油菜秸秆889公斤+腐熟剂2公斤+尿素6公斤+磷肥49公斤作基肥,于生长期追施2次复合肥共70公斤(5叶期前后结合第1次中耕除草追施60%,大喇叭口期追施40%)]的玉米单产达684.8公斤/亩;与标准施肥量比,超标准施肥量的增产效果不显著(P0.05),半标准施肥量和微标准施肥量的玉米单产极显著降低(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玉米以标准施肥量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减量施肥造成作物产量降低和效益减少等问题,以添加生物有机肥为材料,于2019~2020年研究减量施肥模式下生物有机肥营养补偿机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增产增效的施肥方式提供技术方法。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常规优化施肥、减量10%、减量20%、不施肥和不施氮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施化肥10%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生物有机肥75kg/hm2和追肥时期速效与缓释尿素纯量施用比例2∶1的施用模式能够增加产量5.24%,提高经济效益929元/hm2;在添加生物有机肥75kg/hm2的基础上,减施肥料20%的N4处理减产4.42%,减少经济效益224元/hm2。添加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产量,也是我国北方寒区玉米作物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和施氮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方法]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4 a定点试验,研究在豫北潮褐土类小麦田,施氮方式及添加秸秆腐熟剂对小麦产量、群体、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寻求最佳施氮方式。[结果]豫北潮褐土类小麦田,在施氮225 kg/hm~2水平下,以氮肥基追比5∶5+2 250 g/hm~2秸秆腐熟剂的施肥方式小麦产量和千粒重最高。[结论]氮肥基追比5∶5+2 250 g/hm~2秸秆腐熟剂为最佳小麦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明确了汉中盆地稻油轮作体系中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秸秆还田替代化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年田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常规施肥(SN+NPK);秸秆常规还田+常规施肥(S+NPK);秸秆促腐还田+常规施肥(SD+NPK);秸秆促腐还田+化肥减量15%(SD+85%NPK);秸秆促腐还田+化肥减量30%(SD+70%NPK)5个处理。【结果】秸秆还田与常规化肥配施增加了油菜主花序角数、分枝角数、角粒数和水稻结实率、有效穗,从而提高作物籽粒产量;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显著降低了油菜分枝角数、千粒重和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有效穗、千粒重,降低作物产量。与SN+NPK相比,S+NPK、SD+NPK、SD+85%NPK、SD+70%NPK处理油菜籽粒产量、水稻籽料产量和经济效益2年平均增幅分别为14.82%、18.63%、-1.25%、-6.84%;1.54%、6.35%、-4.07%、-6.86%和24.02%、23.91%、5.06%、-0.57%。【结论】稻油轮作体系中两季作物秸秆全量促腐还田与常规化肥配施是增产和增效的最佳措施,而两季作物秸秆全量促腐还田与化肥减量15%配施节约成本优势明显,两季作物氮磷钾养分投入共减少107 kg/hm~2,既可以维持作物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是一种适宜该区域的绿色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探究秸秆全量还田增施氮肥对旱改水田水稻生长的影响,旨在找到合理的氮肥施用量,为旱改水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持。试验前茬水稻秸秆机械粉碎全量还田后减量施用缓释复合肥600 kg/hm2(常规用量750 kg/hm2)和增施不等量尿素,设置4个尿素增施梯度分别为75、150、225、300 kg/hm2,以不增施尿素为对照,肥料和秸秆同时翻入土中,后期无追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叶面积也增加,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增加后下降,叶片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增施氮肥能够提高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垩白度降低。以增施225 kg/hm2尿素最佳,有利于水稻生长和产量、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为镇巴县第一大粮食作物,为掌握当地玉米生产的氮、磷、钾肥料利用情况,改进施肥方式,提升氮、磷和钾肥利用效果及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开展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比较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缺素(氮、磷、钾)、优化施肥、优化施肥缺素(氮、磷、钾)玉米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基础上,施纯氮18.4 kg,纯磷6.0 kg,纯钾3.0 kg)相比,优化施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基础上,施纯氮16.1 kg、纯磷4.8 kg、纯钾5.0 kg)玉米全生育期提早1 d;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分别增加0.2 cm、0.1 cm、0.3行、2.2粒、2.56 g;玉米产值增加137.1元/667 m2,纯收入增加141.6元/667 m2;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8.69百分点、7.87百分点、6.47百分点。优化施肥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料利用率均优于常规施肥,建议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机械深施肥对玉米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机械施肥将肥料施入不同深度的土层,对玉米性状及产量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施肥深度为15 cm时,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最高,产量为12 655.00 kg/hm2,比对照产量高985 kg/hm2,增产率为8.44%;比25 cm施肥深度的玉米产量高251.67 kg/hm2;比5 cm施肥深度的玉米产量高381.67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水稻科学施肥体系,进行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中氮肥对增加水稻产量起关键性作用,氮是水稻产量的最大限制因子,其次是磷,最后是钾;配方施肥处理水稻产量11 366.7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3 335.0 kg/hm2,增产率41.5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基肥施45%配方肥(18-12-15)525 kg/hm2,分蘖肥施尿素112.5 kg/hm2,穗肥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60 kg/hm2,总施肥量为纯N 181.5 kg/hm2、P2O563 kg/hm2、K2O 114.75 kg/hm2,氮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分别占52%、29%、19%(接近5∶3∶2),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基肥、穗粒肥分别占69%、31%(接近7∶3),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5.07%、22.4...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最佳的机插秧水稻侧深施肥量,设置常规侧深施肥量(450 kg/hm2)、常规侧深施肥量的80%(360 kg/hm2)及常规侧深施肥量的50%(225 kg/hm2)3个处理进行生产试验,对比3个处理下水稻生长情况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量为360 kg/hm2时,水稻茎蘖数在各个时期均多于其他处理,水稻穗粒数、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即该侧深施肥量有利于水稻生长,可提高水稻产量。试验为机插秧水稻侧深施肥量的控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不同灌水量下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为番茄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试验以番茄品种‘新欧粉9号’为材料,以常规水肥管理为CK(常规化肥用量2 000 kg/hm2+灌水量800 m3/hm2),设置T1(化肥减量15%+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灌水量800 m3/hm2)、T2(化肥减量30%+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灌水量800 m3/hm2)、T3(化肥减量15%+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灌水量1 200 m3/hm2)、T4(化肥减量30%+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灌水量1 200 m3/hm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水肥用量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下化肥...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5,(12):120-122
为了提升和改善水稻田土壤质量、减少农民投入,本试验在等量腐熟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减量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方法,研究了油菜秸秆还田、减量施用氮磷钾元素对稻谷产量和稻田经济效益的影响。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减量10%常规施肥(N 6.3kg,P_2O_5 5.4kg,K_2O 6.75kg)+腐熟秸秆还田不影响稻草生物量,各项经济性状最优,稻谷的产量最高,产量达580.27kg/667m~2,增产达极显著差异,增产率为18.53%,产投比最高,达2.58,纯收益增加272.14元/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