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四川水稻高产理想株系穗部性状的遗传特性,并筛选出高产且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新材料,利用籼稻CG133R与爪哇稻22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其单株有效穗、一次枝梗数、穗长、每穗着粒数和千粒重等9个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考查和相关性分析;对其单株产量与各农艺性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对单株产量位列前8名的优系分析其穗部性状表现,并根据单株产量高低分成2组深入进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IL群体穗部性状上发生了极广泛的变异。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水稻单株产量的主要贡献因素为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经过对其优系分析,初步确立四川稻区高产理想株系穗部性状的指标为有效穗数7~9个、一次枝梗数18~20个、穗长27.0~30.0cm、着粒数320粒、实粒数290粒、着粒密度120粒/10cm、结实率81%~92%、千粒重20.0~27.0g。进一步对RIL群体中单株产量位列前4名的株系分析发现,其有效穗数和着粒数呈显著正相关(P0.001)。表明打破了有效穗数和着粒数间的不利连锁关系,出现了优良变异。这些优系可作为新种质进行深入分析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节水抗旱稻沪旱3号进行太空诱变后,对其繁殖的稳定后代材料进行AFLP分析,为获得与表型相关的、有价值的水稻突变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从经太空诱变的沪旱3号(Hh3)种子在地面繁殖7代后得到表型趋于稳定的101份材料中选取7份材料,对其基因组进行AFLP分子标记分析,并在田间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沪旱3号诱变株系的基因组平均突变率为10.5%。利用AFLP引物组合中的3对引物E-AAT/M-CCA、E-AAT/M-CCC和E-ATC/M—CGT进行选择性扩增,可获得3个特异的多态性条带,其大小分别为710、185、190bp,对应的突变株系分别为M371、M374和M340。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诱变株系的抗旱性未降低,而产量相关性状明显发生改变;其中,5个变异株系的株高、7个变异株系的有效穗数、4个变异株系的千粒重、4个变异株系的理论产量和3个变异株系的实际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而所有7个变异株系的结实率均低于对照。【结论】AFLP标记技术能够有效检测水稻变异材料基因组中的突变位点,是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空间诱变及其突变后代遗传变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丰富水稻Oryza sativa L.突变体库,快速创造稳定遗传的新种质,为重离子辐照诱变机理研究和水稻遗传育种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方法】利用碳离子束辐照水稻品种‘IR-55’、‘IR-60’、‘三粒寸’和‘云南陆稻’原种进行诱变,并对诱变后代的多个农艺性状进行多代跟踪调查。【结果】4个水稻品种突变株系株高、剑叶长、穗长和粒长宽比等性状呈现出较大变异幅度,且具有明显的正向或负向性,结实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最低为2%。利用随机选取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发现,突变株系与原种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明重离子辐照诱变引起DNA序列较大片段的改变,而不是微小的点突变。【结论】碳离子束辐照对水稻株高、剑叶长和粒型等多个农艺性状产生正向或负向的诱变效应,在诱变后代中可以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变异的水稻新种质。  相似文献   

4.
北美引进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美引进的300份大麦种质进行农艺性状考察与评价,结果表明,种质资源之间各个性状变异丰富。大部分材料株高为半矮秆或中间型,穗长中等偏短,穗粒数多,千粒重较高,大粒资源丰富。从中筛选出一些综合性状较好的和一些单一性状优良的材料。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穗长、全生育期,穗长与穗粒数、千粒重、全生育期,穗粒数与千粒重、全生育期、小区产量,千粒重与全生育期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受节水处理的影响,以"津原E28"、"津稻417"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水分灌溉量,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进行节水处理,探究不同时期节水后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各时期节水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水稻的产量,主要制约因素为穗数和千粒重,各处理间产量降低幅度为14%~39%、12%~27%。节水处理对穗数、每穗粒数、杆长、穗长、实粒率和千粒重的影响均达到0.1%水平上的显著差异。拔节期至孕穗期节水,水稻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下降最为明显;返青至分蘖期的节水处理,水稻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均最低;出穗至灌浆期的节水处理实粒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抗生素筛选种子的方法对126份旱稻297的Ac转基因材料T2代种子做抗性筛选,经T3、T4、T5逐代筛选得到64份纯合材料和23份非纯合材料,共87个转化事件(94个株系)。分析了后代株系与产量相关的11个农艺性状变异特点,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份分析以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转Ac基因株系间多数农艺性状围绕对照旱稻297均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异;2)各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尤其株高越高主茎穗总粒数相对较多,主茎结实率较大,千粒重相对较大,是可用作提高产量潜力的有利相关变异;3)11个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可以由前6个主成份解释,主成份1和主成份2累积贡献率近50%,显示转基因优良株系应选株高较高、主茎穗总粒数较多、主茎穗结实率较高、粒长宽比较大、而且单株有效穗数较少、粒宽和粒厚较小的变异类型;4)聚类分析表明,全部转Ac株系所有农艺性状的变异为6大类型,其中第四、第一两类型的变异更有利于提高产量潜力,并从中选出2个综合性状变异表现突出优良的转Ac株系。这一结果可为转基因水旱稻育种研究的种质创新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贵州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优质水稻品种资源,给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以贵州省65个供试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7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有效穗、穗实粒数、产量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10%,是影响水稻特征特性的主要农艺性状。参试品种分为2类,第2类(苟当1号、苟当2号、苟当3号、糯7优8号、毕粳44、毕粳45、云光101、云光109、宁粳7号)综合表现较优,且品种的产量、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较高,生育期、株高适中,是综合性状表现较为理想的育种选择材料。  相似文献   

8.
基因枪法转基因水稻后代农艺性状的表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导入粳稻品种77170和中花9号,获得转化再生植株,选其中7个结实较好的株系为试验材料,对其自交后代(T1 和T2)的株高、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后代6个农艺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异,SG-1的千粒重变异较大,SG-2穗数变异较大,SG-3-1结实率变异较大,SG-3-2在6个性状上都有较大的变异,SG-15主要是在株高、穗长、穗粒数以及穗数和千粒重5个性状上有较大变异。产生这些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导入外源基因并没有直接影响农艺性状的表达。在T1和T2代中,千粒重和结实率的表现基本一致,而株高、穗数、穗长和穗粒数的遗传表现还不够稳定。因此,在T1代选育时,应注重选择千粒重和结实率表现好的株系,而对本研究涉及的其它性状可不作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9.
选取100份不同质源的水稻材料,通过施氮与不施氮对比试验,以有效穗、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及始穗期为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可分为4类,其中第Ⅳ类10份材料灰色关联度(Gij)超过了8,为氮高效材料。仅以有效穗、实粒数及千粒重3个水稻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85、78、81、77、64和97号6份材料最优,可以作为氮高效特性转育的亲本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
矮秆体细胞变异体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秆大穗型水稻品种中花8号、中花10号为材料,在其幼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出现了许多矮秆变异体,试验表明这种变异体的株高性状在遗传上是稳定的,它们的大穗、大粒高产特性,随着株高的降低,千粒重、穗粒数等农艺性状也有所降低,从而会导致产量的变化。但也可从中选到植株较矮,产量和原种对照相近的矮秆变异系。  相似文献   

11.
对大拇指矮和偃展1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后代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调查其抽穗期、开花期、株高、穗长、单株穗数、单穗小穗数、单穗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9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在重组自交系后代中表现出双向超亲分离,根据抽穗期、单株穗数、单穗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这5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优良株系的筛选,均得到超高亲的株系,为进一步利用该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培育杂种优势强、高产、稳产的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通过4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不完全双列杂交进行组配获得20个杂交组合,分析其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供试20个组合主要性状中,生育期的超亲优势较弱,株高呈低亲优势,其他性状均表现为较强的超亲优势。不育系A3所配系列组合在性状株高、穗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值中均表现最高;恢复系B1所配组合在株高、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平均值中均表现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4个组合的 F2单株及与其相对应的 F3株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千粒重等5个农艺性状在 F_2与 F_3代间的遗传力;分析了 F_3株系性状间的相关;并以株系的样段产量为依变量,以与其有关的5个变量为自变量作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方法估算的遗传力基本趋势一致。株高、千粒重的遗传力大于穗粒数、株粒数及单株穗数。2.千粒重与株高呈正相关,与穗粒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大小因组合而异。3.千粒重、株高、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途径及大小因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高产优质杂交糯稻新品种黔糯优88增产因素和高产途径,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对黔糯优88的全生育期、有效穗、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整理,分析其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黔糯优88的产量与其余8个性状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全生育期与产量关系密切,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实粒数和千粒重次之。在黔糯优88推广应用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以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量,同时注意其与实粒数及千粒重之间的协调,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水稻育种效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长。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因此,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对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对黑麦属4个种共70份材料的株高、有效穗、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黑麦属材料间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具有多种类型。栽培黑麦的有效穗、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组成性状明显高于其他种,因而在以改良小麦产量性状为目的的育种实践中应首选栽培黑麦。森林黑麦适合作为矮源,山地黑麦和瓦维洛夫黑麦材料的性状变异系数也较大。栽培黑麦植株普遍偏高,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均表明,打破株高与有效穗、穗粒数及千粒重间正的极显著的偏相关关系有一定难度但也非完全不可能。根据黑麦属材料农艺性状主成分因子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黑麦第A类和第C类综合性状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方法】分析232份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综合评价。【结果】新疆232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9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68~2.10,变异类型丰富,变异系数幅度为10.3%~43.6%,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顺序为单株产量>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长>主穗粒数>最多粒数>株高>小穗数>千粒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分蘖数(0.838)>主穗粒重(0.564)>主穗粒数(0.559)>最多粒数(0.301)>千粒重(0.269)>主穗长(0.224)>株高(-0.196)>小穗数(-0.102),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在欧式距离为16的位置将232个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分析各类群的9个农艺性状特征发现,类群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较大,且遗传多样性丰富。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粘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为选择植株性状与稻米品质兼优的粘糯杂交后代株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粘糯交组合糯89-1/蜀恢527的F_2代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 F_2代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除株高外,其他7个性状近似正态分布,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表型值表现正向超亲优势;结实率与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呈正相关,与株高呈负相关,千粒重与除着粒密度外的其他6个性状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8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结实率因子、有效穗数因子、千粒重因子,以上因子提供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88.374%,能概括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粘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籼粳交或品种间杂交相似。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两优2111产量与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两系杂交水稻两优2111产量与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依据在云南省6个州市(县)两优2111的种植表现,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两优2111的产量及其与10个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影响两优2111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穗粒数、实粒数、穗长、生育期和成穗率;其次是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和最高茎蘖数;再次是株高.[结论]两优2111在云南省各籼稻区推广种植时,应着重保证其穗部性状尤其是穗粒数和实粒数的增多,协调其他性状的发展以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早稻(Oryza sativa L.)鄂早18作为Ghd7的供体,优良的中稻恢复系扬稻6号作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和自交构建了一系列群体,在分离世代使用与Ghd7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5436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得到了一批不同回交世代的株系。最终选择部分农艺性状与扬稻6号相近的株系,考察其抽穗期、株高、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即单株粒重)等一系列农艺性状,评价了Ghd7基因在水稻生育期改良中的效果及对水稻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