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性举措。定西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是优化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保障。全市立足长远,做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与产业脱贫的具体措施有机结合、配套衔接。  相似文献   

2.
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只有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才能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在新形势下,如何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统一建设标准,摸清真实家底。当前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或修订适合新形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同时,各地按照新标准实地查看、摸清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包括已竣工的或者已认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待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备资源区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及农村相关会议中多次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并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方针,确保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自2009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试点以来,到2020年规划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比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前提高100kg以上。在此背景下,掌握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现状,有效测算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结合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以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甘肃省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来源及存在问题,评价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  相似文献   

4.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历史使命和长期任务.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运用好耕地地力等级这一重要评价指标,对于规范项目立项审核和竣工验收,科学评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地力等级评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健全组织和严把项目管理节点控制关等方面介绍了泾县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并对做好"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在项目投资概算中安排占地和青苗补偿;二是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筹资金负担;三是县级政府层面出台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政策,加强项目建后管护,确保项目效益持续发挥;四是进一步完善农田建设政策,规范项目与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6.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速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概述了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榆阳区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搞好项目的规划设计,是新时期建设好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规划不科学,不仅对农业产出效益有影响,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项目区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结合近几年项目的实施情况,本文谈谈对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集中力量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长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举措. 2009-2014年,连续6年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吉林省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30万亩.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标准农田下一阶段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作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标准农田主要用来生产粮食,  相似文献   

1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措施,在粮食安全问题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引导高标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既是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时代需求。本研究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系统分析了高标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终促进农民增收。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规划存在不科学性,会对农业产出效益具有严重影响,同时对项目区农业发展步伐具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2021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等要求,推动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近期研究制定了《高标准农田质量管理办法田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并自5月1日起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也与农资行业息息相关,那么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农资行业应如何发力力?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就这一问题展开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15.
<正>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新形势下,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从高标准到发挥高效益,对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资源统筹开发、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地区,地处东北、华北  相似文献   

16.
正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提高耕地的土壤条件、基础设施、灌溉保障等的最基本途径。中央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农田建设管理职能,统一集中到农业农村部,切实转变了以往"五牛下田"、分散管理,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五统一管理,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开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面临着诸如粮食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上述问题的一大突破点,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层面部署,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高标准农田是近几年土地治理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文章就内蒙古高标准农田项目发展历程做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4月3日,云南省农业农村组织召开全省农田建设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和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会议指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各级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19.
正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高标准农田具有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等特点,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未来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实施举措。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土、农业、水利、农发办等部门根据自身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以北京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重点探讨了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方式及其优劣势。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而节水灌溉工程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农田水利建设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限制。因此,需要在后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加强技术创新和经济合理性的探索,以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实现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