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聚糖在动物营养中的限制作用及木聚糖酶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我国用作畜禽饲料的谷物主要是玉米,但我国不是玉米主产国,供需差距较大。然而,小麦、大麦、黑麦等许多谷类作物的籽实中含有一种抗营养因子———木聚糖,它在谷物籽实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木聚糖在谷物中的存在大大限制了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1木聚糖1.1木聚糖的结构木聚糖是植物中戊聚糖的主要成分,它是植物细胞壁中半纤维素的最主要部分。自然界中的木聚糖多为异聚多糖,主链和侧链糖基上有多种取代基团,最常见的取代基有乙酰基、阿拉伯糖基、葡萄糖醛酸残基等,这些带侧链的木聚糖以氢键与纤维素结合共存在于植物中或种子…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玉米淀粉生产企业废弃物中阿拉伯木聚糖的回收率,增加副产品的经济效益,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对玉米淀粉生产废弃玉米皮中的阿拉伯木聚糖进行回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设计法(BBD)对提取时间(A)、微波功率(B)、提取液浓度(C)和液料比(D)等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模拟。结果表明:单因素对阿拉伯木聚糖产率影响大小排序为C> B> D> A;各因素之间交互影响对阿拉伯木聚糖产率影响大小的排序为C×D> A×B> A×C> A×D> B×C> B×D;获得最优提取工艺的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微波功率443 W,提取液浓度0.29 mol/L,液料比20.5∶1。经试验验证,该工艺条件下的阿拉伯木聚糖提取率为27.86%,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较小。该模型可行度较高,在玉米皮阿拉伯木聚糖的提取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龙竹竹粉经脱蜡及脱淀粉后,再经亚氯酸钠脱木素制得综纤维素,进一步用二甲亚砜(DMSO)以及KOH溶液提取,经乙醇沉淀后制得半纤维素H1和H2,得率分别为18.7%和39.8%。对半纤维素组分H1和H2进行糖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龙竹半纤维素为乙酰化的L-阿拉伯糖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其中阿拉伯糖连接在木聚糖主链的C-3位,4-O-甲基葡萄糖醛酸连接在木聚糖主链的C-2位,而乙酰基连接在木聚糖主链的C-2位或C-3位。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严寒地区低温条件下农业废弃物自然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从长白山典型静水水底污泥筛选优势低温降解纤维素菌并进行26S rRNA PCR测定菌种,明确其分类地位。通过全组合构建菌株多样性为1~5的复合菌系,分别检测复合菌系的秸秆相对降解率及其滤纸酶、纤维素内切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菌株多样性和组成对复合菌系玉米秸秆降解效果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5株可在15℃时纤维素水解能力强且可降解玉米秸秆的菌株。经26S rRNA序列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5株降解菌分别为链霉菌(Streptomyces)、棘孢木霉(T.asperellum)、钩状木霉(T.asperellum)、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与NCBI数据库的序列相似度均超过99.95%。抽样效应分析发现,不同菌株对复合菌系的秸秆降解效果、滤纸酶和纤维素内切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全组合复配结果表明,以编号为AX1、AX3和AM4的组合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最佳、酶活性最高,复合菌系的秸秆降解能力和纤维素酶活力均高于单一菌株,且随着菌株多样性水平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碱提法从小麦麦麸中提取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ater unextractable arabinoxylan,WUAX)和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ater extractable arabinoxylan,WEAX),探究WUAX和WEAX的胆酸盐结合力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以揭示不同结构类型小麦麦麸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的体外降脂作用。结果显示,WEAX对胆酸盐的结合率低于15%,WUAX对胆酸盐的结合力高于WEAX。WUAX对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盐的结合率分别达到52.87%和38.30%;使用Freundlich方程对等温吸附曲线进行拟合,WUAX对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盐的1/n分别为0.51和1.30,表明相较于甘氨胆酸钠盐,WUAX对牛磺胆酸钠的结合更加紧密。与胆酸盐结合力相反,WEAX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显著高于WUAX,WEAX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质量浓度为30 mg/mL时,最高抑制率为35.93%。另外,反应速率曲线和Lineweaver Burk曲线结果表明WEAX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是可逆性抑制,抑制类型是混合型抑制。WUAX和WEAX的体外降脂作用存在差异,这与二者不同的结构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稻壳为原材料,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利用香菇菌来分解半纤维素,并着重从测定糖含量的方面进行判断阿拉伯木聚糖的产生。为阿拉伯木聚糖的生产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对开展农业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结构的产业化调整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环境的方法,用不同比例(0%~100%)的小麦替代玉米-豆粕(65∶25)型日粮中的玉米,并添加不同水平(0~10000 U/kg)的木聚糖酶,研究了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木聚糖的体外酶解。结果表明:在3种饲料原料中,小麦可溶性木聚糖含量最高,豆粕次之,玉米最低;随着日粮组合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的增加,日粮中可溶性木聚糖含量和总木聚糖含量均逐渐增加;各日粮组合中适宜的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均为6000 U/kg;以1/4玉米-3/4小麦-豆粕日粮组合较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环境的方法,用不同比例(0%100%)的小麦替代玉米-豆粕(65∶25)型日粮中的玉米,并添加不同水平(0100%)的小麦替代玉米-豆粕(65∶25)型日粮中的玉米,并添加不同水平(010000 U/kg)的木聚糖酶,研究了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木聚糖的体外酶解。结果表明:在3种饲料原料中,小麦可溶性木聚糖含量最高,豆粕次之,玉米最低;随着日粮组合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的增加,日粮中可溶性木聚糖含量和总木聚糖含量均逐渐增加;各日粮组合中适宜的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均为6000 U/kg;以1/4玉米-3/4小麦-豆粕日粮组合较佳。  相似文献   

9.
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是所有植物性饲料共有的一类非淀粉多糖,较强的黏性和吸水性使其具有广泛的抗营养效应。木聚糖酶能将大分子的木聚糖降解成为小分子的木聚糖或单糖,从而使细胞内养分释放、降低食糜黏度、减少肠道微生物发酵、提高养分利用率、提高动物健康水平,最终提高畜禽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文章综述了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聚糖,为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将玉米秸秆烘干、磨碎、过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添加量、pH值、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对玉米秸秆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pH值>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50℃时,木聚糖降解率最大。木聚糖酶添加量为65×104U/g,酶解时间为20 h及pH值为4.0时,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最大,分别为27.80%、27.00%、26.37%。[结论]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木聚糖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65×104U/g、pH值4.0、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0℃,该条件下玉米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为26.6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黑小麦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的最佳酶提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黑小麦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木聚糖酶提取AX的最佳工艺条件,与纤维素酶提作对比;将两种酶提残渣用碱进行提取,比较分析酶提与残渣碱提所得AX的抗氧化性。【结果】木聚糖酶提AX(xylanase extract arabinoxylan,XAX)的最佳工艺为木聚糖酶量39.99 mg、超声时间90.20 min、超声温度56.13℃、超声功率150 W,AX得率为4.83%,碱提残渣XAX-1得率为11.21%;纤维素酶提AX(cellulase extract arabinoxylan,CAX)得率为2.33%,碱提残渣CAX-1得率为15.98%。XAX、CAX对·OH和DPPH的清除能力强于XAX-1和CAX-1;XAX、CAX、XAX-1、CAX-1的还原力较弱且差异不显著;铁离子螯合率为XAX-1、CAX-1XAX、CAX,而XAX及XAX-1的O2-清除率优于CAX及CAX-1。【结论】使用碱处理酶提所得残渣可以提高AX得率;4种方式提取的AX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但其抗氧化性不完全与阿魏酸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链霉菌Z18产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一步研究木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对本研究室新筛选出的一株高产木聚糖酶的链霉菌Z18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1.5%(质量分数)的玉米芯水不溶性木聚糖,培养第5天其酶活性浓度达435.03 U/mL。不同来源木聚糖诱导产木聚糖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酶谱分析结果表明,链霉菌Z18能够产生3种木聚糖酶,以22 ku的木聚糖酶为主;初始pH5.5、培养温度30℃时所得木聚糖酶活性最高。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第7天链霉菌Z18产木聚糖酶活性达到峰值,其活性浓度为755 U/mL,为目前国内报道链霉菌属最高产酶水平。  相似文献   

13.
小麦型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是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主要成分为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两者分别占小麦(CM)的1.8%和0.4%,这里主要研究其中的阿拉伯木聚糖。关于制粒酶活损失的争议很多,导致意见分歧的原因也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热重分析法考察了烟草木质素、纤维素、木聚糖的热解特性,并对烟草木质素与纤维素、木聚糖之间的协同作用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热失重行为研究发现,烟草木质素、纤维素及木聚糖这3者的热解行为及热解深度存在明显差异:从室温至900℃,失重峰值对应温度从木聚糖(233℃)、烟草木质素(314℃)到纤维素(331℃)依次升高,纤维素的总失重约为97.2%,木聚糖总失重约76.9%,而烟草木质素的总失重仅为75.3%。热解协同作用研究表明,纤维素与烟草木质素的热解反应具有双向抑制作用,而木聚糖与烟草木质素的热解反应具有单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细胞壁在植物形态结构维持、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些细胞壁还可以作为食用或药用材料.近年来植物细胞壁更是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和生物原材料,成为植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作为细胞壁重要成分之一的木聚糖更是在这十年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归纳总结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结果和结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为植物次生壁最主要的半纤维素组分,其合成需要多种糖基转移酶参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不规则木质部导管坍塌和木纤维细胞壁变薄等.通过这些拟南芥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功能研究,鉴定了多个与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的主链、四糖末端和侧链合成有关的基因,对这些基因的整体分析有利于更加充分地了解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的合成途径.该文对参与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合成的相关基因进行了综述,对葡萄糖醛酸合成中的一些不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一些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将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细胞壁在植物形态结构维持、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些细胞壁还可以作为食用或药用材料.近年来植物细胞壁更是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和生物原材料,成为植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作为细胞壁重要成分之一的木聚糖更是在这十年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归纳总结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结果和结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为植物次生壁最主要的半纤维素组分,其合成需要多种糖基转移酶参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不规则木质部导管坍塌和木纤维细胞壁变薄等.通过这些拟南芥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功能研究,鉴定了多个与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的主链、四糖末端和侧链合成有关的基因,对这些基因的整体分析有利于更加充分地了解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的合成途径.该文对参与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合成的相关基因进行了综述,对葡萄糖醛酸合成中的一些不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一些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将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腐败的甘蔗叶中分离木聚糖降解菌,结合木聚糖水解圈法及胞外酶活测定(DNS)法筛选到1株高产木聚糖酶的菌株ZJ-1。16S rR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ZJ-1菌株与链霉菌(登录号:KC856931.1)处于同一最小分支,且与多株链霉菌属菌株的相似性均达到98%以上,故将菌株ZJ-1初步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ZJ-1)。在最适产酶条件(碳源CMC-Na、氮源蛋白胨、初始培养p H 6.5~10.0、培养温度25℃、连续培养6 d)下,ZJ-1所产木聚糖酶的活性达40.0 U/m L。ZJ-1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 H值为6.0。  相似文献   

18.
将魔芋葡甘聚糖(KGM)与刺云实胶(TG)以一定的比例复配,通过旋转流变仪测定KGM-TG复配体系的相关流变特性,结合分子动力学和拓扑分析学研究KGM和TG分子的作用方式,探讨刺云实胶对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链拓扑缠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刺云实胶与KGM分子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分子链间的主要作用是氢键作用力,刺云实胶的添加使得KGM分子链间的拓扑缠结强度与密度的增强,复配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加强。从分子作用本质上验证了刺云实胶与KGM之间流变性能的理化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腐败的甘蔗叶中分离木聚糖降解菌,结合木聚糖水解圈法及胞外酶活测定(DNS)法筛选到1株高产木聚糖酶的菌株ZJ-1。16S rR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ZJ-1菌株与链霉菌(登录号:KC856931.1)处于同一最小分支,且与多株链霉菌属菌株的相似性均达到98%以上,故将菌株ZJ-1初步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ZJ-1)。在最适产酶条件(碳源CMC-Na、氮源蛋白胨、初始培养p H 6.510.0、培养温度25℃、连续培养6 d)下,ZJ-1所产木聚糖酶的活性达40.0 U/m L。ZJ-1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 H值为6.0。  相似文献   

20.
饲料纤维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饲料纤维的测定和研究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较为成功的分析方法只有两种 :洗涤纤维分析法和非淀粉多糖法。洗涤纤维是由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组成,而不包括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及果胶物质等 )。洗涤纤维分析法只有同时测定可溶性非淀粉多糖才能充分反映饲料纤维的真实含义。而非淀粉多糖则是由植物组织内除淀粉以外所有碳水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四部分组成。非淀粉多糖法只有同时测定木质素,才能反映出饲料纤维的真实含义。 饲料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