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勤县沙产业生态园循环经济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民勤县沙区进行循环经济模式研究应用重要性的阐述和对5种循环经济模式的试验研究,探索出生态种养新路子,即"生态治理—沙生药材—高效种植—饲料—特色畜牧—食用菌—沼气—有机肥回田—中低产田改良—农产品加工—回哺生态"的生态种植模式,以期产生和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油茶林下复合经营药材模式应用情况的调查,该文介绍了复合经营模式下综合整地、油茶栽培、丹参种植、白芷种植的关键技术,分析了丹参、白芷在油茶林下种植的经济效益,为开展油茶林与中药材种植复合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贝母-春玉米-甘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母-春玉米-甘薯是药材与粮食作物间套种植的栽培模式,缙云县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又可克服高效药材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实现钱粮双丰收。总结了该种植模式的生产条件、布局安排和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果实品质是影响樱桃番茄种植经济效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浙江省樱桃番茄主栽品种浙樱粉1号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高品质栽培模式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总结试验和实践应用基础上,提出包括播种育苗、土壤处理、植株管理、肥水管理等措施在内的浙樱粉1号高品质栽培关键技术,并在浙江省温岭等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在温岭示范基地的试验结果表明,高品质栽培模式下的番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常规栽培模式提升1.4百分点,每667 m2净收入增加7 000元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该模式可为浙江省樱桃番茄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高密度条件下适宜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方法]以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3.8株/m~2高密度栽培模式下不同樱桃番茄基质种植下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结果]千禧在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及产量、经济效益方面的表现均显著优于其他品种,适于在孙家滩开发区推广。[结论]该研究可为孙家滩开发区高密度条件下适宜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山区林—草—菜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林—草—菜复合种植经济效益显著,生态和社会效益也较好,是一项见效快、收益高、综合效益强的种植模式,在半干旱山区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选用3种林源药材铁皮石斛、黄精、三叶青进行林下复合种植,并与大棚栽培的3种药材进行产量、品质及效益比较。结果显示,大棚种植药材的产量显著高于林下栽培药材,其中大棚铁皮石斛的产量约为林下种植的6倍,大棚多花黄精的产量是林下黄精产量的1.5倍。而林下栽培药材的品质显著高于大棚种植药材,铁皮石斛多糖和黄精多糖分别达39.54%和9.80%。3种药材复合经营的667 m2年均效益达39 228元,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以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及技术的评估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及技术的评估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品质安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中药材品质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3种药材进行林下套种,以期为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将铁皮石斛附生栽培于树上,金线莲和黄精种植于林地,同时开展与大棚栽培方式的对比,观察比较成活率、生长状况及产量效益。结果显示,与大棚栽培方式相比,林下铁皮石斛出芽率无显著差异,而茎杆增长量是大棚栽培的68.0%;林下金线莲成活率比大棚种植金线莲成活率低10.9%,但折干率显著高于大棚种植。林下种植药材与大棚栽培相比产量偏低,但病虫害发生少,投入产出比高于大棚栽培。开展林下中药材复合栽培,可将林地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林、农复合经营体系,"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的林下中药材立体套种模式,可对淳安县林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0.
金花菜—春鲜食玉米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金花菜—春鲜食玉米栽培模式是通过应用金花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甜糯鲜食玉米新品种、大棚春提早栽培鲜食玉米及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等技术集成的新模式,有效缓解了重茬障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确保了金花菜产业提质增效。本规程规定了金花菜—春鲜食玉米大棚栽培的产地环境、种植要求、病虫草害防治和生产记录,适用于长江中下游金花菜—春鲜食玉米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1.
大樱桃在乐都区种植面积约1333公顷,产量达10000千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提高产量和质量,总结几种大樱桃栽培中常用修剪方法,为大果樱桃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山东地区是樱桃的主产区,近年来,山东省冠县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当地的农民种植樱桃增收致富.该文阐述了当地大樱桃栽培现状,以及品种选择、温度与湿度调控、花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要点,确保生产的樱桃品质更好、经济效益更高,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金银花前3年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消除群众对粮食依赖的顾虑,增加金银花前期经济效益。结合小麦、金银花、花生各自生长特性和当地生产实际,创新出"小麦—金银花—花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了小麦—金银花—花生粮药间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模式规划设计、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葛小妹 《福建农业》2007,(12):11-13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建阳市在传统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烟—稻栽培模式是近几年来推行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改变了原来只种植水稻的单一模式。一般烟—稻栽培的早季烟叶亩产135—160公斤,产值1600—1850元,烟后种晚稻亩产600—650公斤,产值780—965元,全年亩产值2380—2815元,扣除成本后,每亩纯收入1400—1950元,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适宜我市海拔300米以下地区种植。采用烟—稻栽培模式有利于减轻病虫为害,有利于烟稻增产。其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辽宁省瓦房店市大樱桃栽培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种植户实现了增产增收。我市的樱桃种植产业十分突出,再加上最近几年,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民群众樱桃种植的积极性十分高,樱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显著提升。在我市主要以大樱桃为主,栽培主要以温室栽培为主,本次研究主要结合我市樱桃栽培现状,就主要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樱桃种植产业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黑龙江省林药复合经营的林地选择及3种经营模式"幼龄林+药材模式"、"成龄林+药材模式"、"林果+药材模式"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立体栽培是目前设施农业中一种高效的栽培模式,采用A字架进行草莓—樱桃番茄轮作基质立体栽培,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设施的高效利用,草莓产量可比常规栽培增加57%,樱桃番茄增产80%。该文主要介绍了A字架立体草莓—番茄轮作基质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樱桃番茄是近年来新兴的特种蔬菜,它以食用可口、营养丰富深得人们喜爱。日光温室长季节种植樱桃番茄既可以满足四季上市,又能提高产量,是适应设施农业发展趋势、农民获准较大的栽培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了这种模式下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苗期管理、肥水措施及特有的整枝方式。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双季稻田三熟制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西省水田不同种植模式视角,从双季稻田三熟制不同的种植模式入手,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考虑,利用田间试验数据,采用群决策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出各种植模式综合效益优劣。结果表明,绿肥—稻—稻、薯—稻—稻的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生态效益,薯—稻—稻、油菜—稻—稻的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就综合效益而言,绿肥—稻—稻和薯—稻—稻的种植模式优于其他模式。  相似文献   

20.
梁松涛  苏红 《农业考古》2020,(1):116-122
宋代的药材种植已与日常食物生产相分离,出现了专业化种植模式,种植的药材种类逐渐增多,形成了若干地道药材的种植中心。宋人发现土质、播种时机、肥料的使用都会对药材的药性产生影响;宋代将间作法、肉引法运用于药材栽培,提高了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经过嫁接的药材会使药性下降,有的甚至不堪入药,这些技术体现了宋人在药材种植时"以药性为核心"的思想。宋代种植技术,对元、明、清乃至今天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中国药材栽培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