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滴灌频率对温室小西瓜生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滴灌频率对西瓜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温室西瓜种植最佳的滴灌频率和灌溉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频率对西瓜生长过程中叶面积和长势的影响较小。其中在整个果实发育期以每7d灌水1次,共浇灌3次,总灌溉量为65m3的处理效果最佳,667m2西瓜产量3564.6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62%,是本试验条件下温室栽培小西瓜最优的灌溉频率和灌溉量,不仅小西瓜高产优质,同时又省工省时节水。  相似文献   

2.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滴灌和畦灌条件下不同磷素用量对秋季大棚黄瓜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秋季大棚黄瓜产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滴灌大棚的黄瓜生长状况明显好于畦灌大棚,商品黄瓜产量显著提高(P0.05),各阶段用水总量278.3 mm,节水达41%。畦灌条件下,不施磷肥处理黄瓜果实产量显著低于磷肥处理(P0.05);滴灌条件下,过量的磷肥施用(P2O5100 kg·hm~(-2))导致黄瓜果实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滴灌条件下合理施用磷肥能够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有利于黄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以"津优35"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黄瓜植株氮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N量对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植株氮代谢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在I2(0.8Ep)、I3(0.8Ep)2个灌溉水平下无显著差异;结果期黄瓜植物叶片中硝态N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但I2、I3处理差异不显著。在I2、I3灌溉水平下,N2(600kg/hm2)处理下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活性显著高于N3处理,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N3(750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根据黄瓜氮代谢相关酶及相关物质含量,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作物最佳灌水量应为0.8Ep,施N量为600kg/hm2。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梨果产量和品质,2016年3—11月在河北工程大学现代农业示范培训基地以4年生‘黄冠’梨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滴灌模式下,灌溉频率(每隔10、20、30d灌水一次)和灌水量(当期净蒸发量的20%、40%、60%)对梨园土壤含水量、梨树新梢生长量、叶片光合指标、果实产量与品质、吸收根分布与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d一次的滴灌频率下,梨树的土壤含水量、新梢生长量、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果实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10d一次和30d一次的滴灌频率,其中净光合速率高出6.23%、10.45%,蒸腾速率高出15.33%、20.56%,产量高出18.76%、18.99%,可溶性糖含量高出20.70%、13.46%,差异显著。在60%净蒸发补偿灌水量处理下,梨树的土壤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单果质量均高于20%和40%净蒸发补偿灌水量,其中光合指标差异显著;产量上,40%净蒸发补偿灌水量高于其它2个处理;品质上,20%净蒸发补偿灌水量的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其它2个处理,其中可溶性糖含量高出8.57%和12.92%,差异显著。综上,20d一次为梨园最佳的滴灌频率,40%净蒸发补偿灌水量能保证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灌水上限对大棚滴灌葡萄土壤水分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碧香无核"葡萄为试材,采用U14(74)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生育期不同灌水上限和灌水量对葡萄田间土壤水分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吉林地区设施滴灌条件下适宜葡萄各生育期生长的灌水上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葡萄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处理根层(0~20cm)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趋于稳定但差别仍较大;处理Ⅴ(灌水量为462.9mm)产量最低(2 333.3kg·hm-2),其余各处理较对照(CK)增产显著,处理Ⅳ(灌水量为755.0mm)增产效果最好,其次为处理Ⅰ(759.0mm),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73.1%和72.0%;不同处理间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处理Ⅴ最高,处理Ⅳ次之;维生素C含量处理Ⅰ最高,处理Ⅳ次之,CK(100%FC)最低。综合分析,处理Ⅳ即萌芽展叶期75%FC、新梢生长期60%FC、果实膨大期85%FC、果实成熟期70%FC时有利于葡萄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设施西瓜栽培的最优灌水策略,以“早佳8424”西瓜为研究对象,在早春塑料大棚栽培模式下,以常规滴灌为对照,设置3个交替根区滴灌处理(灌水上限分别为70%、80%、90%田间持水量),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西瓜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根区滴灌处理(灌水上限和下限分别为90%和60%田间持水量)的综合性状最好,其主蔓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平均单果质量、产量及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理论产量达48 21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达78.21 kg/m3,较对照分别增长11.09%和35.50%;且较对照节水33.01%,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不仅促进了西瓜生长、品质提升以及养分吸收,同时可以实现高产、节水,有效提升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膜下沟灌中不同灌水量对黄瓜生长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艳侠 《中国蔬菜》2010,1(21):51-54
在早春大棚采用膜下沟灌灌溉方式,研究不同灌溉量对黄瓜生长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苗期、根瓜开花期黄瓜根系吸收水量小,25m3·(667m2)-1灌水量较为适宜,结瓜期和盛瓜期随着植株和根系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多,30m3·(667m2)-1灌水量较为适宜。从产量上分析,30m3·(667m2)-1处理产量最高,并且和25m3·(667m2)-1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塑料大棚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番茄的灌溉方式。结果表明:G1、G3和G4 3种灌溉方式较G2灌水方式均显著提高了番茄株高和茎粗。G2灌水量最少,为1 146m~3·hm~(-2),G3次之为1 601m~3·hm~(-2),G1和G4 2种灌水方式灌水量最大,约为2 000m~3·hm~(-2)。G2、G3较G4灌水方式分别节水44.2%和22.1%。G2灌水利用效率最高为48.1kg·m~-3,G1、G4最低为27kg·m~-3。与其它灌溉方式相比,G3显著增加了番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而普通沟灌根系干质量最小,根/冠比最低。综上可见,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灌水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为塑料大棚番茄合适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菜心为试材,利用称重式蒸渗仪,以直径20cm的蒸发皿水面蒸发量(Ep)为基础标准,研究了在不同灌溉处理条件下(0.6E_p、0.7E_p、0.8E_p、0.9E_p)温室菜心生育期的蒸散量、蒸散速率、产量、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探明温室菜心的耗水规律,明确温室菜心合理的灌溉量。结果表明:温室菜心生育期内蒸散量波动范围为0.73~3.52mm·d-1,前期及中后期的平均蒸散速率分别为1.43mm·d~(-1)和2.04mm·d~(-1),呈前期变化平稳,中后期变化剧烈的趋势;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菜心的蒸散量随之增加,温室菜心全生育期蒸散量为65.98~78.92mm。其中0.7E_p处理下温室菜心产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与0.6E_p、0.E_p处理和0.9E_p处理相比,0.7Ep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5.16%(P0.05)、5.63%和13.76%(P0.05),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42%(P0.05)、8.48%和27.66%(P0.05),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1.96%(P0.05)、7.41%和17.68%(P0.05),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1.21%、10.32%和32.10%(P0.05),0.7E_p灌溉量为供试条件下温室菜心的最优灌溉量。  相似文献   

10.
以温室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以"千鼎一号"小型西瓜为试材,采用张力计连续监测在3种不同水肥处理(常规水肥、水肥减量20%及40%)下0~20cm和20~50cm温室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对小型西瓜养分吸收、产量、品质及灌水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小型西瓜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土壤水分供应充足,0~50cm土壤相对含水率均在70%以上,常规和减量20%处理灌水后0~20cm和20~50cm土壤水分均达到或超过田间持水量,说明当地生产中存在植苗和苗期灌水量普遍偏高问题;水肥减量40%的处理灌溉量与土壤有效贮水量损失接近,其灌溉量为西瓜冠层水面蒸发量的41%;随水肥减量小型西瓜养分携出量无差异,产量有增加趋势,水肥减量40%显著提高了西瓜可溶性糖含量,灌水利用率从常规处理的59.8kg/m3提高到82.8kg/m3;依据该试验制定的当地温室早春茬小型西瓜生育期适宜灌溉定额为570m3/hm2。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灌溉方式与蔬菜种植种类和种植方式匹配不科学的问题,使灌溉技术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从灌溉原理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灌溉方式的影响因素如田间灌溉入水口、供水量和田间坡度及现代灌溉方式(喷灌、滴灌)中灌溉水的覆盖面积及流量大小进行探究,分析在各类蔬菜种植中不同的灌溉方式对灌溉质量的影响。建议结合生产条件,合理选择灌溉方式来满足蔬菜生长,从而充分发挥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圆杂471茄子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潮汐灌溉3个供液高度(1、2和3 cm)对基质吸水速率、穴盘苗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穴盘基质吸水速率随着供液高度增加而提高;在子叶平展期,茄子穴盘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等生长指标以及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3个供液高度间无显著差异;进入真叶生长期,各供液高度间穴盘苗的生长发育差异逐渐加大,至4叶1心期,2、3 cm供液高度下穴盘苗茎叶和根系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壮苗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优于1 cm供液高度;而供液高度对穴盘苗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穴盘苗的水分利用率,2、3 cm供液高度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1 cm供液高度。综合考虑幼苗生长指标和水分利用率,茄子穴盘育苗适宜的潮汐灌溉供液高度为2 cm。  相似文献   

13.
滴灌与浇灌对温室甜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华南型连栋温室滴灌系统的使用效果,笔者在同一个温室内,设计了滴灌和浇灌两种灌溉方式,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温室甜椒生长发育、长势、根系生长及品质、单果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评价滴灌系统的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痕量灌溉在温室大桃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日光温室大桃为供试作物,以常规畦灌和滴灌为对照,研究第一代痕量灌溉系统在地膜覆盖和地表裸露两种条件下对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痕量灌溉管路埋深50cm且地膜覆盖处理,痕量灌溉比畦灌和滴灌分别节约灌水80.1m^3/667m^2和40.0m^3/667m^2,水分利用效率比畦灌和滴灌分别增加16.1kg/m^3和10.6kg/m^3,经济产量无显著差异;痕量灌溉管埋深5cm、地表裸露条件下,痕量灌溉此畦灌和滴灌分别节约灌水88.9m^3/667m^2和39.8m^3/667m^2,经济产量比畦灌和滴灌分别减少11.5%和25.3%。痕量灌溉在果树上应用时,宜地膜覆盖并埋深30cm。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方式下果园土壤水分分布规律及合理灌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矮化密植"工藤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滴灌和痕量灌溉对比试验,研究2种不同灌溉方式及痕量灌溉2种不同灌水定额下,果园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以及灌溉水的利用率,并结合果树实际水分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方式、灌水定额、灌溉频率。结果表明:灌水量相等情况下,痕量灌溉的灌溉水利用率高于滴灌;苹果树痕量灌溉适宜的灌水定额为12L·株-1,流量0.2L·h-1,灌水频率约3~4d一次。  相似文献   

16.
节水灌溉对葡萄及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振文  李华  宋长冰 《园艺学报》2002,29(6):515-518
 研究了不同灌溉方法对葡萄生长发育、浆果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节水灌溉显著改善了土壤结构, 增加了深层土壤的根系密度; 提高了果汁糖含量, 降低了酸含量和全盐含量, 改善了pH 值; 提高了葡萄酒的感官质量, 酒体丰满, 香气浓郁, 滋味更好; 年灌溉用水量3825 ~ 4800m3# hm-2, 比常规灌溉节水36%。  相似文献   

17.
在潮汐灌溉条件下,以黄瓜品种中农18号为材料,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进行穴盘育苗,比较1、2、3 cm供液高度对基质的吸水速率、黄瓜穴盘苗表观生长指标、根系活力、水分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液高度增加,基质吸水速率逐渐加快;夏季和冬季育苗供液高度为2 cm和3 cm时,穴盘苗的株高、叶面积、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高于1 cm供液高度,3个供液高度间的根体积、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无显著差异,但3 cm供液高度的穴盘苗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供液和回液体积以及肥料施用量最大;而夏季育苗2 cm供液高度时,穴盘苗的水分利用率较高,且氮素利用率最大。基于穴盘苗表观生长指标与水肥利用率,夏季和冬季黄瓜潮汐穴盘育苗的适宜灌溉高度均为2 cm。  相似文献   

18.
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耕作方式(直接起垄、深松耕后起垄)和灌水量(60%、100%)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讨番茄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深松耕后起垄处理番茄产量比直接起垄处理提高13.56%,差异显著;但深松耕时100%灌水量处理和60%灌水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同时,耕作方式与灌水量对产量存在互作。降低灌水量可以提高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深松耕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膜下滴灌条件下深松耕60%灌水量时,不但能够保证番茄果实的产量,而且果实的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农田湿度是农业中考量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农田湿度适合农作物良好生长,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AT89C51单片机的农田精准灌溉智能监测及控制系统。系统主要功能:结点湿度传感器检测土壤湿度并发送到单片机,结点单片机将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土壤湿度模拟量传给主机单片机转换成数字量显示到LED显示器;若需灌水,则手动控制按下主机开启按钮通过485传输控制电磁阀进行滴灌或自动控制下湿度超过设定的最低下限进行倒计时定时灌水。现研究了一套基于STM32的农田节水灌溉系统,以期达到实时掌握和控制农田湿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