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曹波  郭晖 《北方园艺》2016,(17):202-205
为了探索新疆5个试点地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现利用2008—2014年的数据选取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赔款支出、农业保险密度、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险费用支出5个投入指标和补贴总额、补贴比例2个产出指标,运用DEA-BCC模型,研究了新疆5个地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疆5个地州的综合效率的均值逐年提高,2014年达到0.990,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仍然没有达到最佳水平;从纯技术效率来看,2008—2014年一直处于递增阶段;从规模效率来看,处于改善状态,但是没有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该文构建了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76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对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识竞争力的现状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的技术因素、资源因素、组织因素处于一般水平,外部因素处于较低水平,4个因素都需要提升;技术、资源、组织、外部4个因素所占权重分别为46.26%、30.44%、11.23%、12.07%。其中,技术因素的总体评定中,专利拥有数量所占权重为37.93%,研发与开发能力所占权重为29.43%;科研人员素质所占权重为55.72%,在资源因素中占比最高;组织因素的总体评定中,企业制度建设所占权重为27.05%,企业文化建设所占权重为42.33%。  相似文献   

3.
在前人对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来源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以此建立风景名胜区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此评价体系来评价南宁青秀山山风景名胜区的的综合竞争力,得出以下结论:①旅游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竞争力强弱的最重要因子;②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在同行业的旅游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综合竞争力;③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创新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需加强培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的区域农业经济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经济竞争力是农业经济发展表现出的综合能力。该研究根据2017年数据,构建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3种客观赋权方法改进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模型,综合评价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农业经济竞争力强弱程度并进行排序,最大可能的拉开被评价对象的差异,并通过组合权重保证了多种评价结果排序的合理性。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给出提升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琳  宋炳良  曲菲  王崑 《北方园艺》2015,(13):202-206
在我国农业主题休闲园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农业主题旅游资源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变得非常必要。立足地域特色,综合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等诸多因素,探讨农业主题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提出农业主题旅游资源分类包括生产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人文资源三大类。并对农业主题旅游资源在农业主题休闲园区内的旅游活动进行研究。最后以云南孟定香蕉主题休闲园区为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期为今后我国其它农业主题休闲园区旅游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钱兆安 《花卉》2021,(2):287-288
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作为新生事物,以文化创意为引导,将智力与旅游相结合,完成旅游产业由静态化到动态化的转变,促进目的地发展。核心区景观作为旅游综合体的主要竞争力,对旅游综合体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法,确定指标与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对构建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核心区景观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为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核心区景观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柳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柳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提供建设思路及发展对策,供各县区参考。【方法】通过对柳州市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国家、自治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法规,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各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借鉴区内、区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及柳州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成功典型及存在问题,结合笔者从事该项工作的经历,通过专家咨询,得出柳州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结果】柳州市在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过程中主要存在缺少整体规划,资金投入不足,配套设施落后,管理不规范等方面问题。【建议】认真编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统筹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本地特色,创建休闲农业品牌;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休闲农业组织化程度;创新消费渠道,全面配套观光、采摘、体验、餐饮、住宿、摄影、创作等功能;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休闲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强与柳州市旅游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各地旅行社进行对接,签订合作协议;与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新疆杏产业发展优势、时空变化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丰富多彩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品种资源使新疆具备了发展杏产业的优势条件,变成了理想的杏生产基地。现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以及绘图等方法,研究了新疆各地、州、市杏产业的优势条件、发展现状、面积与产量时空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使杏产业长期、健康、稳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确定新疆各地、州、市杏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领域及规模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市具备了发展杏产业的优势条件,这些自然资源及品种资源的优势仅仅是发展杏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并非是充分条件。只有开发出具有资源特色并市场竞争力的商品时,才能使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新疆各地、州、市不同时期的杏种植面积表现为1999—2009年逐渐增大,2009—2013年呈减少趋势,但一直保持一定的规模。杏产业除了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外,还有医药、保健品及饮料方面的开发价值较高,因此,在确定发展方向及发展领域方面具有可开发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首次运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度量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的风险,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可以有效计算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值,据此分析项目的风险等级;运用该方法,可以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的风险值,对风险较高的因素进行监控及预防;技术、研发、管理权重最高,是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是企业度量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风险大小的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10.
新疆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北疆5个地州13个县市种植面积达2.66hm2及以上的家庭农场为调研对象,运用访谈法、问卷法等对家庭农场主自身特征及农业技术服务等内容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服务中相关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次数是影响新疆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家庭耕地面积、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是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的影响最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改善新疆棉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产业结构演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磊  王华丽 《北方园艺》2015,(14):206-209
以波拉特划分的信息产业部门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统计数据构成农业信息产业部门产值,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农业信息产业结构为切入点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州农业信息产业结构的5个方面因素均与农业经济有较强的关联度,按关联度排序依次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和邮电通信业。同时,农业信息化本身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大贡献作用,但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农业信息投入力度,实现持续的、渐进的投入,以保障农业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从而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高丽丽 《北方园艺》2015,(21):208-211
通过对3年的西部农村劳动力及农业生产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规模、劳动力结构的变动特征,并运用Cobb-Douglas函数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变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规模呈不断下降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存在,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老龄化趋势明显。且在农村劳动力的流转过程中,外出劳动力打工收入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农村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无法实现资本对劳动力缺失的有效替代,这种劳动力的规模和结构现状总体上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农业景观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论述了农业景观审美体系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主体对客体产生的审美感受三部分构成,缺一不可;并进一步说明了农业景观的审美体验,介绍了自然农业景观、农业观光园以及农业主题性公园的不同特点以及审美方式;从不同的美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农业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依据比值分析理论计算了2001~2006年沈阳市耕地、化肥、水资源以及其它主要农业资源的消耗系数,以此评价该地区资源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2001~2006年沈阳市耕地资源、电力资源的消耗系数整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机械、柴油资源消耗系数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所降低,因此沈阳市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农业主要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应对化肥等化学产品的投入加以控制,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苗苗  樊帆 《北方园艺》2021,(4):158-163
基于2000—2017年湖北省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降维的思想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进行探究。通过筛选得出2个影响农民收入的公共因子分别为受教育程度、科技发展。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科技发展和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2个变量因子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是单向的且在短期内就能凸显出来。综上所述,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年限,降低人才引进壁垒,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肥料的生产量和施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实践证明,科学施肥为提高作物的产量,改进农产品质量,解决13亿人口吃穿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化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的关系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讲,大致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有机、绿色和无公害。有机类食品属回归自然的农产品,是利用农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和生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构建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京敏  黄彦 《北方园艺》2020,(7):166-170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粗放生产、冷链投入少、运输损耗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农产品供应链制定标准,规范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能够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分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的基础上,从生产、物流、信息管理、企业管理4个方面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以期为实际中标准化活动提供参考,最后,对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春  李青 《北方园艺》2016,(17):197-201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气候波动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愈加突出,现就国内外学者近几十年来有关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当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气候变化对大田作物产量、品质、种植面积及农业投入成本方面,对林果业的研究涉及较少;国内现有的研究方法以试验模拟和定量分析为主,此类研究方法基本偏向于单学科研究,对各学科交叉耦合分析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预警机制的滞后性阻碍了农户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有效性,今后需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同时,加强农业气象预警机制建设,以提高农户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牛佳  王建忠 《北方园艺》2015,(17):206-210
科技保险是针对企业在高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而设计的保险产品,对促进企业高新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针对农业领域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现通过对农业科技保险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合理界定了农业科技保险的内涵,从农业科技保险体系的原则、功能、目标和内容等4个方面构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并分别从政府、保险公司、中介机构及农业科技企业等4个角度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保险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