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方差比率法,并通过2×2列联表2χ检验法及利用联结系数AC指数测定法、共同出现百分率PC值,研究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主要灌木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1)主要灌木种群间在总体上呈一定的正关联;(2)2×2列联表的2χ检验共有3对为极显著正关联,9对为显著正关联,4个种对为显著负关联;(3)联结系数AC指数标量出了黑桫椤群落样地中种对间的联结程度和相伴随出现的机率,主要灌木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且联结程度较低。(4)PC值是用来测定物种间正联结程度强弱的指标,主要灌木种群间的PC值绝大多数在0.4以下,联结程度较弱;(5)种对间的正关联,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所致,种对间的负关联主要是由于物种间的空间排斥,适应不同微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台湾杉天然分布少,加之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其群落亟待保护与恢复。为全面准确地了解雷公山台湾杉群落种间联结特性,采用2×2列联表,χ2检验和W检验,结合共同出现百分率PC、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台湾杉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种间总体关联性、种间联结性与种间相关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6个主要乔木树种总体间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各种群间对光照等资源竞争激烈,群落处于动态演替不稳定阶段。经χ2检验,群落中只有极少数种对存在显著关联,93.33%种对联结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部分种对联结系数和共同出现百分率都并不高,种对间相关性较弱,独立性相对较强。群落主要乔木树种间以负相关占明显优势,该群落的多数树种间仍存在对光照、养分等资源位的竞争。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种间相关和联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祁连山北坡6个林区具有代表性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群落,设置400 m2的样地16块,对群落的种间联结性和关联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中96个种群总体表现出显著的正关联,主要种群间具有互利共存的关系;灌木-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内种群间总体表现出不显著的负关联,藓类一青海云杉林内种群间总体表现出不显著的正关联,而青海云杉混交林中种群间总体表现出显著的负关联.群落中物种种间联结性不强,负联结种对数大于正联结种对数,仅5个种对为显著正联结,大部分种对间为不显著的负联结,不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的负联结.种群间关联性较弱,且与种对数成反比,关联性越强种对数越少,种群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青海云杉种群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构成的群落也能够容纳较多的物种,并使群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2检验、联结系数(AC)、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对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13个主要乔木进行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13个乔木种群总体呈不显著的负联结;78对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相关性较弱,只有15对种对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些可能与群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特殊的生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南方铁杉群落乔木层种间联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方差比率(VR)、AC值、χ2检验和OI、DI、JI指数联合使用,分析了武夷山南方铁杉(Tsuga tchekiangensis)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情况。结果表明,10个主要种群在总体上表现出不显著关联;大多数种对间的联结性不显著;极少部分种对具有较强的联结性,如南方铁杉-闽皖八角(T.tchekiangensis-Illicium minwanense)、南方铁杉-短柱柃(T.tchekian-gensis-Eurya brevistyla)、短柱柃-吊钟花(Eurya brevistyla-Enkianthus quinqueflorus)、短柱柃-闽皖八角(Eurya brevistyla-I.minwanense)等。  相似文献   

6.
以小花木荷种群作为种间联结分析研究对象,采用了方差比率法对乔木层16个主要种群进行总体相关性测定,测定结果:VR=1.12061,表现出净的正关联。采用共同出现百分率和联结系数测定乔木层16个主要种群间,以及小花木荷与20个主要灌木种群之间的相关性,并用2χ检验法检验显著性。测定结果均说明目前群落处于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χ2检验、Ochiai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对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11种乔木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种对中,呈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少,多数种对间关联程度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林场多数乔木树种间关系不紧密,未形成明显的总体联结性,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种间关系分析中,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比χ2检验、Ochiai关联度和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灵敏度要高;依照分析结果,结合植物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适应特征,将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11种乔木树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物种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要求相似,联结紧密,而不同组间联结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8.
运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分析了贵州省六盘水市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十齿花群落20个优势灌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总体关联度检验显示:20个灌木种群构成的190个种对总体上表现为显著的正关联。几项关联检验指标对十齿花群落主要灌木种群之间联结性关系检测结果表明: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反映出的显著关联及完全独立的种对数均比用X2检测所得的种对数多,尤其是显著负联结的种对较为明显,但几种方法检验的结果总体上反映了大致相同的联结趋势;在总的种对数中,正联结种对数略多于负联结,呈显著和极显著关联以及完全独立的种对数所占比率较低,多数种对联结性不显著,趋于独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桂西南蚬木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揭示其种群间的共生关系,为桂西南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样方调查,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测定桂西南喀斯特山地蚬木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总体关联性、种间联结和种间相关性,并结合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排序进行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蚬木群落优势种群的总体关联性呈不显著正关联(P>0.05),种群间联结性较弱;X2检验有51种对呈正关联,50种对呈负关联,4种对无关联,正负关联种对数比值为1.02;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的种对数分别占68.60%和62.70%,正、负相关种对数比值分别为0.46和0.58,表现为负关联趋势;15个优势种划分为5个生态种组,组内物种间关系多数呈正相关.[结论]桂西南蚬木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种间联结较松散,物种分布格局相对独立,其优势种可划分为5个生态种组,组内物种对相同生境具有趋同适应性,组间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10.
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种间联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应用方差比率(VR)、卡方(χ2)检验、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CC和r等指标对乳源木莲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各种对的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3个乔木层种群在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正联结,且乳源木莲、拉氏栲、栲树等优势种与其它树种形成种对正联结的比例均比负联结的大,表明其它大部分树种易与这些优势种群混生,形成相对稳定群落.灌木层23个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也表现出正联结,并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甜槠天然林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2联列表,综合运用方差分析、联结系数AC、X2统计量度量,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等测度方法,计算了周宁县天然甜槠林乔木层35个主要树种的总体联结关系、种间联结系数和X2值.研究结果表明:周宁县甜槠林的种间联结测定使用上述系列技术效果很好.运用方差分析可揭示出多物种总体联结性,X2检验表示出各种对联结的量着性程度和性质,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能够表征种对的联结程度和相伴随出现的机率.同时表明:天然甜槠林种间联结较复杂,多物种总体联结性为不显著的负相关,AC值计算出正联结种对有150对,负联结298 对,其余完全独立;X2统计量检验了595对,其中0对呈现显著的正联结,2对呈现极显著的负联结,3对呈现显著的负联结.  相似文献   

12.
闽楠群落种间关联性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闽楠Phoebe bournei群落中10种主要优势乔木、10种主要优势灌木及闽楠与灌木的种间关联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优势乔木种间关联系数都大于0.5,闽楠与主要灌木伴生树种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赤皮Styrax suberifolia,狗骨柴Tricalysia dubia,毛冬青Ilex pubescens,绒毛润楠Machilus velutina,短尾越橘Vaccinium carlesii的关联系数都大于0.6。这与群落中的现实情况相似,说明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测定群落种间关联性具有可行性。表3参12  相似文献   

13.
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特性对森林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相邻网格调查获取数据, 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 利用Hegyi竞争模型对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样圆半径为7 m时, 单位面积的平均竞争强度已经趋于稳定。落叶阔叶林中优势树种有12种, 包括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us, 四照花Cornus kousa, 毛山荆子Malus baccata, 茅栗Castanea seguinii, 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 玉铃花Styrax obassia, 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 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 锥栗Castanea henryi, 杜梨Pyrus betulaefolia等。各优势树种种内竞争强度不同。其中毛山荆子、小叶白辛树、四照花、米心水青冈种群等的种内竞争比其他优势种要强烈, 属于中、强度竞争。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毛山荆子、小叶白辛树、四照花、米心水青冈种群等呈现出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灯台树、玉铃花、华山矾和青钱柳种群等的生态位与小叶白辛树、四照花较接近, 故其受到较强的种间竞争压力, 灯台树、玉铃花、华山矾和青钱柳种群等的种内竞争小于或接近种间竞争。同时, 小叶白辛树和四照花也是其他优势树种最大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14.
突脉青冈天然林乔木层种间联结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2联列表,运用方差分析、联结系数AC,x2统计量度量,计算宁德市支提山8块突脉青冈天然林样地的28个主要树种的总体联结关系、种间联结系数和x2值,并对各种群的联结性进行模糊聚类.结果表明:突脉青冈天然林多物种总体联结性为不显著的正相关,AC值计算出正联结种对有152对,负联结170对;x2统计量检验结果未呈现显著的正联结,12对呈现极显著的负联结,93对呈现显著的负联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影响青钱柳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基本条件,为青钱柳扩繁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年生青钱柳嫩枝为插穗,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留节数、不同生根剂和茎段类型等因素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以蛭石∶珍珠岩(1∶1)为扦插基质,比其他4种基质更能促进青钱柳嫩枝生根,蛭石为扦插基质时效果其次 不同的插穗留节数相比,单节比多节的生根率高了15% 正交设计试验最优结果为:300 mg/L GGR处理1 h后插于蛭石∶珍珠岩(1∶1)的基质中,生根率可达56%。[结论]基质类型对青钱柳嫩枝扦插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生根剂处理的时间和生根剂的种类。  相似文献   

16.
青钱柳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对青钱柳种子萌发芽、3年生植株和15年生植株的一年生枝条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BA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设6种培养基,以MS BA(1.0mg/L)的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为76.3%。种子萌发芽的茎段没有形成愈伤组织,3年生植株和15年生植株上的一年生枝条间愈伤组织形成率无明显差异。诱导过程中无褐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青钱柳生长的影响,将青钱柳一年生苗分别种植在园艺营养土、红土、品氏泥炭土等三种栽培基质中,测定其长势、成熟叶产量、叶片化学成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三种栽培基质对青钱柳株高、地径增长的影响在时间先后上具有区别,但总体增长没有显著差异;红土栽培的青钱柳主干节间距最大;园艺营养土栽培的青钱柳叶片鲜重干重显著高于另两种,并具有最高的叶绿素含量,但导致最低的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8.
青钱柳对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及其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经耳缘静脉注射0.1%青钱柳溶液后,分别观察给药后(1、5、10、20、30、60 min)家兔微动、静脉管径及血流速度、血流量变化、动脉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耳缘静脉注射0.1%青钱柳溶液后,家兔动脉血压、心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肠系膜微动、静脉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血流量增加(P〈0.05或P〈0.01)。可见,青钱柳具有扩张肠系膜微动、静脉血管及加快血液流速、增加血流量、降低动脉血压和心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腐蚀液(浓硫酸、30%过氧化氢)、GA3和CO2浓度对青钱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过氧化氢或浓硫酸腐蚀处理8 h、经500 mg/L GA3浸种,在浓度为15%的CO2条件下培养,其种子发芽率达52.38%以上,平均发芽天数比对照缩短7 d左右。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天童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iaris群落为对象,应用每木调查法、时空互代法和相邻格子法研究分析群落优势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种群结构分析包括胸径级结构和垂直层次结构,空间格局分析包括各种不同垂直层次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5个优势种群总体相对优势度达到74.85%,大小级指数除南酸枣和橄榄槭Acer olivaceum为正值外,披针叶茴香、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和华东楠M.leptophylla均为负值,各个种在垂直空间上占据了不同的位置。不同种之间以及同种不同层次之间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分布格局,体现出多级复合分布特征,披针叶茴香、华东楠表现为聚集分布,而南酸枣、橄榄槭表现为均匀分布,红楠表现为随机分布。各个物种通过占据不同的水平和垂直空间,在群落中得以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