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黑龙江奶牛养殖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养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或不足。例如奶牛容易发病,产奶量偏低,乳脂率不高。为了提高奶牛养殖效益,除了提高奶牛产奶量外,提高牛奶乳脂率尤为重要,因为乳脂率高低和牛奶的价格呈正相关,即乳脂率高,牛奶价格就高,反  相似文献   

2.
牛奶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营养食品之一,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其中牛奶的乳脂率是评定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乳脂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饲养管理因素以及疾病因素等,提高牛奶的乳脂率是提高牛奶质量,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促进奶牛养殖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分析影响牛奶乳脂率的原因,并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奶牛乳脂率。  相似文献   

3.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乳脂率乳脂率的高低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乳脂率虽与奶牛个体、品种等遗传因素有关,但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也可得到显著提高。这就要求奶牛场或奶农必须根据奶牛不同产奶期、不同胎次的营养  相似文献   

4.
影响乳脂率的因素及提高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奶乳脂率是反映奶牛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奶牛饲养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作者论述了影响牛奶乳脂率的因素,并介绍了一些提高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乳脂是牛奶的重要成分,也是衡量牛奶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近年来,由于奶业的迅速发展,造成奶牛的品种杂,饲养管理不规范,使牛奶乳脂率普遍降低,有时甚至出现2.0%以下的超低乳脂率,在消费者质量观念与日俱增的今天,这势必严重影响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那么应该如何提高牛奶的乳脂率呢?1从遗传育种上着手品种好的牛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奶。牛的血统不同,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产出的奶乳脂率是不同的。不注重奶牛品种的改良,私交滥配,使得品种退化、血统混杂是造成奶牛乳脂率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养殖者应通过科学的选种选配,用适合母牛改良特…  相似文献   

6.
牛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之一,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人体蛋白组成相似。乳脂作为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分析了影响奶牛乳脂率的因素(遗传、生理、环境、日粮、疾病、饲养管理方法等),从科学选配育种、合理的日粮搭配、适当的饲料添加剂、提高饲养管理水平4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措施和途径,以期为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高乳脂率奶牛的饲养管理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乳脂率奶牛的饲养管理途径○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东市510640)余德谦我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脂率不高,大多在35%以下,许多牛场或专业户牛奶的乳脂率降到30%以下,甚至出现25%-20%的超低乳脂率。由于牛奶乳脂率达不到收购标准,使奶牛...  相似文献   

8.
牛奶乳脂率是反映奶牛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也是影响奶牛饲养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牛奶乳脂率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有遗传的因素 ,如品种和个体的差异 ;有生理的因素 ,如在不同胎次、一个泌乳期的不同阶段。牛奶的乳脂率与其产奶量呈现负相关。但在生产中 ,反应最明显的还是饲养管理对奶牛乳脂率的影响 ,如挤奶技术、日粮结构等。在保证奶牛产奶量的情况下 ,尽可能提高牛奶的乳脂率 ,才会发挥奶牛的最大效益。为此 ,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好的品种和个体不同品种牛的产乳量和乳脂率有很大的差异。乳用牛当中 ,经过高度培育的品…  相似文献   

9.
乳脂是一种高质量的天然脂肪,是衡量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牛奶中乳脂的含量越高,牛奶的营养价值也就越高。影响奶牛乳脂率的因素有很多,品种、饲料以及饲养管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可以通过选育优良品种、合理的营养调控、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及做好乳房炎的预防工作,来提高奶牛的乳脂率。  相似文献   

10.
1961年 ,国际牛奶业联合会在德国举行了第一个“牛奶日”活动 ,并决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二为“国际牛奶日”。今年的国际牛奶日为5月16日。北京市饲料科学技术研究所多次在媒体宣传号召喝牛奶的益处 ,同时在饲料市场提供出优质产品 ,该所与中国农机院中试奶牛场多年合作 ,乳检成绩已连续4年年均产奶8800千克/头以上 ,乳脂率3 6 %。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举办了“夏季奶牛管理”公益性的科技讲座庆祝国际牛奶日 ,秦志锐先生介绍了奶牛在牧业中的地位 :奶牛是节粮型动物 ,牛奶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优质营养品 ;杨红建博士讲授了…  相似文献   

11.
乳脂肪不仅是牛乳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乳脂肪含量也是评价牛乳质量的重要指标.乳脂肪的合成涉及到日粮营养物质通过奶牛机体转化为乳营养成分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受日粮配方、遗传背景、生理状态、瘤胃微生物等多方面的影响.瘤胃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合成的酶类对日粮进行降解,进而对乳脂肪合成前体物质的生成和利用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乳脂肪前...  相似文献   

12.
乳脂是一种高质量的天然脂肪,是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乳脂率是衡量牛奶品质优劣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制约中国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奶牛的产奶量日益提高,但乳脂率却未见增长。通常情况下牛奶的乳脂率为3%~4%,产奶量与乳脂率之间呈相互制约关系,如何提高乳脂率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为深入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作者介绍了乳脂组成及合成机理,并从日粮、瘤胃微生物及遗传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奶牛乳脂合成的因素。同时作者还对影响奶牛乳脂合成的重要功能基因(SREBPs、PPARs、CIDEC基因)及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乳脂合成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网络调控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基因参与,研究各信号通路间的相互作用可为人工调控乳脂合成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日后泌乳生物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曹越  李大彪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8):2778-2786
乳脂肪是高质量的天然脂肪,其可为人类提供营养和能量,在各种膳食脂肪和油类中,是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乳脂肪是在乳腺中由从头合成或外源摄取的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形成的一种脂类物质,其含量的高低关系着牛奶品质的优劣和乳制品的加工特性。在奶牛的泌乳周期中,乳腺泌乳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内分泌腺分泌的多种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的合成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综上所述,作者介绍了氢化可的松、催乳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4种泌乳相关激素对BMECs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即从乳脂合成适宜的激素添加量、激素对乳脂球形态的影响方面初步阐释其调控作用,并从乳脂合成的关键酶及转录因子、激素对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方面深入阐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研究泌乳相关激素对奶牛乳腺内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乳脂肪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乳脂率的高低决定牛乳的品质、风味和营养价值,所以乳脂率对牛乳品质十分关键。奶牛乳脂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奶牛乳脂率一直是行业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乳脂合成关键酶基因对奶牛乳脂率的高低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文章就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与乳脂合成关键酶基因如何影响奶牛乳脂率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乳脂合成机制,进而改善奶牛乳脂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乳脂肪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脂肪是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衡量牛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牛乳营养品质低下已经成为中国奶业健康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作者就乳脂肪的概况及影响乳脂率的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牛奶的品质和风味。牛奶中乳蛋白主要可以分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类型,其合成代谢过程均受到mTOR信号分子通路、JAK-STAT信号分子通路、GCN2-eIF2a信号分子通路的影响。牛奶中乳脂肪主要为三酰基甘油酯、磷脂等,对于牛奶的营养和风味均有重要影响,其受到脂肪酸相关酶ACACA、FAS、SCD1的调控。饲料营养是影响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精粗饲料配比及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等方面。本文对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合成调控机理,及日粮组成对其的影响机制进行阐述,为改善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乳脂率是衡量奶牛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影响奶牛乳脂率的因素很多.对奶牛养殖者来说,了解影响奶牛乳脂率的各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乳脂率下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提示乳脂率下降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乳脂率下降的因素,同时提出了提高乳脂率的措施,为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Milk and milk fat production per cow were studied on 17 Fillmore County, Minnesota, Dairy Herd Improvement Association dair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for cows was changed by the drilling of a new well. New wells were in deeper aquifers which were more protected from waterborne pollutants; the former wells were in shallow, easily polluted aquifers. Seventeen other dairies with swallow wells served as controls, matched for pre-well milk production per cow, dairy location, and breed of cow. The changes in milk and milk fat production per cow after the drillingof a new well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质性状相关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质性状为奶牛重要的经济性状,主要包括乳蛋白量、乳蛋白率、乳脂量和乳脂率等。乳质性状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乳质性状的功能基因或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并将其应用于奶牛乳质性状的分子育种实践已经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乳质性状的功能基因或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者就参与泌乳调控的乳质相关基因、脂肪合成与次生物质代谢通路,以及其他一些与乳质性状相关基因及功能性单核苷酸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Milk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s determined by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diet. The milk fatty acid profile of dairy cows is low 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n-3 series. Efforts to change and influence fatty acid profile with longer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have proven challenging. Several barriers prevent easy transfer of dietary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o milk fat including rumen biohydrogenation and fatty acid esterification. The potential for cellular uptake and differences in fatty acid incorporation into milk fat might also have an effect, though this has received less research effort. Given physiological impediments to enriching milk fat with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anipulating the genome of the cow might provide a greater increase than diet alone, but this too may be challenged by the physiology of the c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