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雷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浙江省临安市的开花雷竹林的花芽分化、开花征兆、开花林相、开花类型、花器官结构、小花开放及结实情况等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雷竹为零星开花竹种,开花类型复杂多样;雷竹花序属于典型的无限制花序或称假花序,基本单位为假小穗;雷竹结实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源A5、源A10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三系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3~6月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对源A5、源A10、珍汕97A、金23A的开花习性进行观察试验,调查和测量开花历期、单穗逐日开花动态、日开花动态、闭颖开花率、柱头外露率和开颖角度。[结果]在南宁的自然天气条件下,源A5整体开花历期为14d,单穗开花历期为6 d;开花后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0.71%;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7.7%,柱头外露率为66.9%,颖壳张开度29.1°。在南宁的自然天气条件下,源A10整体开花历期为14 d,单穗开花历期为6 d;开花后在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3.79%;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9.2%,柱头外露率为72.9%,颖壳张开度30.3°。在南宁的自然天气条件下,珍汕A整体开花历期为15 d,金A整体开花历期为17 d,单穗开花历期均为7d;开花盛期均出现在开花后第4天;开花时间分别为09:00~13:00、08:00~14:00,开花高峰期分别为11:30、11:00;闭颖开花率分别占30.2%和35.4%,柱头外露率分别为46.7%和77.3%,颖壳张开度为26.4°和25.6°。[结论]该研究可为新的不育系在生产上大面积杂交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2个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和3个其他水稻材料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28℃以上,湿度在51.5%~86.0%,参试材料均能正常开花,最适宜开花环境为:温度31.3~33.2℃,湿度51.5%~55.8%。粳型二系不育系有4个开花高峰,开花数量各占全天开花量的26.2%、32.0%、32.9%、8.9%,呈现出开花高峰多、开花过程时间长的特点。籼型恢复系‘浦恢22’开花集中,开花量大,全天有2个开花高峰,开花量占全天开花量的%.1%,开花时间早于粳型二系不育系,花时差达50~80 min;在制种中只能以第2开花高峰37.8%的开花量与粳型二系不育系相遇,影响制种产量。因此,选育花时早而集中、异交率高的粳型不育系,成为粳籼亚种间杂交选育超高产杂粳组合、提高制种产量和大面积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黄檗种子园花期同步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单花、花序、单株及无性系水平上对种子园内黄檗的花期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雌、雄无性系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17 d和20 d。不同无性系间开花初期、开花盛期和开花末期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种子园内母树的开花盛期,将雌、雄无性系分别聚类为早花类群、中间类群和晚花类群。不同无性系组合的花期同步指数差异极显著,最大可达0.890,最小仅为0.170。相同开花类群组合的开花同步指数普遍大于相异的开花类群组合,其中雌、雄无性系中间类群组合的开花同步指数最大,为0.742。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花黄牡丹开花过程中花部表型的变化及开花物候,并运用相对开花强度、开花同步性等开花物候指数分析开花物候对其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花黄牡丹的开花时间为5月初至5月底,单花花期一般为7~12 d,个体开花持续时间为13~28 d。个体水平的开花进程为渐进式单峰曲线,开花同步指数平均值为0.67,表现出一种集中开花模式。相关性分析表明,坐果率与始花时间、花期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花期持续时间与始花时间、开花数均呈负相关;始花时间与开花数呈显著负相关;开花数与坐果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大花黄牡丹作为濒危物种,其"集中式"的开花模式可能是在长期的环境选择压力下,针对高海拔、半干旱半湿润生境而形成的一种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6.
昆明地区冬樱花开花生物学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樱花作为冬花树种,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对蔷薇科樱桃属的冬樱花(Prunus majestica)的开花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就开花与温度,叶片数和落叶早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昆明地区平均温度越高,开花数越多,开花百分率越高,落叶早迟也影响开花,落叶越早,开花越早,但花期持续时间越短。结果还表明,始花期、开花总量、开花持续时间与叶片总数、树冠投影叶面积系数都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白菜育种中授粉结籽率,并获得最佳的授粉时间,以白菜品种75。为材料,对开花前1d、开花当天、开花后1d和开花后2d的花粉进行活力、萌发率和形态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开花当天花粉活力最高,开花后2d花粉活力急剧降低,开花前1d与后1d花粉活力相差不大,居于开花当天和后2d之间。白菜育种中选用开花当天的花粉利于受精。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北陆蓝莓的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进行研究,于2022年4—7月,分别在露地和温室2种环境下对北陆蓝莓4种水平的开花物候特征和单花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露地环境下北陆蓝莓花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上旬,种群、个体、花序和单花4种水平上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25±1)、(20±1)、(12±1)和(10±1) d。在个体水平,开花振幅曲线为单峰式,开花同步指数为0.723,属于集中开花模式,具有较高的相对开花强度,其分布频率偏斜度为1.12。温室环境下,北陆蓝莓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期较露地蓝莓种群提前约30 d。种群、个体、花序和单花4种水平上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17±1)、(12±1)、(10±1)和(10±1) d。开花振幅曲线为单峰式,开花同步指数为0.745,其分布频率偏斜度为1.23。北陆蓝莓单花具有特殊的花部结构,其形状呈坛状、铃形,根据花瓣开口大小可分为4个阶段,即开花前期、开花初期、开花盛期和开花末期。开花前期花瓣顶部未见开口;开花初期花瓣顶部开口1~2 mm,开花盛期花瓣顶部开口3~5 mm,开花末期,花瓣脱落。花序水平上开花数与坐果数、花期...  相似文献   

9.
从花序的开花顺序、开花持续时间、开花日动态、温湿度对花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兰州市露地欧美、欧亚部分葡萄主栽培品种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蕾开放的次序是花序外中下部花蕾先开,依次为穗尖、基部、副穗;开花日动态表现为明显的双峰曲线;葡萄对花期低温适应性较强,湿度对开花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1玉米开花习性1.1开花顺序雄穗主轴中部和上部的花先开,然后向其相连接的上、下部延伸,最后是下部的花开放;雄穗侧枝的开花顺序,也是中部和上部的分枝先开花,然后是中部和上部的分枝开花。雌穗开花标志是从苞叶中抽出花丝  相似文献   

11.
兰花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生物技术在兰花上应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兰花无菌发芽育苗、离体快繁、原生质体、基因工程及育种的研究概况,并就兰花原球茎人工种子的生产及兰花试管苗开花诱导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有效地对开花植物中最大家族之一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进行开花调控,对具有蕊柱和唇瓣等独特花结构的兰花花器官调控和成花过程的分子遗传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兰科花发育的调控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兰花花器官ABCDE模型中,A和E类基因决定萼片,A、B和E类基因决定花瓣,B、C和E类基因决定雄蕊,而D和E类基因决定心皮;2)温度、光周期和激素是决定兰花花起始和发育的关键;3)成花过程中的转录组、基因组以及功能基因验证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综上,本研究可为兰花花发育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肥料配比对蝴蝶兰花芽分化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催花阶段肥料配比对蝴蝶兰花芽分化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蝴蝶兰花芽分化各阶段的最适肥料配比为,抽梗前一个月:花多多15号N:P:K=9∶45∶15;梗苗期:花多多1号:花多多2号=1∶1。  相似文献   

14.
大花蕙兰与国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和柱头具有较高的活力是保证杂交育种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碘,碘化钾(I2-KI)和醋酸洋红等3种染色法测定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和国兰不同种和品种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大花蕙兰和国兰部分品种的柱头可授性并观察柱头分泌黏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碘一碘化钾染色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都不适合大花蕙兰和国兰花粉活性的测定,TTC染色法是观察花粉活力最直观的方法。大花蕙兰与国兰的花粉活力是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经历从弱变强再变弱的过程,大花蕙兰和国兰的花粉分别在开后25~35d和15~25d活力最佳。大花蕙兰和国兰的柱头在整个花期中均具有一定的可授性,其中大花蕙兰在20~40d内的可授性最强,45d以后其柱头可授性逐渐减弱。国兰在15~25d内的柱头可授性最强,30d以后柱头的可授性逐渐消失。总体而言,整个柱头可授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从弱到强再到弱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影响蝴蝶兰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及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要阐述了温度、光照、基质、水分、肥料等环境因素对蝴蝶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同时综述 了近年来在花期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它保证了每个物种相对稳定的遗传系统,是物种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兰科Orchidaceae作为有花植物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有关其生殖隔离主要机制的研究对探讨物种分化的条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包括合子前隔离和合子后隔离。还分析了不同传粉类型的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其中性欺骗兰科植物主要是合子前隔离的行为隔离机制,食源性欺骗兰科植物主要是合子前隔离的机械隔离以及合子后隔离机制。同时,对兰花育种领域通过人工杂交等形式打破生殖隔离获得新品种的机理和成果开展了分析和展望,并从兰科植物与真菌区域共生的机制及其在兰科植物生殖隔离中的作用的角度展望了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魏猷刚  章鸥  甘小虎  韩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21-22722,22743
以南京地区蝴蝶兰(Phalaenopsis)和风梨(Ananas)生产为例,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指出能耗、人工和生产技术是限制花卉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合理布局、提早催花处理等措施能降低成本,促进温室花卉生产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兰花花期不遇的问题,为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以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品种JOIC和KK560为试材,筛选适宜的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配方;检测不同贮藏温度、不同保存时间的大花蕙兰花粉离体萌发率,确定适宜的花粉保存方法。结果显示,大花蕙兰品种JOIC花粉粒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0.5 MS+30%蔗糖,大花蕙兰品种KK560花粉粒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0.01%硼酸+0.2%氯化钙+30%蔗糖。建议保存前将花粉块硅胶阴干24 h,-20 ℃保存,期限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9.
兰花是世界上重要的观赏花卉,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因其独特的花型、丰富的花色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是国内外花卉研究和市场的热点,其中兰属、蝴蝶兰属、石斛兰属、兜兰属、卡特兰属、文心兰属和万代兰属中的许多品种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 7 大类商品化兰花。介绍了兰花资源收集、保存与鉴评现状;总结了兰花基因组学、功能基因挖掘重要性状分子调控机理以及品种选育的现代育种新技术研究成果;梳理了种苗繁育、设施栽培与开花调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产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35 年来对兰花研究取得的成果,提出观赏点更加多元化、育种目标更加多样化将是今后兰花育种及产业化研究的发展方向。在分子标记辅助、转基因、基因编辑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取得突破的条件下,将更加追求幽香、叶花双艺或多艺的育种目标。此外,依托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农业的发展,将促进兰花产业提质增效和产业化规模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0.
从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的共生营养关系、兰科植物菌根的营养效应和营养特性三方面对近年来兰科植物菌根营养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兰科植物菌根营养机理、菌根菌剂研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兰科植物菌根生物资源应用于兰科植物的园艺生产和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