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正> 在日本对虾的苗种生产方面,作为其幼体饵料仍在使用硅藻、小球藻等单细胞浮游植物和卤虫等浮游动物。但是培养这些饵料不仅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劳力和经费,而且因为硅藻、小球藻等的培养要受光、水温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难保证稳定生产。因此迫切期望研制一种人工超微型的颗粒饵料来代替生物饵料,作为日本对虾幼体的饵料,必须制成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极其微小的颗粒饵料。  相似文献   

2.
对虾育苗一般采用培养硅藻、小球藻和盐水丰年虫无节幼体等来培养对虾幼体。1962年Hudinage和Miyammr指出硅藻是对虾幼体的最好饵料。但是由于硅藻培养受光照孕水湿等自然条件的支配,所以,长期稳定地进行生产是有困难的:为了防止硅藻培养过程中不利条件发生,有的单位采用冷藏硅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养殖业和大水面人工放流的不断发展,水产资源的种苗生产技术和从幼体到商品规格的饲育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历年来,以硅藻、小球藻等单细胞浮游植物和丰年虫等浮游动物,作为虾类种苗和某些稚鱼的开口饵料,但这些浮  相似文献   

4.
单细胞藻类饲养青蛤稚贝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试验以几种单细胞藻类为饵料,研究青蛤稚贝的生长和成活率。经21天饲养证明,小球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底栖硅藻都是青蛤稚贝的适宜饵料,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其中又以投喂底栖硅藻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由于鱼、虾、贝苗种企业化生产的兴起,解决养殖种类幼体阶段的饵料问题,引起了水产科研、生产单位的关注。由于人工配合饲料存在着不易为某些水产生物的幼体所有效地利用,和投放后育苗水质难以控制等局限性,所以在“活饵料”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目前对单细胞藻类(如小球藻、硅藻类等)、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鱼类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对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轮虫作为仔稚鱼前期的主要饵料。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仿效的。日本海水鱼养殖的品种很多,但其中真鲷(Pagrosomus maior)和蛳鱼(Seriola quinqueradiata)是鱼类养殖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刺参稚参营附着生活后,以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和其他有机碎屑为饵料,这就需要在附着基上预先培养底栖硅藻。底栖硅藻的预先培养需在采苗前的15~20天进行,操作比较麻烦,并占用大量的空间,后期还需对底栖硅藻进行补充,生产上有较大的难度。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浮游单胞藻饵料需提前培养,往往出现生产过剩现象。特别是刺参幼体附着变态为稚参后,浮游单胞藻饵料的使用量明显减少,饵料室会剩余大量的单胞藻饵料,放弃不用则造成很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王淑波 《水产科学》1995,14(4):40-42
本文主要论述采用琼脂平板培养基法、水滴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等,对国内贝类人工育苗常用的单细胞饵料生物进行分离。金藻、塔孢藻(或扁藻)、硅藻和小球藻等均可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单体藻落,适时采取基面上形成的单体藻落,接入培养液中,即可达到纯种分离的目的。同时对目前藻种渡夏提出了保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海水小球藻营养丰富.生长条件要求不低.是河蟹幼体(zl~Z5)、轮虫和卤虫的理想饵料。作为一种优质单细胞饵料.海水小球藻已经实现人工培养生产。与人工室内培育小球藻相比,室外土池培育小球藻操作程序简单、培育成本低、产量高,现将海水小球藻室外土池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邕江南宁江段固着硅藻资源及其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着硅藻是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的重要饵料。在水域生态系内的鲃亚科、鲴亚科鱼类中,以固着硅藻为主要食物的就占了60%之多,其中包括了群体产量较高的鲮鱼和白甲鱼及体型较大、肉味鲜美的桂华鲮、琼华鲮和岩鲮等重要经济鱼类;固着硅藻亦是32-86毫米草鱼的主要饵料,占总饵料的56%。  相似文献   

11.
史丽明 《海洋渔业》1987,9(4):188-191
<正> 近年来,随着各国海水养殖水域的扩大,栽培渔业在蓬勃发展,其中人们已掌握了对虾种苗生产和从稚虾养到上市大小的技术,目前它已成为栽培渔业中的重要养殖和放养的种类。可是,在对虾的大规模种苗生产中,过去主要依靠着小球藻、硅藻、轮虫和丰年虫等活饵料,边些饵料虽然具备营养丰富和容易消化吸收等优点,但是,培养繁殖这些活饵料不仅需要大规模设备、劳力和经费,而且还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因而保持稳定生产比较困难;培  相似文献   

12.
生物饵料对黑鲷仔鱼前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增养殖业的日益发展,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近年来在鱼类种苗培育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饵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的要求比较高。日本在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和轮虫作为仔鱼的主要饵料。我国大部份也是采用单细胞藻和轮虫培育仔鱼,同时也用一些个体较小的  相似文献   

13.
硅藻是海水养殖水体浮游植物和底栖藻类中的最主要类群,也是鱼类、贝类和虾类的重要饵料生物,在养殖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作用。本文对海水养殖水体硅藻的种类多样性、微型硅藻的分布与作用、硅藻的分类研究、硅藻的营养价值与饵料作用等进行了综述,为丰富硅藻的分类学和多样性研究、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生产力等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单胞藻静置保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静置保种法在高温期和低温期对扁藻、小球藻、金藻8701、金藻3011及小硅藻进行培养,生长情况良好。用此法保种培养的单胞藻饵料,分别在140m^2育苗水体中育出三倍体太平洋牡蛎苗种3000多万粒和加拿大海湾扇贝苗种2000多万粒。设想用此法驯化胞藻耐高温、低温及其它恶劣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底栖硅藻是许多海产动物及其幼体直接或间接的饵料,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底栖硅藻在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育苗效果很好,但供应有限。目前在生产上普  相似文献   

16.
小球藻为绿藻门、绿球藻目、小球藻科类单细胞浮游植物,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10~35℃、盐度5~45以及光照3000~10000勒克斯内均可繁殖。传统的小球藻培养是在专门的饵料室,严格遵循保种、接种、扩种和生产性培养的程序,保证了小球藻的纯种生产,避免了原生动物等有害生物的干扰。然而,小球藻  相似文献   

17.
底栖硅藻大面积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栖硅藻是从鲍上足分化匍匐幼体附着变态到长至壳长达3-5mm的稚鲍所必需的饵料。底栖硅藻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鲍苗培育的成活率。因此培养足量的优质底栖硅藻是鲍人工育苗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重点围绕高密度、优质底栖硅藻规模化培养技术进行探讨,总结了一套底栖硅藻大面积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摄食底栖硅藻和几种浮游单细胞藻的菲律宾蛤仔稚贝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结果表明,稚贝不论是摄食底栖硅藻还是摄食浮游单细胞藻都能正常生长,只是摄食不同种类的饵料生长速度不同而已,其中以摄食底栖硅藻和角毛藻、湛江叉鞭藻和角毛藻的混合投喂效果最佳。稚贝摄食这些饵料,不但生长快(分别为33.7微米/日和29.2微米/日),而且存活率高(80%左右)。除要注意选择适宜的饵料种类外,饵料的投放密度也不可勿视。在稚贝的培养中,所投饵料的适宜密度应控制在2.5—5万个,毫升(混合饵料各一半)。本文还论述了底栖硅藻和冷冻扁藻混合投喂也能获得较满意结果,但比上述最佳的混合饵料的效果差。  相似文献   

19.
正(2)浮游植物优势种分析。扇贝保苗池浮游植物优势度种类较少,但并未出现绝对优势种(≥0.10)。在保苗前期(4月2-13日),来自海水的中肋骨条藻占据主要优势,此时水温等条件适宜其生长,使其大量繁殖。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强的改变,硅藻的光合速率受到抑制,导致其繁殖速率降低,再加上后期定期向扇贝保苗池中投入大量浮游植物饵料,优势种发生更迭,以饵料中的小球藻、单鞭金藻以及等鞭金藻为主要优势种。  相似文献   

20.
<正>小球藻光合作用非常强,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繁殖能力强,在增殖中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在水产养殖中,小球藻既可以作为初级生产者,为养殖水体提供氧气,又是饵料资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各种鱼类天然的开口饵料和滤食性鱼类的直接饵料。小球藻可以有效地利用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机物,从而改善水体生态环境,还可以抑制蓝藻、裸藻、甲藻等有害藻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