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阿克苏地区天然草原中主要豆科牧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饲用特性进行了阐述。豆科牧草是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放牧家畜饲料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又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为豆科牧草,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高于禾本科牧草。动物所需的氨基酸、消化能、代谢能均优于其他科牧草。豆科牧草根系发达,有根瘤可以改良土壤。根系发达,茎叶繁茂,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是保水固土的良好植物。其花量大,蜜源丰富,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相似文献   

3.
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新疆重要的饲草。由于它有良好的土壤改良作用,在作物轮作中用于牧草田、绿肥田等,新疆种植多种豆科牧草中,有些牧草(如紫花苜蓿)是最古老的牧草种植区,有些牧草在新疆又是起源地之一,并由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其中某些种类栽培历史久远,故类型十分丰富。新疆豆科植物有47属、400种,4个亚种,20个变种。  相似文献   

4.
红豆草的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01,10(4):41-42
红豆草是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 ,它具有适应性广 ,产草量高 ,营养丰富 ,适口性强 ,肥田保土等特性 ,适宜在我省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盆地和环湖地区种植 ,是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豆科牧草的首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5—8克的增产菌,苜蓿和沙打旺等豆科牧草,每亩喷施或拌种可促使株高、产草量、产种量、茎叶比增加;干鲜比下降,牧草品种改善,种籽千粒重和成熟率提高,草地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辽西干旱地区豆科牧草施用增产菌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6.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小朋  董世魁等 《中国草地》2001,23(3):17-21,25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科牧草相当,可以用其代替某些一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率极低,不适合该地种植,多年生抗寒豆科牧草的选育是该地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科牧草相当,可以用其代替某些一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率极低,不适合该地种植,多年生抗寒豆科牧草的选育是该地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8.
豆科牧草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畜饲料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豆科牧草具有改善草地氮素平衡,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及防止水土流失等生物学特性,豆科牧草是草地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首选草种之一,应得到重视。互助县现有天然草场6.913万顷之一,应得到重视。互助县现有天然草场6.913万公顷,近年来,草场退化严重,可食豆科牧草少,据1998年普查,全县有退化草场6.098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80%,其中沙化草场1.8万公顷,鼠虫害发生面积4.835万公顷,毒杂草发生面积4.461万公顷,草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宁夏盐池牧草返青期预测及生产潜力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合理有效的防治对策,进一步发展我区草地畜牧业生产,保持草原生态环境平衡和良性发展、控制水土流失,开发气候资源,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通过探寻宁夏代表性天然牧草(禾本科、豆科)的返青指标,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建立返青期预测回归模型;运用迈阿密模型和Tha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返青期为五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后11~17 d;豆科牧草返青的日期范围为预测日期的前4 d到后6 d;光合生产潜力的温度衰减幅度较小,而水分衰减幅度较大,水分是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牧草返青呈现逐年提早趋势,气候生产潜力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略微增加,符合气温升高、降水略微增加的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域,西北靠内蒙古高原,随着该区气候土壤环境的恶化,林地荒漠化、草原沙化的势头逐步上升。改善生态环境,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和林下种草工程是该区林牧科技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沙打旺作为集保持水土流失、防治林地草地沙化、解决畜禽饲料、改善林地环境为一体的的优良牧草品种,近年来,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逐步引进并不断扩大规模。为更好推广林下种植沙打旺间作技术,我们对林下种植沙打旺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林下规范化间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瓦庆荣 《草业科学》2008,25(3):18-21
石漠化问题加剧了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旱涝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加深了该地区贫困程度,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全面发展的桎梏.恢复喀斯特地区草地植被是解决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后屏障,可以在快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恢复石漠化地区草地植被,要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草地资源的基础上, 与种植优质牧草、发展草地畜牧业相结合, 与推广沼气技术相结合, 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要拓宽投融资渠道, 增加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2.
牧草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可促进农业发展,而且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紫花苜蓿以产草量高,草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但由于部分地区种植面积大,品种单一,种植时间长,引发了牧草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了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对牧草的虫害准确诊断,及早防治(除),是保护牧草、发展畜牧业,乃至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13.
由于牧草种植兼顾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双重效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虽然我国牧草种植已有多年历史,但大面积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品种问题牧草品种繁多,每一种牧草品种的正常生长发育都要有其相适应的生态条件。在品种选择上首先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牧草品种,再从这些品种中选取产草量高,适口性好,饲用价值大的品种。其次在品种选择上要注意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同时选种。因为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元素,而禾本科牧草含…  相似文献   

14.
在牧草种植方面,大部分地区都是单纯种植禾本科牧草或豆科牧草,这样就不能充分地利用草地和空间,也不能延长草地的利用年限,如果将这两种牧草混播,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优点,相互促进,不仅能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延长草地的利用年限,还能改善牧草的营养,提高牧草的适口性,利于调制和青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轻度盐碱地苜蓿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化土地面积96.65万公顷,其中轻度盐碱地面积26.70万公顷,占27.62%,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南部及大庆地区,合理利用这块土地资源,对提高盐碱土地的产出率具有重大意义。生物治理是盐碱草地治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主要是筛选种植适合本区气候特点、耐盐碱能力强的牧草和植物品种,改良盐碱土壤,以达到改良和利用盐碱草地的目的。黑龙江省经多年治理盐碱化草地实践表明,适宜黑龙江省盐碱化草地种植的牧草有10多种,因盐碱化程度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品种[1]。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是高产优质的栽培牧草,同时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作用。紫花苜蓿是中等耐盐碱牧草,在轻度和中度盐碱草地上种植后,可以抑制盐渍化,起到改良草地土壤的作用,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探索苜蓿在轻度盐碱地种植的关键技术、提高轻度盐碱地苜蓿产量,对促进苜蓿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豆科牧草种子硬实率较高,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进行田间播种,牧草种子发芽率较低。由于牧草种子不易采集,如果这样自然种植,既浪费种子又影响田间定苗。本试验用酸热处理豆科牧草种子,再进行田间种植对比观察,收到了出苗早、出苗多的效果,它对确保豆科牧草种子的出苗...  相似文献   

17.
豆科牧草能与根瘤菌共向固氮,但是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数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新垦土地上首次种植豆科牧草,或在同一地块上再次种植同一种豆科牧草或者在过分干旱而酸度又高的地块上种植豆科牧草。都要通过接种根瘤菌来增加根瘤数量,以提高豆科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时,首先要根据牧草的品种确定根瘤菌的种类,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接种方法。接种方法目前在实践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区是辽宁省主要天然草地分布区,也是全省草地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治理任务最繁重的地区.总结多年来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认为在辽西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必须把草地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大凌河是辽西地区的一条主要河流,流经辽宁、内蒙古、河北3省(区)共计20个市县,经义县、凌海市入渤海,全长398km,流域总面积23263km^2,其中朝阳段面积为12949.9km^2,占朝阳市总面积的65.7%。多年来,由于干旱和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到2002年底,朝阳市境内大凌河流域内共有水土流失面积6824.1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2.7%。经过多年的治理,水土流失状况有所控制,但由于干旱少雨,生物措施不很理想,所植树木常因干旱枯死。经过多年实践证实,紫花苜蓿是最优选择,一是可以防风固沙,二是可以保持水土,三是可以产出牧草,有效控制天然和人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包头市石拐区发展牧草种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头市石拐区位于包头市东北部,属于典型的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地荒漠化程度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条件较为恶劣,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该地区农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石拐区发展牧草种植的意义:一是为了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二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如石拐区五当召镇,粮食生产相对不稳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土地经营粗放,收入低,生活贫困。发展牧草种植将彻底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