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氟啶虫胺腈是磺酰亚胺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功能。可经叶、茎、根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目前国内仅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电话:010-85279199)有产品登记。该公司的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登记用于黄瓜防治烟粉虱和用于水稻防治飞虱,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均为50~75克。该公司的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登记用于棉花防治烟粉虱和盲蝽,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分别为75~100克和50~75克。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的22%氟啶虫胺睛悬浮剂,登记用于水稻喷霉防治飞虱,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50~75克。该药作用机理独特,适期足量施用对白背飞虱、灰飞虱、褐飞虱等害虫有良好防效。据有关资料,氟啶虫胺睛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即作用于烟碱类乙酰胆碱受体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功能,具触杀和胃毒作用。药物可经叶、茎、根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在体内传导。适用于防治棉盲蝽、蚜虫、粉虱、飞  相似文献   

3.
在棉田进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棉花烟粉虱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采用50 g/hm~2、75 g/hm~2、100 g/hm~2 3个施用量对棉田烟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 d防效达到70%,药后7 d防效达到90%,药后14 d药效为70%以上,该药剂防治棉花烟粉虱具有速效性和一定的药效持久性。  相似文献   

4.
正问:水稻分蘖末期在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瘟、纹枯病的同时,能否混用多效唑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如能混用,每亩纯药用量多少?答: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用药主要有毒死蜱、丙溴磷、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溴氰虫酰胺、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等。防治稻飞虱的适用药主要有异丙威、仲丁威、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等。防治稻叶瘟的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部分地区反映桃树、西瓜、辣椒上的蚜虫难治,经田间试验示范,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防治蚜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属砜亚胺类杀虫剂,其有效成分氟啶虫胺腈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即作用于烟碱类乙酰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功能。杀虫谱广,  相似文献   

6.
<正>问:旱直播稻田每亩用燕化田胜80毫升加山东绿霸稻万金80毫升,能达到禾阔双除的效果吗?答:微信中所说的"燕化田胜",应为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4%吡嘧·五氟磺可分散油悬浮剂,含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各2%,登记用于水稻直播田茎叶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30~48克,折合每亩用制剂50~80克。微信中所说的"山东绿霸稻万金",应为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20%氰氟草酯乳油,登记用于水稻移栽田茎叶喷雾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一项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可替代吡虫啉防治桃蚜。据介绍,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毒死蜱等三种高残留农药替代及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联合平谷区植保站连续两年采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在桃树露红期、谢花三分之一后分别施药防治桃树蚜虫。两年的  相似文献   

8.
<正>先止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含苯醚甲环唑125克/升、嘧菌酯200克/升,登记用于防治西瓜蔓枯病和炭疽病、香蕉叶斑病、水稻纹枯瘸和稻瘟病。该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97.5~146.25克,折合每亩用制剂20~30毫升;用于防治稻瘟病,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146.25~243.75克,折合每亩用制  相似文献   

9.
<正>为探究不同杀虫剂对甜瓜蚜虫的防治效果,2016年,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开展了6种杀虫剂对甜瓜蚜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甜瓜蚜虫的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天防效达95%以上,可用  相似文献   

10.
<正>有读者来电问:小麦拔节前后用25%戊唑醇防治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每亩用量多少,每亩用50克行吗,是否安全?戊唑醇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的高效药剂,一般每亩用纯药6~10克即可取得理想防效。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的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白粉病,每公顷纯药推荐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水稻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近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市场上推广的19种常用杀虫剂中,适于水稻褐飞虱防治的有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氟啶虫胺腈、毒死蜱、哒嗪硫磷、异丙威共9种。其中,吡蚜酮持效性最佳且对卵之外各虫态活性较好,但速效性最差。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和环氧虫啶等的速效性、持效性均  相似文献   

12.
<正>为筛选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有效药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采用室内和田间药效方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温室白粉虱卵、若虫和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单用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5%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混用对卵和若虫的防效高达  相似文献   

13.
<正>蚜虫是小麦生长期危害严重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冬春温暖和偏干旱气候条件下常偏重发生,具有繁殖快、发生代数多、种群密度大等特点。长期以来主要通过药剂来防治,但长期频繁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局部地区麦蚜对一些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了解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和新烟碱类等常用杀虫剂和新药氟啶虫胺腈对小麦田蚜虫的防效和抗性水平,笔者在山东省小麦主产区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设8个药剂处理,分别每亩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克、20%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对烟粉虱和烟蚜防治具有共同增效作用的桶混药剂组合,采用浸叶法测定鱼藤酮分别与噻虫胺、噻虫啉和噻虫嗪桶混后对烟粉虱和烟蚜的联合毒力,通过共毒系数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桶混组合,然后进行烟粉虱和烟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2组桶混组合对烟粉虱有增效作用和6组桶混组合对烟蚜有增效作用,其中5组桶混组合对烟粉虱和烟蚜具有共同增效作用。当鱼藤酮与噻虫胺按有效成分3:20、14:25和13:25,与噻虫嗪按有效成分63:10和133:1配比时,对烟粉虱和烟蚜同时具有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6%鱼藤酮微乳剂与20%噻虫胺悬浮剂桶混,药后1、3、7、10天对烟粉虱和烟蚜的防治效果分别在70%、90%、92%、88%以上;6%鱼藤酮微乳剂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桶混,药后1、3、7、10天对烟粉虱和烟蚜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4%、86%、91%、90%以上,其速效性优于6%鱼藤酮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持效性优于化学杀虫剂的防治效果。鱼藤酮与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桶混增效作用显著,为烟粉虱和烟蚜的田间农药减量化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为给苹果黄蚜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4.9%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80g/L噻虫啉悬浮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8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48%噻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世科姆公司的禾技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含戊唑醇50%、嘧菌酯25%,登记用于水稻防治纹枯病,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112.5~168.75克,折合每亩用制剂10~15克,折合每亩用戊唑醇纯药5~7.5克、嘧菌酯纯药2.5~3.75克。该药杀菌谱广,内吸性强,持效期长,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良好。嘧菌酯有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戊  相似文献   

17.
正问: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克,加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毫升,另加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克,浸50公斤稻种,效果如何,还需要加别的药吗?浸50公斤种子需加水多少公斤?答:浸50公斤稻种一般需加水60~70公斤,氰烯菌酯用量是正好的,多效唑最好不用,吡蚜酮适当使用也是可以的。为防治干尖线虫病,最好再加杀螟丹纯药15克左右。问:水稻秧苗在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吡嘧磺隆纯药亩用量分别是多少?答:可以分别每亩用吡嘧磺隆纯药1.5克和2克。  相似文献   

18.
<正>问:用1%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亩用量多少?答:阿维菌素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一般每亩用纯药1~2克,折合每亩用1%阿维菌素100~200克。问:每亩用5%甲氨基阿维菌苯甲酸盐30克防治稻纵卷叶螟,药量够不够?答: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一般每亩用纯药0.5~1克。每亩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克,折合每亩用纯药1.5克,适期施药对稻纵卷  相似文献   

19.
<正>问:能否每亩用450克/升咪鲜胺水乳剂40毫升加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10毫升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答:咪鲜胺和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均有较好防效。每亩用450克/升咪鲜胺水乳剂40毫升加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10毫升,折合每亩用咪鲜胺纯药18克、戊唑醇纯药4.3克,适期施用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均有较好防效。问:小麦已齐穗,近期有雨,能否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20.
正为明确隐蔽用药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应用"树干缠绕布带法",测定了25%噻虫嗪SC、50%吡蚜酮WP、40%呋虫胺SP、24%氟啶虫胺腈SC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噻虫嗪SC 100~200倍稀释液、50%吡蚜酮WP 50~100倍稀释液、40%呋虫胺SP 50~100倍稀释液、24%氟啶虫胺腈SC50~100倍稀释液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为84.94%~89.28%,防治效果均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