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黄瓜靶斑病也叫棒孢叶斑病、"黄点病"等,是一种真菌病害。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的不断发展,病情逐年加重,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生产的重要叶部病害,并且可能对番茄等多种蔬菜造成为害。在严重时发病情况下,落叶率可达90%,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发病原因:黄瓜靶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多主棒孢霉菌(图1)引起。多主棒孢霉可以随种子,包括嫁接南瓜种子传播,但更多的是以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滴飞溅传播,在温暖、高湿的条件下引发黄瓜靶斑病。  相似文献   

2.
正香蕉灰纹病又称香蕉暗双孢霉叶斑病,是一种重要的香蕉叶斑病,也是我国香蕉产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可导致香蕉减产30%~50%。发病原因:引发香蕉灰纹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香蕉暗双孢菌(图1),其褐色的分生孢子梗有分隔,无色的短西瓜子状分生孢子单胞或双胞。主要以菌丝在寄主病斑或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主要  相似文献   

3.
<正>黄瓜黑星病是一种检疫性和毁灭性病害,在许多地区呈迅速扩展蔓延之势,危害日趋严重,近年来以温室大棚黄瓜发病较重,危害广泛,难以铲除,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严重田块减产可达50%以上,直至绝产。发病原因:引起黄瓜黑星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瓜疮痂枝孢霉,其分生孢子淡褐色,直立梗单生或丛生,顶部、中部稍有分枝或单枝,单生或串生褐色或橄榄绿色的卵形、不规则形分生孢子(图1),分生孢子单胞、双胞、少数三胞。病菌除主要侵染黄瓜外,还侵染西葫芦、南瓜、冬瓜等。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近年来引种带菌等问题,导致黄瓜炭疽病近年来发生不断趋重,春秋两季均有发生,防治难度较大,对生产影响巨大。发病原因:引起黄瓜炭疽病的是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刺盘孢菌。此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盘(图1),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图2),成为黄瓜炭疽病的初侵染源。图1刺盘孢菌分生孢子盘图2显微镜下刺盘孢菌的孢子和尖端刚毛。  相似文献   

5.
正香蕉褐缘灰斑病是对香蕉危害最重的一种主要叶斑病,一般叶片受害面积在30%左右,严重流行时可达80%以上,病株产量减少,果实品质下降,可导致50%以上的减产损失。发病原因:引发香蕉褐缘灰斑病的病原为香蕉尾孢菌(图1),有性世代为香蕉生球腔菌。其直立或膝状弯曲的分生孢子梗丛生于暗色子座上,无色有分隔的分生孢子呈鼠尾状。香蕉尾孢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6.
<正>枣树腐烂病又称枣树枝枯病,近年来扩大蔓延的趋势已使其上升为枣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常造成新栽幼树大量死亡。枣树受害后,树势衰弱,生长缓慢,结果晚,产量低,暴发的枣园病株率可达70%左右,死亡株率在20%以上,造成枣树大幅度减产托和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枣农管理枣树的积极性。发病原因:引发枣树腐烂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弱寄生真菌壳囊孢菌(图1),其多室、不规则形的分生孢子器生于黑色子座内,香蕉形或腊肠形的分生孢子小而无色。一般以菌丝体或子座在感病树皮内越冬。翌年形成的分生孢子,可通过风雨和昆虫等传播,经伤口侵入后,先在枯枝、死节、干桩、坏死伤口等组织上  相似文献   

7.
<正>姜斑点病又称生姜白星病,是目前逐年加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山东曾报道出现高达100%病株率的情况。姜斑点病一般能造成50%左右的减产,较重地块减产率可达80%以上,严重影响大姜的产量和品质。发病原因:引发姜斑点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姜叶点霉菌(图1),其球形至扁球形的分生孢子器黑褐色,具孔口。椭圆形的单胞分生孢子无色,当孢子成熟后从分生孢子器孔口涌出时,分生孢子团常呈带状或卷须状。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4.番茄晚疫病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上重要病害之一,在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但主要危害保护地番茄。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常减产20%30%,严重时绝收。发病原因:引起番茄晚疫病的病原是鞭毛菌亚门真菌致病疫霉菌(图1),初期无色透明有分隔的菌丝后变褐色,寄生于寄主组  相似文献   

9.
<正>黄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死秧病,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壤传系统性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一般在10%~30%,严重时可达80%~90%,常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发病原因:引起黄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图1),此病菌产生大小两种类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或镰刀形,无色透明,顶细胞圆锥形,有的微呈钩状,基部倒圆锥截形或  相似文献   

10.
<正>黄瓜霜霉病在苗期成株都可受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在适宜的发病条件下,流行速度快,一两周内即可使叶片枯死,减产高达30%~50%,有的地块因此病为害只采1~2次瓜后就提早拉秧,菜农称之为"跑马干"和"干叶子"。发病原因:引起黄瓜霜霉病的致病菌是鞭毛菌亚门专性寄生菌真菌古巴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2.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各菜区都发生。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和大量的烂花、烂果,直接影响产量。发病原因:引起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图1),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里,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形式在病株残体里越冬。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助气流、灌溉水或雨水传播,可通过番茄伤口、花粉和茎基部、花瓣等处侵入。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12.
<正>茶芽枯病于1976年在我国浙江省首次被发现,广泛分布于南方各大茶区,主要为害茶树,使发病芽叶生长受阻,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大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并致品质下降。发病原因:引发茶芽枯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叶点霉属真菌(图1),其球形的埋生分生孢子器壁薄,膜质,成熟时突破表皮外露。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内含1~2个油球。在24℃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苹果花腐病近年来已成为冷凉气候地区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一般可减产30%左右,流行时可导致全园绝产,严重影响产量及果农的经济效益。发病原因:引发苹果花腐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苹果链核盘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苹果核盘菌。菌丝纠结形成黑褐色菌核,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无色、丛生的分生孢子梗可单生念珠状的分生孢子。柠檬形的大型分  相似文献   

14.
<正>枣炭疽病是枣树的重要病害,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相对较重,引起早脱落果,品质降低,严重者失去经济价值。一般可导致25%左右的产量损失,流行年份损失可高达80%。发病原因:引发枣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盘长孢状刺盘孢,其有分枝和隔膜的无色或淡褐色菌丝体在果肉内生长旺盛,疏丝状菌丝细胞组成的分生孢子盘位于表皮下,分生孢子盘上着生无分隔或有1个分隔的黑褐色束状刚毛,短棒状的无色单胞分生孢子梗着生  相似文献   

15.
<正>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风病",与霜霉病、软腐病并称大白菜三大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可造成10%左右的产量损失,部分重发年份可减产30%以上,严重地区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发病原因:白菜病毒病可由线条状的芜青花叶病毒(图1)、球状的黄瓜花叶病毒(CMV、图2)和杆状RNA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图3)等多种病毒引起。这些病毒可在白菜、甘蓝、萝卜等采种植株上越冬,也可在宿根作  相似文献   

16.
<正>茶炭疽病是茶树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各产茶区均有发生。病原菌只能侵染幼嫩叶片,由于病菌的潜育期较长,成叶时才表现症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引发茶炭疽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茶盘长孢(图1),其黑色的圆形分生孢子盘埋生,后期可突破表皮外露。单胞、无色的分生孢子梗丝状,单胞、无色的纺锤形分生孢子两端稍尖,且在两端各具1个油球。茶盘长孢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苹果炭疽病又名苦腐病、晚腐病,在我国辽宁、陕西等省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尤其在黄淮和华北地区发病较重。20世纪60、70年代,主栽的苹果品种发病率普遍在30%左右,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给果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原因:引起苹果炭疽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胶孢炭疽菌(图1)(无性阶段)和子囊菌亚门围小丛壳(有性阶段)。胶孢炭疽菌枕状分生孢子盘埋生寄主表皮之下,无刚毛,成熟后突破表皮。圆柱形分生孢子梗平行排列,分生孢子无色且单胞。围小丛壳子囊孢子无色单胞,自然情况下少见。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苹果树的病残体等部位越冬,也能在梨、  相似文献   

18.
<正>茶轮斑病是茶树的一种常见病害,各大茶区都有分布。发病树表现为生长势衰弱,病叶质脆,容易脱落。发病原因:引发茶轮斑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茶拟盘多毛孢(图1),其埋生的分生孢子盘或突破表皮外露,丛生的分生孢子梗圆柱形,纺锤形的分生孢子有4个隔膜。无色的附属丝基部粗,向上渐细。茶拟盘多毛孢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天在26℃的生长适温和83%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可快速产生分生孢子,并借风雨进  相似文献   

19.
正桃树腐烂病又称桃树干枯病、桃树胴枯病,在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桃树被害后能引起枝条枯死,在大枝和树干形成溃疡病斑,若不及时治疗,会很快造成整株死亡。发病原因:引发桃树腐烂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核果黑腐皮壳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壳囊孢菌(图1)。子囊壳扁球形或球形,子囊纺锤形,其子座上部由细密的浅橄榄色菌丝组成,下部由菌丝组织和寄主组织混合组成,黑色基部由褐色组织包围。子座中有1~6个分生孢子器,每个孢子器1~3室,但有1个共同孔口。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呈香蕉形。核果黑腐皮壳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座在枝干病组织中越冬,也可在支架、支棍树  相似文献   

20.
<正>茶云纹叶枯病是最常见的茶树叶部病害,在全国各茶区广泛分布且普遍发生。茶树患病后,叶片常提早脱落,新梢出现枯死现象,致使树势衰弱,严重时茶园呈现一片枯褐色,幼龄茶树可出现全株枯死。发病原因:引发茶云纹叶枯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山茶炭疽菌(图1),有性态属子囊菌亚门的山茶球腔菌。其生于叶片的表皮下的分生孢子盘在成熟时可突破表皮外露,并释放大量的分生孢子。顶生1个分生孢子的分生孢子梗,间生刚毛。长椭圆形或圆筒形的无色、单胞分生孢子两端圆或略弯,内含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