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近日,巴西可持续农业科学委员会(CCAAS)成员、圣保罗州立大学农业科学学院的教授Ciro Antonio Rosolem称,对巴伊亚和马托格罗索州进行的考察发现,种植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最大可以使杀虫剂使用量减少12倍。Rosolem说,在本次种植季,巴西多个地方扩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主要原因是棉铃虫的大暴发。农民反馈如果不采用转基因技术,几乎无法种植棉花作物。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确实比棉花更多,但与此同时,大豆品种的抗性作用以及其他一些技术也正在失去效用,因此当前种植季应关注棉花作物。预计转基因棉花种植可能达到170万英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是我国第一大经济作物,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8000万亩,占全世界的1/5,居第一位。草害严重威胁棉花安全生产,目前主要靠化学防除。化学防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因素、多参数。笔者试从应用角度的五方面浅谈愚见,以期更好进行棉田草害化学防除。  相似文献   

3.
<正>1在种植品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1品种"多乱杂"的现象较为严重2000年以来,由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引进推广和棉农的种植需求,加之种子市场的开放,我县棉花种植面积较大,成为种子企业推销杂交棉种的主要市场外省众多杂交棉品种也一起蜂涌而来,种子品种数量剧增,目前全县种植的棉花品种60余个,农民不知道该  相似文献   

4.
<正>9月5日孟山都北亚区总裁艾博文在长春开会时说:"我们帮助全球的农民,特别是种植玉米、棉花、大麦的农民,2030年希望使它们的产量翻倍。"孟山都称,将提供先进的种子,不仅要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新疆自治区春耕备耕工作正逐渐由南至北陆续展开。2016年是新疆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春播农作物种植呈"两减五增"态势,粮食、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油料、甜菜、瓜果、蔬菜和其他作物面积增加。这也反映出各地农民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意愿强于往年。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棉铃虫对转基因棉花的抗性管理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吕昭智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干旱区棉花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其环境健康"和"西北转基因棉区生物安全评估及避难所建立"的支持下,于20072010年监测了北疆不同作物景观棉铃虫种群动态,并评估了不同作物种类和不同种植模式对棉铃虫庇护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彤 《种子科技》2019,(2):119-120
机械深松技术在棉花种植中的应用,打破了犁底层,而且改善了土壤,不仅让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而且使土质松软,利于棉花扎根,从土壤中汲取更多的养分,进而提高棉花作物的产量,保证棉花的质量,让农民真正地实现增产、增收。传统种植模式下棉花产量为225 kg/667 m2左右,随着机械深松技术的应用,棉花产量提高到275 kg/667 m2左右,由此可见,机械深松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沙雅县棉花种植机械化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机械深松技术在棉花种植中的实践应用作了论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棣县棉花单产不断增加,尤其是每次棉花良种的更换,促进了棉花单产的大幅度提高.早期的棉花种植,病虫害发生较轻,良种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由于连年种植和生态条件的不断变化,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对棉花良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要有较强的抗性,才能保持其种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种子世界》2012,(9):43-43
由社会发展委员会(CSD)和印度农民组织BKS联合进行了一项研究,题为"印度Bt棉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评价",研究证实由于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印度棉花产量持续增长,小农从中获益颇多,有助于印度变成棉花净出口国。研究结果显示,自2002~2003年引进Bt棉花以来,棉花总产量已增长了9.25%,农民收入跃升近375%。该研究报道称后Bt棉花时代(2002~2009年)与前Bt棉花时代(1996~2001年)相比,农药用量下降了23%,小农从Bt棉花中获得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2月2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召开2018年棉花种植品种推荐会,疆内5家棉花种业公司前来推介。二团27个基层连队180余名职工代表与商家面对面洽谈,全程参与购买棉花品种事宜。随着团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二团放开"五统一"管理模式,彻底废除团场棉种集中采购制和品种选择权,按照"政府搭建平台,部门组织协调,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夏直播棉花在增密、减氮和简化施肥(见花一次性施用)等措施下增密、减氮的适宜范围,2016-2017年在湖北省3个棉花主产区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高密度和低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以及纤维品质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种植密度从7.5万株/hm 2提高至9.0万株/hm 2时,棉株中上部果枝长度在2年中分别变短1.3和1.8cm,中部果枝第一果节长度分别变短0.5和0.6cm,单位面积成铃数增加9.0万/hm 2,生育进程、实收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差异;氮肥用量在135~255kg/hm 2范围内,棉花理论产量、实收产量、纤维品质和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设置的高密度和低氮肥范围内,简化施肥夏直播棉可获得比较稳定的产量和品质。具体而言,湖北省棉花主产区实施这一种植模式时,密度可增至9.0万株/hm 2,氮肥用量可降至135kg/hm 2。  相似文献   

12.
1棉花种子市场发展现状 1.1 棉花生产状况 棉花产业是新疆的主导产业之一,新疆农民的收入中40%~45%来自棉花产业.新疆发展棉花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超过660万hm2耕地中,棉花种植面积超过160万hm2.据统计,2011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超过157万hm2,较2010年增加17万hm2.2010~2011年度新疆棉花总产量为248万t,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和世界棉花总产量的11%,新疆棉花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3.
机采棉主要农艺性状与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棉花适宜机采农艺性状与密度的相关性,明确通过密度塑造适宜机采株型的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K836为试验材料,设计3×10 4、6×10 4和9×10 4株/hm 2 3个密度处理,研究密度对机采棉子棉产量的影响及其与机采棉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密度范围内,棉花株高、果枝长度、果枝第一节位长度、果枝节数、单株果枝数和单株干物质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密度对第一果枝节位和果枝夹角没有显著影响。与低密度(3×10 4株/hm 2)相比,高密度处理(9×10 4株/hm 2)棉花单铃重降低,衣分提高,单株铃数降低,总铃数增加,密度对子棉产量没有显著影响。除第一果枝高度外,株高、第一果枝节位、果枝长度、果枝第一节位长度、果枝节数、果枝夹角、单株果枝数与单株干物质量和单株铃数呈正相关,与单铃重和子棉产量呈负相关,其中果枝长度和单株果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使棉花株高降低,果枝变短,株型更为紧凑,可以通过密度塑造适合机械采收的株型,冀南地区高密度(9×10 4株/hm 2)处理棉花株型符合机采要求。  相似文献   

14.
棉花黄萎病是对棉花品质及产量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棉花黄萎病发病概述出发,分析其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种植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加强植物检疫的方式,研究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策略,以助力农民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造成棉花种子的成熟度较差,发芽率比常年低20%左右,引起了各级农业部门及棉农的高度重视.去年棉花行情较好,籽棉价格在7元/kg左右,高出往年同期价格的75%.为此今年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很高,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因此,在生产上尤其要注意棉花种子发芽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棉花消费大国,棉花是除粮食以外最重要的大宗农产品,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区域,切实保证棉花的产量至关重要,棉花种植面积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影响棉花种植面积的因素非常必要。本文通过运用计量学方法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选择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5个变量分析其对棉花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对棉花种植面积有着积极的影响,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对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起反向作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是国家棉花主产区之一,农民有种棉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省各级科研部门除培育一大批棉花品种外,又从外地引进了一些适宜我省种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通过棉花种植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棉花种植的过程中,棉花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但是从当前的棉花栽培技术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该加强对棉花栽培技术的研究,找到棉花栽培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措施,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主要阐述了棉花栽培技术,以及棉花栽培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我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出苗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推广种植的包衣抗虫棉,大部分农民还是运用常规性的种植方法,结果造成了出苗率低,苗期立枯病和炭疽病危害严重,造成大田缺苗断垄,直接影响了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20.
预期明年印度种植转基因棉的面积将翻番,值该国棉花总产量增产,农民选择更为抗病种子时。截至至2006年年底,印度棉花种植总面积为880万公顷,其中130万种植的是转基因Bt棉。“即将来临的季节,转基因棉将达到320百万公顷左右”,在谈及至2007年九月份的下一个农作物年用于种植转B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