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杰研究团队和法国农科院迪迪埃·勒尔克吕(Didier Lereclus)研究团队经过五年的合作研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杂志上发表了Bt最新研究成果(2014年8月online)。该论文第一作者是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2014届硕博连读研究生邓超博士。传统的观点认为,苏云金芽胞杆菌是在形成芽胞的细胞中产生具有杀虫作用的蛋白晶体,本研究发现一株Bt新菌株LM1212在非芽胞细胞中产生蛋白晶体,晶体和芽胞形成产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巨大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微生物肥料生产菌株——巨大芽胞杆菌1013的发酵产芽孢数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子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和氮源;然后设计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基础培养基中影响发酵产芽胞数各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有显著效应的因素;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主要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糖蜜,最佳氮源豆饼粉和硝酸铵;基础培养基中对产芽孢数有显著效应的因素为糖蜜和豆饼粉,响应面优化后这2个因素的最佳含量为:糖蜜4.17%,豆饼粉1.53%。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巨大芽胞杆菌的发酵产芽胞数为(89.34±3.87)×108 cfu/mL,比基础培养基提高了3.35倍。  相似文献   

3.
芽胞杆菌菌体浓度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快速检测芽胞杆菌的菌液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蜡状芽胞杆菌的菌液浓度,代替传统常规费时费力的生物细胞测定法。本研究以不同pH值下培养的模式菌株蜡状芽胞杆菌为例,通过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pH值菌液的吸光度,分别以水和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并与其对应的菌体浓度进行比较分析。利用生物统计软件DPS分析蜡状芽胞杆菌菌液浓度(Y)与其吸光度(X)(以水为空白对照)之间有着极好的相关性,其测定的吸光度可以作为快速地检测芽胞杆菌菌体浓度的指标。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证明吸光度法可以代替细胞计数法作为芽胞杆菌的菌体浓度生长变化的指标,且此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4.
苏云金芽胞杆菌不同分化发育时期总RNA的有效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8010在LB液体培养基30℃、230r/min下振荡培养,通过生长曲线测定(OD600)和显微镜观察,分别在8、30、39、42h和46h取样得到营养生长期、孢子囊期和裂解期样品来提取总RNA。通过对试剂提取方法的改进,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提取Bt3个不同分化发育时期(营养生长期、孢子囊期和裂解期)的总RNA。提取的总RNA质量很好,可以进行cDNA合成、RT-PCR和转录组学研究等下游实验。  相似文献   

5.
在土壤磷循环相关的生态学系统中,解磷微生物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将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通过磷钼蓝比色法对9株解磷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检测,从中选取3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并按不同的接种量比例两两共培养,测定共培养后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并比较解磷能力。结果表明,在共培养过程中,当将苏云金芽胞杆菌HDBP2与蜡状芽胞杆菌HDBP5以2:1比例混合培养时,混合物解磷能力最强,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可达到90.25μg/mL。为了进一步了解解磷菌解无机磷的能力,同时对苏云金芽胞杆菌HDBP2、蜡状芽胞杆菌HDBP4和HDBP5中可促进细菌溶解利用无机磷的吡咯喹啉醌合成基因(pqqE)进行克隆,进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解磷菌解无机磷的机理。苏云金芽胞杆菌HDBP2与蜡状芽胞杆菌HDBP5共培养有助于提高菌株解磷能力。  相似文献   

6.
Bt棉棉子中Bt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建立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Envirologix试剂盒测定99B、33B棉子仁中Bt蛋白的含量,分别为4376.4ng·g1和4321.7ng·g1;测定系列稀释的棉子仁提取液,Envirologix试剂盒测得的OD450和Agdia试剂盒测得的OD630间的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接近0.99;而Agdia试剂盒测得的系列稀释液的OD630与其Bt蛋白含量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据此,利用Agdia试剂盒测得99B、33B棉子、棉子仁、棉子壳在12个月的贮存过程中Bt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棉子、棉子仁中Bt蛋白含量降低一半,棉子壳中Bt蛋白含量降低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cry2Ac4基因;笔者以含有Bt WB9菌株cry2Ac4基因的质粒pMD2Ac为模板,利用cry2Ac4基因的特异引物对(ET-F/ET-R)扩增获得该基因,进而将cry2Ac4基因与pET-29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从阳性转化子中提取重组表达质粒pET-29a-cry2Ac4,再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后,对诱导表达产物进行了SDS-PAGE检测;cry2Ac4基因编码的约70kD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8.
转Bt基因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BioP8在河北省保定市进行了环境释放及跟踪监测,对其在田间的定殖、扩散、田间防效、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工程菌与土壤中天然芽胞杆菌消长动态关系进行了调查.工程菌BioP8在棉田棉叶和土壤中均能定殖、存活,且消长趋势相近,在施药后第3天BioP8菌密度均达最高值,之后趋于衰减;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说明工程菌BioP8与土壤中天然芽胞杆菌之间不存在相互拮抗作用;BioP8对棉田中的天敌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BioP8防治区的益害比最高为3.921,比化防区最高益害比高45.2%.工程菌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有一定的影响,BioP8防治区的节肢动物个体总量介于化防区和空白对照区的个体总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为微生物菌剂研发及生产提供参考。利用小菜蛾高毒力苏云金芽孢杆菌株Bt.DBW902,构建最佳发酵条件,探索Bt粉剂制备工艺。以活菌数、活芽孢数和晶体蛋白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菌株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添加各种不同浓度梯度矿物填料制备Bt粉剂初型,测定粉剂特性。研究结果表明:Bt.DBW902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种子液菌龄10 h,摇床转速200 r/min,初始p H 7.0~7.5,温度30℃,发酵时间48 h。该条件下活菌数达到2.99×109CFU/m L,活芽孢数达到8.88×108CFU/m L,晶体蛋白含量可达到20.0 mg/m L。Bt粉剂初型中,人造沸石对Bt粉剂保护作用最佳,添加比例为1.0%~3.0%时,Bt.DBW902对小菜蛾毒杀活性最强。本研究优化了Bt.DBW902发酵条件并获得了高毒力Bt粉剂初型,为Bt粉剂研发及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以枯草芽胞杆菌262XY2x为目标菌,通过单因素分析与正交组合试验,筛选其固体发酵基质,优化发酵条件,并对其进行防病促生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262XY2x固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1.
新型vip3Aa基因的克隆与杀虫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基因资源,以从黑龙江省分离的100株苏云金芽胞杆菌进行PCR vip3类基因鉴定,对vip3类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测定,为vip基因储备奠定基础。利用vip3类通用引物进行基因鉴定并进行全长基因克隆表达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B73经Blast对比后发现含有vip3Aa类基因,克隆基因全长序列为2370 bp,编码78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88 kD,并在国际基因库GenBank中登记,其登录号为JQ228436,由Bt δ-内毒素基因国际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vip3Aa46。构建原核表达系统,并进行杀虫活性的测定。vip3Aa46甜菜夜蛾LC50 4.02 μg/g,棉铃虫LC50 387.72 μg/g。生测结果表明,vip3Aa46表达可溶性蛋白对甜菜夜蛾幼虫具有高毒力;对棉铃虫幼虫具有一定毒力。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花生绿色发展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成功举办。本次展示中花生害虫绿色防控采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高效生物杀虫剂研发2017YFD0201200)首席、该所张杰研究员团队研制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t)工程菌G033A。该产品于2007年5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是国内获批农药登记的第一  相似文献   

13.
棉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Bt基因及其蛋白的残留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16个多年种植Bt棉花的田块抽取土壤样本。采用PCR和ELISA方法测定了土壤试样中Bt基因序列片段和杀虫蛋白的残留和累积效应。结果表明,以土壤总DNA为模板不能扩增出棉花内标准基因和cry1A基因预期大小片段。连续种植Bt 棉花可以在土壤中低剂量残留Bt杀虫蛋白,但不会导致Bt毒蛋白在土壤中累积。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及其F1代Bt蛋白的时空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抗虫水稻恢复系9311(Bt)及其杂交种F1(Bt)为研究材料,以非转基因的9311为阴性对照,利用ELISA方法研究9311(Bt)及F1(Bt)各生育时期可溶性总蛋白和Bt蛋白的时空变化规律,为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没有引起水稻组织中可溶性总蛋白含量的明显变化;9311(Bt)的Bt蛋白表达量在整个生长周期的各个部位均高于相应的F1(Bt)植株;同一植株不同组织器官中Bt蛋白表达量为:叶片跃胚乳跃颖壳及茎秆跃根;同一植株不同发育期叶片Bt蛋白的测定结果整体表现为:营养生长阶段跃生殖生长阶段跃成熟衰老阶段。研究结果为转Bt基因抗虫水稻适宜检测时期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cry2Ac4基因;笔者以含有Bt WB9菌株cry2Ac4基因的质粒pMD2Ac为模板,利用cry2Ac4基因的特异引物对(ET-F/ET-R)扩增获得该基因,进而将cry2Ac4基因与pET-29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从阳性转化子中提取重组表达质粒pET-29a-cry2Ac4,再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后,对诱导表达产物进行了SDS-PAGE检测;cry2Ac4基因编码的约70kD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6.
<正>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以枯草芽胞杆菌262XY2x为目标菌,通过单因素分析与正交组合试验,筛选其固体发酵基质,优化发酵条件,并对其进行防病促生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262XY2x固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36.4%、稻壳粉31.8%、玉米面18.2%、豆粕13.6%、乳糖1.0%、尿素1.1%和Zn SO40.11%;最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棉Bt毒蛋白表达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0,自引:14,他引:30  
采用抗体夹心ELISA技术,对转Bt基因抗虫棉植株中Bt毒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Bt基因在所有检测到的器官中均有表达,但是不同器官中的Bt毒蛋白含量明显不同.在苗期全展功能叶中Bt毒蛋白含量最高,根、茎和叶柄中Bt毒蛋白含量较低;在花铃期当日开花的子房中Bt毒蛋白含量较高,雌雄蕊中Bt毒蛋白较低,花瓣及苞叶Bt毒蛋白含量最低.表明Bt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不同生育期的功能叶中Bt毒蛋白含量差异显著,Bt毒蛋白含量在苗期叶片中最高,蕾期次之,花铃期最低.随着棉花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Bt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强度逐渐减弱.Bt基因在棉花体内的表达随着器官的不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表现出时空动态变化.这可能是人们所观察到的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性呈时空动态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疆北部地区转Bt基因棉外源杀虫蛋白表达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新疆北部地区转Bt基因棉外源杀虫蛋白时空表达规律,2009年和2010年以中棉所43、GK62、GK19和sGK321等4个转Bt基因抗虫棉为试验材料,利用ELISA技术对其不同器官的Bt杀虫蛋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年度间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品种Bt 杀虫蛋白时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2年的Bt杀虫蛋白表达量不同,有些品种年度间差异明显;Bt杀虫蛋白含量因棉花器官的不同和棉花生育期的变化差异较大。各品种中Bt杀虫蛋白含量随棉花生育期的推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以子叶期的子叶中的含量最高,子叶期、3叶期和7叶期的顶叶中的Bt杀虫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现蕾期、开花期、结铃期和吐絮期的顶叶、蕾、花瓣和幼铃;棉蕾在现蕾期的Bt杀虫蛋白含量高于开花期和结铃期;花瓣在开花期的Bt杀虫蛋白含量高于结铃期。在现蕾期,顶叶中的Bt杀虫蛋白高于棉蕾;在开花期,棉蕾中的Bt杀虫蛋白含量高于顶叶,后者又高于花瓣;在结铃期,嫩叶与棉蕾中的Bt杀虫蛋白含量高于花瓣与幼铃。研究结果说明转Bt基因棉花Bt杀虫蛋白的表达水平受棉花器官种类、棉花生育期、棉花品种和种植年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棉铃虫对Bt杀虫蛋白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Bt可湿性粉剂标样和含单一Bt杀虫蛋白CryⅠA(c)的MVPⅡ水剂,研究改进了棉铃虫对Bt杀虫蛋白的抗性测定方法.1996~1998年进行华北地区棉铃虫对Bt制剂的抗性监测,结果表明,河北省邱县、冀州市、山东省高密市、河南省西华县棉铃虫与敏感种群相比的抗性指数(RR)为1.3~5.3倍;用诊断剂量法测定,只在1998年检测到山东高密棉铃虫的抗性个体频率为0.9%,其余均为0.1998年测定棉铃虫对CryⅠA(c)敏感性,与室内种群相比,河北邱县、冀州和山东高密棉铃虫种群对CryⅠA(c)的相对RR值分别为4.9、3.9和3.8倍,对Bt粉剂的相对抗性指数(RR)分别为1.1、1.4和1.6倍;用转Bt基因棉叶直接测定,田间棉铃虫的死亡率降低,表明用CryⅠA(c)进行测定与用转Bt基因棉叶直接测定结果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正香蕉炭疽病是香蕉贮运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危害严重。为评价短芽胞杆菌菌株FJAT-17214和FJAT-10657的抗菌活性,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采用抑菌圈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菌株FJAT-17214和FJAT-10657的拮抗活性进行了测定,采用香蕉果实回接法,测定了这2株菌对香蕉采后炭疽病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根据菌株FJAT-17214和FJAT-10657的形态观察、特异性鉴定和16S r 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