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影响市区樟树黄化病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合肥市区樟树黄化病与立地条件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不同程度的病株叶片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树黄化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是pH值过高导致土壤中的有效铁不能被根系吸收;其他原因如地表水泥覆盖过度、土壤密度过大、污染严重、土壤营养条件不良等因素构成.在土壤矿质元素中,黄化程度与速效K、B、Cu、Zn的含量呈正相关;与有机质、有效Fe、速效N、速效P、Mn等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在樟树叶片营养元素中,速效N、Zn、Fe和Mn含量随着黄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S、Ca、B和Cu的含量随着病害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1 a的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pH值(2.5、4.0、5.6)的模拟酸雨溶液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2年生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模拟酸雨胁迫后樟树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和叶绿素含量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其值都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升高,pH 4.0时处理值达到最大,表明樟树在pH 4.0处理条件下,可以更好的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了光合电子传递能力,进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樟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池柏(池杉)苗期(1—3年生)在土壤条件不适应时,植株叶部自上而下发黄,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这种现象称为黄化现象。黄化现象严重地影响苗期生长,有些地区更因黄化严重,虽多次引种,未能成功。(一)苗期黄化现象调查1974年5—10月,先后对盐城、射阳、南通、江都、六合、丹阳、太仓、溧阳、宜兴等地进行了黄化现象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黄化程度、生长情况、土壤PH值等。对重碱地区测定了土壤的总盐量。为便于群体黄化程度的比较鉴定,调查中将黄化程度分为五级评定,其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池杉黄化的情况调查我省丘陵和平原湖区都有池杉的栽植,但都有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我们于1974年9~10月,先后在宜昌、潜江、洪湖、江陵、东西湖农场进行了池杉黄化情况调查。这些地区的土壤、母质、水分状况不同,池杉黄化程度也不一样。调查结果是:①池杉的黄化程度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凡石灰性土壤PH值为7—8时,苗木都有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PH下降到5—6时,苗木生长正常,无黄化现象。PH5的一年生苗平均高、根径大于PH8的一倍或更多。②石灰性冲积土地区,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或施沟(湖)泥的地方,即使是石灰性冲积土,PH较高,黄化程度很轻或无黄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模拟酸雨对樟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樟树进行处理,研究酸雨对樟树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酸雨处理的樟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12:00表现“光合午休.”(2)模拟酸雨处理的樟树“午休”表现更加明显,“午休”时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增大,模拟酸雨降低了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幅.(3)pH 3.0、pH 4.0的模拟酸雨增大了樟树日均净光合速率.(4)3种酸雨均降低了樟树气孔导度最小值,而pH 3.0、pH 4.0的酸液增大了其气孔导度最大值、日变幅.(5)3种酸液均增高了樟树气孔限制值的最小值,降低了其气孔限制值的最大值和日变幅.(6)3种模拟酸雨均增大了樟树胞间CO2浓度最小值,而pH 4.0酸雨增大了其胞间CO2浓度最大值和日变幅.  相似文献   

6.
土壤pH对蓝莓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高丛蓝莓薄雾(Misty)为试验材料,用H2SO4、Al2(SO4)3和NaOH溶液浇淋(处理)盆栽蓝莓的土壤,以调节土壤pH值,测定蓝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土壤pH值降低,蓝莓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升高。其中以pH 4.5的处理蓝莓叶绿素含量最高,植株生长势最好;pH 8.5的处理光合强度与生长势均最低。因此,南高丛薄雾蓝莓适合栽培的酸性土壤p H值范围为4.5~5.5,而碱性土壤则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限毛竹-灵芝复合系统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以不同年限(0 a、1 a和2 a)毛竹—灵芝复合系统为对象,对比分析灵芝不同种植年限的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等17个土壤质量指标的差异,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旨在为毛竹林下种植灵芝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灵芝种植年限的延长,毛竹林土壤含水率、孔隙度和通气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容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升高,有利于缓解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且种植2 a显著高于0 a (P<0.05)。综合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酶活性等指标,毛竹林下种植灵芝后,其土壤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未种植的毛竹林地,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升高,说明灵芝种植有利于提高毛竹林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化对‘赤霞珠’葡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情况,为了解黄化对酿酒葡萄的伤害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出现黄化现象的‘赤霞珠’葡萄植株为材料,分析Ⅰ、Ⅱ、Ⅲ、Ⅳ级黄化等级葡萄叶片的光合色素、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赤霞珠’葡萄因受土壤高pH值、低养分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叶片黄化现象;与正常植株(CK)相比,黄化等级分别为Ⅰ、Ⅱ、Ⅲ、Ⅳ级的葡萄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分别降低了63.91%、70.43%、73.91%、76.52%,而黄化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在色素组成中的比例有所增高;叶片黄化迫使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显著降低,Ⅳ级黄化叶片的P_n较对照显著下降85.08%;黄化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曲线出现明显K点(300μs),ΔV_t和ΔW_t曲线上在100 ms处均出现了明显的凹峰;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结构性能指标(PI_(ABS))、原初光化学产额(ψ_o)、用于电子传递量子比率(φ_(Eo))等参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最小荧光强度(F_o)、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ABS/RC)等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其PSⅡ潜在的光化学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量子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光合色素的减少,致使葡萄植株叶片黄化,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叶片受到光抑制与光氧化,致使植株的代谢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9.
以40a生板栗林地及同一沟谷、相同背景条件下其他阔叶杂树林地土壤和3a生板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0a生板栗林地、3a生板栗林地土壤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40a生板栗林地70cm以上土壤pH值小于7,呈弱酸性至中性,而相同背景条件下其他阔叶杂树林地土壤pH值大于7,呈弱碱性;3a生板栗树距幼树主干很小时(0.05m),土壤pH值随距幼树主干距离的增加而陡然增加;随着板栗树龄的增大,土壤pH值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因种植板栗树而使土壤pH值变低,板栗林地土壤pH值的变化可能是受到了板栗根系、根际微生物等的影响;可将阳泉郊区主要土壤类型划分为适宜(母岩为紫色砂页岩的砂页岩类褐土性土)、一般适宜(基岩为黄色砂页岩的沟淤褐土性土和母岩为黄色砂页岩的砂页岩类褐土性土)、低度适宜(母岩为黄色砂页岩的薄层砂页岩类中性粗骨土)和不适宜(黄土质褐土性土)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0.
4种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沙市城乡交错带4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下不同层次土壤的理化性质及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自上而下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明显;土壤pH、有机质及各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杉木林的土壤肥力状况最好,樟树林较差;不同林分下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的变化规律,杉木林酶活性最高,枫香林酶活性最低;各林分土壤酶活性的高低与土壤容重、含水率没有相关性,土壤磷酸酶、脱氢酶、纤维素酶活性与pH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中5种酶的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香樟不同种源耐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法将来自不同土壤pH值的香樟种源种子播种苗种植在同一碱性介质(pH8.1)中进行耐碱性筛选比较,分别测定了各种源香樟苗的株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及有效铁含量5项形态及生理指标,在此基础上对5种源香樟的耐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香樟是合肥市区栽植最多的行道树,但近年来黄化病发生普遍且严重,成为园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该病采用3种不同的试剂注射滴灌,结果表明:3种试剂处理对香樟的落叶与发芽时间、叶面积、新梢长度、叶绿素含量等都有明显增加,尤其试剂3[1.2%FeSO4和0.8%CO(NH2)2]防治后生长增幅最大,复绿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发芽时间提前24d、落叶时间推迟16d;新梢生长增幅230.77%;叶长及叶宽增长率分别为21.81%和31.2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130.65%。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樟树、阴香、厚壳桂、刨花润楠、闽楠5个樟科树种进行育苗技术的初步探讨。通过几年的试验表明,阴香发芽率最高,为91%,其次是樟树88%,再次是刨花润楠80%。小苗生长最快是樟树,年增高65.5cm,其次为阴香53.4cm,最慢是厚壳桂年增高30cm。5个树种的袋苗高30~50cm时,均可造林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4.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美景度法对梅州市梅县区景观林带进行综合性评价和美景度评价,结果表明:(1)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配置模式的景观效果整齐,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樟树配置模式的花色丰富,综合评价较好;山杜英、鸡冠刺桐、美丽异木棉、樟树配置模式的郁闭度低,山杜英、鸡冠刺桐、美丽异木棉配置模式的层次性差,综合评价较差.(2)山杜英、鸡冠刺桐、美丽异木棉和山杜英、深山含笑、樟树配置模式,较受大众喜爱,美景度评价较好;山杜英、鸡冠刺桐、美丽异木棉、樟树和鸡冠刺桐、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樟树配置模式,大众喜爱程度低,美景度评价较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月至8月,在湖南省植物园用树脂芯原位测定法,比较了樟树和马尾松群落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结果表明:培养前2种群落土壤中无机氮差异显著(P0.05),呈现马尾松樟树的规律,其中NH4+-N分别占群落土壤无机氮的98.2%和93.69%,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经过14、28和42 d的培养,樟树和马尾松群落土壤中NH4+-N和NO3--N含量均发生显著的变化(P0.01),NH4+-N的含量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NO3--N含量则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樟树群落为上升,马尾松群落为先下降后上升;樟树群落净氮矿化量为-(33.82±3.48)、-(16.81±5.90)和(29.14±4.41)mg.kg-1,马尾松群落为-(59.93±3.48)、-33.17和-13.11 mg.kg-1。  相似文献   

16.
东江流域阔叶混交幼林林地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枫香 樟树、楠木 尖叶杜英、椆木 海南红豆、格木 海南红豆、火力楠 阴香、樟树 马占相思、枫香 米者排 降香黄檀等阔叶混交幼林林地的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林2年后不同混交林地的pH值均有所下降,而土壤的有机质、全N、有效N和有效P含量呈现增长趋势;全P、全K和有效K含量在一些混交林地增加,在另一些混交林地下降。大多数混交林对P和K的需求量大,造成土壤全P和K含量的减少,需要施P肥和K肥以促进林木生长。有机质与全N、有效N、有效P,全N与有效N,全K与有效K均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樟树林地和无林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对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PAHs主要积累在0~30 cm的表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明显减少,各土层中以高环的PAHs组分为主,PAHs主要源于燃烧源;樟树林地土壤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无林地,无林地表土层中PAHs含量是樟树林地表土层的1.1倍;对两种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得知樟树林地土壤PAHs超标5种,无林地土壤不仅超标8种,且超标倍数明显大于樟树林地,樟树林地土壤的PAHs污染程度小于无林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樟树福建柏混交林40个样圆的调查,以樟树为对象木,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分析樟树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樟树的种间竞争强度大于种内竞争强度,并且竞争强度随对象木径级的增大逐渐减小.当对象木径级≥23 cm时竞争强度变化较小,径级在14~17时受到的种间竞争强度最大.樟树种内、种间、林分的竞争强度符合幂函数CI =AD-R的关系,用此模型拟合各径级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效果良好,可对不同径级的樟树所受的竞争强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首先选用生长适宜性指标、抗逆性指标、生态功能指标作为控制层,生长周期、更新能力、生长速度、抗旱性、抗寒性、耐瘠薄性、冠层疏透性和根系特性等8个因子作指标层,用层次分析法对柏木、马尾松、桤木和香樟等20个供选树种进行模型选择,然后对得分较高的树种分别在川中丘陵区的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中进行改造后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模型筛选出适宜川中丘陵区的乔木树种分别为麻栎、栓皮栎,刺槐,桤木,喜树,香椿,马尾松、香樟、柏木9个,灌木树种为马桑,黄荆,火棘3个。(2)从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状况分析,香樟、桤木、喜树、窄冠刺槐、香椿均可用于在柏木纯林中补植,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以补植香椿为宜,立地条件差的林分中以补植窄冠刺槐为宜。马尾松纯林中应补植香樟和栓皮栎,但补植香樟时应选择土层较厚,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林分。补植的苗木以2a生大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