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焉耆马是我国地方良种之一,产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焉耆盆地及和静县天山山区。两地毗邻而生态环境不同,遂形成品种内两大生态类群;天山山区产马称“大山马”,焉耆盆地产马称“和硕马”。50年代曾有大山马迁入盆地,经风土驯化在盆地繁育,又形成一新的类群:盆地繁育的大山马。以往有关焉耆马的文献报导,谨述及前二类型且体质外形略异,从未提及第三类群,且对焉耆马产区两种生态环境的差异及  相似文献   

2.
“天麻散”是山西省榆次中兽医裴耀卿治疗骡、马外感不吃草症的经验良方,疗效极为良好。在1962年中我院应用“天麻散”共治马、骡外感不吃草症17头,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三个典型病例报导如下:病例一:灤平平房公社于营大队红色八口(?)马,该马于1962年3月发病,主要病状:净吃草叶,吃草不香。经灤平镇公社兽医院多次治疗,病势不但没有好转,患畜逐渐消瘦下去,而且右眼因灌热药太多,引起了火矇,一病未除,又添一患。10月25日来我院诊治,经我院详细检查:消化,呼吸,  相似文献   

3.
宾县马梨形虫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只报导我省西部草原地区存在马梨形虫病,哈尔滨以东地区的马匹梨形虫病至今尚无报导,现将宾县的马梨形虫病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过去针对马便秘症的发病原因制定的治疗原则是:“静、通、补、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本人感到这一原则在治疗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在二十多年的临床观察中。认为马便秘症的发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匹长期缺盐、缺钙、缺水所致。为此本人在治疗马便秘症时将原治疗原则改为:“静、补、通、护”。即将“补”字提前到第二位上。“补”和“通”并重。这里强调的“补”,一是给药时间顺序,二是重要程度。这是消除马便秘症的根本措施。这里所阐述的“补”字并不是说“静、通、护”不重要,而是根据过去有些过于强调“通”,为了“通”  相似文献   

5.
马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流行性感冒(简称马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呼吸道卡他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有发生马流感的报导。Jacguet A等(1987)报导,法国1979、1983、1985年马流感大流行,分离到流感病毒。Nerome K报导(1987)由美国、巴西、日本、英国、罗马尼亚、瑞典、瑞士等国获得17株马流感病毒株。Uppal·P·K等报导(1987)印度1987年1月发生马流感,经病毒分离证实为A/马—2型流感病毒。据殷震等(1987)资料,马甲1型流感发生于瑞  相似文献   

6.
“肿瘤制剂”是根据鸡支原体制剂原理制备而成,用马立克氏纯化处理强毒株以不接种任何疫苗鸡制备的血清制品,其有效成份是干拢素或单克隆抗体;马立克氏强毒株培养物经乙醚处理及高温差多次冻溶而制备成的裂解自溶物,并与其它药品混合后加入佐剂而制成。有关治疗方法国外已有报导,我们对此做了探讨。染症时,证明用“肿瘤制剂”于鸡马立克氏病的治疗已初步观察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我省是全国重要养马基地之一,养马历史悠久,大通马、河曲马享有盛名,广销西北、中原地区。解放初,我省仅有马18.7万匹,1975年发展到41.9万匹。当时,“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国内出现了“下马风”,我省养马业也受到了波及,马匹滞销,1978年马数又猛增到46.6万匹。在全省各类牲畜数量同时发展的情况下,有人片面认为马数上升,造成草原紧张,“农业机械化了,国家不要马了”、“马是铡草机”、“农民养不起”等等,有关方面听之任之,基层单位采取了限制措施,养马生产遭到摧残,群众和国家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8.
三十烷醇对猪的增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三十烷醇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农作物,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已有大量的试验报导。但是,未见三十烷醇应用于动物的公开报导。1981年,我们对马的炎性疾病应用三十烷醇进行探索性治疗,均表现病程缩短、康复提前的趋势。应用于僵猪和瘦弱病猪,也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这些现象引起我们的兴趣。如果将三十烷醇作为一种外源性“动物生长调节剂”,通过肌注,直接补充到猪体内,是否能够影响动物机体的代谢过程,促进体细胞的增殖和成熟,起到调节生长,促进增重的作用?为此,我们于1982.9.7—11.6日在黑龙江省五八七农场进行了为期60天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以合霉素治疗马急性胃肠炎三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2年4月,我们对1例难产患马在野外用针麻作剖腹产手术,获得成功,报导于下: 畜主:李钻成住址:黔西县天坪公社丰收四队畜别:马 3岁第一胎主诉:该马两岁多在坡上放牧时受孕,预产期已到,3月29日有努责起卧的表现,3月30日出现明显努责,阴户内流出羊水,即请来公社兽医,多方助产无效,4月1日求医。  相似文献   

11.
<正> 青霉素过敏反应,牛、马、猪等动物均有报导,但家免青霉素过敏反应很少报导。浙江三门县珠岙乡坎头村专业户陈勇团,在85年五月一日将一只产后仅10天的杂交毛用兔来畜牧兽医联站门诊。主诉:精神较差,食欲减退已数日,在4月30日开始停食,拒绝哺乳。检查:眼结膜潮红,精神萎顿,乳房有  相似文献   

12.
一直认为马盲肠破裂是由阻塞而引起,而母马则是分娩的并发症。可是,直到最近报导表明与其它类型的肠道事故相比马盲肠肠破裂的发生率则相当低。Haynes(1980)报导一例经麻醉作常规喉手术时发生的医源性的马盲肠破裂。1982年,Huskamp报导由于腹痛而经受手术的790匹马中,有5例盲肠破裂(0.6%)。  相似文献   

13.
“马趴窝病”是孕马在产驹前后常发的一种疾病,它对马匹的繁殖和使役危害甚大。对本病的研究报导多为临床治疗方面的探索,而发病机理方面的报道甚少,仅我校病理组倪汝选于1974年发表了“趴窝病、骨软症和非趴窝病马各2匹的病理  相似文献   

14.
1927年,Aschheim等报导,最后一次月经后35天,即大约妊娠后21天,孕妇尿中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存在,这个发现导致了应用激素作为早期妊娠诊断的开始。1930年,Cole和Hrt报导,妊娠后37-42天,母马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CE),这个发现也成为应用激素作为家畜早期妊娠诊断的开始。但是应用“妊娠”促性腺激素或胎盘蛋白质作为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仅限于马,而且实用价值不大,于是孕酮便成为早期妊娠诊断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牧业通讯》2006,(5):67-67
有着2000多年养马历史的山丹马场,在保留“山丹马”这一优良品种的同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培育出了“阿丹马”,“英丹马”,“顿丹马”3个在速度,体格等方面都优于“山丹马”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马人参之谜     
广西鹿寨县牛渡48村大石山区常年四季生长着一种奇妙的野生植物(学名尚不知),一些人称之为“马人参”,也有一些人称为之“肥牛藤”。马牛羊吃了它,能长膘育肥,抗免疾病。放养的马牛羊最喜爱食这种野生植物,所以有人说:“千藤万草,比不上马人参喂马牛羊好。” “马人参”喜铺生于阴湿的岩石上,常年生长,茎为藤状,手指般粗大,形似石菖蒲之块茎,互生,叶形、色泽酷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文献记载:“溶血性黄疸”发生于传染性贫血、马紫癜病、血红素血症、焦虫病、纳脱原虫病、肋膜炎、肺坏疸、溶血性毒物及各种中毒等。又据苏联兽医杂志记载:流行性淋巴管炎患马以另一同病患马血液治疗,7匹患马中发生中毒死亡1匹,本文所述的“溶血性黄疸”就发生在流行性淋巴管炎以患马血液治疗的一组马群中,该杂志  相似文献   

18.
管理寓言     
放弃安逸有一天,一头猪到马厩里去看他的好朋友老马,并且准备留在那里过夜。天黑了,该睡觉了,猪钻进了一个草堆,躺得舒舒服服的。但是,过了很久,马还站在那儿不动。猪问马为什么还不睡。马回答说,自己这样站着就算已经开始睡觉了。猪觉得很奇怪,这说:“站着怎么能睡呢,这样是一点也不安逸的。”马回答说:“安逸,这是你的习惯。作为马,我们习惯的就是奔驰。所以,即使是在睡觉的时侯,我们也随时准备奔驰。”管理启示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选择安逸还是“准备奔驰”,一开始就至关重要。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企业,只能够停留在最初的阶段,不仅不会有大…  相似文献   

19.
母畜剖腹产术后,再妊娠产仔的报导不多见,而在马的异常分娩用剖腹产术后能妊娠产驹的报导,未曾见过。铁岭种畜场饲养的阿尔登种母马中有两匹于1960年,1961年两年中分别发生子宫捻转和难产,胎儿均已死亡。经过长时间的整复无效,采取剖腹产术挽救母马,术后母马都存活。一匹于1962年产驹,另一匹于1962年配种妊娠,报导其经过如下:  相似文献   

20.
Nicvles等(1976)报导了马的绒毛结节滑膜炎(villonoduler synovitisi VNS),其特征是掌指关节囊背侧近端有一增生的结节,并继发骨侵蚀。截止目前,此病发生于马的报导,仅限于掌指关节。与人的绒毛结节滑膜炎相似,是滑膜组织比较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