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主推品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河北省主推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河北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对促进河北省玉米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中国主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高河北省玉米生产收益,在保证玉米供给,提高农民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河北省玉米生产收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价格、单产水平、物质与服务费用和土地成本均对玉米生产收益产生影响,并且玉米价格、单产水平对玉米收益产生正向影响,而物质与服务费用、土地成本对玉米产生负向影响,其中,对玉米价格变化和单产水平反映较为敏感。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有利于提高玉米生产收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生产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丰年喂畜、歉年转粮的作用.河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分析该省玉米生产现状,进而提出发展对策,对于提高该省玉米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1998——2007年10年的河北省玉米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情况,阐述了河北省玉米增产潜力和高产技术,明确了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提出了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即加大优质高产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力度、优化区域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河北省玉米生产的便利条件以及玉米育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DEA-SBM模型计算全国各省份玉米生产效率,将河北省与其他省份作比较,结果显示:河北省玉米生产效率存在低效性问题,除农药使用量外,其他投入要素冗余量过大。提高河北省玉米生产效率需进一步优化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和玉米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河北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和产量均约占全国的10%.玉米生产在河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各行政区域玉米生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河北省玉米生产存在播种面积难以增长、单产下降、生产收益下降、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单一等问题.围绕存在问题,应采取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加强育种、改善品种结构、强化区域布局等发展对策,促进河北省玉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2000—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及《全国农产品成本资料汇编》为依据,比较分析了河北、河南及山东3省玉米播种面积、总产、单产的变化特点,并进行了生产状况、综合比较优势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播种面积、单产及总产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河北省玉米规模、效率及综合优势都较高;河北省玉米单位面积总成本投入最小,净收益居于河南、山东之间。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保护耕地面积、优化生产结构、加大科技含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冰  李名威  张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1):221-224
在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河北省玉米产业发展正处于瓶颈期,如何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发展,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以河北省玉米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河北省玉米产业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影响河北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河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河北省玉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是小麦和玉米生产大省,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河南省和山东省,居全国第3位,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均占我国玉米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0%左右;与此同时在棉花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河北省的种植面积仍在500万亩以上,因此,粮食和棉花生产对河北省农业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水利条件的改善及稳定的粮食价格使得河北省的棉区从种植棉花逐步改为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但由于缺少地表水,地下水成为灌溉水的重要来源,从而导致地下  相似文献   

10.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制作了河北省玉米食用需求调查问卷,通过对消费者的实际调查,发现河北省食用玉米生产存在加工企业相对较少、发展落后,加工品种类较少、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正确引导农户企业生产、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等促进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参与式方法评估中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采用参与式方法,对全国5个玉米生态区进行了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并邀请专家以参与式学术研讨的方式对PRA所获得的玉米生产发展限制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对不同生态区的限制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结果表明,干旱是未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也是玉米科研最优先的研究领域。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等是近期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效益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调查了解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基本概况、生产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成本及价格趋势,并提出了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包括:提高玉米单产、推广农业机械化、改善玉米生产条件、规范整顿农资市场、调整种植模式和改进玉米品质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玉米消费需求及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恩  褚庆全  王宏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59-1016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粮企安全中的作用争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显突出。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对玉米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作用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作了探讨,并对玉米消费需求和生产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提出了未来玉米生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玉米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上海玉米的消费与需求状况,指出制约上海玉米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上海玉米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姜丽霞  杨晓强  王晾晾  宫丽娟  李秀芬  王萍  李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38-10539,10553
阐述了农用天气预报内涵,指出农业气象指标、一季稻生产适宜性评价、春玉米生长发育气象适宜程度诊断技术、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是黑龙江省大宗粮食作物农用天气预报关键技术,农业气象指标是农用天气预报的根本依据;一季稻生产适宜性评价和春玉米生长发育气象适宜程度诊断技术是核心技术;业务系统是关键技术的集成及业务应用平台。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文献等分析遴选建立技术指标数据库。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明确了水库和塘坝数量以及生长季降水量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水资源是保证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黑龙江省一季稻生产的优势地区主要集中于哈尔滨大部。基于春玉米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温度、降水及日照的需求,建立玉米各气候因子适宜度模型,分析表明玉米对3个气候因子的适宜性表现为日照>温度>降水,可见水分是限制玉米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利用计算机高级程序编译及集成技术研发的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能够实现玉米和一季稻农用天气预报,系统运行良好,服务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主产省玉米生产效率及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1985—2014年玉米主产省玉米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并对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自1985年以来,玉米全要素生产效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幅度不大,以2006年为拐点,起初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率,而后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陕西等9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处于负增长状态;利用变异系数对玉米主产省玉米生产效率进行σ收敛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生产效率具有σ收敛特征。要想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就应该注重玉米生产的内涵发展,适当缩小玉米种植区域,加快关键技术的推广,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6,自引:8,他引:58  
玉米是全球也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增地减、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玉米栽培学科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此重要历史关头,回顾中国玉米栽培研究历程和科技进展,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表明,经过60年不懈努力,玉米栽培研究的目标已由产量为主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多目标协同发展,研究内容不断拓宽与深入,形成了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玉米栽培科学与技术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玉米栽培研究进入黄金发展期,在栽培理论、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围绕未来玉米生产对科技的需求,依据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仍将是未来玉米栽培研究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今后20年重点研究的方向与任务:一是继续探索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潜力及突破技术途径,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围绕籽粒生产效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为目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质量,增强玉米市场竞争力;适度发展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等,促进玉米生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三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抗逆、减灾、稳产理论和技术研究,实施保护性耕作,实现玉米可持续生产;四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化栽培技术研究,实现玉米精准生产与管理;五是强化栽培学科基础研究,玉米设计栽培,夯实玉米科技研究和生产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玉米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茎秆的有效利用及青贮饲料的产业化发展对解决畜牧养殖业饲草资源严重短缺,加快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保护环境及改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畜牧业概况及发展规划进行综述,概括了玉米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利用途径,并针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形势及畜牧养殖业发展目标,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青贮玉米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气候因子对豫南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豫南地区典型代表性的驻马店市夏玉米主要生育时段近30 a气象资料分析,认为该区热量资源丰富,能基本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波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干旱、洪涝和渍害频发是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光照条件基本能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需要,但仍显不足,尤其灌浆期的光照不足对玉米高产影响较大。光、温、水在该区玉米高产中的限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降水-光照-温度。同时从品种选育与利用、农田基础设施改造、田间管理和种植比例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为促进豫南地区夏玉米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