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荆,是一种多年生深根系杂草,因其具有地上孢子繁殖、地下根茎繁殖特性,有较强的耐药抗生能力,多年来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根治。尤其少耕、免耕技术的应用,轮作换茬以及翻整地作业的减少,使得问荆已成为严重危害农田的难治杂草之一。实践证明,采用单一的药剂防治难以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必须针对其  相似文献   

2.
该文阐述了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对铁线蕨栽培基质进行对比试验情况,结果表明:铁线蕨最适宜的栽培基质是珍珠岩与锯末以比例2:1配制的基质和上水石。介绍了铁线蕨分株繁殖技术,并提出分株繁殖关键技术是选取健康,根茎完整,生长旺盛的植株,保持盆土湿润,在疏光下生长。  相似文献   

3.
问荆属3种药用植物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兆  王芳  谢树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18-6219
研究3种问荆属植物,问荆、林问荆、草问荆的生物量。采用样方法,在研究区域内设置1 m×1 m的样方,采挖后称其干重。结果表明,3种问荆属植物的生物量都主要集中在地上且靠近地面的部分,不同种类生物量在垂直方向的具体分布与其植株的分枝情况等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繁殖蕨菜的繁殖方式有2种,即有性繁殖(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根茎分株繁殖)。在生产上多采用无性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起梦  刘兴剑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71-13572,13576
[目的]研究几种蕨类植物在不同基质中的常规孢子繁殖。[方法]选用4种不同的栽培基质,进行蕨类的常规孢子繁殖试验。[结果]多数蕨类的孢子在沙+珍珠岩+泥炭(1:1:1)的基质组合中成苗率最高,也比较稳定。沙+泥炭(1:1)和沙+珍珠岩(1:1)的基质组合可以作为少部分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播种基质。珍珠岩+泥炭(1:1)基质组合不适宜作为孢子繁殖的播种基质。[结论]沙+珍珠岩+泥炭(1:1:1)的基质组合可以作为大多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播种基质。  相似文献   

6.
阔草清防除大豆田问荆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荆属于蕨类植物门木贼纲木贼科木贼属,俗名节节草、节骨草、接续草、马草、土麻黄、笔头菜等。属多年生杂草,繁殖能力极强,以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和地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由于不断从田边地头侵入农田,现已成为黑龙江省农田主要杂草。因问荆生长快、密度大,严重时覆盖整个地表,与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光照,抑制作物生长,危害十分严重。问荆地下茎长且深,整个生长季可不断发生,大部分除草剂都无法有效防除问荆,草荒日益严重。阔草清(唑嘧磺草胺)是磺酰胺类内吸选择性低毒阔叶杂草除草剂,具有适用作物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珠子参根茎的发育规律,探索根茎繁殖的方法。[方法]通过对珠子参种子萌发过程和栽培植株生长期内根茎切片的观察,研究其根茎发生发育的规律;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根茎切段,探索其根茎繁殖的方法。[结果]营养生长时根茎是单轴分枝的主杆,生殖生长时根茎成为合轴分枝式的侧枝。用50和100 mg/L的赤霉素(GA3)溶液、40和80 mg/L的6-苄胺腺嘌呤(6-BA)溶液均可使珠子参根茎的切段形成更新芽,但以40 mg/L 6-BA的处理为优,80 mg/L 6-BA的处理次之。[结论]该研究对珠子参规范化栽培措施的制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宿主植物的栽培密度对AM真菌孢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宿主植物的栽培密度与孢子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为宿主,每盆栽1、5或10株,以稍长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ongula为供试菌株.植株生长4个月,结果发现1株/盆的侵染率显著高于其他2个栽培密度,但是三者的泡囊和丛枝的百分率没有差异.3种栽培密度下每盆植株的地上部生物量没有差异,但根系生物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中的孢子密度也具有同样的趋势.相关分析发现,孢子密度与根系生物量密切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宿主植物的高密度栽培可能导致分配到根系碳水化合物减少,从而减少AM真菌的孢子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弄岗唇柱苣苔、药用唇柱苣苔和红苞半蒴苣苔3种广西珍稀濒危药用苦苣苔的引种驯化技术,为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假山和花盆栽培,采用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方法,对3种药用苦苣苔进行繁殖试验,调查不同方法的成活率和植株生长特性.结果表明,3种药用苦苣苔引种到南宁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条件下,引种地栽培的成活率均为100%,除了红苞半蒴苣苔在过于荫蔽的地方栽培时开花不能结实外,其他两种植株的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采用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繁殖,扦插繁殖成活率能达到60%以上,组织培养生根率达100%,扦插繁殖简便,材料充足,易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野生蕨菜的研究,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介绍了蕨菜的3种人工繁殖方法:孢子繁殖、根茎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并对今后研究的工作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蒌蒿别名蒌蒿苔、藜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嫩茎供食用。其营养丰富,且具有一种清香脆嫩的特殊风味。目前,我国南方在许多地方已经大面积进行保护地栽培,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方却鲜有种植。蒌蒿采种较困难。人工栽培多采用地上茎和地下根茎进行繁殖。为大量繁殖这种野生蔬菜,促进蒌蒿在北方的栽培,进行了蒌蒿嫩茎扦插繁殖试验。  相似文献   

12.
蕨菜试管苗生微型根茎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资源、实现栽培,试验研究以蕨菜的一年生根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试管苗微型根茎的培养、微型根茎段的苗床扦插、微型根茎苗的移植研究.结果证明:在1/3MS+IAA0.2mg/L+蔗糖20g/L这种培养基上进行50d的培养,能培养出具有微型根茎的试管苗;具有3个叶片的微型根茎段在温室的苗床上进行扦插繁殖是一种理想的繁殖方法;微型根茎试管苗移植成活率为99.0%,并且移植成活的微型根茎试管苗保持了蕨菜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3.
<正>黄精别名老虎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百合科黄精属黄精的干燥根茎。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黄精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是种子繁殖,二是根茎繁殖:在留种栽田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早春挖取根状茎,直接切取5~7 cm长小段,芽段2~3节。然后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干后,立即进行栽种。由于根茎繁殖速度较慢,故一般生产中多采用种  相似文献   

14.
选用4种营养液配方栽培根茎秋海棠Begonia Bethlehem star和Begonia Shamus,以清水和基质栽培为对照。结果表明,这2种根茎秋海棠在供试的4种营养液配方中静止水培均能正常生长,处理B植株的各项形态指标与基质栽培无显著差异,在叶数增加值和植株质量增加值上均明显优于其它处理;处理A、B和D植株根系长势良好,具有较强的分生能力,处理C根系的长势相对较差,清水对照植株根系则以纵向伸长为主。  相似文献   

15.
栗蕨孢子5月底至6月初成熟,野外采集孢子叶后,阴干收集孢子并当年进行孢子繁殖实验,找到最佳繁育条件。采用了两种基质对比,并进行3种不同遮光率进行遮光试验,每天观测记录环境温度与湿度,最后得出栗蕨孢子繁殖以泥炭土最佳,并以遮光50%的条件适合,适宜栗蕨孢子播种的温度在20~25℃之间,湿度在60%~90%。  相似文献   

16.
蕨菜的特性及人工繁殖栽培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菜是受消费欢迎的一种野生蔬菜,针对目前野生蕨菜过度采集和产量下降的实际,介绍了蕨菜的特征特性及食用蕨菜的种类与孢子有性繁殖和根茎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不同的中草药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会对人体及体内有益菌产生抑制作用,不同的中草药对不同细菌抑菌作用均不同,要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实验中利用滤纸条法测定了问荆等四种中草药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三种细菌生长抑制作用的强弱,其抑菌作用的强弱可以通过测量抑菌带的长度而得知。【结果】不同的中草药对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四种中草药提取液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问荆,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草问荆,是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林问荆。草问荆,林问荆,问荆,水问荆四种中草药的醇提液都是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弱,其次是枯草杆菌,对金黄色芽孢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在水问荆,草问荆,林问荆,问荆的醇提液中含黄酮类、三萜及甾体类、生物碱及大量硅的化合物,不同的化学物质对细菌生长抑制作用的机理不同,使得不同的中草药对不同细菌抑菌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栗蕨孢子5月底至6月初成熟,野外采集孢子叶后,阴干收集孢子并当年进行孢子繁殖实验,找到最佳繁育条件。采用了两种基质对比,并进行3种不同遮光率进行遮光试验,每天观测记录环境温度与湿度,最后得出栗蕨孢子繁殖以泥炭土最佳,并以遮光50%的条件适合,适宜栗蕨孢子播种的温度在20~25℃之间,湿度在60%~90%。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乌鸦果的根茎进行埋根繁殖,用根茎不同部位、不同基质、不同药剂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乌鸦果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根茎部位,选择10 mm以上的根茎作为繁殖材料,成活率最高;次要因素是基质,选择泥炭土作为基质能提高生根率;药剂对繁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一、育苗1、根茎繁殖。培育种根于4月下旬或8月下旬进行。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株,按株行距20×10cm种植。在初冬收割地上茎叶后,根茎留在原地作为种株。2、分株繁殖。薄荷幼苗高15cm左右,应间苗、补苗。利用间出的幼苗分株移栽。3、扦插繁殖。5~6月份,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