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笃斯越橘属野生蓝莓的一种,为杜鹃花科越橘属落叶灌木,在长白山区海拔1 200m以上有群落分布,是蓝莓类植物野生资源,俗称笃斯、红豆等.笃斯越橘为多年生灌木,丛生,株高20~50cm,适宜在湿润但不积水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天然分布于泥炭沼泽地上及沼泽地边的白桦、落叶及针阔混交林下,一般要求土壤pH为4.5~5.5,土质疏松,通气良好,有机质含量一般为8%~12%.果实多呈圆形和扁圆形,鲜果呈蓝色,被白色果粉,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着色,8月上、中旬成熟.果实粒小,花青素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和增强人体免疫等功能.近年来,笃斯越橘的果实以其独特的天然、营养、保健医疗等功效,倍受世人关注和青睐,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保健佳品,极具市场潜力.生产中笃斯越橘硬枝扦插生根率低,采用绿枝扦插可繁育大量苗木.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笃斯越橘的开发利用,以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野生笃斯越橘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及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笃斯越橘立地环境类型主要包括低湿沼泽、潮湿慢岗、山顶3种;不同立地环境其土壤生态型差异较大,其中含水量在30%~60%,有机质含量在15%~25%,土壤pH在4.5~5.0。笃斯越橘叶片形状主要有分椭圆、阔椭圆、细长3种,叶尖形状分钝尖、渐尖2种,叶基形状分楔形、阔楔形、圆形3种、叶面状态分抱合、平展、反卷3种;果实形状分为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水滴型、椭球型5种,果实颜色分为蓝、暗蓝2种,果实风味分为甜酸、酸、极酸3种。  相似文献   

3.
<正>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240公分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蓝莓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以及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  相似文献   

4.
越橘隶属杜鹃花科(Eficaceae),越橘亚科(Vaccinioideae),越橘属(Vaccinium),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对野生越橘属植物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越来越重视,其中主要资源为笃斯越橘、红豆越橘、南烛和江南越橘等。我国研究者对野生越橘的生态、生理生化、繁殖培育、栽培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也相继开展了深入研究,且成果显著。我国野生越橘资源丰富,又具有先天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优势,所以深层了解其特性,提高繁育水平,形成系统研究和规模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成熟果实为试材,以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Reduced ascorbic acid,As A)含量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3%偏磷酸-乙酸用量为100μL、5%硫酸和5%钼酸铵用量均为200μL、以去离子水补充至1 500μL,30℃干热恒温浴显色40 min,取出室温下放置1 h后,在700 nm下测定,所得数据稳定,准确性适合用于笃斯越橘果实As A含量的测定;测得含量为(40.20±6.23)mg/100 g FW。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总酚、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特性;探究笃斯越橘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和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间及其与几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通过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黄酮类和糖类物质积累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水湿地苔草和山地土坡3种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肥力因子、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并筛选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山地土坡2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属于单糖积累型,其总含量占可溶性糖的84.20%(水湿地有土壤类型)、95.11%(山地土坡类型),而水湿地苔草类型中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仅占可溶性糖的56.95%;果实总酚、花青苷含量在3种立地类型中差异显著(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果实Ca、Mg、Fe、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K、Zn元素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特性,其中果实K元素与果实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果实Zn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Ca、Fe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但叶片Ca元素与果实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叶片N、P、K元素与果实N、P、K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与果实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Zn元素与果实Ca、Fe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矿质元素中仅有Mg、Cu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主要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叶片矿质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较复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叶片N、P、K、Mn元素含量升高,但叶片Zn元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增强土壤酸度是笃斯越橘栽培区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提高果实K、Ca、Mg、Fe、Mn含量,减少果实Zn元素含量是提高笃斯越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LHC(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是光合系统中重要的复合体蛋白,近年发现该蛋白在植物光合作用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主要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等地,是优良抗逆育种资源。从笃斯越橘中克隆冷响应基因VuLhca4,研究其表达模式和功能,结果表明,从笃斯越橘叶片中克隆得到的VuLhca4基因全长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VuLhca4定位于叶绿体;VuLhca4在笃斯越橘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VuLhca4在叶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和茎,且该基因对低温和干旱胁迫敏感性较强,低温和干旱胁迫均可诱导VuLhca4基因表达;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拟南芥得到VuLhca4转基因株系,作低温和干旱两种处理后,转基因株系VuLhca4表达量及存活率高于野生型。为笃斯越橘非生物胁迫分子研究及光合作用机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240公分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蓝莓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以及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是近几年国际市场公认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的第3代小浆果.而且蓝莓果实价格不菲、用途广泛,除可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鸡尾酒、冰淇淋、糖果等.现将黑龙江蓝莓引种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华  刘亚娜  郭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37-12639,12645
红豆越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天然野生浆果,其含有大量氮基酸、有机酸、各种矿物元素、挥发性成分、维生素、糖类等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也相当丰富,已检出24种,而且比例适当.从红豆越橘中可提取出3-半乳糖-矢车菊色素等非常好的天然食用色素.在越橘的果实和茎叶中含有酚类、单宁、原花青素、黄酮、花色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防微波、防辐射等多种功效.越橘果及叶均可入药,具有抗衰老、改善视力、抗溃疡、抗炎、抗癌、利水、止痢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10.
赵云富 《吉林农业》2011,(12):143-143
蓝莓学名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果树。世界上越橘属植物约有450多个品种,我国约有近百个品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可是具有栽培利用价值的主要有八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即兔眼越橘、南高丛越橘、北高丛越橘、狭叶越橘、戍叶越越橘,笃斯越橘、红豆越橘和蔓越橘。吉林省九台地区土壤、温湿度等条件适合蓝莓生长。本文详细介绍蓝莓的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以笃斯越橘的盛花期花朵为试材,克隆了笃斯越橘花青苷合成途径ANR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ANR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226bp,其中包含1 035bp ORF,编码34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8kd,等电点值为5.34。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ANR基因比对后发现,笃斯越橘ANR基因分别与桃、苹果、葡萄、野草莓的ANR基因序列的一致性达61%、62%、62%和59%,表明克隆到了正确的笃斯越橘ANR基因。该序列与其他植物的ANR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所克隆的笃斯越橘ANR基因分别与桃、苹果、野草莓等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2.
以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nosum L.)优系SL-1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A、6-BA对笃斯越橘优系SL-1叶片、茎段的出愈率、出愈量、再生率、平均出芽苗数的影响以及培养基中添加IBA、浸蘸IBA溶液2种方法对笃斯越橘优系SL-1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A为0.8 mg/L、6-BA为4 mg/L时,笃斯越橘优系SL-1叶片出愈率最高,达100%,出愈量最多;当NAA为0.2 mg/L、6-BA为4 mg/L时,笃斯越橘优系SL-1叶片愈伤再生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达66.7%,平均再生分化苗数可达5.765株。当IBA浓度为300 mg/L浸蘸时,笃斯越橘试管苗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条数最多,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越橘是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皮呈蓝色,又名蓝莓、蓝浆果。果实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和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果肉细腻,甜酸适度,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越橘果实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酱及果汁和果酒,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和根系矿质元素含量及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土壤养分特性,明确土壤养分对笃斯越橘叶片及根系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类型、水湿地无土壤类型、水湿地沟谷草甸类型和山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法,研究笃斯越橘叶片和根系中的N、P、K、Ca、Mg、Fe、Mn、Cu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全Ca、全Mg、全Fe、全Mn、全Cu、碱解N、有效P、速效K含量及pH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大兴安岭笃斯越橘分布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立地类型对笃斯越橘叶片中N、P、K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叶片Ca、Mg及根系中各矿质元素含量受其影响相对较小;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土壤养分含量丰度在植株体内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应。(2)从叶片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得知,叶片中N与K、Mn与Cu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1**,r=0.834**),Mn与N、Fe呈显著正相关(r=0.586*,r=0.566*);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与笃斯越橘植株矿质元素相关性复杂,仅得到叶片N、根系N和根系Fe与其对应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96*,r=0.587*,r=0.570*);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pH对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土壤pH对叶片P、Fe、Mg、Mn、Cu含量影响较大,其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均可能呈现降低趋势;而根系矿质元素主要受土壤pH、P、Ca、Mg影响,尤其土壤全Mg对根系Ca、Mg、Fe含量影响较大。【结论】大兴安岭4种典型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植株均呈现高N、K、Mn,低P、Mg的营养特性;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土壤养分总体呈现高有机质、高N、高Fe、低P的特点;提高土壤有机质、N、Fe含量并配合调节土壤pH,是笃斯越橘栽培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对大兴安岭—黑河地区—小兴安岭一线开展笃斯越橘种质资源调查,了解野生资源现状。基于对笃斯越橘的形态、密度、产量、生境、物候等特征类型进行区分,发现郁闭度对笃斯越橘结实量的影响规律。随着郁闭度上升,株高上升、密度降低,平均单株结实量上升;随着郁闭度下降,株高降低、密度升高,单株结实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吴林 《世界农业》2001,(11):32-33
越橘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植物,为一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其果实营养丰富,除含有糖、酸、VC外,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Ca、P、Fe、Zn等微量元素,以及SOD、VE、VA、熊果甙、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据研究越橘果实具有强心、延缓大脑衰老和抗癌的功效。越橘自20世纪初人工选种并栽培以来,已有百年历史。在这百年时间里,越橘的栽培生产、科研都有了极大发展,已经从原产美洲的一种野生果树演变为世界范围内栽培经济价值很高的新兴果树。波兰地处温带,位…  相似文献   

17.
以笃斯越橘花朵为试材,根据兔眼蓝莓查尔酮合成酶(VaCHS)mRNA全长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出长度大约为1 400bp目的片段,经测序,结果表明,笃斯越橘CHS基因(VuCHS)cDNA序列全长1 391bp,包含1 170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89个氨基酸,将笃斯越橘CHS基因(VuCHS)编码的蛋白质与其他来源的查尔酮合成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与兔眼蓝莓、杜鹃花和猕猴桃的一致性分别为99%、93%和93%,该基因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CHS基因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表明,与兔眼蓝莓和猕猴桃属于同一分支,与兔眼蓝莓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大兴安岭地区野生红豆越橘中的主要品质特性包括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果实糖酸比为14.53,全氮含量为6.70mg/g,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4.03mg/g,苯甲酸含量为0.196mg/g,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0.99%;总黄酮含量为247.02mg/100g,活性多糖含量为110.52mg/g。红豆越橘因较低的糖酸比而不适宜鲜食,果实中的主要花色苷为矢车菊-3-葡萄糖苷,果实和果汁中有较高的苯甲酸含量和较低的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笃斯越桔伴生植物(柴桦、杜香、红豆越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矿质元素特性,研究其与笃斯越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特征,为进一步探究笃斯越桔生境以及伴生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以大兴安岭山地、水湿地冻土、水湿地有土壤3种主要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桔及其伴生植物和土壤为试材,应用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笃斯越桔与其伴生植物常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Mn、Zn、Cu间的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1)笃斯越桔与其伴生植物矿质养分存在差异,常量元素N、Ca含量显著高于伴生植物,Mg元素含量显著低于伴生植物(P<0.05),微量元素Fe、Zn、Cu含量相对较低。(2)笃斯越桔地上部常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地下部,而伴生植物地下部除水湿地冻土和水湿地有土壤类型中的Ca、Mg含量与山地类型中K、Ca含量较高外,其余元素含量均以地上部分较高;笃斯越桔Fe、Mn元素含量以地下部高于地上部,柴桦与杜香Mn、Cu含量均为地下部高于地上部,红豆Fe、Cu含量则表现为地下部高于地上部。(3)笃斯越桔伴生植物地上部N、K、Mg、Mn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地下部Fe含量与土壤全N、全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N含量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Ca、Zn、Cu含量均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笃斯越桔与其不同伴生植物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笃斯越桔矿质元素与杜香Mg元素及柴桦地上部Zn元素相关性较高,与红豆除地下部Ca元素相关性较弱外,与其余元素均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笃斯越桔伴生植物常量元素(N、P、Ca)含量低于笃斯越桔,而微量元素(Fe、Zn)含量较高;笃斯越桔及其伴生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存在差异,且对笃斯越桔矿质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橘菌根的形态结构及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根的次生构造中,周皮由3~6层木栓细胞组成,其中最外1~2层呈凋落状,维管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均不明显,各占1~2层细胞。毛根包裹着1层或疏松或紧密的菌丝层,没有根毛;内生菌根真菌主要侵染周皮细胞,个别也有侵染木质部的情况,但没有改变根的基本解剖结构。初步观察发现,长白山笃斯越橘的根部具有欧石楠类菌根菌(ERM)、暗隔内生菌根菌(DSE)和泡囊-丛枝菌根菌(VAM)等三种类型菌根真菌的分布,含有菌丝体的表皮细胞壁具有明显加厚迹象。另外,几乎所有笃斯越橘毛根都有内生菌根真菌的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