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识别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环酸芽孢杆菌具有嗜酸耐热的特性,是果汁工业中关键的质量安全因子。论述了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发现历史及分类,不同来源脂环酸芽孢杆菌属主要特征及分布,阐述了脂环酸芽孢杆菌对果汁工业的危害及愈创木酚等产物代谢路径,系统分析了脂环酸芽孢杆菌识别与检测研究进展,同时也讨论了果汁加工业中脂环酸芽孢杆菌控制技术方法,为果汁生产加工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快速识别与控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为保障果汁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陕西省果库中嗜酸耐热菌的分布情况,采用酸化的AAM培养基对陕西果库中的空气和苹果中的嗜酸耐热菌进行分离纯化,与参比菌株A.acidoterrestris DSM3922T进行细胞形态、菌落形态和生长条件、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分析,并以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了8株分离菌的遗传学位置.分离株LC-4与标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有很大的相似性,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LC-4与标准菌的同源性达99%,可判定为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其他7株属于芽孢杆菌.结果表明嗜酸耐热菌在果库中确有分布,可能对果汁质量造成威胁,需要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分离自陕西成熟猕猴桃的6株嗜酸耐热菌为研究对象,对这6株分离菌以及4株相应的标准菌株进行了猕猴桃汁污染能力评估,并对分离菌与标准菌株的常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通过气质联用对不同菌株特征污染代谢产物形成能力检测、绘制热死亡曲线进行的抗热性差异检测,以及通过API鉴定系统进行碳源代谢谱分析和通过基因组DNA杂交实验复性速率测定,对嗜酸耐热菌群菌株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产污染物愈创木酚量可达10.56~34.74μg/L,在猕猴桃汁中D90℃值达到27.1~34.2 min,z值达到12.14~13.66℃;API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标准菌有3~19项糖代谢结果差异,与文献报道相应菌种不同菌株中有7~22项糖代谢差异;6株分离菌与标准菌DNA杂交率在74.75%~104.79%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自陕西地产猕猴桃果汁的6株本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具有潜在污染猕猴桃果汁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丑橘皮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化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条件;滤纸片法探究丑橘皮总黄酮提取液对细菌、真菌的抑菌效果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丑橘皮总黄酮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颗粒细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最佳提取条件为颗粒细度0.841~2.0mm、浸提时间45min、料液比为1∶40(g∶mL)、浸提温度55℃,此条件下丑橘皮总黄酮平均得率为4.16g/100g;丑橘皮总黄酮提取液对大肠杆菌、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桔青霉、黑曲霉菌具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 5mg/mL、0.062 5mg/mL、0.031 25mg/mL、0.125mg/mL、0.062 5mg/mL。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豆饼粉、棉籽饼粉、花生饼粉为氮源,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产α-淀粉酶活力、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情况及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饼粉为氮源时酶活力最高,可以达到321.21±0.24U/mL;其次是棉籽饼粉、豆饼粉。以花生饼粉作为氮源最大生长量2.2×1010,最适pH值为6左右。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温α-淀粉酶酶活,提供了实践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新红49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10-5 μmol/L的MeJA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最佳,5×10-6 μmol/L的MeJA对根长有促进作用,但抑制芽的生长;1×10-5 μmol/L的BR处理下种子萌发率最高,且此浓度显著促进根和芽生长;激素混合处理中,MeJA浓度为5×10-4 μmol/L和BR为1×10-5 μmol/L处理对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最为明显,且5×10-4 μmol/L MeJA和1×10-5 μmol/L BR对根和芽长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可知,单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和根长、芽长促进效果优于双激素处理,因此,适当浓度的MeJA和BR对番茄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苹果汁中结合态多酚变为游离态多酚,提高苹果汁的功能性多酚单体含量,利用嗜酸乳杆菌6005、植物乳杆菌21805和发酵乳杆菌21828混菌发酵复合苹果汁,分析苹果汁发酵过程中活菌数及理化成分变化,建立混菌生长和总酚酸变化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混合益生菌在复合苹果汁中生长良好,活菌数达到2.68×108CFU/mL,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总酚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绿原酸及没食子酸等功能性酚酸类多酚单体含量增加;建立了复合益生菌发酵苹果汁的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和总酚酸增加量变化动力学模型,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小于10%,说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混合益生菌发酵苹果汁中总酚酸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伊贝母总生物碱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采用酸提碱沉的方法从伊贝母中提取总生物碱,以VC为标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伊贝母生物碱溶液的总还原力,羟基自由基(·OH)和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并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伊贝母生物碱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伊贝母总生物碱对羟基自由基(·OH)和DPPH自由基(DPPH·)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活性大小与生物碱的浓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但还原能力不明显。伊贝母生物碱溶液对无乳链球菌、地衣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菌作用,且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5、10和10mg/mL,而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抑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在盐胁迫下对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以盆栽冬小麦种植为试验手段,在8 g/kg的盐分质量比下,设置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质量比为0(CK),1(G1),3(G3),5(G5)和7(G7)g/kg等5种施加梯度处理,分析了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物量以及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盐碱地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可明显促进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长,添加该菌菌剂处理的株高增加2.67%~17.20%,叶面积指数增加9.10%~34.80%;(2)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地下部分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地上部分,处理G1,G3,G5,G7的根冠比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28.53%,39.23%,15.91%,25.66%;(3)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能提高产量,与CK相比,处理G1,G3,G5,G7的冬小麦产量分别增加7.49%,15.35%,8.41%,4.57%;(4)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施加该菌菌剂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6.94~31.06 kg/(hm2·mm),与对照相比增幅为9.00%~25.67%;(5)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土壤剖面固氮保水具有促进作用.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处理的硝态氮累积量减少了21.70%~30.40%,较处理CK的硝态氮累积量减少量明显降低.加菌剂处理后的土壤水分散失较少.综合各指标分析结果,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施用量为3 g/kg时对于盐胁迫环境下冬小麦的种植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无色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生产工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蔗糖酶酶解法和脱色脱酸树脂进行了无色脱酸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的生产工艺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汁中蔗糖酶酶解条件、脱色条件及脱酸条件.结果表明:苹果汁中蔗糖的较佳酶解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120 g/L,酶质量比为7mg/kg,pH值为4.5,温度为5512;XDA-5脱色树脂的较佳脱色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200 g/L、pH值为3.5、温度为50℃、流速为150 mL/h;D380树脂在温度25℃、苹果汁浓度300 g/L、流速180mL/h时吸附分离果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嗜热甲烷杆菌TH—6菌株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杭州长征化工厂酒精发酵废醪槽底部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嗜热自养产甲烷杆菌,细胞呈长杆状,不运动,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单个或成对排列,有时出现3-5个以上细胞相连的丝状体,杆状细胞大小为0.5—0.6×2.0—4.0μm,但丝状体可长达10—27μm或更长。在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细胞最小倍增时间为3.2小时。滚管菌落为半透明,灰白色,近似圆形。落射荧光显微镜检查呈蓝绿色荧光。分离物只利用H_2/CO_2生长和产甲烷,不需要酵母膏,但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酵母膏、胰酶解酪蛋白和瘤胃液后能刺激该菌生长和提高甲烷量。生长和产甲烷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7.0。根据形态和生理性状的研究,分离菌株暂定为嗜热自养甲烷杆菌TH-6菌株(Methanobacteriumthermoautotrophicum TH—6strain)。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Bioscreen测定分离自腐败冷却猪肉的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温度(25~40℃)、pH值(5.0~7.5)、乳酸钠质量浓度(0~0.035 g/mL)影响下的生长曲线。基于最小二乘法运用Matlab软件中的fminsearch函数拟合铜绿假单胞菌迟滞期关于温度、pH值和乳酸钠质量浓度的主参数模型,经参数估计求得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最低生长pH值、最适生长pH值、最高生长pH值、乳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而通过10组随机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主参数模型能较好预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生长参数,决定系数R2为0.929 1,偏差因子B f为1.097 5,准确因子A f为1.393 6,平方根误差为1.598 9。验证组的决定系数R2为0.854 6,偏差因子B f为1.122 5,准确因子A f为1.211 7,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以从植物根际分离筛选的生防蜡样芽孢杆菌BQ-4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研究了蔗糖、豆饼粉和硫酸铵3个变量对芽孢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出了最佳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BQ-4菌株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蔗糖、豆饼粉和硫酸铵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1.67、39.80和19.95 g/L,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BQ-4菌株的芽孢产量达29.36×108 CFU/mL。   相似文献   

14.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L-H15的促生抗病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全基因组序列中促生抗病相关基因,并在表型上对菌株形成生物被膜、根际定殖、固氮溶磷解钾、分泌铁载体和植物激素等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H15具有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且在根系表面定殖的菌数超过10~5CFU/g,分泌铁载体的相对表达量为60.22%,分泌IAA、CTK和GA含量最多可达到61.35 pmol/L、48.93 ng/m L和82.46 pmol/L,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带直径分别为(8.67±1.15)mm和(2.50±0.50)mm。综上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具有多重促生抗病能力,在未来实际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5.
富含γ 氨基丁酸豆芽乳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发酵豆芽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以植物乳杆菌S-35为发酵剂,以发酵过程中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为试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植物乳杆菌S-35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豆乳中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建立了乳酸菌发酵模型。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豆芽乳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3.5%、发酵温度为34.5℃、发酵时间为27 h。在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为1.61 g/L,植物乳杆菌S-35活菌数可达1.60×10~9CFU/mL。在4℃下进行7 d的储藏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豆芽乳在保质期内凝乳状态、发酵参数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醋醅中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是镇江香醋独特口感和风味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醋醅微生物的快速识别方法,有利于监控醋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保障发酵产品品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醋醅中5种形态相似的常见杆菌进行快速检测。首先采集5种杆菌菌落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并利用PCR方法对5种杆菌进行生物学鉴别(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然后利用K-最近邻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建立5种杆菌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当主成分为4时,LS-SVM模型对应的校正集识别率为100%,预测集识别率为97.50%。  相似文献   

17.
苹果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超声波一TiO2催化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 TiO2催化去除苹果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作用效果和机理,对比分析了处理前后苹果汁品质变化.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催化去除苹果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TiO2质量浓度0.5 g/L、超声波功率416W、时间18 min、温度37℃,在此条件下,催化去除率可达到62.17%;超声波- T...  相似文献   

18.
宋长顺  姚俊 《农业工程》2012,2(10):16-18
利用TAM III等温微量量热仪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n5与赤铁矿联合去除不同浓度的六价铬及复合体系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情况。随着六价铬浓度升高,总放热量降低,生长速率常数降低,抑制率升高。研究了赤铁矿-枯草芽孢杆菌复合体系对5种不同浓度六价铬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六价铬浓度会影响复合体系中微生物活性,并且复合体系对六价铬的去除率要优于单独赤铁矿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通过响应面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分离筛选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的最大活菌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发酵工艺最佳参数。在黄瓜育苗期施用高活性固态菌剂,进行实际效果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即由1∶2.8的麦麸和豆粕组成固态基质,外加20%的稻谷壳,0.2%乳糖,0.38%大豆蛋白胨,并用0.4 mL/g的液料比混合均匀;装瓶量46%,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活菌数高达1.68×10~(10)CFU/g;L-H15固态发酵菌剂能明显促进黄瓜幼苗的茎粗、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的累积(P0.05),根系活力增强,矿质元素含量也有显著性提高。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能够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固态菌剂的研发为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是一种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新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微酸性电解水对灰葡萄孢菌杀菌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灰葡萄孢菌悬液纯培养及原位培养的杀菌效果,同时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初步探究了其对灰葡萄孢菌的杀菌机制。研究表明,随杀菌时间和有效氯质量浓度的增加,微酸性电解水对灰葡萄孢的杀菌能力明显增强;在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0 mg/L、杀菌处理15 min,以及有效氯质量浓度在30 mg/L、杀菌处理10 min时,对悬液中灰葡萄孢菌的杀菌率均达99. 99%。对用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后的灰葡萄孢菌落原位生长状态观察表明,微酸性电解水可以抑制菌落扩生,浓度越高抑生长作用越强,用有效氯质量浓度为3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处理菌落3 d后,菌丝逐渐变暗黄、枯萎,直至死亡,菌落停止生长,推测微酸性电解水可杀灭灰葡萄孢的新生孢子并抑制菌丝生长。通过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可导致灰葡萄孢孢子细胞质壁分离,细胞质溢出,细胞器溶解,细胞皱缩,这可能是引起灰葡萄孢菌无法正常生长繁殖,最终达到杀菌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