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指出了民和县属干旱浅山地区,荒山造林的树种主要有柠条、沙棘、柽柳、青杨等抗旱树种。通过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 Kom)在民和县干旱浅山地区进行荒山造林试验,发现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干旱浅山地区利用甘蒙锦鸡儿进行荒山造林优于其他树种,可在全县生态建设造林工程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刺槐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是干旱半干旱荒山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介绍了刺槐播种育苗、扦插育苗以及荒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荒山尤其是干旱荒山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介绍了荒山造林过程中如何科学地选择造林树种、改善造林地立地条件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荒山造林成活、成林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夏自治区中部干旱地带实施的荒山造林工程,面积很大,多年来先后试验、总结出多种造林方式,直播造林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荒山造林中作用突出。适宜干旱地区直播造林的树种主要有山桃,山杏、柠条等,在宁夏干旱地区主要推广的是柠条直播造林技术。为了丰富荒山造林树种选择,兼顾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培育荒山造林后续产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笔试验总结了宁夏中部干旱地带荒山、缓坡地酸枣直播造林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5.
平遥县干旱瘠薄荒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瘠薄荒山造林,投工、投资大,成活率低。从资金足额投入、科学选择耐旱适生树种和良种壮苗、抗旱造林技术全方位应用以及科学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平遥县干旱瘠薄荒山造林经验。  相似文献   

6.
忻州市位于太行山与吕梁山的北端 ,山多川少 ,干旱瘠薄 ,水土流失严重 ,油松是全市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恶劣的自然立地条件 ,严重制约着全市荒山绿化的步伐 ,年年造林 ,岁岁补植 ,归根结底是缺水 ,是土壤、气候严重干旱导致了苗木缺水干枯。围绕“缺水”这个课题 ,结合多年来全市各地荒山造林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开展了旱作造林技术的研究 ,分别筛选出一些操作性强 ,经济有效的油松旱作造林技术 ,并在五台县进行了推广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供相关地区在荒山造林时参考。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海拔 10 0 0 m~ 15 0 0 m的石…  相似文献   

7.
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因子的基础上,根据石质荒山的土壤、坡度划分立地类型,设计相应的造林模式,从树种选择、配置方式、栽植技术、抗旱造林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及抚育管理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石质荒山造林中成活率、保存率低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承德县位于燕山深处,全县总面积为598.5万亩,在100多万亩宜林荒山中,干旱瘠薄的石质山阳坡占80%以上,造林难度大。为尽快绿化这部分荒山,应用推广了石质山干旱阳坡造林的科研成果,成效显著。 在干旱石质山阳坡造  相似文献   

9.
<正>石灰岩干旱荒山大部分为经过多年造林剩下来的硬骨头山,常规技术造林成活率很低。为此,在遵化市石灰岩干旱荒山,于1990~1992年进行了油松、侧柏、山杏容器育苗造林试验,3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867万公顷,成活率均达到94%以上,达到了当年育苗,当年造林且一次成林的良好目的。  相似文献   

10.
侧柏是一个优良的荒山造林树种,但是由于干旱缺水成活率不高。在盐湖区解州林场进行了侧柏造林后薄膜覆盖试验,证明侧柏荒山造林后利用薄膜覆盖可以提高成活率34%。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荒山造林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造林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过去是阴坡荒山造林多,而阳坡荒山造林少。阳坡荒山主要是因为干旱,造林成活率极低,难以成林。因而大面积阳坡荒山仍然一片黄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直接危害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也不符合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如何克服阳坡荒山造林不易成活这一难关,是摆在我县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12.
桂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耐寒、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北方竹区优良的材用和绿化用竹种。河南省淅川县为了绿化荒山荒地,发展林业产业,在石漠化荒山地上开展了桂竹造林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石漠化荒山地上营造桂竹林是可行的;除了按照常规造林技术严格要求外,立地条件、母竹质量、造林后的管护措施等是桂竹造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媛 《山西林业》2011,(6):34-35
干旱阳坡造林是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就提高干旱阳坡荒山造林成活、成林的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严重的春季干旱所造成的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是长期以来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为加速荒山绿化,解决大面积干旱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河南省嵩县从1994年开始容器育苗造林。通过12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容器苗造林已成为近年来荒山造林的主要方式之一,年均推广5000万袋,极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提升了林业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效果十分显著。以前多采用小容器苗造林,因其带土少、抗逆性差,成活率保存率低,2000年以来多采用大容器苗造林,连年成活率均在90%以上。采用大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15.
<正>石灰岩山区的阳坡和半阳坡土层薄、砾石多,干旱贫瘠,是造林绿化的难点和重点。经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遵化市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利用侧柏营养钵大苗在石灰岩山区阳坡和半阳坡进行人工雨季荒山造林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在该地区的荒山披绿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整地整地是造林过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由于石灰岩山区干旱缺水、土薄地贫,立地条件差,因此高标准整地对苗木成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土壤分布不均、坡面破碎的山地造林,大鱼鳞坑整地  相似文献   

16.
对辽宁省西部油松造林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针对辽宁省西部地区干旱少雨,荒山荒地多的特点,为了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重点阐述了油松人工直播造林、植苗造林两种造林方式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省经过半个世纪的植树造林,立地条件好的宜林地基本全部郁闭成林,剩下的宜林地几乎全是土薄干旱的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低,保存难,形成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状况。在解决这一难题的研究中,营养钵苗应运而生,为干旱瘠薄的石质荒山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供了有效途径。但由于技术掌握不好,操作不当,有不少地方达不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兰州市北山造林绿化的难度很大,已为大家所公认。在四十年代初期,刘亚之同志吸取了国内外对干旱荒山的造林经验,并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在兰州市的北山——徐家山,进行整地、造林试验研究,他根据当地自然特点和林木分布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采用了水平沟整地和用红柳、侧柏、自榆等耐旱树种造林、并结合许多旱地造林技术措施进行造林试验,经过近四十年的实践,证明他所采用的这些方法和措施基本上是成功的。现征得本人同意予已刊登,希望热爱干旱荒山造林绿化的同志们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面对气候干旱和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困难,太行山山区选择了治理荒山绿化的重要举措一容器育苗造林。近几年来,地处太行山脉北端的涞源县在林业工程荒山造林上全部采用容器苗造林,克服了干旱少雨、水源缺乏的造林难题,取得了很好成效,不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而且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的,逐渐被广大造林者所接受。成功造林经验之一就是改进了容器苗育苗技术,扩大了苗木树种。根据几年的育苗实践经验,总结出落叶松容器苗繁育技术。落叶松容器育苗分为育苗地选择、作床、容器选择、苗木选择、营养土配制、装袋、苗期管理、出圃八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浅议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资大幅提高。如何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更好地发挥林业建设资金的效益,是摆在每一个务林人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课题。多年来,干旱缺水一直是影响荒山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如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认真搞好荒山造林预整地,选用良种壮苗,抢墒适时栽植,走出一条荒山造林的成功之路,是当前林业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