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护林科技》1995,(4):56-57,69
发展沙棘资源,加速开发利用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我区是全国沙棘主要分布区之一。自1985年以来,全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以及与沙棘有关的科学研究。1沙棘资源与资源建设沙棘是我区的乡土树种。赤峰市、哲里木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锡林郭...  相似文献   

2.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就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深刻地指出“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的改观。”5年来,黄土高原开发沙棘资源的实践充分证明江总书记的这个科学论断是非常英明和完全正确的。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黄土高原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沙棘资源,促进了许多地方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化,探索了一条再造黄土高原秀美山川的新途径。首先,沙棘资源建设迅速发展,解决了黄土高原过去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突出问题。5年来,黄土高原沙棘资源建设已由零散、小片种植发展到成片建设,进而与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区各种沙棘加工厂相继涌现。为使沙棘这一珍贵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稳步发展,现就我区沙棘种植与加工方面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粗浅的看法。一、我区的沙棘资源和加工利用概况沙棘是我区的乡土树种,分布面广。据统计,全区现有沙棘林635万亩,其中天然林37.6万亩,人工林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近年来,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在我区已经兴起,而如何保护与发展沙棘资源,提高和充分发挥其生产力,以做到永续利用等等,却很少有人关注。我认为沙棘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是开发利用的基础,同时又是开发利用沙棘资源所要达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沙棘是我区宝贵的树种资源,具有多种效益。为确切掌握我区沙棘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开发利用和资源建设,1988年进行了资源普查。除查清面积、分布外,还着重调查划分了沙棘的自然类型,并分析测定了沙棘果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等。所取得数据为沙棘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沙棘资源的利用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铨 《沙棘》1994,7(1):19-23
沙棘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将沙棘开发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是科学的具有远见的决策.但在沙棘发展中,要坚持适地适树、良种良法、合理布局、科技先行.在沙棘科研中应抓好良种选育与产品的深加工.  相似文献   

7.
《沙棘》1994,7(1):4-5
1 沙棘资源建设自1985年钱正英同志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号召以后,陕西省对沙棘资源的建设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沙棘资源普查、良种选育、丰产林及防护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工作.在全省适生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风沙区大力发展人工沙棘林,截止1992年底,陕西省7年共营造人工沙棘林71.98万亩,累计达到130.53万亩,加上原有的天然资源总面积达323.93万亩,为陕西分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个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5年原水利部钱正英部长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以来,黄河流域的沙棘资源建设及加工利用得到了迅速发展,沙棘已在增加黄土高原植被,保持水土,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沙棘种植长期采用野生品种,粗放经营,果实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着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群众自发种植的积极性.为此,近十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在狠抓沙棘资源发展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沙棘优良品种的培育工作,先后投入40多万元,与中国林科院等单位合作,选择了内蒙古磴口、东胜,甘肃天水、西峰,山西离石等地作为沙棘良种培育与繁殖基地,形成了以磴口基地为中心的沙棘良种选育网络.目前该网络已配备了较为先进的育种设施,运  相似文献   

9.
宁夏沙棘主要分布在六盘山区及固原地区降雨量在400mm左右,海拔1100~2100m的地区。“八五”期间,我区采用本地沙棘品种,结合流域治理在宁夏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沙棘造林,到“八五”期末保存和发展沙棘资源近1.33万hm~2。 “八五”期间我区在做好天然沙棘资源的保护、更新改造和利用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了全社会对沙棘的认识,调动了农民群众种植沙棘的积极性。“八五”期间我区共营造沙棘林o.55万hm~2。其中,固原地区的彭阳县被黄河上中游局列为沙棘示范县,该县以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了沙棘建设领导小组,将沙棘资源建设放在脱贫致富的重要位置,结合流域治理制定了以沙棘为主的“百里通道”工程,年营造沙棘林0.1万hm~2,为其它各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由于领导重视,各县都出现了个人、集体共同育苗和造林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沙棘建造植被的生态功能及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1 975~ 2 0 0 3年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开展的沙棘种群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探索利用沙棘建造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以及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沙棘具适应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沙棘耗水较经济 ,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其水分利用效率为 1 2 1~ 1 5 3g·(m-2 ·mm-1 ) ,是荒山植被的 3 1~ 5 8倍。在干旱季节沙棘叶水势降低 ,有较高的束缚水含量 ,较大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 ,较高的组织含水量 ,临界饱和亏增大 ,持水力增强 ,蒸腾减少。这些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是沙棘在半干旱生态条件下 ,通过自身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使之适应性强 ,分布广。沙棘林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功能明显。通过其茂密的林冠层、林下草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层形成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和森林生态结构 ,对林下小气候、土壤水分、养分及生物多样性有良好影响 ,其生态、经济效益明显。沙棘是植被建造的先锋树种和伴生树种 ,沙棘林形成的灌木、草本群落 ,其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效益明显。沙棘林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大。在黄土高原大面积人工种植和飞播造林 ,为黄土高原迅速建造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和水土流失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清全区沙棘资源情况,1988年,内蒙古沙棘办组织科技人员对沙棘资源进行了普查。通过本次普查,查清了我区沙棘林的面积、分布、林龄、结实量以及沙棘鲜果的主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沙棘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刘粉莲(陕西省林业学校杨陵镇712100)渭北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6°20′~110°40′,北纬34°10′~36°20′,东西长约385km,南北宽约275km,包括延安、铜川、咸阳、渭南、宝鸡5个地市的24个县(...  相似文献   

13.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陕西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尤以其耐干旱瘠薄、萌蘖力强、生长迅速等特点,而在渭北黄土高原的荒山荒地造林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早期营造的刺槐林已开始采伐利用。为了既准确又及时地反映刺槐林的资源状况、生长状况,满足林业基层单位对刺槐林经营管理的需要,本文在渭北黄土高原刺槐二元材积表的基础上,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分布较多、代表性较强的六个主要林场(岐山的崛山、永寿的槐平、扶风的野河、白水  相似文献   

14.
李敏  张丽 《沙棘》2004,17(3):36-41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种植沙棘的范围为汾河以东、渭河以北,阴山以南、日月山以东,面积约61.5万km^2。近20年来,统计种植各种类型的沙棘林近千万亩(66.7万hm^2),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良种沙棘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符合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特点的沙棘资源建设方式。为指导沙棘资源建设、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研究科学的沙棘种植区划。本沙棘种植区划以客观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准绳,确定在什么地区可以种植沙棘(自然属性),在什么地区需要种植沙棘(经济社会属性),并充分吸取已有沙棘研究成果和林业、农业、水土保持等专业区划成果,经过综合分析,确定沙棘种植的合理布局、分区的发展方向。根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生态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本区划划分了6个沙棘种植区:Ⅰ——半湿润平原与高原区;Ⅱ——半湿润丘陵沟壑区;Ⅲ——半干旱风沙草原区;Ⅳ——干旱丘陵沟壑区;Ⅴ——半干旱丘陵沟壑区;Ⅵ一干旱风沙区。  相似文献   

15.
<正> 油松是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了确定适宜油松生长的立地类型,及评价油松林地和宜林地的立地质量,我们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编制了“渭北黄土高原油松数量化立地质量得分表”。在此基础上,又编制出“渭北黄土高原油松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和“各立地类型适生树种表”。现将编制方法和结果简报如下: 一、编表地区概况渭北黄土高原位于陕西黄土高原的南部,年平均温度8.6-12.3℃,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3,060-4,031℃;年平均降雨量525  相似文献   

16.
渭北黄土高原苗圃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牛新民(陕西省林业机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82)喷灌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多年来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林业生产方面应用较少。我省渭北黄土高原,水资源贫乏,干旱缺水,林木生长缓慢。为了加快渭北黄土高原林业...  相似文献   

17.
初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张丽 《沙棘》2006,19(3):1-6
沙棘有相对较广的生态适应性,在我国西部和北部有大量适宜种植沙棘的土地。为使沙棘种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沙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沙棘的种植区域,制定种植区划,指导沙棘资源建设。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区划和沙棘的特性,采用温度、水分等自然因子和水土保持、农村经济等经济社会因子将我国适宜发展沙棘的区域划分为6个一级沙棘种植区:松辽河沙棘经济林种植区,海河水系上中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长江上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蒙新及内陆河沙棘生态林种植区和青藏高原沙棘种质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18.
《沙棘》1994,(4)
从1985年钱正英同志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治理黄土高原的突破口”的号召以来,吴旗县沙棘资源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截止1993年底,全县沙棘面积达到50.2万亩,人均近5亩。沙棘资源建设迅猛发展,带来了生态效益的明显变化,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日益增加。为改善吴旗恶劣的生态环境,促进全县经济上台阶、农村奔小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沙棘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充分体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大种沙棘的积极性,增强了领导大力发展沙棘的决心。特别是1993年9月参加了在内蒙古东胜召开的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议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组织专题汇报会,向六套班子传达汇报  相似文献   

19.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ldesL.subsp.SlnenslsRollsi)具有许多优良特性,是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薪炭林和饲料林的优良灌木,已被国家列为重要经济树种之一。并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正向深度发展。我国目前沙棘加工所用原料,主要靠天然林或实生人工林来提供,这些林分产果量很低,难以满足现代加工业的需要。因此,需要大量营造高产优质的人工沙棘园…  相似文献   

20.
《沙棘》1998,(4)
砒砂岩区是黄土高原剧烈侵蚀的中心,是影响黄河产沙的关键区位。但是由于砒砂岩区沟壑纵横,黄土流失贻尽,基岩大面积裸露,干旱少雨,各种植物措施在这里都难以奏效,以砒砂岩为材料治沟打坝,难度也很大。因此砒砂岩区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难点。 1985年,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号召之后,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该区积极开展沙棘种植试验和示范,先后开展了沙棘试点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砒砂岩沙棘育种、沙棘生物坝等沙棘治理和科研项目。经过当地水保部门和广大群众十余年的努力,在砒砂岩区成功种植沙棘5.33万hm~2,实现了黄土高原治理难点上的重大突破。现在砒砂岩沙棘种植区已是浓荫护夏,红果迎秋,鸟儿翔飞林间,沟谷溪流清辙见底,呈现出勃勃生机,生态景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砒砂岩沙棘治理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今年已拔出专款实施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全面掀起了砒砂岩区沙棘资源建设的高潮。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水土保持法》执法检查组赴伊克昭盟进行了专项检查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