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清澄 《水产学报》2003,27(5):499-503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aL.)属热带性鱼类,为我国1978年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海淡水养殖对象,具有食性杂、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1]。目前已在我国数个省、市开展养殖。尼罗罗非鱼性喜群游,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水温降至14℃时,活动迟缓,停止摄食,水温降至12℃以下时便逐渐死亡[2]。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养殖的尼罗罗非鱼,一般在严冬前开始进行捕捞。水温达到20℃以上时,雄鱼会在池边或者池底挖洞,当遇到外界刺激或拉网捕捞受惊后,便潜入洞中或软泥中。尼罗罗非鱼的这一行为习性给捕捞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各地一般…  相似文献   

2.
尼罗罗非鱼喜生活在水的底下层,缺点是不耐低温,常常当水温低于摄氏14℃时就不能生存以致逐渐死亡,给生产上带来损失。目前,多数地方捕捞尼罗罗非鱼一般都是采用常规拉网捕捞法,此法操作比较费时费力。我所近几年来,根据这种鱼的生活习性,在生产中逐步摸索出了一种简易的起捕方法;认为是可行的。现将这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7、尼罗罗非鱼(Qreochromisniloticus)选育单位:长江水产研究所。为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6-38C,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C。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杂、耐低氧、繁殖快等特点,养殖范围已遍及全国。遗传性状稳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尼罗罗非鱼既有作为食用鱼养殖的经济价值,更有杂交优势利用价值,奥尼鱼和福寿鱼均是以尼罗罗非鱼作为杂交亲本的。主要缺点是不耐低温、不易捕捞和自然繁殖太快等。我国大多数地区,尼罗罗非鱼的适宜生长期为4-s个月,养殖当年夏花鱼种,成鱼规格一般为150s左右。放养越冬鱼种或早繁…  相似文献   

4.
钱国宏 《内陆水产》2005,30(7):12-12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各地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养殖试验证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5.
王文彬 《内陆水产》2004,29(4):24-24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杂交突变型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各地养殖品种,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6.
赵巍  齐子鑫 《河南水产》2005,(4):13-13,20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北方养殖品种,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通过我们近几年的养殖实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马广栓 《内陆水产》2005,30(11):24-24
彩虹鲷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型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优势。利用中小型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提高水库水体生产率。是水库渔民致富的一条捷径。现将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凯 《科学养鱼》1999,(7):32-32
众所周知,罗非鱼因其具有生长快、疾病少,肌间刺少,味道鲜美而倍受广大水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罗非鱼已成为全球性养殖对象。在我国,各地池塘、水库、山塘、江河等水域养殖罗非鱼已十分普遍。对于池塘、水库、山塘的罗非鱼养殖户来说,罗非鱼的捕捞生产往往...  相似文献   

9.
张延河 《齐鲁渔业》2007,24(1):32-33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通过我们近几年水库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的遗传渐渗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5,19(2):105-111
用LKB平板电泳仪,4.4%聚丙烯酰胺凝胶对南京罗非鱼良种场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肌,肝,脑,心,眼中的10种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未见的多态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是超“纯”的养殖群体,尼罗罗非鱼群体中有20%的尼奥杂交鱼,其体形酷似尼罗,难以肉眼鉴别,由此可见,我国尼罗罗非鱼养殖群体中已存在遗传渐渗问题,须注意防杂和提纯。在剔除了杂交鱼后,该场尼罗罗非鱼群体的  相似文献   

11.
<正>(二)泰国罗非鱼产业1.泰国罗非鱼的养殖生产泰国在尼罗罗非鱼养殖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除去南部和中部对虾养殖地区外,泰国各地均可养殖。面对国内外市场商机,泰国改进尼罗罗非鱼的品种、养殖方式和鱼饲料效率,养殖出无化学残留物且体型更大的尼罗罗非鱼。罗非鱼是泰国养殖规模最大的鱼种,占泰国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35%。目前泰国的尼罗罗非鱼年产量为20万吨。2.泰国计划促进尼罗罗非鱼的国内消费由于罗非鱼的味道和肌肉品质较好、价格较低等因素,其在泰国消费者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泰式和西式餐厅仍有值得开拓罗非鱼市场的商机,因此  相似文献   

12.
尼罗罗非鱼营养需要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雍文岳 《淡水渔业》1994,24(5):22-24
尼罗罗非鱼营养需要量雍文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尼罗罗非鱼在我国许多地区已成为主要养殖对象,且成为我国集约化养殖加网箱、流水和工厂化养殖的重要品种。国家从“六五”科技攻关开始,一直将尼罗罗非鱼营养和饲料研究列入饲料开发研究之中。作者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系鲈形目,鲡鱼科,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体生产效率.通过近几年的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林培兴 《内陆水产》2006,31(2):34-35
彩虹鲷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一个突变种,体色鲜艳、红黄兼有,也常被人们称作红罗非鱼。它原产于台湾地区,属热水性和广盐性鱼类, 能在淡水、咸淡水、海水中生活,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易于捕捞、养殖效益高等优点,唯一的弱点是不耐低温。罗非鱼因品种的不同,其致死低温有所不同,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为12℃以下,福寿鱼为10%以下,奥尼罗非鱼为9℃以下,奥利亚罗非鱼为8℃以下,彩虹鲷为4℃以下。  相似文献   

15.
渔业纵览     
《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等7项农业行业标准暂停实施《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等7项行业标准自2001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在使用中存在争议,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经研究,现暂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等7项行业标准,农业部将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修订,7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一、NY/T5054-2001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二、NY/T5061-200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三、NY/T5067-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四、N…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选取海水池塘(盐度28)和淡水池塘养殖及水库天然增殖的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体质量为200~500g的尼罗罗非鱼为研究材料,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3种生态环境尼罗罗非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和蛋白质量浓度。结果显示,3种生态环境中罗非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罗非鱼血清中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及血清蛋白质量浓度差异显著(P0.05),酶活力和蛋白质量浓度依次为:水库海水池塘淡水池塘。试验结果表明,水库天然增殖的尼罗罗非鱼具有较高的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是一种生长快、疾病少、食性广、饲养易的高产优良品种。由于受水深与水冷不能过冬以及库底不平而捕捞困难等因素影响,水库放养受到限制。目前,有些水库采用网箱养殖罗非鱼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但尚未能全面推广,主要受到大规格种苗供应的限制,当年新苗养到年底未能上市又不能过冬;若从外地购进大规格种苗,因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18.
杨弘 《科学养鱼》2006,(5):19-19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为奥尼鱼和尼罗罗非鱼。奥尼鱼是指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杂交所得的杂交鱼,由于这两种罗非鱼不同的性别决定机制,使杂交后代雄性率极高,如所用亲鱼纯度较高,雄性率可达95%以上,甚至100%。奥尼鱼苗种生产及养殖过程中,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鉴别极为重要,下面就这两种罗非鱼及其杂交后代作一简单形态比较,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名贵优质鱼类养殖技术系列讲座(之五)尼罗罗非鱼陈新民(长沙市郊区畜牧水产局410008)尼罗罗非鱼(以下简称罗非鱼)具有比其他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耐肥、耐低氧、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是目前最容易推广和最适合肥水池塘及城郊养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一、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20.
广西发展罗非鱼产业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养殖罗非鱼始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真正大面积发展,是在80年代引进生长性能远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尼罗罗非鱼以后。进入90年代,随着尼罗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生产单性罗非鱼的推广,罗非鱼养殖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现已成为广西淡水养殖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