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引言家蚕微粒子病是对蚕桑生产影响极大的一种病害,轻则降低养蚕收入,重则全部失收。因此,对家蚕微粒子病加以严格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要求把微粒子病的病毒率控制在0.5%以内,就是说如果家蚕母蛾的病蛾率(即微粒子病病毒率)小于0.5%,则该批蚕种为合格蚕种。否则为不合格蚕种。但由于制种批很大,一般采用抽样检查方法。在抽  相似文献   

2.
通过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f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不同概率计算方法,根据数理统计和检验原理分析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存在的误差。结果表明,由于检验系统误差的存在,设置原种集团母蛾全数检验的质量接收(拒收)限时应更多地考虑系统误差对蚕业生产的影响,且现行标准以批病蛾率作为检验接收(拒收)质量限有待商榷。准确原种病蛾率的计算应考虑对有毒集团中出现多个病蛾的情况进行修正,用实际检验母蛾数进行计算;在不考虑缺蛾影响时,用检验无病蛾集团出现概率作为合格标准的判断方法亦可行。  相似文献   

3.
微孢子虫是母蛾检疫的唯一对象,为探明家蚕微孢子虫感染雄蛾交配对雌蛾的影响,了解其对蚕种生产的危害性,用患微粒子病的家蚕雄蛾与未患病雌蛾(各50只)进行交配试验,并统计分析交配后的感染率。结果表明:患有家蚕微孢子虫的雄蛾,能通过雌雄蛾交配把微孢子虫传给雌蛾,雌蛾微孢子虫检出率为66%,其交配传染率达78.57%,增加了各级蚕种因母蛾检测有微孢子虫而淘汰的风险系数。因此,蚕种生产过程中防微病工作很重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切断幼虫期食下感染的途径,减少因雄蛾感病通过交配而传给雌蛾的概率,减少蚕种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在桑蚕一代杂交种中,存在着母蛾检验合格带毒的蚕种批次,其微粒子病卵率检疫却超标的正常情况;也存在母蛾检验无毒的蚕种批次,其微粒  相似文献   

5.
王欣  潘丽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4):77-78,82
微粒子病检验最常用的手段是光学显微镜检验技术,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中影响家蚕微粒子病检验和镜检结果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水平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柞蚕制种过程中,用显微镜检出微粒子病母蛾并淘汰其卵是防治柞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方法,也是控制住微粒子病的根本环节。只要把住这一关,基本上可控制住微粒子病的发生。要把住镜检这一关,首先从国营蚕种场抓起。在镜检过程中除抓住正常环节  相似文献   

7.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疫病,是蚕业生产上唯一的法定检疫对象.不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粒子的胚传特征分析可为家蚕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支撑.为了充分了解现有主要实用家蚕原种对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感染抗性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选择产业中近30年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江苏、广西及云南常用的8个高产优质亲本品种(871、 872、芙蓉932、湘753、菁松B×A、皓月B×A、苏菊和云7),分别测定其对家蚕微粒子的抗性,并分析了不同品种对家蚕微粒子的胚传规律.经研究发现8个现有生产中常用品种对微粒子抗性明显不同,当母蛾带毒程度100时,云7的子代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分别为54.4%和82,均为最低;相对于易感原种871,其子代感染率提高了21.2%,子代感染强度数值提高了34,子代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差异均十分明显;同一原种感染程度不同的母蛾胚传存在差异,一般胚传带毒与母蛾带毒呈正相关,表明母蛾带毒程度是影响子代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掌握母蛾感染程度与胚传带毒之间的规律,可为原种间抗性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家蚕微粒子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蚕微粒子病被列为蚕种生产的唯一检疫对象,母蛾镜检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简称Nb)是目前最主要的检疫手段,但其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Nb检测技术,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纳米金(AuNPs)比色法原理,对AuNPs探针的制备及其标记的最佳抗体浓度和最佳pH值进行探究,以及探究AuNPs比色法检测Nb的灵敏度。结果表明,Nb抗体与AuNPs(20 nm)结合最佳浓度为每500μL AuNPs溶液中添加5μL 0.5 mg/mL抗体蛋白,标记最佳pH值为8.5。AuNPs比色法能够最低检测出Nb蛋白量为10 ng。本研究成功建立一种基于AuNPs比色法检测Nb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口腔微量注射接种法,研究了壮蚕(4~5龄)感染微孢子虫与蛾期微粒子病显微镜判别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显微镜检别出微粒子病的时期随微孢子虫接种剂量的增大而提早,造成蚕蛾镜检有毒的壮蚕感染微孢子虫的下限剂量为32~64个/条,其下限感染剂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试验结果对于当前蚕种生产上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是以病原研究为基础,结合防微药剂的组合与筛选,根据桑园昆虫微病预警监测机制,有效控制桑园虫口密度,杜绝微粒子病传染源。以小蚕用叶洗消、大蚕用叶喷洒防微灵和常规消毒防病为预防重点,辅以严格母蛾镜检和成品检验的要求,从环境、桑园、蚕室、质检几方面技术处理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实施合肥市农业专家项目,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工作进展,提出2004年根椐"实用、可行、高效"原则进一步搞好项目的计划措施.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systemic basin approach, geoinformation, and neurotechnology for 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of the humus spatial inhomogeneity and content variations in the steppe and dry steppe zones (Kherson oblast, Ukraine). The general trend of such variations has been determined in the 0–40 cm layer for 42 years. The intensive use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ctivities in 1970–1989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humus depletion by 0.36% on average (from 2.56% to 2.2%). The analysis in 4450 observation points has yielded a decrease in the variability, the rising polynomial dependence of the humus enrichment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and the logarithmic dependence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The neurotechnological modeling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develop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the spatiotemporal modeling of the humus content in the soils. The humus is predicted to be subject to the irreversible process of gradual depletion in the 0–40 layer until 2025 upon the use of the existing agrotechnologies: rainfed land by 0.01%/year and irrigated land by 0.03%/year. This result defines the territorial priorities of the regional policy and suggests the differentiated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the soil-protective unit of the farm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状况的分析,认为基层农业科技单位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但基层农业科技单位面临规模小负担重,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竞争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一现状,基层农业科技单位唯有积极探索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后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生连年扩招在导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给招生单位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出现了导师招生积极性不高、生源结构失调、专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应采取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加强学科建设、采用科学管理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评估业作为一种中介服务行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分析研究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资产评估业的对策;建立统一的资产评估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我国资产评估协会的自律管理职能,加强对机构管理和执业人员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17.
当前我国粮食问题的辨识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了上前我国出现的卖粮难,粮价下跌,市场竞争激烈的局势后,介绍了对粮食形势的4各不同判断,评析了解决粮食问题的4种策略。依据国情和粮情,指出我国粮食形势存在的5个不会变,看待粮食问题必须坚持5个分开。并以此为据,判断了粮食形势,辨识了各种解决粮食问题之策,提出了转化、保护,提高3项粮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山西林业发展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山西省林业科技现状,充分肯定科技对于林业建设的历史贡献,寻找林业科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站在发展现代林业的高度,重新审视了林业科技的地位和作用,对林业科技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建设性地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的"三个地位"和"四个作用",以推广普及"十大实用技术",努力攻克"十项关键技术"和实施"科技五大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山西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锐齿栎林分叶长宽比和叶干重面积比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辛家山林业局锐齿栎纯林的叶样本的统计分析,认为锐齿栎林分中叶长宽比和叶干重面积比的变化是显著的,这两个比值都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径级内,其变化也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煜  孙慧 《新疆农业科学》2015,52(3):580-588
[目的]测算新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余值法,测算1996~ 2012年新疆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与全国同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新疆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九五”时期的年均32.09;,降到“十五”时期的年均15.09;,2011 ~2013年回升到38.68;.从“十五”时期开始,新疆与全国的差距不断加大.制约新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于农业劳动力技能不高和农业投入相对不足.[结论]提高新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