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稻田工程 稻田要选在交通便利、注排水方便的田块。稻田四周距田埂50cm处挖上口宽60cm、下口宽40cm、沟深50cm的环沟,环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7%~10%。在开挖环沟的同时,要给稻田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要用双层密网片包扎好,防止河蟹逃跑。同时也可以避免在稻田注水时野杂鱼、蛙类及鱼卵进入稻田。  相似文献   

2.
怎样妙用人粪尿养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不仅能促进稻谷生产,提高产量,又能增收水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稻田养鱼的方式和技术要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一)平田式 此种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50~70厘米,顶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沟深30~50厘米,沟的上面宽30~50厘米。沟的设置形式为在稻  相似文献   

3.
稻田生态养鸭技术具有投资省 ,见效快 ,节约场地 ,简便易学等特点。由于在养殖生产过程中 ,不使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 ,所以所生产出的稻谷、活鸭和鸭蛋皆为绿色食品 ,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1 稻田选择与准备稻田的选择整理 :养鸭的稻田要选在交通和电力方便的地方。面积一般 1 50 0~ 2 50 0m2 ,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符合国家用水标准 ,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一经收割离田 ,要及时搞好规划设计和整修。稻田四周可开挖宽 2~ 3m ,深 1~ 1 2m的环沟 ,田内可每隔 2 0~ 30m挖田沟 1条 ,沟宽 30~ 50cm ,深约 30c…  相似文献   

4.
(一)稻田设施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进行稻田养虾,面积5~5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为宜。田埂应加宽、加高、加固。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虾沟,沟宽1.0~2.0米,深1.0~1.5米。田块面积在20亩以上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十”字形田间沟,田间沟宽0.5~1.0米,深0.5米,环形虾沟和田间沟面积占稻田面积3%~6%。  相似文献   

5.
, 《江西饲料》2012,(5):37-38
1 稻田准备 1.1条件 应选择便于看护、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安静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水体无污染、旱不干雨不涝、能排灌自如.稻田的底质以壤土为好,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 1.2改造与建设 (1)开挖田间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沟,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沟宽1.5~2.5 m,沟深0.6~0.8 m.面积在1.3~2 hm2之间的稻田还需加挖“十”沟,面积超过2.7 hm2的,需加挖“#”沟. (2)加高加宽田埂.利用挖环沟的泥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打紧夯实.改造后的田埂,要求高度在0.5 m以上,埂面宽不少于1.5 m,池堤坡度比为1∶1.5~1∶2.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蟹是稻、鱼、蟹混养,互利共生的好方法,为保证成功获得丰收,要抓好以下关键: 一、选好田块,建好养殖工程。 应选水质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保水好、连片面积较大的低洼、浅滩。养殖工程包括开挖围沟、田间条沟、蓄水暂养池及四周田埂加高夯实,沟与沟、沟与塘相通。成蟹养殖沟宽一般3~6米、深1米,根据田块大小,条沟间距约15~30米,沟深可略浅,如养殖扣蟹深度可  相似文献   

7.
(一)稻田养虾工程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的田块进行稻田养虾,面积5~5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为宜。田埂应加宽、加高、加固。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虾沟,沟宽1.0~2.0米,深1.0~1.5米。面积在20亩以上的,还要在田中  相似文献   

8.
蒋艾青 《饲料工业》2004,25(7):45-47
进行工程化养殖的稻田,除具备稻田养鱼的基本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土壤以保水保肥力强的粘土、土壤为好)外,须对原有稻田进行改造,主要工程有加高加固田埂,挖深扩宽沟凼,硬化田凼四壁,建设高标准“田凼沟式”稻田养鱼工程。田埂要求加高到0.5m,有条件的可用红砖、水泥板护坡,也可用三合  相似文献   

9.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胡子鲶、埃及塘角鱼。80年代初引人我国开始进行养殖。由于革胡子鲶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广、耐低氧、抗病能力强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其养殖范围迅速扩大。特别是两广地区,革胡子鲶已成为主养品种之一。但在胡子鲶生长旺季经常会发生两种鱼病。本文就病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一、革胡子鲶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特性胡子鲶属底栖性鱼类,食性杂、性贪食,其生产周期短。在南方地区,每年可养2-3季。一般水温在20t以上时摄食旺盛。南方每年的6-10月为革胡子鲶的生长旺季,因此要加强投饲和管理。革胡子鲶食量大,…  相似文献   

10.
1稻田准备1.1条件应选择便于看护、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安静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水体无污染、旱不干雨不涝、能排灌自如。稻田的底质以壤土为好,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1.2改造与建设⑴开挖田间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沟,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沟宽1.5-2.5m、沟深0.6-0.8m。面积在20-30亩之间的稻田还需加  相似文献   

11.
巧妙地利用冬闲田养鱼,既可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又可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稻田病虫害,节约农药、化肥支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等诸多优点,是冬季农民增收的极好途径,值得推广。现将冬闲田养鱼相关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整田用于养鱼的冬闲田,宜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蓄水性能好的田块。晚稻收割后,将稻田翻犁一次,不必耙碎。并将田埂加固、抬高,保证蓄水70~80cm。在田中间开挖出″井″字形鱼沟,在进水口开出1m左右深度的鱼巢,保证鱼沟、鱼巢相通,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拦鱼网具防逃。然后,每亩施生石灰50~60kg,以杀菌消…  相似文献   

12.
三、青虾稻田养成技术 1.稻田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养殖青虾要选择进排水比较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田块,要求田埂、田面不渗不漏,保水性能好,土壤肥力强。每块稻田以8~10亩为好。田间工程以宽沟式田间工程为主,可沿稻田田埂内侧2~3米处,开挖宽4~6米,深0.8~1米的环形沟,并利用一段环形沟加宽加深,挖成宽8~10米,深1.5米以上  相似文献   

13.
24.品种名称:革胡子鲶 选育单位:广东省淡水良种场。该品种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底层杂食性鱼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养殖周期短等特点。目前已在我国十几个省、市进行养殖生产。遗传性状稳定。已成为我国淡水主要养殖种类。革胡子鲶既适合于家庭小水体密养,又适宜于池塘单养、混养和稻田养殖。其适应性很强,苗种繁  相似文献   

14.
工程式稻田养殖,即在稻田中开挖鱼沟、鱼凼, 利用“稻鱼共生,优势共生,优势互补”的原理,进行稻田生产综合开发,从而实现“稻鱼增收”的目的。在日常管理中,应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1994~1995年,我们在盐城市郊区进行了革胡子鲶成鱼推广养殖和单养的实用技术,主要用泔水喂鲶。养鲶泔水由动、植物残渣以及厨房的其他下脚料等复杂成分组成。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养殖户的大胆实践、精心饲养管理下,鲶鱼的养成率由25%左右提高到70%~80%,亩单产由200公斤上升到750公斤,最高产量的池塘一年养成鱼3~4季,并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泔水养鲶技术。 一、池塘要求和准备。泔水单养鲶的池塘以1~4亩为宜,面积不宜太大,太大易造成投饵不均,个体生长悬殊。池塘较为平坦,少淤泥,水质水源良好,蓄水深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稻田养蟹业已成为河蟹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广大农民致富的好门路。现将稻田养蟹的一些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稻田选择。用来养蟹的稻田必须排灌方便,大旱不干,大涝不淹,土质以粘土为好。 二、开挖蟹沟。一般在稻田四周开挖蟹沟,沟深0.5~1.0米,沟宽1.0~2.0米。如稻田面积较大,还应开一至数十条“十”字沟,一般蟹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0~30%。在排水口一面的蟹沟,应适当宽深一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态套养的模式进行南美白对虾套养革胡子鲶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全程未发生病害,水质无异臭;共收获南美白对虾4205kg,平均亩产虾为105.1kg,成活率可高达25.14%;共收获革胡子鲶491.4kg,平均亩产达12.4kg,个体平均规格达0.76kg/尾,成活率可高达89%。为南美白对虾高效生态套养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1.稻田养鱼的环境条件(l)水源、水质。水源必须充足,排注水方便,不受旱、涝影响。水质良好,无污染,应符合GBI1607标准。(2)土壤。以土质肥沃,保水力强,pH值呈中性至微碱性的壤土、粘土为好,尤以高度熟化、高肥力。灌水后能起浆、干涸后不板结、保水保肥力强的稻田为最理想。2.养鱼稻田的准备(1)加高加国田埂。饲养鱼种的稻田,田埂应加高至0.5-0.7米,饲养食用鱼的稻田田埂应加高至0.7-l米,田埂的宽度0.4-05米,并捶打结实,不塌不漏。(2)开设鱼溜、鱼沟。鱼溜是指在养鱼稻田的田边或中…  相似文献   

19.
(一)鱼类越冬的生理特点北方养殖越冬品种多为四大家鱼,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除养殖四大家鱼外,还有一多半是热带、亚热带 鱼类,包括:罗非鱼、淡水白鲳、革胡子鲶、泰国野鲮、土鲮鱼、土塘虱等.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蒋张林,通过多年实验,探索出一套稻田养龟新技术,节约了养龟成本,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情况下可减少稻田病虫危害及稻田用肥量,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据蒋张林介绍,每亩稻田可产净龟(增重)是投放量的1~2倍,龟产值是水稻的4~8倍。现将技术介绍如下:1田间设施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不易遭受洪涝侵害的地段。在稻田四周建立防逃设施,四周用厚实塑料膜围成50~80cm高的防逃墙,田间开几条水沟供龟栖息,深和宽以20cm×40cm为宜,沟面积占田间面积的20%,进出水口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