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钟萼木(BretschneiderasinensisHemsl)种子进行各种处理,然后进行发芽试验.以及直接将新采集的种子和离体胚进行发芽试验,并进行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试验),研究了钟萼木种子生理休眠特性及打破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种胚、内种皮及胚乳内的抑制物质虽可引起种子休眠,但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缺乏萌发促进物质和酶活性低;用30kg/100m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或低温(5℃)层积60d,可解除种子休眠,萌发率由8.00%可提高到87.00%~96.00%,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25℃,20℃,其次是变温条件(昼30℃,夜20℃);将种子置于聚乙烯薄膜袋内低温(5℃)干藏120d,也可解除休眠.低温干藏120d后再层积20d,解决休眠的效果最佳,如此处理置床后第三天即开始发芽,9d完成萌发过程,萌发率达94.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羊角槭的种胚发育与萌发抑制机制,获得破除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有效方法,以提高种群繁育效率,扩大羊角槭种群数量以缓解目前极度濒危的生存现状。【方法】连续3年调查统计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2株人工种植羊角槭种胚发育结实情况,通过白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种子不同部位(外种皮、内种皮、种胚)的萌发抑制作用,并通过不同处理(剥除外种皮、激素浸种与低温沙藏)探索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的方法。【结果】羊角槭种胚发育不良且存在单株个体间差异,3年平均饱满种胚率仅9.73%~33.98%,饱满种胚平均生活力52.22%,饱满种胚率低于其他槭属植物。羊角槭内、外种皮与种胚均存在萌发抑制物质,外种皮与种胚提取物对于白菜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更强;内源ABA含量测试发现,种胚ABA含量最高,达1 818.58 ng·g~(-1),其次为外种皮1 053.34 ng·g~(-1)、内种皮859.05 ng·g~(-1),种子内各组织的萌发抑制作用与内源ABA含量直接相关;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剥除外种皮、激素浸种与低温沙藏)打破休眠试验发现,未剥除种皮种子低温沙藏及种子剥皮室温沙藏均不能萌发,而剥去外种皮种子经一定时间的低温沙藏可打破胚休眠,使得种子萌发率提高到30%;剥去外种皮种子进行不同激素(GA_3,6-BA)、不同浓度与浸种时间处理,发现激素浸种时间对于羊角槭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浸种激素种类或浓度均对羊角槭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剥除外种皮种子配合适当浓度的外源激素(GA_3,6-BA)浸种处理再行低温沙藏可提高羊角槭种子发芽率,其中以100 mg·L~(-1)GA_3或200mg·L~(-1)6-BA浸种12 h效果最好,种胚发芽率分别达到46.67%与43.33%,可作为羊角槭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的适合方法推荐应用。【结论】羊角槭种子败育率高、空瘪现象严重,这与花粉供应限制有关,异株授粉作为自交补充有助于授粉成功、胚发育,在构建保护群落时应避免分散、零散的种植,减小个体间距、促进异交结实,以提高种群繁育效率;羊角槭种子同时存在外种皮强迫休眠和胚休眠,内源ABA是种子萌发的主要抑制物质;通过剥除外种皮结合激素浸种、低温沙藏能够提高种子萌发率。该研究对于扩大羊角槭种群规模、实现这一极小种群树种的种群恢复与可持续保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以及热水浸种、变温浸种和浓硫酸浸泡等处理方法对砂生槐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生槐种子硬实率95%,不同处理方法对砂生槐种子发芽效果有显著影响,15℃恒温条件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砂生槐种子的发芽率;滤纸床处理效果最好;消煮处理和消煮浸种处理效果并不明显;用98%浓硫酸处理以浸泡30min效果最好,发芽率有明显的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35%和66%。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温度(室温、15、20、25℃)和不同前处理(不浸种、浸种1d、浸种2d)对叶底珠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并计算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浸种1d在25℃下培养最利于叶底珠萌发,发芽率可达95%。在不浸种的情况下,于25、35℃温度下培养,也能达到83.30%和88.33%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球花含笑种子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球花含笑的种子进行了浸种、储藏方式、储藏时间等不同处理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用16℃冷水浸种较用浓硫酸、60℃热水浸种的效果好; 种子用常温砂藏较低温砂藏( 3℃±1℃)、常温干藏、低温干藏(3℃±1℃) 效果好; 种子经常温砂藏4个月后播种较未储藏、常温砂藏2个月后播种的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6.
对缅茄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在100℃沸水浸种,自然冷却24 h取出播种,发芽率可达97%以上。试验结果还显示,用温度低的水浸种处理,种子发芽率不理想,而用机械损伤处理种子,浸种时间过长,发芽率亦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对素心腊梅种子进行浓硫酸浸种处理,设置0min、15min、30min、45min和60min5个浸种时间,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研究浓硫酸处理对素心腊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浓硫酸处理对素心腊梅种子的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处理时间素心腊梅种子发芽率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浓硫酸处理时间为30mm时发芽势和...  相似文献   

8.
大荨麻种子萌发特性及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荨麻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引种栽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荨麻种子引进后,通过引种栽培,种子千粒重虽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显著。进口大荨麻种子浸种变温发芽率33.3%,变温比恒温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20.2~25.0个百分点,但浸种处理比不浸种只提高3.3~8.1个百分点;自产种子发芽率为47.4%,比进口种子发芽率提高14.4个百分点,说明经驯化后,大荨麻种发芽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初步完成了大荨麻在我国的生长与繁殖研究,取得了对大荨麻采种、育苗、栽种、立地选择、密度控制、作业方式、生物产量、经济效益等高效栽培的技术规范,每年生物产量可达7 500 kg/hm2风干重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四明山区华顶杜鹃(Rhododendron huadingense)种子为试材,对种子形态、千粒质量、含水量及吸水率进行了观察与测定,研究了不同变温条件、不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对所得数据作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表明:华顶杜鹃单果种子数为134.1±32.3粒;千粒质量为1.180 2g;种子含水量为8.56%,吸水过程符合种子的吸水规律。浸种3、5、10、24、48h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有促进作用,随浸种时间越长,种子萌发始发天数越短,发芽势、发芽率越高,幼苗生长越快。变温15~25℃比15~20℃能明显缩短种子萌发始发天数,提高发芽势、发芽率,且显著提高幼根、幼芽和幼苗总长。  相似文献   

10.
用天然群落枯枝落叶浸提液浸种与其它处理方法进行伯乐树种子发芽试验,试验分室内和大田萌发试验,室内又进行了不同浸提液、不同激素处理、不同温度处理对伯乐树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蒸馏水浸种发芽率>伯乐树群落枯枝落叶浸提液浸种发芽率>罗浮栲群落枯枝落叶浸提液浸种发芽率,但差异不大;其中蒸馏水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69.2%).(2)以200mg· L-1 GA3浸种12 h发芽率最高,达到80.0%.GA3浸种的伯乐树种子发芽率>蒸馏水浸种的发芽> IAA浸种的发芽率.(3)大田试验的发芽率与室内试验发芽率基本接近;其中酒精浸提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达70.4%.(4)伯乐树发芽最适宜温度是20~25℃.发芽开始后第10~26天为发芽高峰期;发芽可持续32天.(5)在20℃条件下第7-14天腐烂率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高腐烂率出现的时间推迟,但发芽率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1.
8种造林树种不同催芽方法种子发芽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山杏等8种造林树种在不同催芽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得出了8种造林树种的最佳催芽方法:1)日本落叶松种子为雪藏法,发芽率达88.2%。2)刺槐种子播种前10天用10倍体积的90℃水处理,发芽率为91.8%。3)黄菠萝种子宜在保持不干的状态下低温处理,发芽率为85.3%。4)水曲柳、刺五加果实采收、种子取出后立即进行高、中、低温沙藏,其发芽率分别为90.0%和92.0%。5)文冠果种子宜播种前进行3个月的低温沙藏,发芽率为95.3%。6)辽东栎种子应采收后立即低温沙藏,发芽率为94.0%。7)山杏种子宜在1月初浸泡并进行低温沙藏,发芽率为91.7%。  相似文献   

12.
石梓(Gmelina arborea)种子特性与柚木相似,过去曾做过试验,在室内发芽皿中不发芽,一般贮藏方法,一年内即失去发芽力。有些生产单位播种覆土盖草,种子容易霉烂,低温季节播种,种子发芽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种子贮藏和催芽方法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三明市三元区研究草珊瑚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光照、温度和沙藏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和沙藏时间对草珊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极显著,最高发芽率是最低的3.10倍,最高发芽指数是最低的8.63倍.有光照的草珊瑚发芽率显著高于无光照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草珊瑚种子发芽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5℃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沙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最大,沙藏90 d的种子发芽率在90.00%以上.影响草珊瑚种子发芽率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沙藏时间>光照>沙藏时间×光照>温度>沙藏时间×温度,影响发芽指数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沙藏时间>光照>温度>沙藏时间×温度>沙藏时间×光照.因此,草珊瑚种子宜分批采种、晾干后即沙藏,3月底到4月间播种,播种时宜浅播.  相似文献   

14.
对山苍子种子贮藏、种子育苗、扦插、嫁接等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山苍子种子贮藏以沙藏为好,春季育苗发芽率达46.4%;山苍子种子催芽采用80℃的热水浸种,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与春播相比,秋播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较低,但无论是苗高、地径还是冠幅都更大;无论是春播或者秋播,浸种催芽的比无浸种催芽的发芽率或发芽势都更高,而且生长量也更大;扦插用吲哚丁酸100 mg.kg-1+萘乙酸50 mg.kg-1溶液浸泡60 m in成活率最高;嫁接以T字形芽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处理乌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和草木灰水浸种,以及砂擦种皮方法处理乌桕种子,结果表明:用98%的浓硫酸去除乌桕种皮的蜡质,乌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达到89.6%、67.6%,该处理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种子萌芽快,苗木生长整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福建山樱花种子采集和处理方法,并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沙藏或冷藏的种子次年春播种的发芽率分别达94.5%和90.03%,变温沙藏的种子当年夏季播种的发芽率达83.8%,均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采种当年播种的苗木,以变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大,分别达0.49 cm和24.47 cm,即采即播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小;采种次年播种的,以常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最大,分别达0.90 cm和77.65 cm。  相似文献   

17.
光皮梾木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的催芽方法对光皮梾木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梾木的种子在低温沙藏120d发芽率较高,达63.4%,低温沙藏90d以后对促进种子的发芽作用显著。在湖北光皮梾种子低温沙藏催芽方法较其它催芽方法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青钱柳种子破除休眠,提前播种出苗的方法。采用赤霉素不同浓度溶液对青钱柳种子进行"浸泡后直接播种"、"浸泡并沙藏后播种"2组种子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浸泡后直接播种没有打破种子休眠,播种当年出苗率为0,第2年才出苗;浸泡并沙藏后播种能打破种子休眠,播种第1、2年均出苗,总出苗率13.54%~28.13%,第1年出苗率2.08%~5.21%,占总出苗率的9.1%~27.8%。其中,赤霉素500、750 mg/L浓度溶液浸泡及沙藏处理后,破除种子休眠效果明显,当年出苗率为5.21%,依次占总出苗率的23.8%、27.8%,是适宜的种子处理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催芽方法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冠果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18℃)雪藏90d、低温(0℃-5℃)沙藏90d和热水浸种(始温80℃)120h三种方法处理种子,然后在15℃-25℃条件下增温催芽10d,在25℃沙床上进行发芽观测,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9%、77%和39%,差异极其显著。以低温雪藏处理的发芽效果最好,低温沙藏次之,热水浸种效果最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20.
《湖北林业科技》2015,(6):14-16
针对南天竹种子发芽困难,发芽率不齐及发芽时间长等问题,设计常温干藏、低温干藏、低温湿藏、常温带果球沙藏、常温净种沙藏、低温净种沙藏等6种种子贮藏的方法开展试验,经过种子始萌发时间、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的比较分析后发现,采用低温净种沙藏的南天竹种子,发芽率高达83%,发芽势65%,种子萌发快而整齐,是南天竹种子最佳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