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杉木林不同间伐强度试验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强度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但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经济效益以中度间伐为最高,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7%,内部收益率提高2.2%,每公顷增加收益1356元;其次是强度间伐,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5%,内部收益率提高1.2%,每公顷增加收益1248元。  相似文献   

2.
在15a生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定量机械间伐,定期测定生长量,对抚育间伐7a后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分别提高5.97,9.27m3,增加9.57%,14.87%;采用较大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下降9.7m3,减少15.5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间伐强度pn=25%,33%,50%)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保留木平均生长率分别提高1.34%,2.00%,1.97%。(3)抚育间伐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6278,5784元,增长7.7%,9.5%。  相似文献   

3.
水杉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湖县林场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进行定期生长量测定,对水杉人工林抚育间伐开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等主要技术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从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其每公顷生长量平均提高7.95m3,约增加22.3%;若采用较大的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每公顷生长量平均下降7.5m3,约减少17.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林分保留木生长率均有所提高,绝对生长率约增加2.4%,相对生长率约增加60.5%。  相似文献   

4.
杉木林抚育间伐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进行杉木幼林抚育间伐能显著促进胸径生长。间伐强度为45%的7年生杉木幼林,间伐时可收回全部造林投资。间伐后6年,林分平均胸径16.7cm,比对照增加3.7cm,从而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13年生时主伐,每亩出材11.1m3,收入7748元,比对照增加1858元,增幅31.5%,每m3木材销售价698元,比对照增加137元。搞好杉木幼、中龄抚育间伐是一项促进林木生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滨海沙地湿地松中龄林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林木胸高断面积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对10年生湿地松林分追施N、P、K组合肥,施肥后4年施肥效应十分明显,其中犁壁沟试验林N1P3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加14.947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284.29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19.13%;青苔沟间伐试验林N1P1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力。19.922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538.67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23.39%。  相似文献   

6.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药乡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内设置固定标准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1次间伐强度分别为12.2%、23.6%、34.2%,第2次间伐强度依次为23.0%、15.1%和10.4%。间伐能显著地促进林木生长,第1次间伐3年后林分蓄积量增长率比对照高5.8%~38.4%。第2次间伐2年后,不同间伐强度间林分生长差异不显著。认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初植密度可较大,第1次间伐宜采用中、强度间伐,第2次再采用较小强度的间伐。  相似文献   

7.
杉木团状造林抚育间伐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两次抚育间伐试验,显示16年生杉木团状造林林分(1穴2~4株、每公顷3400~6800株)在生长上与1穴单株式造林(每公顷2500~3000株)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单位面积总蓄积量比后者大27.72%~70.14%,又具有间伐作业设计和施工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林分质量和稳定性,增加间伐材和经济效益的优越性。其中1穴2株式表现最为突出,其单位面积总蓄积量比单株式大57.27%~70.14%,每公顷多获纯利13004~14249元,且在间伐材品质和促进保留木生长、提高主伐材品质和效益上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
18a、8a生湿地松人工林间伐试验表明:间伐对湿地松直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出材量无显著影响。间伐对生长轮宽度、晚材率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生长轮宽度增加,增加幅度为11%-22%,晚材率增加,增加幅度为2%-3.5%。间伐对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木材密度下降,下降7%-15%。间伐对弦向干缩有显著影响,随间伐的强度增加,弦向干缩率下降9%.12%;间伐对18a生湿地松径向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径向干缩率下降9%.18%;间伐对8a生湿地松径向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径向干缩率下降18%。间伐对体积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体积干缩率下降14%-39%。间伐对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下降2%,纤维长宽比呈不规则的变化。间伐对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抗压强度增加2%.7%。间伐对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抗弯强度增加5%.7.5%,抗弯弹性模量增加15%.22%。湿地松中幼林间伐,其生长速度加快,其制浆特性降低不大,其力学性能提高,我省各地可适当进行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工作。  相似文献   

9.
用16a连续测定资料,分析了不同密度中幼龄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的经济效益状况.结果表明:密度对林木分化和产品结构的影响明显,密度越小,Ⅰ,Ⅱ级木株数所占百分比大,其大径材的出材量也高,反之林木分化明显,Ⅳ,Ⅴ级木所占比例增加,小径材出材量高;各密度林分在5a前投入大于产出,成本效益比小于1,净现值和收益率为负数,随着林分年龄增大,成本效益比、净现值和收益率逐年增加,其中成本效益比与净现值在13~14a达到最大值,收益率第9~10年为最大,此后逐年下降;不同密度林分的总出材量、成本效益比、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以密度为3200株/hm2的林分最高,其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0年生和18年生两片湿地松人工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间伐3年后的结果表明:强度和中度间伐可明显促进10年生林分胸径,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18年生林间伐效果则不明显;间伐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增长量只有自然林分的70%-87%。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经营效益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91-1997年浙江省“国家造林项目”马尾松林(共计6.145万hm^2)的造林成本、产出效益、外汇风险、偿还能力等进行技术分析表明,确保有效的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是项目成功的根本保证。根据测算,5-7年生马尾松林单位面积蓄积超过部颁标准142.5%-710.7%,预测造林后第20a采伐,可实现净现值NPV2377.13万元(每公顷5305元),内部收益率IRR20.1%。此外,通过现有人工林优良林分(10年生以上)的调查,分别不同材种规格与立地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经济效益较为显著。每公顷净现值达6127.5-8811.4元,内部收益率为19.0%-23.7%,税后产出投入比5.1-8.0。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处冀东石灰岩山区的腰岱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林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对抚育间伐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量化的抚育间伐技术指标。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30%左右;单株材积比对照高20%~35%;每公顷蓄积年生长量增长0.6~0.9m3;生长率提高1.5%~3.5%。  相似文献   

13.
对华山松中龄林进行的3种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表明,下层中度间伐和下层强度间伐可促进保留木树高、胸径、蓄积的生长和林分总材积的提高,其中下层强度间伐效果最好,平均年高生长量0.5m,胸径年生长量0.59cm,蓄积年生长量13.6m3/hm2,林分材积总产量2073709m3/hm2,分别是对照林分的196倍、1.26倍、1.14倍和1.09倍,且林分规格材总产量和大径级材总产量均有较显著提高,间伐效果居各措施之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两个指标,对辽西风水干旱地区群众杨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1年生时经济效益最大,净现值为9122.10元/hm^2,内部收益率达到39.87%。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长白落叶松林分质量,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认为,林木出现竞争,影响生长时,一般在11~13年生,胸径达8cm左右,进行间伐.能起到调整密度,改善生长环境,保持良好结构,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生产力的目的.间伐强度采用株数40%~45%,蓄积在19%~30.9%,每公顷保留2200~2600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柳杉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考察其对林分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生长的影响则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初植密度(株行距1.5×1.5m)每0.1公顷445株的柳杉林,间伐强度以30%为佳,即间伐30%株数时,有利于林分蓄积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14年生不同立地级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结果表明 ,间伐强度对不同立地级的杉木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 ,而杉木胸径、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均随间伐强度提高而增加 ,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总出材量均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减小。不同立地指数级 (1 6、1 8)以中度间伐经济效益最高 ,其次是强度间伐 ,对照最低。  相似文献   

18.
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20年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1976年6月在江西省奉新县下林场开展间伐强度对杉木林生长效应的定位研究,供试林分10年生,1996年11月,历时20年。结果表明:强度、中度、弱度间伐林分平均树高及其定期生长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增加约3%~8%,但定期生长量无显著差异,间伐不能有效促进树高生长。间伐林分平均胸径及其定期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约7%~19%和6%~28%,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对照,间伐可有效促进胸径生长。间伐林分总断面积及其定期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约4%~6%和1%~7%,但间伐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间伐林分保留木断面积小于对照,间伐不能有效增加林分总断面积、保留木断面积及其生长量。间伐林分单株材积及其定期生长量于伐后5年和8年即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间伐可以有效促进林分个体生长量。间伐林分单位面积材积总生长量比对照增加约2%~4%,保留木材积、活立木主伐材积及其定期生长量与对照比较增减值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差异不显著,间伐不能有效增加材积生长量及其总产量。按生长效果而言,杉木林实行占株数40%左右强度间伐为宜。  相似文献   

19.
人工杉木中幼林经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杉木中幼林经营以林分密度调控为主,当小径木的比例达到30%,自然整枝高度达1/3,郁闭度达到0.8以上时为间伐的起始期,根据培育目标确定间伐强度及间隔期,间伐采用下层抚育法进行间伐,效果明显,在16立地指数条件下,同样的造林密度,12年生林分,间伐强度为46.9%,间伐后平均胸径在20.48cm以上。未间伐的林分平均胸径为15.5cm;每公顷蓄积高于未间伐的5.2%,间伐蓄积97.93m^3,增加蓄积124.02m^3。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系楸树幼林阶段的首次间伐。在50%的间伐强度下,间代后第2年树高较对照增加48.6%胸径增加66.7%,单株立木材积增加101%。间伐的径阶分布区间为7—12cm,对照的径阶分布区间为6—11cm。间伐区光照强度较对照区增加1.61倍,林中光照透过率增加1.63倍。间伐与修枝不宜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