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对保护农业生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如使用不当,容易引起农作物出现不正常的反应,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形成药害。产生药害的原因较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用错了农药;二是使用了变质或含有害物质的农药;二三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施药时期和施药天气选择不当等。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8,(23)
本文论述了农药不安全和科学使用对使用者和使用对象、对农产品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安全科学使用农药,从准确诊断识别病虫草害、正确选择农药、轮换交替用药、选择最佳施药时间、选择最佳施药剂量、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和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刘卫红 《甘肃农业》2003,(11):73-73
优质的农药只有与此相适宜的施药方法配合 ,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正确的施药方法必须建立在掌握病虫发生规律、自然环境条件、药剂种类和剂型等特点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 ,农药的施用方法种类较多 ,其中以地面施药为主。喷雾法是地面施药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安全使用技术,主要包括处置剩余农药和农药包装物、注意用药时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掌握施药技术、确定防治对象与对症下药、掌握喷施农药时间、把握用药量与施药次数、选好农药品种、禁止乱用农药等,以期促进农药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雨季施药应掌握以下几点原则。1.明确防治对象,对症施药。由于农药品种很多,特点各不相同,而为害农作物的病虫害种类也很多,习性更是各不相同。因此选择农药品种必须充分考虑防治对象、作物种类及生育期,做到对症施药。如果误用或错用农药,往往起不到防治作用。2.掌握施药时期,适时施药。每种病、虫害都有其最佳防治时期,因此选择施药时间应当考虑病虫害的发育期、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质,做到适时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尽可能地避开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3.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用量。农药的施用一般应选择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切忌…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药技术高速发展,新产品日新月异。农民朋友在大田使用中经常出现药害,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产生药害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一是错用农药或使用有杂质的农药:二是使用变质或含有杂质的农药;三是尚未掌握施药技术,施药时选择了作物不适宜的生育阶段或不适宜的施药天气、施药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合理用药原则,一是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避免滥用药、乱用药,做到对症下药;二是加强对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选择合理的施药时间;三是选择正确的施药方法;四是农药的合理混配和轮流使用;五是掌握施药剂量,提高施药质量;六是使用农药要结合其它有关的防治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效,尤其是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方法的结合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对症施药、适时施药、适当施药、均匀施药、轮换施药、混合施药、间断施药方面介绍了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方法,以期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科学使用农药,既能有效地防除病虫害,又能降低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宋烨华 《河北农业》2005,(12):39-40
农药是有毒物质,它对人类的毒性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接触农药造成急性中毒;二是人们长期食用残留农药的食物造成慢性中毒。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量较多的国家,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小,家家户户存药治虫,接触农药的人多、发生中毒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法规对农药安全使用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要选用对路的农药品种、适时用药、严格掌握施用量、喷布要均匀周到、坚持轮换用药、合理复配混用农药等,特别要加强施药人员的安全防护和施药过程的安全操作。但安全使用农药涉及多部门的工作,要做好安全使用农药,还需要各级政府重视,各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安全用药意识淡薄,高(剧)毒农药使用过多,施药时间和方法不当等,80%以上的施药人员在喷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要求: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安全配制农药,把握好用药时期、用药量和用水量,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掌握安全防护常识,提高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水平,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掌握农药适期施用技术,是节约农药,降低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最简便、最经济的实用技术。在确定施药适期时,应从以下几个时期考虑:  相似文献   

12.
将久效磷农药(40%乳油作1∶1稀释)以低污染施药术对悬铃木植株定量茎部注射(20ml/株)和茎部环涂(50ml/株),每隔3~4d,采集树冠层枝叶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久效磷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久效磷在树冠层枝叶中的水平在茎部环涂树约需15d才能达到最高,而在茎部注射树只需6d就达到高峰,对供试树进行长期药效观察显示,2种施药方法处理的树木在施药后15d不见虫害直到第2年仍无虫害发生;而附近未进行施药处理的悬铃木都受到虫害。此外,在施药前后对施药树木的根部土壤和周围大气取样作气相色谱分析,农药残留量都低于仪器检测限(<0.01mg/kg),这说明茎部注射和茎部环涂都是安全可靠的低污染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四川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棉花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该省针对棉田用药存在安全使用意识淡薄、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频繁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加强棉田安全用药宣传培训,增强农民安全用药意识;建立农药安全使用示范区,加强对农民用药的指导;开展农药筛选试验,推广新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农药市场管理,严禁销售危险性农药;推广新型施药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田金柱 《河北农业》2011,(10):36-36
一、要保证施药人员的安全 保证施药人员安全的有效办法就是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民对农药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能够选择合适的农药、以科学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应用药。要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并按照农药操作规程科学用药,对人的皮肤裸露部分特别是面部要有防护罩,穿长袖,用完药后立即洗澡,禁止施药时段进食等。应避免中午高温、高湿时段,大风天气严重影响施药人员的环境下用药。  相似文献   

15.
用4种农药对云南松赤枯病(Pestalotia funerea)作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wp800-1000倍液、65%代森锌wp800-1000倍液、50%多菌灵wp600-8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可首选;百菌清防治效果极差,不宜选用,应选择晴天施药,药量掌握在树冠滴液为宜,对受害林地内所有植被喷撒农药,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抗灾商品,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民用药购药基本情况、施药操作情况、安全使用农药常识情况等方面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村的农药使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当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慎用化学药剂,提高用药水平;要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和对农民的培训;要正确选药,科学安全用药;要加强农药管理,落实专项资金,控制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17.
影响农药施药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药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增强在作物保护方面的施药效果,而且可以把农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影响农药施药效果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如果能够注重施药的适时性和合理的投放目标,针对不同的施药目标调整喷雾方案,根据害虫的生理习性和植物的病理特点选用适当的喷雾设施、确定各种喷雾参数,则可以大大地提高农药的作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农药施用过程对施药者体表农药沉积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农药对施药者身体造成的污染,减少施药造成的操作人员中毒现象,利用6种不同类型和技术参数的背负式喷雾器研究了3种施药方式在施药者身体15个部位的农药沉积状况。借助系统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2种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施药者双脚和小腿是药液沉积的主要部位,沉积率分别58.5%和35.8%;使用新型的施药器械与施药技术有助于降低施药人员体表的农药沉积残留;2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良好,对认识和评价农药施用过程施药者体表农药沉积污染情况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了农药的品种、施药量和施药时间、施药方法和环境因素对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后农药降解速率的影响,旨在为无公害蔬菜的采摘时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建康 《农友》2002,(12):17-17
在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时,施药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防治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经营和使用农药的实践经验,认为要选择正确的施药方法,必须考虑以下四点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