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生理代谢的影响,将供试草鱼随机分为5组,分别暴露在质量浓度为0、0.5、1.0、3.0、5.0μg/L的高效氯氰菊酯中,于1、5、12 d时取样,测定血清和脾脏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暴露1、5 d时,0.5μg/L高效氯氰菊酯组血清和脾脏AKP活性无显著变化;暴露12 d时,血清AKP活性极显著上升,脾脏AKP活性无显著变化。暴露1 d时,1.0μg/L高效氯氰菊酯组血清AKP活性无显著变化,脾脏AKP活性极显著下降;暴露5 d时,血清AKP活性极显著升高,脾脏AKP活性显著极下降;暴露12 d,血清AKP活性无显著变化,脾脏AKP活性显著极下降。暴露1、5、12 d时,3.0μg/L、5.0μg/L高效氯氰菊酯组血清、脾脏中AKP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综上,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血清和脾脏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暴露在高效氯氰菊酯中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鳃和脾脏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高效氯氰菊酯设5个剂量组,分别为0μg/L、0.5μg/L、1.0μg/L、3.0μg/L和5.0μg/L组,每组分别于1d、5d和12d取样,测定鳃和脾脏LSZ活性。结果显示,在暴露1d、5d时,鳃LSZ活性表现为:0.5μg/L组(82.701、117.334U/g)和1.0μg/L组(103.703、128.167U/g)组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P<0.01),3.0μg/L组(40.045、31.357U/g)和5.0μg/L组(23.421、15.433U/g)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暴露12d时,鳃LSZ活性表现为:0.5μg/L组(38.489U/g)、1.0μg/L组(30.247U/g)、3.0μg/L组(20.694U/g)和5.0μg/L组(9.668U/g)酶活均极显著下降(P<0.01)。暴露1d时,脾脏LSZ活性表现为:0.5μg/L(68.232U/g)、1.0μg/L(90.884U/g)、3.0μg/L(116.219U/g)和5.0μg/L(60.636U/g)组均极显著上升(P<0.01);暴露5d,脾脏LSZ活性表现为:0.5μg/L(86.718U/g)、1.0μg/L(108.394U/g)和3.0μg/L(98.194U/g)组极显著上升(P<0.01),5.0μg/L(21.395U/g)组极显著下降(P<0.01);暴露12d,0.5μg/L(100.422U/g)、1.0μg/L(80.605U/g)组极显著上升(P<0.01),3.0μg/L(30.853U/g)和5.0μg/L(12.046U/g)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鳃和脾脏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s)鳃、肝胰脏和肾脏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活性变化。试验中高效氯氰菊酯浓度设5组(0、0.5、1.0、3.0和5.0μg/L),每组分别于1、5和12 d时取样,测定鳃、肝胰脏和肾脏组织中AKP的活性。结果表明,0.5μg/L高效氯氰菊酯暴露1 d时,鳃中AKP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胰脏和肾脏中的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暴露5 d时,鳃和肾脏中AKP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肝胰脏中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暴露12 d时,鳃和肾脏中AKP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肝胰脏中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1.0μg/L高效氯氰菊酯暴露1 d,肝胰脏和肾脏中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鳃中AKP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暴露5 d时,肾脏中AKP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肝胰脏中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暴露12 d,鳃、肝胰脏和肾脏中AKP活性显著下降(P0.01)。3.0μg/L和5.0μg/L高效氯氰菊酯显露1、5和12 d,所测定组织中AKP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  相似文献   

4.
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健康的影响。[方法]以同批繁殖、同池培育、体色正常、体重85~115 g、体长12~20 cm的健康草鱼为试材,用不同浓度(0、0.5、1.0、3.0、5.0μg/L)高效氯氰菊酯对其进行暴露处理,研究处理1、5、12 d后草鱼溶菌酶(LSZ)活性的变化。[结果]高效氯氰菊酯浓度与草鱼LSZ活性存在时间—效应关系。暴露1 d时,各处理组草鱼LSZ活性显著上升(P〈0.05) 暴露5 d时,各处理组草鱼LSZ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 暴露12 d时,各处理组草鱼LSZ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鲤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水环境中的苯并芘浓度对鲤鱼肾脏SOD、CAT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暴露的方式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在30 d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CAT)的活性。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的苯并芘(0、0.1、0.5、1.0μg/L)暴露30 d后,与对照组比较,SOD在低浓度苯并芘(0.1μg/L)作用下活性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5μg/L)的苯并芘作用下,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在浓度为1.0μg/L苯并芘作用下,SOD活性明显下降。CAT在浓度为0.1μg/L的苯并芘作用下,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1.0μg/L苯并芘作用下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结果表明,苯并芘能对鲤鱼肾脏中的抗氧化性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探索有机污染物鱼类的生活现象,进一步为水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氯氰菊酯(5、25、125μg/L)和氰戊菊酯(25、125、625μg/L)浸泡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3、6、9、12和15 d后,对血清、内脏囊和鳃组织中的SOD、CAT活性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血清和各组织中的CAT活性随着氯氰菊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氯氰菊酯浓度为125μg/L时,CAT活性最高;而氰戊菊酯浓度为25μg/L时,CAT的活性最高,然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降低;当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浓度分别为5、25μg/L时,各组织中SOD活性和血清T-AOC值出现最大值,然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降低。随着农药处理时间的延长,血清中的T-AOC和SOD活性、组织中CAT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而组织中SOD活性、血清中CAT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栉孔扇贝的抗氧化能力具有组织特异性,鳃组织中SOD活性值的早期变化可作为两种农药对栉孔扇贝氧化毒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浓度磺胺二甲嘧啶(sulfadimidine,SM2)对脊尾白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组(158、500μg/L)CAT和GHS-PX活性先上升后下降;高浓度组(1 580、5 000μg/L)在15 d时被显著抑制。500μg/L浓度组SOD活性在3 d时显著诱导(3.58倍);1 580、5 000μg/L浓度组在3 d时被显著诱导(2.68、3.22倍),在15 d时被显著抑制。低浓度组(50、158、500μg/L)MDA含量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1 580、5 000μg/L浓度组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在3 d时达到最大值(3.77、3.96倍)。提示GSH-Px、CAT、SOD活性和MDA含量对磺胺二甲嘧啶感应敏感,均可作为磺胺二甲嘧啶暴露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硫酸锌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于浓度为0 mg/L(对照组)、0.40 mg/L、4.04 mg/L及40.37 mg/L硫酸锌(ZnSO4)中分别药浴1 d、2 d、3 d、4 d、7 d、14 d和21 d,测定了肝胰腺和鳃中4种以及血清中6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从免疫学角度探讨ZnSO4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影响.结果显示:21 d内各浓度组在各时间对血清中凝集素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血清中溶血素各浓度组活性均表现出随药浴时间延长先逐渐升高再下降的趋势.酚氧化酶(PO)在肝胰腺中各浓度组不同时间之间及相同时间不同浓度组之间的活性差异均不显著,而鳃中在4.04 mg/L以上浓度中药浴2 d内活性显著下降,随药浴时间加长鳃和血清中活性呈增大的趋势.在肝胰腺中4.04 mg/L和40.37 mg/L浓度组药浴1 d、2 d、14 d和21 d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药浴3~7 d时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呈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变化;鳃中始终低于对照组;血清中1~7 d CA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药浴14 d以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呈前期抑制后期升高的趋势.酸性磷酸酶(ACP)在4.04 mg/L和40.37 mg/L浓度组中药浴21 d内除40.37 mg/L组药浴3 d时肝胰腺中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时间肝胰腺和鳃中ACP活性主要呈抑制状态,血清中4.04 mg/L组呈先逐渐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40.37 mg/L组均低于对照组.溶菌酶(LSZ)在4.04 mg/L和40.37 ng/L浓度组中药浴21 d内肝胰腺中活性主要呈前期抑制后期升高的趋势;鳃中4.04 mg/L组LSZ活性先下降再逐渐升高再下降,而40.37 mg/L组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血清中各浓度组LSZ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0.40 mg/L组仅在药浴3 d和4 d时使血清溶血素活性显著升高,而其他时间对其他免疫因子活性均无显著影响;4.04 mg/L以上浓度除对血清凝集素无显著影响外,其他免疫因子活性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  相似文献   

9.
汞暴露对草鱼脾和肾脏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占才  牛景彦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4):810-811,814
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汞离子浓度下的草鱼脾和肾的脏器系数变化。结果显示,脾脏器系数表现为暴露1 d时,0.7 mg/L处理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暴露5 d时,0.5 mg/L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7 mg/L处理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暴露12 d和21 d时,0.5 mg/L和0.7 mg/L处理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器系数表现为暴露1 d和5 d时,各处理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暴露12 d和21 d时,0.7 mg/L处理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汞离子污染对草鱼脾和肾有毒害作用,脾对汞离子污染较肾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7,(5):740-742
为了研究铅(Pb~(2+))对河南华溪蟹(Sinopotamon henanense)的雄性生殖毒性,试验设置了1个空白对照组和5个Pb~(2+)浓度处理组(3.675,7.35,14.70,29.40,58.80 mg/L),分别进行了3,5,7 d的染毒,分析和测定了铅染毒后对精巢和副性腺的性腺指数以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铅未造成性腺指数显著下降;随着铅染毒浓度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精巢和副性腺中ACP活性有下降趋势,58.8 mg/L铅处理下染毒7 d时,精巢中ACP活性显著降低(P0.05),副性腺在染毒5,7 d时,58.8 mg/L铅处理组的ACP活性显著降低(P0.05)。推测铅可能通过降低精巢和副性腺中ACP活性对雄性河南华溪蟹造成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14.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5.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正处于城市推动型发展时期,园林绿化事业处于发展阶段。笔者紧紧围绕城市现代化建设这一主线,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方向,结合当前乌兰浩特市园林绿化发展状况,归纳总结出适合乌兰浩特市城市发展的园林绿化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