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肥城单植桃园食心虫发生与为害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食心虫在山东肥城单植桃园的生活史和对肥桃的为害,对其在该园中成虫发生动态、幼虫为害和越冬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桃蛀螟、梨小食心虫在山东肥城单植桃园中一年分别发生2代、3代、5代,都具有世代重叠现象,其中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大,对肥桃为害最为严重。幼龄桃园与老龄桃园的折梢率分别为13.70%与24.20%,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幼龄桃园中,5、6、7月份间折梢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80%、5.40%、33.80%,老龄桃园中,5月份的折梢率(9.20%)显著低于6、7月份的折梢率(29.40%、34.00%);肥桃树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的折梢率没有显著差异性,分别为23.00%、22.80%、25.80%、27.00%、22.00%。水蜜桃树6月份和7月份虫果率分别为10.40%和12.20%,差异不显著,其在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的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桃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的防治效果和合理的使用密度,于2018年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在江苏省句容市桃园进行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50、600、990根/hm~2处理对梨小食心虫均有较好的防效,且高密度处理迷向效果更佳;梨小食心虫折梢率和蛀果率均低于对照桃园,450、600、990根/hm~2处理折梢防治效果分别为94.79%、96.58%和96.90%,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92.55%、96.09%和97.51%。综合防效和成本考虑,桃园中性信息素环境浓度以600根/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桃园梨小食心虫迷向素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兰州桃园投放梨小食心虫迷向素,观察其对梨小食心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桃园连续应用梨小食心虫迷向素的第3年,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比第1次应用当年减少16倍以上,比应用前1 a减少了25倍以上;梨小食心虫折梢率比应用第2年降低7.7%以上,平均蛀果率降低5%,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2017年在上海市金山区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露地栽培桃园和大棚栽培桃园进行了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栽培桃园和大棚栽培桃园内设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能够明显干扰成虫的正常交配,使折梢率及蛀果率显著降低。露地栽培桃园中梨小食心虫迷向率为58.0%~97.2%,大棚栽培桃园为63.9%~100.0%。露地栽培桃园折梢防效为70.6%,蛀果防效为86.6%;大棚栽培桃园折梢防效为88.1%,蛀果防效为97.3%。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大棚栽培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优于露地栽培桃园。  相似文献   

5.
在兰州地区梨桃、梨苹果混植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系统监测了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桃寄主的折梢率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寄主果树的产卵位置、数量、蛀果率。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兰州地区1 a发生5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混植园内梨小食心虫周年发生时序依次为梨、桃、苹果。桃折梢率自5月开始逐渐上升,7月中旬达到极值后开始下降。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果实的产卵位置,桃果实以胴部最佳,柄洼次之,萼洼最差;在苹果、梨果实以上胴部最佳,萼洼次之,柄洼最差。建议在兰州地区对梨小食心虫周年进行3次防治,即早春重点防治梨园、5月初重点防治桃园、8月中旬全园喷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果园的发生动态及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防控作用,为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使用及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在陕西省咸阳地区选取苹果园、梨园和桃园,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方法调查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动态;通过迷向率、桃树折梢率和果实蛀果率等指标衡量悬挂迷向丝对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的防治效果。【结果】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梨园发生量相对较大,在苹果园相对较少;桃园梨小食心虫在5月中下旬出现成虫发生高峰期,平均诱蛾量为11.75头/个诱捕器;梨园分别在7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明显的成虫发生高峰,以7月下旬诱蛾量最高,平均诱蛾量为18.67头/个诱捕器;苹果园7月底至8月初达最高,平均诱蛾量30头/个诱捕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的迷向效果显著,苹果园、梨园和桃园的迷向率分别为99.06%、98.43%和97.04%;梨小食心虫幼虫折梢危害仅发生在桃园,折梢率均呈迷向处理区对照(常规化学防治)区,折梢防效达98%以上;梨小食心虫对不同种类果园具有选择危害特性,对照区蛀果率为5.32%~10.18%,呈苹果园桃园梨园,迷向处理区蛀果率为0.23%~0.75%,呈桃园苹果园梨园,均以梨园的蛀果率最高;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对苹果、梨和桃的蛀果防效分别是91.75%、97.11%和92.63%。【结论】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梨园发生量相对较大,在苹果园相对较少,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果园梨小食心虫具有明显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梨小食心虫是我省危害果树最严重的柱果类害虫。在民和县桃园开展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对照区,性信息素迷向区防治效果显著,诱虫量下降316.5头,折梢率下降18.5%,虫果率下降4.7%,迷向率达88.9%。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国芳  肖敏 《农村科技》2006,(12):33-33
梨小食心虫俗称食心虫、折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该虫危害寄主比较广泛,但主要寄主为杏、梨、桃、巴旦杏,危害重的蛀果率达到50%,严重影响果实商品率。一、危害症状该虫蛀食果实但不食种子,果皮上蛀孔周围变黑疤,一般一果一虫。在桃园内,幼虫先钻蛀桃树新梢,枝条被害后切断了树体养分通道,致使枝条枯死,大量折梢、枯梢后蛀食果实。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全体黑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约有10组白色斜纹,近边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个小白点,后翅黑褐色,前缘黄白色。卵:长约0.5毫米,扁椭圆形,白色半透明。  相似文献   

9.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梨姬食心虫、桃折梢虫、小食心虫和桃折心虫,小卷叶蛾科。梨小在各地果园均有发生,是梨树的重要害虫,在梨、桃树混栽的果园为害尤为严重。梨小除为害梨、桃树外,也为害李、杏、苹果、山楂等,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及梨果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日益加剧的食心虫危害已成为桃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2008年在昌吉市个别桃园里梨小食心虫危害率已达70%。通过对昌吉市533公顷桃园调查,发现梨小食心虫是仅次于白星花金龟的又一大食果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