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熊猫金鱼是从文种金鱼中选择黑色与白色的个体,经多年定向培育而成。原产于中国福州,其基本特征是体色基调白色,体侧有1~2条黑色竖线、头、背、鼻膜、尾鳍呈现墨黑色,胸腹部分银白色,因酷似大熊猫而得名。熊猫金鱼憨态可掬,雍容华贵,但色型不稳,很难获得象  相似文献   

2.
熊猫金鱼是从文种金鱼中选择黑色与白色的个体,经多年定向培育而成。原产于中国福州,其基本特征是体色基调白色,体侧有1~2条黑色竖线,头、背、鼻膜、尾鳍呈现墨黑色,胸腹部分银白色,因酷似大熊猫  相似文献   

3.
肉色彩鲫的选育及遗传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类的体色多种多样,色彩因种而异,且同一种类色彩又有不同。如金鱼有灰色、黄色、黑色、白色、紫色、红白和五花等[1];锦鲤有红、白、黄、黑、金、蓝和紫等色彩[2];彩鲫有肉色、白底红花、红底白花、红色和杂色等[3]。许多学者发现有的种类不同体色的个体杂交,后代的遗传非常复杂,个别体色并非简单的显隐性关系[4~6]。鱼类大多性状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但某些性状的控制基因较活跃,这样就造成品种的多样化,为选育种提供更多的材料。我国在金鱼体色遗传上取得较大成就,陈桢先生从古籍考证,结合生物性状,阐明了金鱼的家化史以及品种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陈杨 《海鲜世界》2007,(6):8-12
对于金鱼,俗话说“色无第一,型无第二”。体形的要求从来都是比较严格和规范的。而体色却五颜六色、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5.
熊猫金鱼     
《海鲜世界》2003,(6):4-9
金鱼爱好者都知道,熊猫金鱼是一个非常名贵的金鱼品种,可是当前市场上二很多黑臼两色的金鱼都被冠以“熊猫”之名,使得它的身价很难再与名贵二字挂钩。上海的赵惠康先生给编辑部来信表达了他对此现象的疑虑和他个人对熊猫金鱼评判标准的理解。为此,编辑部清到  相似文献   

6.
黑龙睛是金鱼的一个重要品种,非常富有特色。其体色黝黑,双眼圆臌,炯炯有神,尾呈蝶形,在水中游动时宛若仙子戏水,深得港台地区人士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邓小龙 《内陆水产》2001,26(9):41-41
金鱼,以其五彩缤纷的色彩和千姿百态的舞姿赢得人们的喜爱。金鱼,由野生鲫鱼经过上千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逐渐演化形成,有300多个品种。金鱼形态万千,体色多变,单色:红、黄、白、黑、蓝、紫、橙等;二拼色:红白相间紫蓝花色;三拼色:蓝底黑斑的紫蓝色和红、蓝、黑的五花。金鱼刚孵化出来的鱼苗并不具备鲜艳的色彩,需经过50~80天人工培育才变色,有的要1~2年才变色。按幼鱼变色的具体变化,可分为全变色和半变色。全变色如鹅头红、红水泡、蓝寿、红龙睛等,在其幼鱼阶段,体色呈青灰色,经过一个半月的培育后,体色由…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爱好更加广泛。金鱼以其奇特的体形,鲜丽的色彩,典雅的游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中摆上一两条活泼可爱的金鱼,它不仅可以点缀居室,美化环境,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起到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作用。室内金鱼饲养管理的方法如下:一、金鱼的选择。金鱼的尾鳍、胸鳍、腹鳍、臀鳍都讲究对称,背高大如帆,尾鳍四开大尾。短尾鳍要求尾柄色深,越近末端越薄,色也渐渐变浅;长尾鳍要求色浅,薄而透明,好似蝉翼;蝶尾要求尾鳍边缘挺括,整个尾鳍象一把打开的扇子。红色鱼要求从头至尾全身红似火;黑色鱼…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2000,25(2):45-45
1草种鱼代表品种为草金鱼。身体侧扁 ,呈纺锤形 ,有背鳍 ,其体形和鳍形均和一般鲫鱼相似 ,也有的成双的臀鳍和尾鳍。其主要品种、特征为 :金鲫 :身体侧扁 ,呈纺锤形 ,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尾形 ,全身均为橙红色 ,是最古老的金鱼品种。草金鱼 :直接起源于金鲫鱼。身体侧扁 ,呈纺锤形 ,尾鳍较长、双叶或三叶、不分开 ,呈燕尾形或菱角形(即三尾) ,全身均为红色。红白花草金鱼 :身体侧扁 ,呈纺锤形 ,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尾形 ,头部和身体上红、白色兼有。2文种鱼体形短缩而圆 ,眼球正常 ,头尖 ,大尾 ,尾鳍叉多在4叶以上 ,体色多为红、红白…  相似文献   

10.
彩鲫,也称草金鱼,体形与普通鲫鱼相似.一般按照其尾型的不同进行分类(有长尾和短尾之分),可分为普通尾彩鲫(也称草金鱼)与燕尾彩鲫(或称剪尾彩鲫)两类,共有二十多个品种,体色有纯白、纯红、纯黑、金黄或黑紫等,色彩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集观赏、食用和垂钓功能为一体名优鲫鱼品种.另外,彩鲫还可作为金龙鱼、银龙鱼、地图等高档观赏鱼的饵料鱼,不仅为其提供营养,还能保证其体色.近年来,彩鲫在黑龙江省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也是受欢迎的养殖品种,以下介绍彩鲫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金万昆 《淡水渔业》2005,35(1):10-12
墨龙鲤是由几个锦鲤品种混合交配繁殖,将其后代中出现的4尾黑色个体留下建立自交系,再从自交系繁殖的黑色个体后代中采用混合选择技术逐代选育至F-6,而育成的一个鲤鱼新品种.墨龙鲤体披全鳞,全身(包括各鳍)均为黑色,腹部灰白色,体纺锤型,稍粗短,可食用也可观赏,已试验推广养殖,深受养殖户欢迎.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其养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目前,锦鲤的体色、鳞被和体型等表现极为多样,尤以体色和斑纹变异大.在分类学上锦鲤与鲤鱼属同一种,但其色彩花纹已有十三个品系百余个品种,如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别光锦鲤、乌鲤、浅黄及秋翠、衣锦鲤变种、黄金鲤、光写锦鲤、金银鳞锦鲤、丹顶锦鲤等.日本对锦鲤体色、斑纹、体型、性状的遗传学研究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至今还未选育出一个体色遗传相对稳定的品种.我国对锦鲤的研究时间较短,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有关黑色鲤鱼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选育的墨龙鲤是经连续6代定向选育的一个食用、观赏两用的新品种,其黑体色遗传稳定性达87%以上.现将选育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舟 《科学养鱼》2003,(11):63-63
1.朱纹锦 中型常温观赏鱼类之一。这是最早出现的金鱼品种,系金鱼和鲫鱼杂交选育而得。具多种体色,有红白、红黑、蓝底红白等多种。尾似金鱼,体形似鲫鱼。游动迅速,身体强健,性情温和,抵抗力及适应性都很强,杂食性,可喂食各种人工饲料,耐低氧,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也是水族箱养金鱼初入门者最理想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文安县现有小金鱼养殖户230户,养殖水面520亩,年生产金鱼2500万尾,出口500万尾,创汇额达700万美元。目前文安小金鱼已作为一种品牌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创汇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安小金鱼做成大产业主要得益于三点:一是规模化养殖,文安县金鱼养殖总场作为全县小金鱼养殖的龙头企业,占地50亩,去年出口小金鱼近300万尾。目前,该场的小金鱼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际标准,成为中国商检局出口免检单位,出口量在北方地区独占鳌头。二是不断引进名优品种,陆续引进了兰寿系列、熊猫系列等国内外名优品种共38个。三…  相似文献   

14.
黑龙睛是金鱼的一个重要品种,非常富有特色.其体色黝黑,双眼圆臌,炯炯有神,尾呈蝶形,在水中游动时宛若仙子戏水,深得港台地区人士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内陆水产》2000,25(3):44-45
3龙种鱼是金鱼的代表品种 ,也是主要品种。其主要特征是体短 ,头平而宽 ,尾鳍四叶 ,眼球膨大而突出于眼眶之外 ,似龙眼 ,故得名龙睛。鳞圆而大 ,臀鳍和尾鳍都成双而伸长 ,胸鳍呈三角形 ,背鳍高耸。按尾鳍形态可分为 :蝶尾、凤尾和扇尾龙睛等 ;按体色分有 :红龙睛、墨龙睛、蓝龙睛、紫龙睛、朱砂眼龙睛、红白花龙睛、红墨花龙睛、紫蓝花龙睛、喜鹊花龙睛、红头龙睛、五花龙睛等。(1)红龙睛 :具龙种鱼特征 ,体红色 ,故得名。是龙种鱼代表也是龙睛鱼中最普通的品种。(2)墨龙睛 :具龙种鱼特征 ,体乌黑。因为黑色是严肃、庄重象征 ,故颇受…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江苏沿海一带每年的3月底4月初鱼种流行一种综合症,其症状:①体表、头后、尾柄部、背中部鳞片疏松、脱落。②肌肉水肿(发白状似机械损伤),体色深浅不均,有灰色、黑色、深绿色,尾鳍腐烂,嘴边发白、溃烂,病情严重的肌肉溃烂成洞。③鳃腐烂,呈黑红色,鳃表面蒙一层白膜。④内脏病变、肝萎缩、颜色变浅白色、肝脏腐烂,胆汁变黑,或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有的病鱼苗通过镜检未见细菌和寄生虫,其原因何在?我们分析如下:1.饲料配方不合理,缺少鱼体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必须调配方,不能用单一的饲料。2.饲料氧化后的…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省福州地区金鱼养殖历史有200多年,现有金鱼养殖场60多家,年产金鱼800多万尾,为国内包括京津、苏杭、福州和广州在内的四大金鱼主要养殖区之一。福州地区养殖的金鱼具有品系多、体形壮硕、色彩丰富且艳丽等特点,近20年相继培育出兰寿金鱼(国寿)、皇冠珍珠和熊猫金鱼等多个广受欢迎的金鱼新品系。近年来福州金鱼在国内外多项金鱼(观赏鱼)比赛中独占鳌头,福州金鱼已成为精品金鱼的代表。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水质条  相似文献   

18.
张绍华 《水库渔业》1985,(1):64-65,72
1.龙睛是金鱼的代表鱼,体短,头平而宽,鳞片圆而大,背鳍高耸,臀鳍和尾鳍都很长,主要特征是眼球膨大并突出于眼眶之外,酷似古代神话中龙的眼睛,故名。按尾鳍形状分,有蝶尾龙睛、凤尾龙睛等若干大类;按体色分,又有红、紫、墨、蓝、朱砂、墨红花、红白花、  相似文献   

19.
前沿网事     
近年来,鱼体体色变化的问题层出不穷,黄颡鱼变成“黄金鱼”、“花鱼”、“白鱼”、“黑鱼”;斑点叉尾鮰变成“白鱼”、“花鱼”已见怪不怪;还有鳊鱼变成“金鱼”;鲤鱼、鲫鱼“变黑”、“变红”;青鱼“发白”;草鱼“金黄”等也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鱼体体色为啥会发生变化?
  为此,中国水产频道特意为众网友邀请到五位嘉宾: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诺伟司陶青燕博士、上海海洋大学冷向军教授、武汉轻工大学黄峰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张文兵教授,做客中国水产频道与众网友在线探讨鱼体体色形成机制、影响因素、防控技术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纳米生物信息功能饲料是广谱性的能量饲料,适用于鱼、虾、蟹、海参养殖。主要原料有纳米生物信息功能饲料添加剂(添加量2‰)、鱼粉、小麦粉、虾粉、豆粉、海藻粉、酵母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每公斤售价70元。用纳米生物信息功能饲料喂养金鱼,与纳米功能陶片联用,可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增艳体色。用该饲料喂养的兰畴金鱼在2008年上海国际水族展览会金鱼大赛上获得多项大奖,其中一尾兰畴金鱼卖了5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