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线性模型统计推断理论了杉木种源对立地指数曲线的影响。洪雅和鸡公山种源试验材料分析表明:(1)同一地区不同种源的立地指数不同,相同种源不同地区的立地指数也不同,这说明立地指数的差异遗传和环境差异的综合体现:(2)不同种源立地指数曲线的斜率相同,即各种源优势高生长规律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个模型来描述,这对杉木模型的通用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游园指数"评价指标包含景区人流量、景区环境、景区周边设施等静态指标和综合实时天气及交通状况等动态指标。由游客通过问卷形式进行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森林公园"游园指数"指标评价体系,并以现有的国家规范、行业规定以及相关研究确定评分标准。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宫森林公园和广东省广州市火炉山森林公园、大夫山森林公园作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园指数"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广泛应用到森林公园及部分郊野公园中。文章最后对森林公园的建设提出建议:各森林公园应该加强自己在自然及人文知识方面的传播与普及;各公园应注意旅游品牌的建设,应该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和自身优势,发展健康旅游产品增强自身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在产品质量控制点中应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通过控制图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对过程存在的异常因素进行预警,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分析稳定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并对过程质量进行评价,以使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地进行林业生产活动和制定森林经理方案,选择准确的林分进行质量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以北京市十三陵林场400多个以侧柏为优势树种的小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4年和2009年十三陵林场的二类数据,建立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和生态功能综合指数评价体系两套评价体系,对林分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对比两种评价体系的差别之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再划分评价等级,建立隶属度R矩阵并计算,由"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林场的评价等级,进行森林质量评价;生态功能指数评价体系依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中国森林生态功能的指标等级和权重,并根据Y=8∑i=1W_iX_i,K=1/Y算出林地生态功能指数。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与2009年侧柏林的生态功能指数分别是"劣"和"中";生态功能指数评价体系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与2009年的生态功能指数为0.47与0.60。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均说明了2009年林分质量较2004年有了很大提升,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两种方法都适用于森林质量的评价分析。但从全面性、使用的方便性和精确度等方面比较来看,生态功能综合指数评价体系要优于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统计是林业综合统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森林火灾这一现象的数量综合特征是由一系列的统计指标来全面反映的。目前,我国森林火灾的主要统计指标有:森林火灾次数、烧林面积、烧毁木材、烧死人数、烧伤人数、扑火费用和耗费扑火工日等等,这套指标体系为正确地评判林火的危害程度和后果提供了客观依据。但是由于各指标之间具有比较复杂的相关关系,彼此常常出现此大彼小,此低彼高的现象,使得我们难以直接地运用各指标值来对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森林防火设施和管理水平进行正确地评价。这就需要我们把各项指标错综复杂的数据归纳成为一项综合指标,也就是说将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多维系统简化为一维系统。本文应用属于多元分析范畴的因子分析模型,通过降维计算,把多维的森林火灾统计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最后根据各个综合指标所负载的信息量求算出一维综合指标——森林火灾综合评价指数(又称林火评价指数),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正确评价提供具有可比性的科学依据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标准地调查资料,运用立地指数的理论,分析了不同立地指数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量的影响,提出了按指数级材积生长率计算蓄积量的方法,阐述了计算各指数级生长率的步骤,旨在提高对落叶松人工林资源统计和预估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标准地调查资料,运用立地指数的理论,分析了不同立地指数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量的影响,提出了按指数级材积生长率计算蓄积量的方法,阐述了计算各指数级生长率的步骤,旨在提高对落叶松人工林资源统计和预估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天然林经营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从描述林分状态的空间利用程度、物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态势和林分组成等4个方面构建了天然林经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林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吉林蛟河市东大坡林区(包括A、B、C共3块样地)和甘肃小陇山百花林场(D样地)天然林经营评价。结果表明:经营后林分状态明显改善,A、B样地经营效果等级为"中",C、D经营效果等级为"好",按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C>D>A>B,评价结果与林地中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一致。本文提出的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是林分状态综合量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直观简洁地反应出经营效果,可为天然林经营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景观指数中,大部分指数之问景观格局信息重复,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从现有景观指数整体出发,应用聚类分析将景观指数分成不同的类,并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各类型之间景观指数的相关性,从整体上揭示景观指数的信息重叠量。  相似文献   

10.
王欣 《贵州林业科技》1992,20(3):23-28,55
本文对Smith—Hazel指数的结构、计算方法及其在林木育种中的具体应用作了详细的阐述。理论和实际研究结果表明:用可靠的遗传参数估计值构成的Smith—Hazel指数,始终比简单指数或其它选择方法更为有效,由于它运用了家系信息,限制了性状间不利相关的影响,引入了林木早~晚期相关关系,故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同时,指数结构中对重要的且具较高遗传力的经济性状人为地给予较高的b值,使选择效率更高,选择方法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择与林内小气候舒适度相关的城市森林冠层结构指数,为进一步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改善城市森林热环境提供参考。【方法】以与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相关度较高的一维度冠层结构指标(包括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冠层厚度、枝下高、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为基础,从林内外空气流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构建多维度城市森林冠层结构指数,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对小气候舒适度解释度较高的城市森林冠层结构指数。【结果】一维度冠层结构指标与林内舒适度(S)、舒适度相对变化(Sd)呈弱度相关关系,对S的解释力为0~30. 5%,对Sd的解释力为0~53. 5%;多维度冠层结构指数对S和Sd的解释程度明显提升,对S的解释力为0~37. 5%,对Sd的解释力为30. 9%~55. 1%;热垂直扩散结构指数和热水平扩散结构指数的协同作用对S的解释程度相对较高(43. 5%);垂直冠层指数和树冠垂直均匀指数的协同作用对Sd的解释程度最高(63. 9%)。【结论】城市森林舒适度和舒适度相对变化受多个冠层结构指标和指数共同影响,所构建的多维度冠层结构指数(包括热垂直扩散结构指数、热水平扩散结构指数、综合热扩散结构指数、垂直冠层指数、树冠均匀指数、树冠垂直均匀指数和冠层综合指数)与林内小气候舒适度及其相对变化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冯家江水质状况,通过对溶解氧、氨氮、pH、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水温等指标监测,并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依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可知冯家江水体污染严重,特别是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严重超出Ⅲ类地表水水质限值,从综合污染指数等级也可知冯家江水体污染严重,从污染程度看上游大于下游,应重视上游污染源监测与防治,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综合作用,林地落界图斑的几何形状与地类属性呈现出很好的相关关系。采用形状指数定量描述林地落界图斑的形状特征,揭示形状指数与不同地类属性的一般性规律,并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林地落界深层次逻辑关系检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森林蓄积生长量、乔木树种多样性、植物生物量、植被覆盖度、有机质含量、森林灾害程度作为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森林健康评估体系,并结合133个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生态监测固定样地调查数据,评估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广东森林健康指数平均值为0.41,基本处于亚健康状况;天然林优于人工林,中龄林优于近成熟林;树种结构越复杂,森林健康指数就越高。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统计专业传统实习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寻找接收学生实习的单位难度大、实习费用过高、实习效果差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构建统计专业综合模拟实验体系在人才培养、统计实践教学方面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从统计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的出发、遵循统计专业课程设置层层相扣的理念以及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场景的有效结合等具体原则、以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为基础、以统计专业知识应用的现实领域和具体内容为实验内容设计统计专业综合模拟实验体系的思路,探讨了由统计调查方法实验体系、统计岗位模拟实习、政府统计部门工作实习和专业统计咨询分析技能实习等4个部分构成的统计专业综合模拟实验体系框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以31支传统型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市场表现和相关数据的统计特征;在投资者情绪理论框架下,建立封闭式基金折价指数,分析了基金折价指数与市场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通过构建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Pest based index,PBI)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出与林分因子共同作用后,立地因子对赤松纯林中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方法]本研究基于森林虫害发生的基本原理,将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结果归因于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综合作用。在相同龄阶的赤松纯林生态系统中设立临时样地,筛选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建立关键林分因子与昆嵛山腮扁叶蜂虫情指数的函数关系,选取最优模型作为主曲线;将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曲线群,其自下而上依次表示不同的虫基指数,即立地对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结果]1)基于森林虫害发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虫基指数的概念。2)确定了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的定量方法,它包含样地的设立、虫情指数的调查、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调查、关键林分因子的筛选、基准点的确定、备选主曲线模型的建立、主曲线模型的确定和评价、主曲线的绘制及曲线群的建立共9个步骤。3)逐步回归和偏相关分析确定冠幅是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依据所提定量方法建立主曲线方程:Q=75.53/(1+e~(-0.84x+3.40)),决定系数R~2=0.523 0,说明拟合方程较可靠,用该模型预估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虫情指数时,平均预估精度是89.28%。4)将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曲线群,即建立了定量评价体系。体系中的5条曲线自下而上分别表示腮扁叶蜂发生的不同程度。[结论]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主曲线模型和曲线群图可以定量评价赤松林的立地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为赤松纯林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它将成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油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与其生物量及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内蒙古大青山区30a生油松人工林作为标准地,研究了其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及叶面积指数与各相关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油松单株各龄叶的叶面积与其叶生物量均呈正相关直线;油松叶面积指数与单位样地面积叶生物量关系可模拟为:y=k-aEXP(-bx)。整个生长季叶生物量达到最大时的叶面积指数变动范围为10.75~16.19。2)油松单株各龄叶面积与总叶面积的关系可模拟为y=aEXP(-b^xk)。3)林分叶面积指数与其胸径的关系,经比较分析y=aEXP(-b/^xk)(x为平均胸径,y为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效果最好。叶面积指数随着平均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最后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9.
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原因很多,但最终体现于产(商)品的销售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四个因素。本文首先运用量本利分析原理和简单的数学推导,分别为以上四个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上某一因素不论以任意幅度变动与其引起的利润变动幅度之比总是一个常数,并推导出该常数的计算公式,同时引伸出预测经营风险的安全系数的概念;继而推导出四因素同时各自以任意幅度变动对利润变动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综合风险大小的衡量以及不同经营者对风险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并采用泰尔指数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5—2016年中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53%,2016年增长高达13.44%,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其增长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的结果。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特征,整体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集聚格局,与“胡焕庸线”高度吻合。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但区域间差异的影响逐步扩大。在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中,灾害影响程度起阻碍作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员工工资状况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