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分析了红原县草地荒漠化的现状及成因,针对现阶段红原县草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特别是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各种经济形式融入到红原草原荒漠化的治理中,加大了草场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破坏性开发活动的增加,青海草原荒漠化的问题日益严峻,目前,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生产和经济发展,但是,草原荒漠化治理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投融资能力以及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解决青海省草原荒漠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本文初步分析了青海草原荒漠化的现状以及投融资环境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草原荒漠化治理投融资环境的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3.
当前,荒漠化治理已经成为了人类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人类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草原过度放牧,中国大多数地区的草原均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新时期,需采取措施改善这一现状。一方面要不断治理破坏严重的草原,另一方面要避免其他草原的荒漠化,其中挖设防护沟封育草原和使用围栏防护草原,均可以产生良好的防护效果。这两种方式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探究其建设成本,就会发现挖防护沟道封育草原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来治理草原荒漠化,分析草原围栏和挖设沟道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玛曲县草原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红梅 《草业科学》2005,22(11):20-24
介绍了玛曲县的自然概况,评价了玛曲县的生态地位,论述了草原荒漠化现状及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从行政、技术方面提出了对草原荒漠化治理的建议和整治措施,分析了治理效益。  相似文献   

5.
用词频分析法分析我国温带草原荒漠化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词频分析法,对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08年农业领域的全部期刊进行分析,从草原荒漠化的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主要研究单位等方面入手,分析我国温带草原荒漠化的研究现状。从而勾画出温带草原荒漠化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趋势,向草业工作者展示了我国温带草原荒漠化持续不变的研究热点依然是草原沙化(退化)和草原畜牧业,气候变化、荒漠化治理、沙尘暴、超载过牧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共和县环湖地区草原荒漠化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共和县环湖地区草原荒漠化存在问题及其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由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造成草原荒漠化不断发展,草原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破坏,也严重制约了鄂尔多斯市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鄂尔多斯草原荒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滥用草原与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大面积的草原,长期以来由于超载过牧和盲目开垦等原因,草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草原退化普遍而严重,草原退化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发生沙尘暴的一个最生重要的原因,本文论述了滥用草地的后果及教训,治理土地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凌源地处辽宁西部,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叠,草原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受气候干旱、超载过牧和鼠虫灾害等因素影响,草原沙化和荒漠化趋势明显加剧,生态和经济功能显著下降,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2009年,辽宁省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凌源市被确定为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项目区.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迎接6月18日全国草原日,大力营造全社会关爱草原、保护草原的良好氛围,促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6月13日,四川省农业厅在红原县联合开展以"依法保护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草原普法宣传活动,拉开了草原宣传月活动帷幕。红原县机关干部、城镇居民、学生、工程建设人员及农牧民群众共5 000余人参加了宣传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荒漠化的日趋严重,我国政府于2003开始实施"三牧"政策,即禁牧、休牧、轮牧.在一段时间内,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但封山禁牧是一种较为极端的生态保护措施,其对传统的"自由放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等草地管理制度的取代,是否真的是草原恢复绿化的原因,还有待商榷.草原生态政策是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评价应客观公正,寻求草原治理的最佳方式.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条件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紧密相关。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荒漠化草原有其固有的自然条件和地区特点,采取以“保护为主”的综合措施是使荒漠化草原生态治理取得总体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全球荒漠化面积有3 618·4万km2,中国有262·2万km2。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对荒漠化的定义中包括植被的荒漠化、草场退化,由此可见,草原沙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部分。沙地和草原沙化的治理不仅是环境生态建设和草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具有全球性的生态保护意义。1杜蒙沙地和草原沙化灾害的情况杜蒙县有耕地9·8万hm2,其中风蚀沙化面积约7·9万hm2,大小风蚀坑300多个,遍布全县,有60个村受风沙严重威胁。沙地和草原沙化多由大风造成灾害,大风搬运尘沙,吞噬农田、草场,刮走土壤耕作层,降低土壤肥力。杜蒙县因风蚀每年每公顷刮走表土99 m3,耕…  相似文献   

14.
改进草原鼠虫害预警系统的管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鼠虫害的爆发是导致草原沙化、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灾情需要有高度精准的预警系统作为科学治理鼠虫害的保证.提高预测的精准程度不仅可以保证治理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治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了草原鼠虫害测报中的问题,提出了4点改进意见:1,明确测报站的体制及具体业务;2,培养能够适应测报需要的专业化队伍;3,改善测报设备,加快网络化建设;4,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5.
草原荒漠化的物理过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赵立祥 《草业科学》2004,21(11):7-10
综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详细说明了草原荒漠化的人为主要原因--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滥采滥挖是如何导致草原荒漠化的.草原荒漠化的大体过程是:1)开垦草原、滥采滥挖→植被减少和表土露出→土壤风蚀、水蚀→土壤沙化、盐碱化;2)用地下水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3)过度放牧→植被减少→出现"秃斑" →"秃斑"扩大、蔓延→草原沙化、盐碱化.  相似文献   

16.
苏大学 《草地学报》2000,8(2):77-81
天然草原是黄河上中游流域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长期以来,天然草原因疏于管理与保护而被不断开垦,加之掠夺式放牧利用,导致生产力严重下降,土壤侵蚀和荒漠化面积逐渐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业已成为华夏心腹之患。天然草原是黄河上中游地带性植被,经过长期的演化和演替,而适应当地干旱与高寒的严酷生境,对于治理流域内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改良与提高天然草原的植被盖度,维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利用的建设措施,已成为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流域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 前言“川西北高寒牧区草地优化经营研究”系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988年度下达的省列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起止年限1988年5月~1989年9月),由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四川省畜牧局草原处共同主持,甘孜州畜牧局、红原县人民政府、红原县农牧局、红原县龙壤乡政府协作完成。本项研究经过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报告撰写三个阶段。在调查研究期间,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八二年七月至九月由红原县主持,北方草场资源调查办公室,四川省草原研究所组成草场资源调查队,对红原县的草场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为今后进行草场区划,畜牧业生产规划,指导草原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其中草场类型特征、分布规律、草地生产力及载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流域草原荒漠化的驱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环湖牧区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该区1961~2007年共47年的15个自然与人为统计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草原荒漠化过程中的自然与人为因素作用强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共和县草原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46.82%,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仅为11.96%,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29.74%。人为因素对草原荒漠化作用力合力是持续增加,贡献率明显高于自然因素贡献率而成为影响的主体,是导致草原荒漠化的主要作用力;只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牲畜和耕地面积,调整草场内部结构,则不仅可以防止草原荒漠化继续发展,而且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草原联户经营是近年来在牧区畜牧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对完善阿坝州草原经营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阿坝州草原的调查和红原县实地考察,总结草原联户经营模式的具体做法,分析其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完善阿坝州草原承包和经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