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狮头大白菜是江苏省地方品种,深受淮安地区消费者喜爱。多年来农户自己留种,由于隔离条件差、选育水平低,导致其种性退化,整齐度和商品性大大降低,抗病性也比杂交种差,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种植效益。为此,我所育成了杂交大白菜新品种淮黄3号,该品种直筒花心,心叶黄色,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经过几年的推广种植,综合表现良好,可以替代狮子头大白菜。  相似文献   

2.
范玉忠  姜玉祥 《蔬菜》2013,(8):22-23
经过组配、试验,选育出了秋播青麻叶直筒合叠抱新型大白菜品种津冠70,以北京三号大白菜品种作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菜新品种津冠70较对照农艺性状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佳,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在贵阳等地冬春反季节栽培的优良耐抽薹新品种,对8个大白菜品种(组合)进行露地冬春季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黔白5号采收期早,紧实度好,产量高,耐低温、耐抽薹性好,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组合BZ1×C-2生长势强,叶色深绿,紧实度、净菜率高,耐低温、耐抽薹性强,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2个品种适宜贵阳及气候相似地区冬春季种植推广,其中,黔白5号适宜喜食浅黄心大白菜的地区销售,组合BZ1×C-2适宜喜食绿心大白菜的地区销售。  相似文献   

4.
开展了5个大白菜新品种与本地常规品种的综合性状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京秋绿和优早55具有产量高、品质佳、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作为文山市区优良大白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精品北京三号和澳归9912特种大白菜产量较高,商品性较好,北京橘红心叶色比较有特点,可适当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5.
成都平原地区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成都平原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夏秋大白菜新品种,在四川成都对10个国内外大白菜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千葉、旺春综合评价最高,产量、紧实度、软叶率、净菜率、营养品质、抗病性等指标在所有供试品种中表现最佳,适合在成都平原夏秋季推广栽培;另外京秋56、四季下锅粑可以作为夏季小白菜或快菜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康彩琴 《蔬菜》2017,(10):80-82
为鉴定并筛选出适宜高原夏菜生产的优良大白菜品种,实施了安定区高原夏菜大白菜新品种引进试验。引进了6个品种,对不同品种播种后的出苗率、植株长势、抗病性和净菜产量等指标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金盈(杂交一代)出苗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适宜在安定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的5个大白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田间长势、产量、生育期、抗病性、结球紧实度、商品性、口感方面进行分析,‘胶研夏秋王'优于其他参试品种,其次为‘金品夏阳',均可作为高山夏季大白菜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型肥料生物菌肥对大白菜产量以及抗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物菌肥提高了秋季大白菜的综合抗病性和商品品质,大白菜的产量与生物菌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667 m2施用量以35~40 kg为宜。  相似文献   

9.
夏抗 50大白菜 (原名 952 0 1 3 )是重庆市农科所大白菜课题组选育的早熟、耐热优良大白菜一代杂种 ,1 999年 1 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多年多点试验表明 ,其植株高温生长势强 ,净菜率高 ,高抗病毒病和软腐病 ,丰产 ,综合性状优良 ,适应性强 ,深受广大菜农和消费者欢迎 ,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1 选育过程  夏抗 50大白菜由引进国外品种经自交分离、多代定向胁迫 ,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A小 -左3-4与 1 43 -2 -3 -1 3杂交而成。A小 -左3-4早熟、抗热、抗病性强 ,高抗病毒病 ,叶绿色 ,无毛 ,叶背附蜡粉 ,叶片细长 ,…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慈溪市民对本地早春大白菜的需求,引进大白菜品种14个,以青雅3号、吉锦这2个当地主栽的大白菜品种作对照,对其产量、抗病性、外观等综合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HCH-01品种(系)产量、口感、抗病性均优于其他品种,适合在当地作进一步的试种示范;君川芭芘娃和黄洋洋虽然产量不高,但抗病性强,外观漂亮,可作娃娃菜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为既让慈溪市民在秋冬季吃到高品质的地产大白菜,又能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从多地引进适合秋冬季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8个,对其植株外观、抗病性、丰产性及口感等综合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CH-03虽生育期相对长些,但其叶球紧实度好,净菜率较高,秋冬季抗病性能强,口味极佳,且株型完整美观,可在慈溪市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早熟8号生育期最短,早熟性好,净菜率最高,且结球极紧实,口感佳,商品性好,抗病性好,适宜在慈溪市做进一步的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12.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41个菜薹(菜心)品种的生物量及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菜心的生物量与成熟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晚熟品种的生物量大,早熟品种的生物量较小|菜心不同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并且薹茎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叶片。聚类分析将41个菜心品种划分为硝酸盐含量高、中、低的3个类群,硝酸盐含量高的类群(11个品种)生物量低,硝酸盐含量低的类群(18个品种)生物量高,硝酸盐含量中等的类群(12个品种)生物量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分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禹  李燕  孙勃  石瑜  汪俏梅  汪炳良 《园艺学报》2010,37(7):1161-1168
为了探讨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的分类关系,以2个芥蓝品种、2个青花菜品种、2个球茎甘蓝品种和2个结球甘蓝品种为试材,通过芥蓝与其他3个变种的正反交以及杂交后代自交,测定杂交或自交亲和指数,并以8个亲本和2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芥蓝与上述具有代表性的甘蓝其他3个变种能正常杂交,平均杂交亲和指数为13.4;杂交后代均正常可育,其植物学形态介于双亲之间,并分别偏向于结球甘蓝、青花菜和球茎甘蓝;各杂交后代自交亲和,平均自交亲和指数为14.1,F2代能正常发芽;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为2.78时,2个芥蓝品种单独聚为一类,2个结球甘蓝品种及其与2个芥蓝品种杂交的8个F1可以聚为一类,2个青花菜品种及其与2个芥蓝品种杂交的8个F1可以聚为一类,2个球茎甘蓝品种及其与2个芥蓝品种杂交的8个F1可以聚为一类,芥蓝与结球甘蓝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根据试验结果,认为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属于同一物种,将其确立为甘蓝的另一个变种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种植的春茬出口型大白菜新品种,提高蔬菜种植效益,进行了大白菜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庆春、旺春、黄龙春3个品种表现最佳,适合在天津地区作春茬出口型大白菜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浙江夏季酷暑期种植的快白菜,以14个快白菜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新组H658产量高、商品性好、速生及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是高温季节快白菜栽培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小白菜耐抽薹性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江门地区春小白菜供应不足及耐抽薹性差的问题,对新引进的6个小白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白菜中白王白菜产量最高,耐抽薹性较好;奶白菜中南湖161奶白菜产量虽居第二,但极耐抽薹,这2个品种可作为冬春栽培品种在江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晏儒来 《长江蔬菜》2012,(14):53-54
分别以四九菜心、佰顺812、东莞80天3个广东菜心品种和十月红二号、十月红一号、大股子3个红菜薹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品种不同薹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菜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东莞80天广东菜心和大股子红菜薹含量最高;各品种均表现为自薹基部向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上升,花穗顶部可溶性固形物远高于其他薹位;叶片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薹部居中。  相似文献   

18.
以夏星、希望、PK80708、PK100201、PK100202为试材,以中甘21为对照,对6个夏季圆球形结球甘蓝品种的生物学、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夏星甘蓝在抗逆性、产量方面表现突出,产量比对照增加20.1%,可以在慈溪地区作为夏甘蓝品种推广种植,希望的产量比对照增加9.9%,可作为配套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9.
紫色大白菜育种思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大白菜与紫色小白菜亚种间杂交转育紫色性状,获得2份紫色大白菜中间材料。比较了转育获得的紫色大白菜与普通大白菜的外叶颜色、球内叶颜色以及包球的球色等。结果表明,转育紫色小白菜获得的紫色大白菜材料只在叶片的正面表现紫色,而叶片的反面依然表现绿色;剖开后的剖面表现为紫色、白色和黄色相间排列的几种颜色。研究认为,该类型的紫色材料可以在小白菜、半包球大白菜,如快菜类型和娃娃菜等紫色品种中应用,所育成的大白菜品种可以作为拼盘搭色时凉拌或做汤食用,效果会更佳。桔红心品种的VC含量在4种球色大白菜品种中最高。初步探讨了国内外紫色大白菜研究的育种思路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娃娃菜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6个娃娃菜品种进行试种比较,结果发现,"小巧"娃娃菜和"贝贝玉"娃娃菜不论在风味、株型、紧实度等植物学特性还是在产量、结球率、净菜卒等生物学特性上都优于其他4个品种,是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首选品种;"CC-06"高山娃娃菜在试种的6个品种中各性状表现相对较差;此外6个品种的抗病性和耐抽薹性都很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