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规定,生猪宰后检验主要剖检颌下淋巴结,浅腹股沟及深腹股沟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胭淋巴结及深颈淋巴结。以上规定的几个淋巴结,是生猪宰后检验躯体部位必检淋巴结,如何准确地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实践中的体会,对猪宰后胴体剖检淋巴结提出一点看法。以供参考。1猪宰后胴体剖检淋巴结的选择 “四部规程”第三章第十九条(二)中规定:“在肉尸检疫中,猪主要剖检腹股沟浅淋巴结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胭淋巴结和颈深后淋巴结。”(现在不少教材和地方对猪胴体剖检的程序是:腹股沟浅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肉品卫生检疫试行规程>第三章十九条(二)中规定,在胴体检验中,猪主要剖检腹股沟浅淋巴结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腘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这一规定与我们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常规作法是有出入的.被检淋巴结的选择问题,应有两条原则:一条是要选择位置浅表易于剖检的淋巴结,另一条是要选择汇集淋巴较为广泛的淋巴结.为提高猪的宰后检验质量,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淋巴结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4.
猪宰后检验时,正确识别髂内淋巴结和腹股沟深淋巴结非常重要。髂内淋巴结是猪体后半部最重要的淋巴结,是必检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按《四部规程》规定是必检淋巴结,但往往缺无(达29.7%),且在实践中较难识别,又易与髂外淋巴结、荐淋巴结相混淆,甚至可能把髂...  相似文献   

5.
肉品卫生检验须按国家或省市有关部门制定法规进行,以感官检查,剖检淋巴结为主,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验,进行综合评定.笔者在20余年动物检疫中,尤其是检验动物肉尸淋巴结过程中,对猪深浅淋巴结分布位置及剖检进行了反复实践和论证,不断与同仁探讨研究,现浅谈下述观点.  相似文献   

6.
在199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并没有将奶列为动物产品,因而也就不在检疫范围内。2008年1月1日施行的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将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列为动物产品。但由于多少年来形成的习惯,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目前仍未将原料奶列为必检的动物产品。因此,原料奶的检疫目前依然是一个真空地带。  相似文献   

7.
淋巴系统在肉品检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所表现的变化,不仅是评价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而且是病畜发病的重要指标。因此每个兽医卫生工作者,不仅要熟知屠畜淋巴结分布情况,而且需要了解淋巴液的流向,以便在屠畜的宰后检疫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淋巴结进行剖检,从而提高肉品卫生检疫水平,达到肉品的放心和安全。各地关于猪宰后胴体剖检淋巴结的操作,不甚统一,笔者根据实践中的体会,对猪宰后胴体剖检淋巴结提出一点看法。以供参考。1猪胴体宰后剖检淋巴结的选择“四部规程”第三章第十九条(二)中规定:“在肉尸检疫中,猪主要剖检腹股沟浅淋巴结及腹…  相似文献   

8.
在生猪的屠宰检疫中.无论是学术、论著和教材.还是《屠宰加工过程的检验标准》,都将头部检疫统一设置在“放血后入烫池或剥皮之前.先剖检颌下淋巴结”。但笔者认为:在实际的屠宰检疫操作中,头部检疫设置根据生产应是带皮胴体(即煺毛生猪)时应设置在烫毛、清池后;而剥皮胴体位置设置在放血后、剥皮之前。下面就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操作和看...  相似文献   

9.
杨安喜 《兽医导刊》2017,(24):111-112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免疫抑制、急性传染病.该病对仔猪、种猪影响尤为严重.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多种动物共患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将其列为二期规模养殖场净化的主要动物疫病.由于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与继发感染猪蓝耳病等比较相似,一般需进行兽医实验室检测确诊.笔者参加了近几年我市猪伪狂犬病的实验室检测,为了解我市猪伪狂犬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收集近5年我市猪伪狂犬病的检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供本病防控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淋巴结的检验是生猪屠宰最基本的检疫手段和措施,是基层兽医卫生检疫监督员必须掌握的主要检验检疫方法之一,通过对淋巴结的剖检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出疑似患有猪链球菌病、猪炭疽病、猪瘟病、猪肺疫病、猪丹毒病、结核病等疫病生猪,然后通过试验室的进一步检验和其它诊断方法,进行确诊。因此,淋巴结的选择和剖检在生猪屠宰检验检疫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根据国家《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和实践经验阐述了宰后被检淋巴结的选择、淋巴组织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病猪淋巴结的形态及病理变化等。  相似文献   

11.
读了《动物检疫》1992年第4期刊登的“关于法院对两例违反兽医卫生案件强制执行的启示”一文后,作为同行深受启发,但对原文中案例一的处罚依据笔者未敢苟同,现指出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出自《伤寒论》,原文是:“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主之。”笔者用此方试治猫脾虚湿困,肚腹胀满,收效出乎意料。例1 花苔村六组王国先的一头5月龄母猫,腹部气臌近一周,曾以酵母片治疗3  相似文献   

13.
鼻疽主要传染马类家畜 ,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被农业部列为二类传染病。该病在定西辖区七县及周边地区和青海等地曾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从现有资料记载 ,定西辖区最早于 1943年、195 4年开始在该病流行村社重点检疫 ,但由于条件所限 ,对阳性染疫畜未加必要的处理 ,造成该病时有发生。为此 1982年省畜牧厅颁发了《甘肃省以县为单位控制和基本消灭马鼻疽病标准》 ,按照此《标准》要求 ,定西地区种畜服务中心在全区范围内 ,采取产地普检、就地扑杀病畜、加强市场运输监测、彻底消灭疫源等措施 ,于1988年辖区七县全部通过了省、地验收。经过…  相似文献   

14.
五参散,原出《痊骥通玄论》,《元亨疗马集》引用时去蔓荆子、黄芩,加皂角、蜂蜜,方名未变,主治仍为肺风毛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编的《中兽医治疗学》将其列为马皮肤病肺风毛燥的治疗方剂。先祖父业兽医,生前常用此方于临床,感功效之显著,誉之为顺毛增膘五参散。笔者沿用此方治黄牛之类症,亦多奏效。  相似文献   

15.
家兔的体型不大,淋巴结较小,故宰后检验主要依据视检,注意观察其组织、器官本身的病理变化,无须剖检淋巴结.常用的检验工具为一把8寸长的鼠齿镊子和一把检验剪刀.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检验实践,试谈一下家兔的宰后检验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过去乳牛、水牛和黄牛的材料已多有报道,而对牦牛结核病的报道甚少。为此,笔者对本厂近几年在宰后检验中发现的牦牛结核病料,保存于10%福尔马林液中,按常规法制做切片染色,进行病理学检验结果如下。 (一)剖检变化 1.淋巴结核:局部器官淋巴结或全身多处淋巴结发生病变,常见于颌下淋巴结、颈深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纵膈淋巴结和肝、脾、胃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等。病变的淋巴结肿大,轻者在切面上见有粟粒大、灰  相似文献   

17.
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组成,担负着机体对疾病的重要防御功能和细菌病毒的过滤功能,是反映机体病理状态的重要器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的规定,生猪在放血开膛后,入池退毛前必须先剖检颌下淋巴结、颈浅背倾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牲猪宰后被检淋巴结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系统是动物体内防御外来病原体侵入的免疫保护系统,淋巴结的病理变化,不但是评价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牲畜发病的首要标志。局部淋巴结的变化,只是其管辖区发病的标志,而不同部位的多数淋巴结出现病变,说明疾病已经全身化。笔者在肉联厂从事卫检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只有对牲畜宰后全身具代表性的淋巴结进行全面检验,才能对所检牲畜作出正确的卫生评定。由于猪全身约有190个淋巴结,了解和掌握具有代表性的淋巴结,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 代表性淋巴结的选择原则 选择原则包括:①应选择汇集淋巴范围较广泛的淋巴结;②应选择位于浅表,易于剖检的淋巴  相似文献   

19.
阅读《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年第11期《谨防非传染性呼吸道病的发生》一文后,感触颇深,认为该文将所述病症定性为非传染性呼吸道病尚需商榷。笔者从事养鸡与鸡病防治工作多年,曾多次遇到文中所述病症,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造成鸡群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性肺炎亦即文中所述的非传染性呼吸道病继发曲霉菌感染所致,而并非单纯发生非传染性呼吸道病就可导致鸡群大批死亡。本病的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原文中已作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现仅就本病的发病机理、诊断要点和防治情况作一总结。一、发…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执行动物、动物产品监督检查中,常可遇到无检疫证明运输的动物和产品。对此沿途监督检查站一般补检开证后放行。但依据什么开补检证明,这是应该弄清楚的问题,笔者认为确定出证要有三方面依据。1法律依据补检是指防疫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对未经检疫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的检疫。补检早在1985年《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中就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第四十一条对补检又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执行监测、监督任务时,……对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补检或重检”。检疫员要熟悉有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